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一個貧窮的人很容易接受優渥的物質生活,而一個富裕的人卻很難接受貧窮的生活,自古以來都是如此。


    若是在職場和官場,那就是隻能一路升職,而不能降職,否則,至少也要調離原來的位置,要不,就隻能自動離開了,職場之中隻要是原地降職,基本上都自動離開了,調到另外一個較遠的部門說不定還能留下,而古代官員的降職,基本上全都是調離,京官降職就是直接調到州郡去,甚至是距離京城很遠的州郡,與原先的下屬不會有什麽統屬關係,否則,原先的上司變下官,下官變上司,那就顯得太尷尬了,甚至稱唿都要好久才能習慣性的改過來,上升的一方自然春風得意,而被降職的一方就太憋屈和苦悶了,一般是很難堅持下來的。


    所以說,將官員貶到遠方的不毛之地,倒也顯得很人性化了,若是貶在原地,那才叫真正的殘忍呢?人都是要臉的,尤其是當官的人,更是最看重臉麵了,升官了高高興興,一旦被貶官,有好多人就會抑鬱而終,生命很快就走到盡頭了,可見貶官被人打擊之大。


    楊國忠父子倆一路高歌猛進,自然沒有經受過貶官的痛苦,可這並不代表以後不會有,朝廷的鬥爭很殘酷,嚴重點的會丟掉小命,最輕微的也是貶官,一輩子再難抬頭,至少,想要維持目前的榮耀,是極其困難的,一朝天子一朝臣,這可不是一句空話,這是非常現實的事實,要不然也不會有那麽多臣子會擁立皇子謀奪皇位了,為的不就是憑借擁立之功而獲得更高的地位麽。


    而楊國忠顯然是反其道而行之,有貴妃做依靠,他也隻能遠皇子,而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捆綁在皇帝的身上,利用討好貴妃和對皇帝的絕對忠心,來為自己謀取最大的利益,一步步的往上爬。


    現如今,楊國忠已經爬到那個夢寐以求的最高位置,家族的子弟也有很多都有官身,甚至與皇家聯姻的都很多,這已經可以稱得上是最大的榮耀,他們家族的榮耀已經上升到頂峰了。


    而人一旦爬到最高的位置,高的不能再高的時候,就會奢求永遠在這最高處,永遠都不掉下來,別說滿門抄斬,就算是家族衰落都是難以接受的。


    楊暄此刻就是希望自己的父親,能夠修複與皇子們的關係,尤其是太子的關係,哪怕不是友好,隻要說得過去就行,持續敵對隻會讓怨氣越積越深,一旦積累到一定程度,那就是死敵,萬一皇帝突然意外身亡,等待他們家族的就是滅亡的下場。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這個道理連普通老百姓都懂,就更別提已經登上高位的楊暄了,他豈能不明白這樣的道理,所以,他自己最近也變得低調了不少,不敢得罪太多的人。以免將來遭到報複,同時,他也在觀察朝中的局勢,想著如何給自己和家族鋪設一條退路,隻是,這個談何容易,甚至,他都找不到突破口。


    楊國忠自然也是同樣的情況,他也並不是沒想過自己和家族的將來,可皇帝現在還是好好的,他若是冒險有所動作,很容易被皇帝發現,如此,不用說以後了,他很有可能馬上就要倒黴,給自己鋪後路也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動手早了要倒黴,晚了同樣要倒大黴,甚至判斷失誤也會倒大黴。


    這就好比後世倭寇窮途末路的時候,那些追隨倭寇的漢奸軍官,心情也同樣是非常的糾結,起義早了有可能被倭寇幹掉,起義晚了可能會趕不上,然後會被清算,同時選擇投誠哪一方也很關鍵,選擇錯誤同樣會讓給自己帶來滅亡的命運。


    總之,到了這個份上,他們的心情就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不知道自己到底該如何選擇,一步走錯就有可能給自己帶來毀滅,而他們之所以會麵臨如此境地,還不是當初為了飛黃騰達,能夠享受到更舒坦的生活,從而投降了倭寇,成為了倭寇的走狗。


    楊國忠看著自己的長子,沉吟了半天,開口說道:“大郎啊!其實父親真正得罪較多的隻有太子一人而已,對其它的皇子,父親並沒有多少逼迫,至於朝中的大臣,得罪一些也是避免不了的,任何人做到了我這個位置,都免不了要得罪人。”


    說完看向一臉憂愁的兒子。


    楊暄一臉的黑線,淡淡說道:“父親說的好輕鬆啊!您得罪的太子,那是將來要繼承皇位的人,這還不嚴重嗎?”


