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神秘的村莊
一個陰陽先生的真實記錄 作者:掌燈聽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離開板房的時候,天已經徹底黑了下來。
山裏麵萬籟俱寂,沒有一點動靜。
氣溫也隨著太陽落山變涼了不少,讓人有一種突然置身冰窖的感覺。
我示意劉隊跟緊我,劉隊麵色凝重的拔出配槍,時刻保持著戒備狀態。
“小陳,咱們接下來該做什麽?”
“先去這邊。”
我指了指西北方向。
西北,是地八門的開門方位。
當時在千佛山興國寺的時候,姥爺的那位高僧好友曾說過,三劫派所用的山魈造葬之術,本質上就是一個雜糅了道教法科的風水陣。
山魈在成形後,通常會隱藏在山脈地盤八門的五黃位裏,如果在深山裏麵撞上這玩意兒,除非有懂風水的人指點,否則就像被困在迷宮裏似的,一輩子都別想出來。
這一點,跟大家常聽到的鬼打牆非常相似。
而想要找到山魈,單純的靠風水羅盤的確能查到陰邪之氣,可無法確定具體位置。
隻有根據“戴九履一、左三右七”的河洛之數,沿著九宮中的飛星軌跡進行搜尋才行。
“原來這樣……沒想到風水這玩意兒這麽厲害……”
劉隊聽的很入迷,盡管他沒大聽懂我的話,但還是不禁發出了感歎。
……
說來也怪,當我和劉隊從墓地開始朝西北方走了大概五公裏後,剛穿過一片樹林,周圍便下起了霧。
夜迷霧鎖,讓我們不得不停下腳步。
“奇怪……怎麽好端端的起了霧呢……”
濃霧的出現讓劉隊緊鎖著眉頭,也不禁為接下來的行動捏了把汗。
我則告訴他不要擔心,雖然大半夜的在深山老林裏碰到這種現象,的確讓人後背直發麻。
可根據我的判斷,眼前的這些霧氣,與其說是一種天氣現象,倒不如說是川嶽之間的地氣。
這在風水中很常見,尤其是陰宅風水。
假如你半夜去一些山裏或者墳場碰上了霧,說明這個地方的風水好,能藏風聚氣。
這也是為什麽一些風水先生喜歡在半夜給人定陰宅擇吉穴的原因。
而對我來說,有霧氣,說明自己剛才的判斷沒有錯,已經開始進入了此地的隱八門。
等我拿出遁甲式盤重新確定了方位後,便再次改變了方向,開始朝正東走去。
之後,我多次改變了行進路線,路程有長有短,如同在迷宮裏任意穿梭一樣。
更詭異的是,霧氣仿佛是在監視我的一舉一動,我越按照自己的路線前進,它就變得越來越濃,最後幾乎到了伸手不見五指的程度。
“最後……是西南方!走,應該快到了!”
見劉隊跟我一路翻山越嶺已經累得夠嗆,我指了指前麵,趕忙鼓勵了一番。
西南方是是佛教裏的往生位,更是風水八門中最後一門——死門的方位。
隻要繼續按照九宮飛星的路線往前走,我相信一定能找到山魈。
……
因為霧氣越來越濃的關係,接下來的行程我不得不放慢了腳步。
好在靈龜山不算陡峭,我和劉隊一路往西南走,並沒遇到什麽艱難險阻。
而就在我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來到一處山崖上時,我意外發現前方不遠處出現了一個村莊。
雖然四周黑的可怕,霧氣也阻礙了我們的視線,讓我根本看不清楚村莊的樣貌。
但隨著越靠近村莊,我手裏的遁甲式盤指針擺動的越厲害,這讓我意識到自己已經找到了五黃點,那群邪祟一定在裏麵。
“小陳,快看那兒!我記得這裏沒村子……”
劉隊緊繃著神經,嗓子眼已經頂到了嗓門的位置。
他是安田縣本地人,對靈龜山的了解不說是了如指掌,也算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盡管霧氣讓他看不清楚周圍,但他很確定這個地方前些天搜山的時候來過,當時壓根就沒見到過什麽村子。
“噓!仔細聽。”
我做了個噓聲的手勢,示意劉隊安靜 。
空氣中,有一股呢喃不止的誦經聲,借著陣陣陰風,從前麵的村子裏徐徐傳到了這邊。
