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大棚的利潤
貧困鄉變第一鎮,我政績藏不住了 作者:宅豬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青山沒法子,隻能尷尬的笑了笑。
這不是膽子大小的問題。
萬一鄭主任被那些農村閑漢愚婦衝撞了,傳出去也不好聽啊。
但是,領導既然堅持,那也隻能按領導的意思來了。
鄭主任說道:
“等下就說我們是張總的朋友,過來玩的,因為沒見過這些,所以下來看看。
可千萬別說咱們是什麽領導,免得耽誤人家做事情。”
李青山和張波隻能點頭答應下來。
幾人來到第一個大棚前麵,幾個農村婦女正在整理著手中的香菜。
一位大媽見到了張波,笑著打招唿:
“小波迴來了啊,這大中午的你怎麽跑地裏來了?家裏缺啥,我去幫你薅幾把菜。”
說著就要起身去田裏摘菜。
張波趕緊止住她,開口說道:
“三嬸你別忙乎了,我不是來拿菜的,這不是幾個朋友過來玩玩,他們沒見過這些,我帶他們來看看。”
鄭主任等人氣勢非凡,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不過村裏人都知道張波在鎮上和城裏麵做生意,聽說生意還做的很大。
對於他能有這樣的一群朋友也不算奇怪。
“哎呀,咱們這田裏都是菜,有啥好看的?
小波你帶你的朋友們去河邊的遊樂場去看一看吧,那邊房子造的漂亮,也好看。”
在村裏人看來,淝河的水上遊樂園修建的很漂亮,是當地的一大驕傲,來個外人都想讓他們去看看。
鄭主任笑道:
“那邊肯定要去看的,不過咱們也沒見過這麽多的大棚,過來看看到底是什麽樣的。”
他指著‘三嬸’手裏的香菜問道:
“大姐,你手裏的香菜就是大棚裏長的嗎?”
三嬸笑道:
“是啊,你們城裏人叫香菜,咱們這裏喊‘芫須’,就是我家大棚裏種的菜。”
香菜在全國各地都有不同的叫法,在江北這一帶喊芫須的比較普遍。
而且,這是比較貴的一種佐菜,除了很多人吃不慣其中的氣味之外,大部分人還是比較愛吃的。
她一邊說著話,手裏的活一點也沒耽誤,一把一把的芫須被她把好,放進菜筐裏。
魏部長問道:
“你這芫須賣多少錢一斤,一畝地又能產多少斤?”
三嬸一邊把菜一邊說道:
“咱們家的芫須用的是農家肥,不用化肥也不打農藥,所以長得不大,但是價格要比別人高一點。
我跟鎮上的蔬菜公司簽了協議的,他們按兩塊錢一斤來收,我一個大棚五分地差不多能產500斤吧。
二個月種一茬,一年最少可以種五茬出來呢。”
張波問道:
“三嬸你家種了十來個大棚,你忙得過來嗎?”
三嬸笑道:
“這不是隔壁鎮子很多人閑的時候都過來幫工嘛,花點錢請人還是能忙得過來的。”
鄭主任等人心下裏盤算起來,很快就被嚇了一大跳。
好家夥,這樣算下來,這一畝地一年的產值要上萬了!
這也太掙錢了。
這年普通的農村婦女,家裏種了十來個這樣的大棚,一年的收入好幾萬,相當可觀啊。
普通的鄉鎮科級幹部,一年的工資也就不到兩萬塊。
這大棚這麽掙錢的嗎?
張波一見幾人的表情就知道他們想差了,在一旁解釋道:
“這種香菜看著是掙錢,實際上管理和施肥啥的都要花去不少的。”
三嬸說道:
“小波你雖然早就不種地了,這裏麵的事情沒想到你還懂啊。”
在她的解釋下,眾人才清楚大概的情況。
一畝大棚一年要上兩次農家肥,成本大約1000塊錢。
種子還有澆灌的水費差不多也要500塊錢。
跟她一起幹活的幾個婦女都是隔壁鄉鎮趁著現在農閑時間過來幫工的,一年算下來也要花去兩千塊左右。
一年下來,收成有好有壞,但一畝地大致的利潤應該在五六千塊。
三嬸說道:
“實際上種菜也就比種草藥多收個一兩千一畝,但是我家地少,我閑著也沒事,這才幹的。”
她指著身後那一大排的大棚,接著說道:
“那邊的大棚都是鎮上的蔬菜公司承包的土地,咱們李圩村因為靠近淝河,土地都是沙土,適合種菜,所以被人承包下來蓋上了大棚。
蔬菜公司的老板才是真的掙錢呢,大寶馬都開上了。”
張波笑道:
“三嬸,你家不是也新買了一輛小汽車嘛,怎麽羨慕起別人來了?”