    對於自己父親的輕鬆,楊暄覺得很不可理解。


    楊國忠嘴角淡淡的笑了笑,開口說道:“現如今的太子,還想繼承皇位,怕是很難了,當然了,為父也不能完全肯定,所以,心裏也是有些擔憂啊!這就要看陛下與太子,誰能撐的更久了。”


    說完繼續看向眼前的豐收麥田,感受豐收的喜悅。


    楊暄猛然一愣,覺得挺奇怪,開口說道:“父親什麽意思?陛下可足足比太子大了有近三十歲,難道……”


    盡管周圍並沒有外人,楊暄還是不管說下麵的死字,這是出於對皇家的忌諱,哪怕在絕對安全的環境下也不行,以免形成習慣,讓自己做夢的時候說出來被有心人聽到,如此,就真的糟糕透頂了。


    楊國忠點了點頭,開口說道:“張禦醫曾告訴為父,太子這些年已經抑鬱成疾,不過,暫時還不算嚴重,撐個十年應該沒有多大的問題,而陛下的身體也很康建,甚至比太子的情況還要好,說不定能再活二十年,不過,畢竟年紀大了一些,一切都還不好說啊!為父現在就希望陛下能夠長命百歲,如此,我們楊家就不用擔心衰落了。”


    此時的楊國忠也是四五十歲的老頭子了,若皇帝真的還能再活二十年,他也差不多能跟著一起去了,如此,這輩子,他也算是能壽終正寢了,就比如李林甫,不也是壽終正寢麽。


    楊暄聞言,內心確實比較的吃驚,他沒想到年紀遠不如皇帝的太子的身體狀況,居然還不如年老的皇帝,如此一來,太子真的很有可能早一步歸天,如此一來,得罪太子的事情就不算什麽了,這對於他們楊家來說,的確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隻不過,皇帝就算能再活二十年,也隻能保證楊國忠這輩子順風順水,而他就沒有這麽幸運了,他還很年輕,他可不想活到四十多歲就死掉,而這意味著他必然要麵對下一任皇帝,但至少,在皇帝活著的這些年,他沒有什麽可擔心的了。


    時間還很充足,隻要冷靜的觀察局勢,總能給自己的家族找到合適的機會,隻要及時抓住下一任帝王,他這輩子就不用愁了。


    楊暄心裏已經有主意了,既然自己的父親抓住了現在的皇帝,做到了最大的官,那麽,他就要抓住下一任的皇帝,他會以自己的父親為榜樣,讓自己也能一輩子無憂無慮,他已經下定決心了,不論自己的父親是否同意,他都會想辦法成為下一任皇帝的肱股之臣。


    而既然太子的生命力如此脆弱,且與自己的父親已經積怨很深,自然不會是他的目標,壽王的王妃成了現在皇帝的寵妃,自然也要被排除在外,永王長相太醜,若是做了皇帝,太影響大唐帝國的臉麵了,顯然也是不行的,恆王就是一個道士,整體鑽研道術,寄情於山水,對朝政非常的不上心,也做不了帝王,穎王李璬倒是有點才能,可這個人太放蕩不羈,對楊家很不友好,顯然也不能支持,還有幾個身子骨很弱的,當然也不會在考慮範圍之內,這樣一來,剩下的就沒幾個了。


    “父親,榮王和慶王的身子骨如何?”


    楊暄開口問道。


    很顯然,除了身體不太好的太子,就屬榮王和慶王的地位最高了,但楊暄猜測這兩個年紀較大的身體也不會太好,隻是還不確定。


    楊國忠咧嘴一笑,開口說道:“慶王就在今年了,榮王五年之內,他們還不如太子呢?”


