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雲濤亭論道
一個陰陽先生的真實記錄 作者:掌燈聽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雲濤亭內。
此時的劉玄蒼道長就像一個洞悉一切的智者,我和駱紫嫣這種晚輩,隻能像個學生一樣乖乖的聽著。
劉道長的話微言大義,也高深莫測,一時半會兒的確很難理解他的意思。
但當頓悟的時候,你卻發現他說的的確有道理。
特別是隨著我入行陰陽先生的時間越來越久,所經曆的事情越來越多,我越來越感受到以前自己所認為的,類似於一加一這種非常簡單的問題,實際上並不是那麽容易。
就比如這次的神農架之行。
我本以為一切,都會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所見所聞,也都可以用自己所學的知識來解讀。
可現在迴過頭來看,卻發現自己是多麽的愚蠢,這個想法是多麽的愚昧無知。
“所謂,法不循理,術不入道,你們兩個可知其意?”
劉道長一邊給我們斟茶,一邊問道。
但不等我們參悟,他便解釋了起來:
“在常人眼裏,你們兩個是行走於陰陽兩地的先生,可以占吉兇,卜禍福,察陰陽,問鬼神。可陰陽先生終究隻是術,而不是道。你們所掌握的占卜、風水、驅邪等技巧,都是術的體現,是陰陽先生行走江湖濟世救人的一些手段。”
“你們或許能憑借這些術法來解決一些問題,但無法從根本上洞察事物的本質,更無法預知未來的變化。因為真正的道,是超越時間空間,超越神鬼眾生、超越一切形式物質的。它蘊含在萬物之中,卻又無法被肉眼所見。”
“當然,我說的這些有些過於深奧了,你們別見怪。一言以概之,我隻是希望你們能明白,術,隻是道的一種表現,僅此而已。你們不可能像一些修道之人一樣,參法則,悟生死,通造化,修因果。這也是我為什麽不願意直接告訴你們神農架那邊答案的原因,因為很多事情已經超出了你我的認知,如果告訴你們,那麽就逾越了天道這個規矩,會遭到天的懲罰。”
“萬物,都有自己的規矩,你有你的生活哲學,他有他的處世態度。同樣,像神農架原始森林這種自然之氣充沛的地方,天生獨立於人類之外,有屬於自己基於天道所創建的法則。我們不可能以人類這個框架內的淺顯認知,去探究那裏的道行。”
“道祖曾說,天道無親,常與善人。你們可知其中真意?”
“天道可不分什麽遠近親疏,是非對錯,這些隻是我們人類立場的表現。天道,隻會眷顧那些發現自然規律和宇宙法則的眾生萬物。”
“天孕眾生而平等,地育萬物以包容。從命運的角度看,萬物出辰入世後,或許並不平等,那些花花草草貓貓狗狗,每一個都因為環境的不同,導致命運的迥異。可從天地的角度看,每個人,每一物,來到這個世界後,都是平等的,都有參悟天地道理的機會。誰能發現並運用天道規則,誰就會受到上天的眷顧。”
“如果你們明白了這個道理,那麽就自然明白你們這次神農架一行的種種前因後果了,同樣也會明白這世上為什麽會有神仙,會有一些動物能夠得道成精。”
“所謂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何為玄同?順其自然,遵循道理,就是玄同。它並非簡單的知識累積,而是一種心性的覺醒,是你對這個世界有了深刻的領悟後,一種新的處世修行的態度。”
劉道長諄諄告誡著我。
我一個字一個字仔細的迴味著。
的確,就像劉玄蒼道長所說,萬物都有自己的規律。
我如此執迷於追求神農架的答案,無非就是想以自己的認知,去理解那裏的法則罷了。
記得以前,我剛打算入陰陽先生這行的時候,姥爺就曾告誡過我,說我總有一天會隨著經驗的累積,閱曆的增加,對這個世界產生疑惑,從而陷入到深深地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當中。
現在看來,姥爺當年的確沒說錯。
我如今就因為神農架的事,對這個世界產生了懷疑,甚至覺得自己這個陰陽先生,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無所不能。
哪怕之前在神農架原始森林裏,麵對中了仙祲的小張時,自己都隱隱有一種無力感。
要不是最後我在壺中日月裏救了那個金蟾老者,恐怕小張的仙祲也不會消除,幕後的袁無根和那個返老還童的邪道人修行者也不會因此找到。
整件事,更不會這麽順利的解決……
可惜,如今姥爺已經不在。
我隻能把自己的這些困惑說給駱紫嫣和劉道長聽。
而當劉道長聽完這些後,他再次露出了雲淡風輕的表情:
“記得以前,經常有香客因為到底是信道好還是信佛好而困惑,從而讓我指點迷津,解惑答疑。他們之所以困惑,並不是因為對佛道理解不深,而是單純的想知道佛跟道哪個信起來不麻煩,輕鬆一些。因為在他們眼裏,信一種教,就得時時刻刻做這個教虔誠的弟子,不管是言行還是舉止,都要恪守規矩。”
“每次碰到這些香客,我都會告訴他們,不管是佛還是道,隻要心中有它,哪裏不是道觀,哪裏不是寺廟呢?心若虔誠,無處不修行。”
“修行是什麽?修行本就是一場自我探索與自我超越的旅程。”
劉道長對我說道:
“你我皆在這條路上,或快或慢,或明或暗,又或許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但不論如何,大道其行,道途自明。”
“路,是我們一步步走出來的,而不是停在原地徘徊出來的。”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一本《五千言》,道盡天下事,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小陳,抽時間你們可以多來這裏聽我講道,或許有朝一日,你們便會柳暗花明,走出心魔,重新認識自己和看待這個世界了。”
此時的劉玄蒼道長就像一個洞悉一切的智者,我和駱紫嫣這種晚輩,隻能像個學生一樣乖乖的聽著。
劉道長的話微言大義,也高深莫測,一時半會兒的確很難理解他的意思。
但當頓悟的時候,你卻發現他說的的確有道理。
特別是隨著我入行陰陽先生的時間越來越久,所經曆的事情越來越多,我越來越感受到以前自己所認為的,類似於一加一這種非常簡單的問題,實際上並不是那麽容易。
就比如這次的神農架之行。
我本以為一切,都會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所見所聞,也都可以用自己所學的知識來解讀。
可現在迴過頭來看,卻發現自己是多麽的愚蠢,這個想法是多麽的愚昧無知。
“所謂,法不循理,術不入道,你們兩個可知其意?”