“媽的,真他娘的瘮人……”
“看來咱們沒找錯地方。”
我長舒一口氣。
踏破鐵鞋無覓處,雖然走了好幾十公裏的山路,可總算找到了山魈的藏身之地。
“這裏應該就是這座山的五黃位了……劉隊,一會兒我要做個風水陣處理掉這些山魈,你來搭把手。”
“好……好……”
“有我在,別緊張。”
我注意到劉隊此時膽戰心驚的,額頭上也冒出了冷汗,所以為了盡快消滅山魈救出剩餘的失蹤者,我現在必須要盡可能平複他的心情。
其實不管是山魈還是我之前在冀州遇到的樹精,或者是大家聽過的一些蛇精、狐仙等等,本質上都是借風水之勢,奪山川之氣的產物。
隻不過害人的會被稱為邪祟,不害人的則被稱為仙家而已。
這種產物如今在很多深山老林中就有,但大多都不會主動招惹人。
像山魈這種,畢竟是少數。
但不管是邪祟還是所謂的仙家,它們最怕的還不是那些驅鬼鎮邪的符咒或者至陽之物,而是天上的北鬥七星。
在上一章的結尾裏我提到過,南鬥注生,北鬥注死。
通俗點說,不管是人或者還是邪祟、鬼魂、得道的畜生,都會由南鬥六星定其生壽,北鬥七星管其死亡。
比如一些占卜術數給人斷生死,都會察北鬥七星的主命,大家耳熟能詳的諸葛亮,他用的禳星之法,就跟北鬥七星有關。
再比如,當今一些地方仍舊保留著農曆六月初拜南鬥的習俗,祈禱自己能延年益壽,消災解厄,等等。
這是個鐵律,是先輩們察星辰之象,究自然之理後總結出來的道理,也是當今一切玄學術數和道教法科的起源。
道教裏有句話,叫“道法本無多,南辰貫北河”,說的就是許多符籙咒法本身,都是從南北二鬥衍生出來的。
既然這次麵對的是害人的山魈,那我肯定不會手下留情。
而采取的辦法,自然也跟北鬥有關。
山裏麵萬籟俱寂,沒有一點動靜。
氣溫也隨著太陽落山變涼了不少,讓人有一種突然置身冰窖的感覺。
我示意劉隊跟緊我,劉隊麵色凝重的拔出配槍,時刻保持著戒備狀態。
“小陳,咱們接下來該做什麽?”
“先去這邊。”
我指了指西北方向。
西北,是地八門的開門方位。
當時在千佛山興國寺的時候,姥爺的那位高僧好友曾說過,三劫派所用的山魈造葬之術,本質上就是一個雜糅了道教法科的風水陣。
山魈在成形後,通常會隱藏在山脈地盤八門的五黃位裏,如果在深山裏麵撞上這玩意兒,除非有懂風水的人指點,否則就像被困在迷宮裏似的,一輩子都別想出來。
這一點,跟大家常聽到的鬼打牆非常相似。
而想要找到山魈,單純的靠風水羅盤的確能查到陰邪之氣,可無法確定具體位置。
隻有根據“戴九履一、左三右七”的河洛之數,沿著九宮中的飛星軌跡進行搜尋才行。
“原來這樣……沒想到風水這玩意兒這麽厲害……”
劉隊聽的很入迷,盡管他沒大聽懂我的話,但還是不禁發出了感歎。
……
說來也怪,當我和劉隊從墓地開始朝西北方走了大概五公裏後,剛穿過一片樹林,周圍便下起了霧。
夜迷霧鎖,讓我們不得不停下腳步。
“奇怪……怎麽好端端的起了霧呢……”
濃霧的出現讓劉隊緊鎖著眉頭,也不禁為接下來的行動捏了把汗。
我則告訴他不要擔心,雖然大半夜的在深山老林裏碰到這種現象,的確讓人後背直發麻。
可根據我的判斷,眼前的這些霧氣,與其說是一種天氣現象,倒不如說是川嶽之間的地氣。
這在風水中很常見,尤其是陰宅風水。
假如你半夜去一些山裏或者墳場碰上了霧,說明這個地方的風水好,能藏風聚氣。
這也是為什麽一些風水先生喜歡在半夜給人定陰宅擇吉穴的原因。
而對我來說,有霧氣,說明自己剛才的判斷沒有錯,已經開始進入了此地的隱八門。
等我拿出遁甲式盤重新確定了方位後,便再次改變了方向,開始朝正東走去。
之後,我多次改變了行進路線,路程有長有短,如同在迷宮裏任意穿梭一樣。
更詭異的是,霧氣仿佛是在監視我的一舉一動,我越按照自己的路線前進,它就變得越來越濃,最後幾乎到了伸手不見五指的程度。
“最後……是西南方!走,應該快到了!”