    說完一臉的感歎,這些皇子的身子骨也太弱了,都才四五十歲的年紀就不行了,遠遠不如皇帝活得久。


    楊暄聞言,自然頗為驚詫,蹙眉說道:“居然都如此短命,除了他們三個,剩下的皇子如何?不會還有更短壽的吧!”


    楊國忠笑著說道:“這個不太清楚,為父所知道的也就這個三個人了,其餘的皇子陽壽如何,這就不太清楚了,你問這些幹什麽?”


    說完警惕的看向自己的兒子,他非常擔心自己的兒子走錯誤,一旦走錯就是萬劫不複。


    “父親放心,孩兒心中有數,不會給您添麻煩的,沒有您的允許,孩兒不會與任何皇子接觸,以免給父親添麻煩。”


    楊暄開口說道。


    不過,這話顯然不是真心的,他豈是一個聽話的孩子,他早就打算好了,要盡快在剩下的皇子之中物色一個合適的人選,然後,暗中與之接觸,試探是否對他有好感,然後就可以利用自己的力量幫助這個皇子取得太子之位了。


    既然太子已經抑鬱成疾,有很大的概率活不過皇帝,慶王和榮王也大限不遠,如此,還活著的最大皇子,就是皇十二子儀王李璲了,十三皇子太傲氣,對楊家不友好,已經被他排除了,十六十八皇子也不行,排除掉,二十皇子延王李玢子孫眾多,為人和善,倒是挺合適的一個人選,可惜人太善良,就怕不肯爭奪皇位,讓自己白費心,下麵的年輕皇子,楊暄確實還不太了解,一時間確實不能確定選擇誰。


    不過,楊暄也不用著急,時間多的是,皇帝最少也能撐個十來年,這麽長時間也夠他物色和準備的了,他的終極目標,就是獲得與自己父親一樣的最高官位,為了這個目標,他必須要確保自己支持的皇子是下一任皇帝才行,一定不能判斷錯誤,否則等待他和家族的就是滅亡了。


    十二皇子,二十皇子,還有後麵的皇子,就要在他們之中選擇一人了,他必須要加快部署心腹對這些皇子進行觀察和了解了,以免擁護的太晚而成不了心腹,影響自己爬向最終的高位,像自己父親一樣的高位。


    看著自己兒子眼中發出的精光,楊國忠似乎意識到了什麽,可有些事情他也無法左右,小輩有小輩的想法,自己有時候也未必能夠阻止的了,一旦真的惹出什麽事情會比較麻煩,可他依靠皇帝就夠了,而他的兒子卻必須要麵對帝國下一任的繼承人,若是不早些為自己打算,將來說不定會很慘。


    “大郎,不論你將來做什麽,一定要非常謹慎,千萬不能讓任何人抓住你的把柄。”


    楊國忠開口提醒道。


    楊暄點頭道:“父親放心,我會萬事小心的。”


    “好了,不談這些不開心的事情了,小麥已經成熟了,明天就把這些糧食全都收了吧!一天時間應該足夠了。”


    楊國忠不容置疑的說道。


    他今天就是過來欣賞麥田景色的,欣賞完之後,明天就要全部收割完,盡管這裏有好幾千畝小麥,但隻要有足夠的機器進入麥田,半天就能全部搞定,根本就用不了一天,雖然現在的收割機還很稀缺,但楊家可不是普通的人家,早就擁有了足夠數量的收割機,隻需要把各家的機器都幾種起來,幾千畝小麥算不了什麽。


    實際上,今天的收割就已經開始了,隻不過收割的不是他們家的麥田,而是韓國夫人家裏的,就連他們家的機器也被借走了,而明天,所有的機器都會過來收割他們的家的幾千畝麥田,然後繼續收割下一家的,直到把所有家族的麥田全部收割完,之後,這些機器也不會閑著,會幫忙收割缺少機器的麥田,並收取一定的收割費,這能讓他們狠狠的賺上一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盛唐不遺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朕禦山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朕禦山河並收藏盛唐不遺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