第697章 群策群力
貧困鄉變第一鎮,我政績藏不住了 作者:宅豬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小林皺了皺眉,小聲說道:
“書記,我們湖西縣肯定全力支持。
所有節假日不休息、工地三班倒24小時不休息,各級政府單位全力保障工程進度,這些都不是事。”
他看了一眼姚新民,又說道:
“但是,據說這些建築材料的生產產能也有限,雙河重工集團的這種新材料現在市麵上供不應求,排產很困難。”
姚新民笑道:
“小林哥,你說的不錯,這是咱們雙河重工集團研發出來的新材料。
耐高溫、防潮隔熱、密閉性好,還非常輕便,是各種大型工廠建設的首選材料。
目前國內僅我們一家能生產,訂單都爆了。”
李青山頓時就來了興趣。
沒想到一直悶聲不響的雙河重工集團又整出了新東西。
“有這麽好的事情也不知道上報,你們想造反啊?”
姚新民嘿嘿笑道:
“其實這是在研究雙河汽車擋板的時候的一個附屬產品,咱們雙河汽車的各個部位已經在開始使用了。
關鍵它還特別便宜,比特種鋼材、鋁材都便宜,還輕便耐用。
把這種材料應用在建築材料上,完全是降維打擊,全世界都是獨一份。”
這幫家夥們,現在已經學到了李青山的精髓,開始觸類旁通了。
李青山很興奮。
勢能起來之後,大家都開始各展所長了呢。
“既然咱們是獨一份,就沒必要對外敞開了供應。”
李青山嘿嘿一笑道:
“擴大產能是必須的,但是好產品就要有好價格。
剛好利用這一次湖西縣建設新工廠的機會,先全力滿足湖西縣的需要,剩下的產能再去滿足其它訂單吧。”
姚新民一聽就明白了。
“好的書記,其實咱們已經漲了兩次價了,還是供不應求。
那這次索性就漲的狠一點,直接把價格翻番,反正也不愁賣。”
李青山點點頭。
這才對了。
好產品就要有好價格。
尤其在技術領先又供不應求的情況下。
這個跟他的新能源車不一樣,因為還有一個搶占市場的因素在。
這種材料又沒有競爭者,貴一點很正常。
就像是後來出現的智能手機,一開始肯定很貴。
要不是有國內的一眾企業,尤其是雷布斯把價格打下來,民眾們還是要用了好幾千一台的手機呢。
張小林笑道:
“隻要材料不缺,我有信心在明年六月份之前完成工廠建設!”
李青山這才滿意。
現在,新能源汽車才是重中之重,其它的一切都要讓路。
隨後,眾人一邊喝著小酒,一邊把霸都市的各個方麵都談了一遍。
交通建設、機場、白色家電、政務新區那邊的全球公司總部建設、智能手機、芯片、醫藥產業等等。
整個發展都在計劃內快速推進。
無論是李青山還是在場的所有人,幹勁都非常足。
大家都明白自己遇到了一生之中最重要的發展機遇。
有李青山這樣的領導,有霸都市這樣的發展大環境,有整個國家欣欣向榮的大背景。
現在是必須要悶著頭向前衝的,就看誰衝的最快了。
雙河鎮肯定是沒法比的。
臨湖市天下第一縣的位置也牢不可破。
但是,霸都市的其它區縣誰能再冒出頭來,成為全國百強縣,甚至擠進前十強,那就看自己的努力了。
這裏麵,湖西縣和湖東縣這兩年都有機會,瀘縣就要差一點。
至於其他區,作為市轄區已經不能參與這些排名了。
喝的差不多的時候,李青山又把榆樹灣的事情說了一下。
對於這樣的事情,眾人的積極性都很高。
和章南不一樣,這些人跟著李青山的時間都不短了,膽子都很大。
宋運輝當即就從李青山的書房裏把地圖拿出來。
在上麵按照李青山的提示找到了黃安鄉的位置。
然後又大致找到了榆樹灣所代表的點。
研究了一會之後,宋運輝說道:
“書記,我同意你的想法,要想發展榆樹灣,隻能打通這條山道。
從榆樹灣修路到黃安鄉、再到山南縣、再到江夏市的方案一聽就不靠譜。”
“咱們這次原本就要把高速修到山北縣,隻要打通這最後的三十公裏,就可以把榆樹灣和咱們江北省連在一起了。”
姚新民也說道:
