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魯願意投降,看似意料之外,卻也在情理之中。
不是畏死,而是他沒有更好的選擇了。
如果一意孤行血戰到底,那麽他和仲弟張衛絕對會被華雄所斬殺。
這樣的做法,他留在蜀中的家小及宗族,比如其母盧氏,以及兩個幼弟張愧與張徵等人,絕對會被劉焉善待。
不管怎麽說,他終究是完成了劉焉的期待:誅殺蘇固,占據南鄭。
至於如今被華雄圍困,那是劉焉的調度之錯,以及廣漢屬國都尉張泰的情報不準確,不是他的過錯。
但問題,也就是出在這裏。
從上位者的角度出發,在木已成舟的情況下,劉焉不會承認是自己決策有誤,更不會去追究張泰的責任。
畢竟戰死了張魯,對劉焉的價值,要比活著的張泰要低得多。
因而,劉焉對張家的善待,也是有限的。比如將張魯的兩個幼弟,以未及弱冠為由雪藏數年,待襲殺蘇固的事情淡出人們視線後,再做提攜。
更令人擔憂的事情是,在此戰中張魯將張家三代人積累的家底,都變成五百私兵部曲帶來漢中了!既無官職在身,又耗盡了底蘊,張家以後就算被提攜了,又能崛起到什麽地步?
或許,張愧與張徵此生能被授予縣令之職,就是頂天了。
家族的未來沒有期待,就是誘發張魯願意投降的緣由。
因為新的希望,華雄給他了。
隻要他願意投降,他就會被授予別部司馬,統領原先隸屬於他的兵卒。仲弟張衛也會被任命為漢中郡將,為家族積累崛起的希望。
就連家眷與宗族的安危,也為他考慮到了。
假意縱火燒邸閣和庫府,以及突圍流竄去定軍山,都是做戲給劉焉看的。
然後派了個心腹私兵,倍道趕迴蜀中找其母盧氏遷家。
這種做法,能不能瞞過劉焉,也無需擔心。
華雄給他許諾過,隻要他宗族沒有遷出劉焉的勢力範圍,就不會讓他拋頭露麵。
隻要他蟄伏一段時間,其母盧氏總能找到機會遷居的。
好歹劉焉也是州牧,怎麽會有精力,時時刻刻都盯著失去利用價值的張家!
是的,他和劉焉之間,本來就是相互利用的關係。
因而他也沒有必要去糾結,背叛不背叛的愧疚心理。
相反,他倒是感激上了華雄的誠意滿滿。
以他的眼光也不難猜出,華雄為了他宗族安危,配合演這場戲要付出的代價:劉焉會抓住機會,師出有名前來爭奪漢中。
不管怎麽看,華雄都是虧了。
在勝券在握之下,隻是為了招降自己,便不惜讓劉焉有機可乘。
帶著這個想法,他悄悄趕往上庸縣的時候,還額外叮囑了仲弟張衛,一定要將此恩惠記在心裏雲雲........
唉,挺淳樸的。
咳咳!
其實,這是一個美麗的誤會。
在華雄的心裏,並沒有多看重他張魯。
如果張魯冥頑不靈、執意不降,他也不介意用刀子送一程。
之所以配合他演戲給劉焉看,理由是和當初他給甘寧的說法,“不想讓戰事這麽快結束”的理由是一樣的。
同樣是占據漢中的名義!
漢中郡如今無主是沒錯,但不代表朝廷不能再委任一個人過來。
以龍興之地的意義,朝廷推舉來擔任漢中太守的人,無論聲望還是門第,都不是華雄能任意驅逐或者拿捏的主。
除非華雄不想要“大漢忠貞之士”這個標簽了!
也別扯什麽“天下有德者居之”的屁話!
大漢朝積威四百年,能名正言順的掌控漢中郡,華雄又何必強行占據,給別人留下詰難與詬病的口實?
所以,在出兵之前,華雄就做出了決定!