見劉隊跟我一路翻山越嶺已經累得夠嗆,我指了指前麵,趕忙鼓勵了一番。
西南方是是佛教裏的往生位,更是風水八門中最後一門——死門的方位。
隻要繼續按照九宮飛星的路線往前走,我相信一定能找到山魈。
……
因為霧氣越來越濃的關係,接下來的行程我不得不放慢了腳步。
好在靈龜山不算陡峭,我和劉隊一路往西南走,並沒遇到什麽艱難險阻。
而就在我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來到一處山崖上時,我意外發現前方不遠處出現了一個村莊。
雖然四周黑的可怕,霧氣也阻礙了我們的視線,讓我根本看不清楚村莊的樣貌。
但隨著越靠近村莊,我手裏的遁甲式盤指針擺動的越厲害,這讓我意識到自己已經找到了五黃點,那群邪祟一定在裏麵。
“小陳,快看那兒!我記得這裏沒村子……”
劉隊緊繃著神經,嗓子眼已經頂到了嗓門的位置。
他是安田縣本地人,對靈龜山的了解不說是了如指掌,也算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盡管霧氣讓他看不清楚周圍,但他很確定這個地方前些天搜山的時候來過,當時壓根就沒見到過什麽村子。
“噓!仔細聽。”
我做了個噓聲的手勢,示意劉隊安靜 。
空氣中,有一股呢喃不止的誦經聲,借著陣陣陰風,從前麵的村子裏徐徐傳到了這邊。
“媽的,真他娘的瘮人……”
“看來咱們沒找錯地方。”
我長舒一口氣。
踏破鐵鞋無覓處,雖然走了好幾十公裏的山路,可總算找到了山魈的藏身之地。
“這裏應該就是這座山的五黃位了……劉隊,一會兒我要做個風水陣處理掉這些山魈,你來搭把手。”
“好……好……”
“有我在,別緊張。”
我注意到劉隊此時膽戰心驚的,額頭上也冒出了冷汗,所以為了盡快消滅山魈救出剩餘的失蹤者,我現在必須要盡可能平複他的心情。
其實不管是山魈還是我之前在冀州遇到的樹精,或者是大家聽過的一些蛇精、狐仙等等,本質上都是借風水之勢,奪山川之氣的產物。
隻不過害人的會被稱為邪祟,不害人的則被稱為仙家而已。
這種產物如今在很多深山老林中就有,但大多都不會主動招惹人。
像山魈這種,畢竟是少數。
但不管是邪祟還是所謂的仙家,它們最怕的還不是那些驅鬼鎮邪的符咒或者至陽之物,而是天上的北鬥七星。
在上一章的結尾裏我提到過,南鬥注生,北鬥注死。
通俗點說,不管是人或者還是邪祟、鬼魂、得道的畜生,都會由南鬥六星定其生壽,北鬥七星管其死亡。
比如一些占卜術數給人斷生死,都會察北鬥七星的主命,大家耳熟能詳的諸葛亮,他用的禳星之法,就跟北鬥七星有關。
再比如,當今一些地方仍舊保留著農曆六月初拜南鬥的習俗,祈禱自己能延年益壽,消災解厄,等等。
這是個鐵律,是先輩們察星辰之象,究自然之理後總結出來的道理,也是當今一切玄學術數和道教法科的起源。
道教裏有句話,叫“道法本無多,南辰貫北河”,說的就是許多符籙咒法本身,都是從南北二鬥衍生出來的。
既然這次麵對的是害人的山魈,那我肯定不會手下留情。
而采取的辦法,自然也跟北鬥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