劉道長一邊給我們斟茶,一邊問道。
但不等我們參悟,他便解釋了起來:
“在常人眼裏,你們兩個是行走於陰陽兩地的先生,可以占吉兇,卜禍福,察陰陽,問鬼神。可陰陽先生終究隻是術,而不是道。你們所掌握的占卜、風水、驅邪等技巧,都是術的體現,是陰陽先生行走江湖濟世救人的一些手段。”
“你們或許能憑借這些術法來解決一些問題,但無法從根本上洞察事物的本質,更無法預知未來的變化。因為真正的道,是超越時間空間,超越神鬼眾生、超越一切形式物質的。它蘊含在萬物之中,卻又無法被肉眼所見。”
“當然,我說的這些有些過於深奧了,你們別見怪。一言以概之,我隻是希望你們能明白,術,隻是道的一種表現,僅此而已。你們不可能像一些修道之人一樣,參法則,悟生死,通造化,修因果。這也是我為什麽不願意直接告訴你們神農架那邊答案的原因,因為很多事情已經超出了你我的認知,如果告訴你們,那麽就逾越了天道這個規矩,會遭到天的懲罰。”
“萬物,都有自己的規矩,你有你的生活哲學,他有他的處世態度。同樣,像神農架原始森林這種自然之氣充沛的地方,天生獨立於人類之外,有屬於自己基於天道所創建的法則。我們不可能以人類這個框架內的淺顯認知,去探究那裏的道行。”
“道祖曾說,天道無親,常與善人。你們可知其中真意?”
“天道可不分什麽遠近親疏,是非對錯,這些隻是我們人類立場的表現。天道,隻會眷顧那些發現自然規律和宇宙法則的眾生萬物。”
“天孕眾生而平等,地育萬物以包容。從命運的角度看,萬物出辰入世後,或許並不平等,那些花花草草貓貓狗狗,每一個都因為環境的不同,導致命運的迥異。可從天地的角度看,每個人,每一物,來到這個世界後,都是平等的,都有參悟天地道理的機會。誰能發現並運用天道規則,誰就會受到上天的眷顧。”
“如果你們明白了這個道理,那麽就自然明白你們這次神農架一行的種種前因後果了,同樣也會明白這世上為什麽會有神仙,會有一些動物能夠得道成精。”
“所謂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何為玄同?順其自然,遵循道理,就是玄同。它並非簡單的知識累積,而是一種心性的覺醒,是你對這個世界有了深刻的領悟後,一種新的處世修行的態度。”
劉道長諄諄告誡著我。
我一個字一個字仔細的迴味著。
的確,就像劉玄蒼道長所說,萬物都有自己的規律。
我如此執迷於追求神農架的答案,無非就是想以自己的認知,去理解那裏的法則罷了。
記得以前,我剛打算入陰陽先生這行的時候,姥爺就曾告誡過我,說我總有一天會隨著經驗的累積,閱曆的增加,對這個世界產生疑惑,從而陷入到深深地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當中。
現在看來,姥爺當年的確沒說錯。
我如今就因為神農架的事,對這個世界產生了懷疑,甚至覺得自己這個陰陽先生,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無所不能。
哪怕之前在神農架原始森林裏,麵對中了仙祲的小張時,自己都隱隱有一種無力感。
要不是最後我在壺中日月裏救了那個金蟾老者,恐怕小張的仙祲也不會消除,幕後的袁無根和那個返老還童的邪道人修行者也不會因此找到。
整件事,更不會這麽順利的解決……
可惜,如今姥爺已經不在。
我隻能把自己的這些困惑說給駱紫嫣和劉道長聽。
而當劉道長聽完這些後,他再次露出了雲淡風輕的表情:
“記得以前,經常有香客因為到底是信道好還是信佛好而困惑,從而讓我指點迷津,解惑答疑。他們之所以困惑,並不是因為對佛道理解不深,而是單純的想知道佛跟道哪個信起來不麻煩,輕鬆一些。因為在他們眼裏,信一種教,就得時時刻刻做這個教虔誠的弟子,不管是言行還是舉止,都要恪守規矩。”
“每次碰到這些香客,我都會告訴他們,不管是佛還是道,隻要心中有它,哪裏不是道觀,哪裏不是寺廟呢?心若虔誠,無處不修行。”
“修行是什麽?修行本就是一場自我探索與自我超越的旅程。”
劉道長對我說道:
“你我皆在這條路上,或快或慢,或明或暗,又或許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但不論如何,大道其行,道途自明。”
“路,是我們一步步走出來的,而不是停在原地徘徊出來的。”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一本《五千言》,道盡天下事,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小陳,抽時間你們可以多來這裏聽我講道,或許有朝一日,你們便會柳暗花明,走出心魔,重新認識自己和看待這個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