以漢中郡作為誘餌,吸引劉焉率兵來攻打,以此來讓控製朝廷的董卓,不會以大義之名將漢中郡給劃分出去了。
畢竟身為大漢宗室的劉焉,不可能和董卓聯合。
從自身利益出發,董卓是不會想看到漢中被劉焉占據,進而威脅關中三輔的!
他最想看到的局麵,就是華雄和劉焉爭奪漢中郡的歸屬,彼此削弱。
反而不管戰事結局如何,他都有坐收漁翁之利的機會。
劉焉坐擁富饒的益州,一時戰事失利了,以後也會源源不斷的發兵攻打華雄。
這樣的話,華雄就成為了關中三輔的屏障。
而且陷入戰爭泥潭中的他,也沒有實力對關中形成威脅。
另一個結果,若是華雄奪漢中失敗了,出於為了保存自己的考慮,就會選擇前來依附於他董卓。因為不臣服的話,董卓會落井下石,發兵將武都等地全給拿下來!
戰爭嘛,本來就是權力鬥爭的延續。
華雄覺得,隻要他和劉焉戰事起,董卓會選擇坐山觀虎鬥。
而不是派個太守過來,來奪漢中郡的控製權。
其次,劉焉率軍來爭,對華雄來說也是好事。
一方麵,是能讓他更好將漢中郡安撫。
戰爭也是最好的融合劑。隻要劉焉率兵而來,他就能以“張修襲殺蘇固是被劉焉所指”作為輿論,激起漢中各縣的同仇敵愾,進而順勢整合了。
另一方麵,則是晚戰不如早戰!
他奪了漢中郡,就注定了和劉焉再無緩和的餘地。
劉焉是不會忍下這口氣的!
哪怕是現在不發兵來戰,以後也會出兵來攻。
而且,若是讓劉焉做好征戰準備了,就不知道是要從關城、廣漢屬國,還是米倉道出兵了。
與其以後處處提防,疲於奔命,還不如現在就誘他過來。
將戰爭的主動權,掌控在自己手中。
借著提前布局的便利,爭取一戰將劉焉給打疼了,換取數年修生養息的時間。
到了那個時候,有漢中郡的鐵礦與糧秣,有西涼悍勇的兵卒,他還會畏懼劉焉不成?
《孫臏兵法·月戰》有雲:“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不得,雖勝有殃。”
縱觀華雄與劉焉,天時與人和,雙方都差不多。
但如果將戰場定在漢中南鄭,華雄卻是占了地利。
從米倉道出南鄭城池,和從武都散關出陳倉城,地形地貌差不多一樣。
兩者都是從山脈延伸出來的穀道,並沒有具備依靠少量兵卒就能做到“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戰略意義;真正承擔戍守的,則是依托後方的城池。
而且陳倉與南鄭,都是依著河流的天然防線,將城池修築在通道的另一側。
這樣的做法,對防守方而言十分得利。
無論敵方有多少兵力來進攻,都會受限於河流劃分兩岸的地形,將營寨隔岸而落,極大的拖延了攻城各部的協調作戰。
另一方麵,則是會讓進攻方退軍艱難。
一旦城池堅守到援軍到來,進攻方就被困在一隅之地,很難順利撤軍。
畢竟後方的狹隘山道,不允許各部兵馬同時撤退。而分批撤退,就會被對方抓住機會,將後軍給圍剿了。
【注:曆史上諸葛亮第二次北伐兵出散關,就是因為郝昭堅守陳倉二十餘日等到了關中兵馬來援,便主動提前撤退,轉入陳倉道設伏。】
華雄就是基於這點,寄望於地利優勢,能以弱抗強。
是以弱對強沒錯。
以巴蜀之地的富饒,無論是兵力,還是糧秣和輜重等戰爭底蘊,兩個華雄綁在一起都比不上劉焉!
隻是劉焉率軍來了,會不會如他所願,在不利的地形下倉促而戰呢?
這點華雄倒沒有擔憂。
因為隻要劉焉來了,就不得不戰!