“我迴去就把雙河旅遊發展公司的高管們派過去考察一下,評估一下那邊的旅遊和發展資源。”
張山補充道:
“新民,你最好讓雙河房地產公司的高管也過去一下,看一看那邊是否具有商業房產的開發價值。
投資榆樹灣至少要花幾十億,光靠旅遊是不可能掙得迴來的。”
李薇立刻說道:
“我迴頭就組織專家進行初步的考察和分析,看一看具體要花多少錢才能打通這條道路。”
宋運輝點了點頭,又對姚新民說道:
“新民,你派人出發的時候通知我一聲,我親自去看一看。
榆樹灣隻是個三四百人的小山村,但是占地卻非常大,我要去看一看,究竟如何規劃。
就像張山老哥說的一樣,必須要把旅遊、度假、休閑、商業房產等等結合起來,打造一個世外桃源一樣的休閑勝地,這樣才能具備開發價值。”
李青山非常欣慰的看著自己的這幫手下們。
全麵分析問題的能力,具體行動的執行力等等都已經成長起來了。
而且這種凝聚力也不是一般的團隊能比的。
李青山隻補充了一點:
“我不是旅遊開發方麵的專家,但是我認為這大山裏麵肯定不缺乏旅遊資源。
比如瀑布,比如山洞、峽穀,或者開展一些蹦極運動等等應該都是可以的。
而且,榆樹灣是這種情況,那咱們山北縣這邊是不是也有相關的開發價值?”
“你們去考察的時候,不妨多往這邊想一想。
是不是能把這些都整體打包進去,打造一個以榆樹灣的溫泉旅遊度假為核心的,橫跨三十公裏,8座原始大山的旅遊度假聖地。”
他的話立刻就引起了手下們的共鳴,眾人紛紛表示一定會朝這方麵考慮的。
這頓酒還沒有結束呢,眾人已經把各自需要完成的事情都確定下來了。
宋運輝和姚新民親自帶旅遊、房地產開發方麵的專家親自去榆樹灣實地考察。
李薇和張山負責交通規劃和初步預算。
張小林和宋金書負責去山北縣那邊實地考察。
其他人隨時保持溝通,有需要第一時間跟上。
“書記,我們湖西縣肯定全力支持。
所有節假日不休息、工地三班倒24小時不休息,各級政府單位全力保障工程進度,這些都不是事。”
他看了一眼姚新民,又說道:
“但是,據說這些建築材料的生產產能也有限,雙河重工集團的這種新材料現在市麵上供不應求,排產很困難。”
姚新民笑道:
“小林哥,你說的不錯,這是咱們雙河重工集團研發出來的新材料。
耐高溫、防潮隔熱、密閉性好,還非常輕便,是各種大型工廠建設的首選材料。
目前國內僅我們一家能生產,訂單都爆了。”
李青山頓時就來了興趣。
沒想到一直悶聲不響的雙河重工集團又整出了新東西。
“有這麽好的事情也不知道上報,你們想造反啊?”
姚新民嘿嘿笑道:
“其實這是在研究雙河汽車擋板的時候的一個附屬產品,咱們雙河汽車的各個部位已經在開始使用了。
關鍵它還特別便宜,比特種鋼材、鋁材都便宜,還輕便耐用。
把這種材料應用在建築材料上,完全是降維打擊,全世界都是獨一份。”
這幫家夥們,現在已經學到了李青山的精髓,開始觸類旁通了。
李青山很興奮。
勢能起來之後,大家都開始各展所長了呢。
“既然咱們是獨一份,就沒必要對外敞開了供應。”
李青山嘿嘿一笑道:
“擴大產能是必須的,但是好產品就要有好價格。
剛好利用這一次湖西縣建設新工廠的機會,先全力滿足湖西縣的需要,剩下的產能再去滿足其它訂單吧。”
姚新民一聽就明白了。
“好的書記,其實咱們已經漲了兩次價了,還是供不應求。
那這次索性就漲的狠一點,直接把價格翻番,反正也不愁賣。”
李青山點點頭。
這才對了。
好產品就要有好價格。
尤其在技術領先又供不應求的情況下。
這個跟他的新能源車不一樣,因為還有一個搶占市場的因素在。
這種材料又沒有競爭者,貴一點很正常。
就像是後來出現的智能手機,一開始肯定很貴。
要不是有國內的一眾企業,尤其是雷布斯把價格打下來,民眾們還是要用了好幾千一台的手機呢。
張小林笑道:
“隻要材料不缺,我有信心在明年六月份之前完成工廠建設!”