三嬸笑道:
“那能一樣嗎?咱們家的汽車也就是十幾萬的車,人家大老板的車都是幾十萬的呢。”
鄭主任來了興致,笑著問道:
“大姐,你家還買了小汽車了?”
這太罕見了。
這個年代,大家還都是剛剛完成溫飽的階段。
別說是農村了,哪怕是在城裏,除非是做生意的,誰會買車啊。
十幾萬一台車,對於絕大多數的老百姓來說絕對是奢侈品。
提起這個,三嬸有些得意。
哪怕是雙河鎮的居民,也不是家家戶戶都有車的。
“過年的時候買的,我那個兒子在鎮上的醫藥公司上班,他嫌每天上下班騎車太累,非要買一輛。
過年的時候鎮裏給咱家分了十幾萬,我種地也能掙不少錢。
現在鎮裏和村裏又不讓自己蓋房子,所以就給咱家的小子買了一輛。”
張波在一旁解釋道:
“村裏通了去鎮上的公交車,但是很多人還是願意自己買車,咱們村三百多戶,至少有一半都有小汽車了。”
這下子,鄭主任和一眾部委大佬全都不淡定了。
這汽車普及率也太高了。
一般人家都有小汽車了!
這也太誇張了。
李青山隨口問道:
“這個蔬菜公司是什麽時候成立的?看這裏大棚的規模,這個蔬菜公司也不小啊。”
張波迴想了一下,這才說道:
“大約是在前年左右吧,當時李夢宇書記還沒走的時候,是他定下來的。
咱們雙河鎮已經有三十萬人,每天的蔬菜和肉類供應量都很大,如果還是像以前一樣靠著小農小戶的分散供應,很容易造成價格的波動。
所以在李書記成立了蔬菜公司和肉製品公司,集中生產、集中供應,已經運行了兩年多了。”
這不是膽子大小的問題。
萬一鄭主任被那些農村閑漢愚婦衝撞了,傳出去也不好聽啊。
但是,領導既然堅持,那也隻能按領導的意思來了。
鄭主任說道:
“等下就說我們是張總的朋友,過來玩的,因為沒見過這些,所以下來看看。
可千萬別說咱們是什麽領導,免得耽誤人家做事情。”
李青山和張波隻能點頭答應下來。
幾人來到第一個大棚前麵,幾個農村婦女正在整理著手中的香菜。
一位大媽見到了張波,笑著打招唿:
“小波迴來了啊,這大中午的你怎麽跑地裏來了?家裏缺啥,我去幫你薅幾把菜。”
說著就要起身去田裏摘菜。
張波趕緊止住她,開口說道:
“三嬸你別忙乎了,我不是來拿菜的,這不是幾個朋友過來玩玩,他們沒見過這些,我帶他們來看看。”
鄭主任等人氣勢非凡,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不過村裏人都知道張波在鎮上和城裏麵做生意,聽說生意還做的很大。
對於他能有這樣的一群朋友也不算奇怪。
“哎呀,咱們這田裏都是菜,有啥好看的?
小波你帶你的朋友們去河邊的遊樂場去看一看吧,那邊房子造的漂亮,也好看。”
在村裏人看來,淝河的水上遊樂園修建的很漂亮,是當地的一大驕傲,來個外人都想讓他們去看看。
鄭主任笑道:
“那邊肯定要去看的,不過咱們也沒見過這麽多的大棚,過來看看到底是什麽樣的。”
他指著‘三嬸’手裏的香菜問道:
“大姐,你手裏的香菜就是大棚裏長的嗎?”
三嬸笑道:
“是啊,你們城裏人叫香菜,咱們這裏喊‘芫須’,就是我家大棚裏種的菜。”
香菜在全國各地都有不同的叫法,在江北這一帶喊芫須的比較普遍。
而且,這是比較貴的一種佐菜,除了很多人吃不慣其中的氣味之外,大部分人還是比較愛吃的。
她一邊說著話,手裏的活一點也沒耽誤,一把一把的芫須被她把好,放進菜筐裏。
魏部長問道:
“你這芫須賣多少錢一斤,一畝地又能產多少斤?”