不是畏死,而是他沒有更好的選擇了。
如果一意孤行血戰到底,那麽他和仲弟張衛絕對會被華雄所斬殺。
這樣的做法,他留在蜀中的家小及宗族,比如其母盧氏,以及兩個幼弟張愧與張徵等人,絕對會被劉焉善待。
不管怎麽說,他終究是完成了劉焉的期待:誅殺蘇固,占據南鄭。
至於如今被華雄圍困,那是劉焉的調度之錯,以及廣漢屬國都尉張泰的情報不準確,不是他的過錯。
但問題,也就是出在這裏。
從上位者的角度出發,在木已成舟的情況下,劉焉不會承認是自己決策有誤,更不會去追究張泰的責任。
畢竟戰死了張魯,對劉焉的價值,要比活著的張泰要低得多。
因而,劉焉對張家的善待,也是有限的。比如將張魯的兩個幼弟,以未及弱冠為由雪藏數年,待襲殺蘇固的事情淡出人們視線後,再做提攜。
更令人擔憂的事情是,在此戰中張魯將張家三代人積累的家底,都變成五百私兵部曲帶來漢中了!既無官職在身,又耗盡了底蘊,張家以後就算被提攜了,又能崛起到什麽地步?
或許,張愧與張徵此生能被授予縣令之職,就是頂天了。
家族的未來沒有期待,就是誘發張魯願意投降的緣由。
因為新的希望,華雄給他了。
隻要他願意投降,他就會被授予別部司馬,統領原先隸屬於他的兵卒。仲弟張衛也會被任命為漢中郡將,為家族積累崛起的希望。
就連家眷與宗族的安危,也為他考慮到了。
假意縱火燒邸閣和庫府,以及突圍流竄去定軍山,都是做戲給劉焉看的。
然後派了個心腹私兵,倍道趕迴蜀中找其母盧氏遷家。
這種做法,能不能瞞過劉焉,也無需擔心。
華雄給他許諾過,隻要他宗族沒有遷出劉焉的勢力範圍,就不會讓他拋頭露麵。
隻要他蟄伏一段時間,其母盧氏總能找到機會遷居的。
好歹劉焉也是州牧,怎麽會有精力,時時刻刻都盯著失去利用價值的張家!
是的,他和劉焉之間,本來就是相互利用的關係。
因而他也沒有必要去糾結,背叛不背叛的愧疚心理。
相反,他倒是感激上了華雄的誠意滿滿。
以他的眼光也不難猜出,華雄為了他宗族安危,配合演這場戲要付出的代價:劉焉會抓住機會,師出有名前來爭奪漢中。
不管怎麽看,華雄都是虧了。
在勝券在握之下,隻是為了招降自己,便不惜讓劉焉有機可乘。
帶著這個想法,他悄悄趕往上庸縣的時候,還額外叮囑了仲弟張衛,一定要將此恩惠記在心裏雲雲........
唉,挺淳樸的。
咳咳!
其實,這是一個美麗的誤會。
在華雄的心裏,並沒有多看重他張魯。
如果張魯冥頑不靈、執意不降,他也不介意用刀子送一程。
之所以配合他演戲給劉焉看,理由是和當初他給甘寧的說法,“不想讓戰事這麽快結束”的理由是一樣的。
同樣是占據漢中的名義!
漢中郡如今無主是沒錯,但不代表朝廷不能再委任一個人過來。
以龍興之地的意義,朝廷推舉來擔任漢中太守的人,無論聲望還是門第,都不是華雄能任意驅逐或者拿捏的主。
除非華雄不想要“大漢忠貞之士”這個標簽了!
也別扯什麽“天下有德者居之”的屁話!
大漢朝積威四百年,能名正言順的掌控漢中郡,華雄又何必強行占據,給別人留下詰難與詬病的口實?
所以,在出兵之前,華雄就做出了決定!