李青山這才滿意。
現在,新能源汽車才是重中之重,其它的一切都要讓路。
隨後,眾人一邊喝著小酒,一邊把霸都市的各個方麵都談了一遍。
交通建設、機場、白色家電、政務新區那邊的全球公司總部建設、智能手機、芯片、醫藥產業等等。
整個發展都在計劃內快速推進。
無論是李青山還是在場的所有人,幹勁都非常足。
大家都明白自己遇到了一生之中最重要的發展機遇。
有李青山這樣的領導,有霸都市這樣的發展大環境,有整個國家欣欣向榮的大背景。
現在是必須要悶著頭向前衝的,就看誰衝的最快了。
雙河鎮肯定是沒法比的。
臨湖市天下第一縣的位置也牢不可破。
但是,霸都市的其它區縣誰能再冒出頭來,成為全國百強縣,甚至擠進前十強,那就看自己的努力了。
這裏麵,湖西縣和湖東縣這兩年都有機會,瀘縣就要差一點。
至於其他區,作為市轄區已經不能參與這些排名了。
喝的差不多的時候,李青山又把榆樹灣的事情說了一下。
對於這樣的事情,眾人的積極性都很高。
和章南不一樣,這些人跟著李青山的時間都不短了,膽子都很大。
宋運輝當即就從李青山的書房裏把地圖拿出來。
在上麵按照李青山的提示找到了黃安鄉的位置。
然後又大致找到了榆樹灣所代表的點。
研究了一會之後,宋運輝說道:
“書記,我同意你的想法,要想發展榆樹灣,隻能打通這條山道。
從榆樹灣修路到黃安鄉、再到山南縣、再到江夏市的方案一聽就不靠譜。”
“咱們這次原本就要把高速修到山北縣,隻要打通這最後的三十公裏,就可以把榆樹灣和咱們江北省連在一起了。”
姚新民也說道:
“我迴去就把雙河旅遊發展公司的高管們派過去考察一下,評估一下那邊的旅遊和發展資源。”
張山補充道:
“新民,你最好讓雙河房地產公司的高管也過去一下,看一看那邊是否具有商業房產的開發價值。
投資榆樹灣至少要花幾十億,光靠旅遊是不可能掙得迴來的。”
李薇立刻說道:
“我迴頭就組織專家進行初步的考察和分析,看一看具體要花多少錢才能打通這條道路。”
宋運輝點了點頭,又對姚新民說道:
“新民,你派人出發的時候通知我一聲,我親自去看一看。
榆樹灣隻是個三四百人的小山村,但是占地卻非常大,我要去看一看,究竟如何規劃。
就像張山老哥說的一樣,必須要把旅遊、度假、休閑、商業房產等等結合起來,打造一個世外桃源一樣的休閑勝地,這樣才能具備開發價值。”
李青山非常欣慰的看著自己的這幫手下們。
全麵分析問題的能力,具體行動的執行力等等都已經成長起來了。
而且這種凝聚力也不是一般的團隊能比的。
李青山隻補充了一點:
“我不是旅遊開發方麵的專家,但是我認為這大山裏麵肯定不缺乏旅遊資源。
比如瀑布,比如山洞、峽穀,或者開展一些蹦極運動等等應該都是可以的。
而且,榆樹灣是這種情況,那咱們山北縣這邊是不是也有相關的開發價值?”
“你們去考察的時候,不妨多往這邊想一想。
是不是能把這些都整體打包進去,打造一個以榆樹灣的溫泉旅遊度假為核心的,橫跨三十公裏,8座原始大山的旅遊度假聖地。”
他的話立刻就引起了手下們的共鳴,眾人紛紛表示一定會朝這方麵考慮的。
這頓酒還沒有結束呢,眾人已經把各自需要完成的事情都確定下來了。
宋運輝和姚新民親自帶旅遊、房地產開發方麵的專家親自去榆樹灣實地考察。
李薇和張山負責交通規劃和初步預算。
張小林和宋金書負責去山北縣那邊實地考察。
其他人隨時保持溝通,有需要第一時間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