三嬸一邊把菜一邊說道:
“咱們家的芫須用的是農家肥,不用化肥也不打農藥,所以長得不大,但是價格要比別人高一點。
我跟鎮上的蔬菜公司簽了協議的,他們按兩塊錢一斤來收,我一個大棚五分地差不多能產500斤吧。
二個月種一茬,一年最少可以種五茬出來呢。”
張波問道:
“三嬸你家種了十來個大棚,你忙得過來嗎?”
三嬸笑道:
“這不是隔壁鎮子很多人閑的時候都過來幫工嘛,花點錢請人還是能忙得過來的。”
鄭主任等人心下裏盤算起來,很快就被嚇了一大跳。
好家夥,這樣算下來,這一畝地一年的產值要上萬了!
這也太掙錢了。
這年普通的農村婦女,家裏種了十來個這樣的大棚,一年的收入好幾萬,相當可觀啊。
普通的鄉鎮科級幹部,一年的工資也就不到兩萬塊。
這大棚這麽掙錢的嗎?
張波一見幾人的表情就知道他們想差了,在一旁解釋道:
“這種香菜看著是掙錢,實際上管理和施肥啥的都要花去不少的。”
三嬸說道:
“小波你雖然早就不種地了,這裏麵的事情沒想到你還懂啊。”
在她的解釋下,眾人才清楚大概的情況。
一畝大棚一年要上兩次農家肥,成本大約1000塊錢。
種子還有澆灌的水費差不多也要500塊錢。
跟她一起幹活的幾個婦女都是隔壁鄉鎮趁著現在農閑時間過來幫工的,一年算下來也要花去兩千塊左右。
一年下來,收成有好有壞,但一畝地大致的利潤應該在五六千塊。
三嬸說道:
“實際上種菜也就比種草藥多收個一兩千一畝,但是我家地少,我閑著也沒事,這才幹的。”
她指著身後那一大排的大棚,接著說道:
“那邊的大棚都是鎮上的蔬菜公司承包的土地,咱們李圩村因為靠近淝河,土地都是沙土,適合種菜,所以被人承包下來蓋上了大棚。
蔬菜公司的老板才是真的掙錢呢,大寶馬都開上了。”
張波笑道:
“三嬸,你家不是也新買了一輛小汽車嘛,怎麽羨慕起別人來了?”
三嬸笑道:
“那能一樣嗎?咱們家的汽車也就是十幾萬的車,人家大老板的車都是幾十萬的呢。”
鄭主任來了興致,笑著問道:
“大姐,你家還買了小汽車了?”
這太罕見了。
這個年代,大家還都是剛剛完成溫飽的階段。
別說是農村了,哪怕是在城裏,除非是做生意的,誰會買車啊。
十幾萬一台車,對於絕大多數的老百姓來說絕對是奢侈品。
提起這個,三嬸有些得意。
哪怕是雙河鎮的居民,也不是家家戶戶都有車的。
“過年的時候買的,我那個兒子在鎮上的醫藥公司上班,他嫌每天上下班騎車太累,非要買一輛。
過年的時候鎮裏給咱家分了十幾萬,我種地也能掙不少錢。
現在鎮裏和村裏又不讓自己蓋房子,所以就給咱家的小子買了一輛。”
張波在一旁解釋道:
“村裏通了去鎮上的公交車,但是很多人還是願意自己買車,咱們村三百多戶,至少有一半都有小汽車了。”
這下子,鄭主任和一眾部委大佬全都不淡定了。
這汽車普及率也太高了。
一般人家都有小汽車了!
這也太誇張了。
李青山隨口問道:
“這個蔬菜公司是什麽時候成立的?看這裏大棚的規模,這個蔬菜公司也不小啊。”
張波迴想了一下,這才說道:
“大約是在前年左右吧,當時李夢宇書記還沒走的時候,是他定下來的。
咱們雙河鎮已經有三十萬人,每天的蔬菜和肉類供應量都很大,如果還是像以前一樣靠著小農小戶的分散供應,很容易造成價格的波動。
所以在李書記成立了蔬菜公司和肉製品公司,集中生產、集中供應,已經運行了兩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