以漢中郡作為誘餌,吸引劉焉率兵來攻打,以此來讓控製朝廷的董卓,不會以大義之名將漢中郡給劃分出去了。
畢竟身為大漢宗室的劉焉,不可能和董卓聯合。
從自身利益出發,董卓是不會想看到漢中被劉焉占據,進而威脅關中三輔的!
他最想看到的局麵,就是華雄和劉焉爭奪漢中郡的歸屬,彼此削弱。
反而不管戰事結局如何,他都有坐收漁翁之利的機會。
劉焉坐擁富饒的益州,一時戰事失利了,以後也會源源不斷的發兵攻打華雄。
這樣的話,華雄就成為了關中三輔的屏障。
而且陷入戰爭泥潭中的他,也沒有實力對關中形成威脅。
另一個結果,若是華雄奪漢中失敗了,出於為了保存自己的考慮,就會選擇前來依附於他董卓。因為不臣服的話,董卓會落井下石,發兵將武都等地全給拿下來!
戰爭嘛,本來就是權力鬥爭的延續。
華雄覺得,隻要他和劉焉戰事起,董卓會選擇坐山觀虎鬥。
而不是派個太守過來,來奪漢中郡的控製權。
其次,劉焉率軍來爭,對華雄來說也是好事。
一方麵,是能讓他更好將漢中郡安撫。
戰爭也是最好的融合劑。隻要劉焉率兵而來,他就能以“張修襲殺蘇固是被劉焉所指”作為輿論,激起漢中各縣的同仇敵愾,進而順勢整合了。
另一方麵,則是晚戰不如早戰!
他奪了漢中郡,就注定了和劉焉再無緩和的餘地。
劉焉是不會忍下這口氣的!
哪怕是現在不發兵來戰,以後也會出兵來攻。
而且,若是讓劉焉做好征戰準備了,就不知道是要從關城、廣漢屬國,還是米倉道出兵了。
與其以後處處提防,疲於奔命,還不如現在就誘他過來。
將戰爭的主動權,掌控在自己手中。
借著提前布局的便利,爭取一戰將劉焉給打疼了,換取數年修生養息的時間。
到了那個時候,有漢中郡的鐵礦與糧秣,有西涼悍勇的兵卒,他還會畏懼劉焉不成?
《孫臏兵法·月戰》有雲:“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不得,雖勝有殃。”
縱觀華雄與劉焉,天時與人和,雙方都差不多。
但如果將戰場定在漢中南鄭,華雄卻是占了地利。
從米倉道出南鄭城池,和從武都散關出陳倉城,地形地貌差不多一樣。
兩者都是從山脈延伸出來的穀道,並沒有具備依靠少量兵卒就能做到“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戰略意義;真正承擔戍守的,則是依托後方的城池。
而且陳倉與南鄭,都是依著河流的天然防線,將城池修築在通道的另一側。
這樣的做法,對防守方而言十分得利。
無論敵方有多少兵力來進攻,都會受限於河流劃分兩岸的地形,將營寨隔岸而落,極大的拖延了攻城各部的協調作戰。
另一方麵,則是會讓進攻方退軍艱難。
一旦城池堅守到援軍到來,進攻方就被困在一隅之地,很難順利撤軍。
畢竟後方的狹隘山道,不允許各部兵馬同時撤退。而分批撤退,就會被對方抓住機會,將後軍給圍剿了。
【注:曆史上諸葛亮第二次北伐兵出散關,就是因為郝昭堅守陳倉二十餘日等到了關中兵馬來援,便主動提前撤退,轉入陳倉道設伏。】
華雄就是基於這點,寄望於地利優勢,能以弱抗強。
是以弱對強沒錯。
以巴蜀之地的富饒,無論是兵力,還是糧秣和輜重等戰爭底蘊,兩個華雄綁在一起都比不上劉焉!
隻是劉焉率軍來了,會不會如他所願,在不利的地形下倉促而戰呢?
這點華雄倒沒有擔憂。
因為隻要劉焉來了,就不得不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