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異人之下4
綜穿之鬼將軍的穿越之旅 作者:煙雨無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馮寶寶的衣著打扮一直都是溫寧經手的。
她從一開始穿鮮亮顏色的衣服,梳可愛的發型,到後來穿色彩單一暗沉的衣服,梳成熟穩重的發型。
是的,溫寧和李蓮花都發現了馮寶寶的異樣。
她的時間仿佛停滯了。
溫寧隻能從妝扮上下功夫,讓她顯得不那麽另類。
鄉下的生活艱苦,大家普遍顯老,隻有馮寶寶一人年輕靚麗如初,任誰心裏都會犯嘀咕。
馮寶寶本人卻沒心沒肺,依然每天開開心心樂嗬嗬的。
有一天,李蓮花似是不經意的樣子,當著大家的麵笑道:“你們看我家寶寶,每天快快樂樂的沒有煩惱,麵相就顯得年輕。”
大家一想,可不是嗎?沒有煩惱,吃得又好,沒有生活的壓力,可不就顯年輕嗎?
溫寧跟李蓮花商量,等改開後,他們就帶著馮寶寶換一個地方生活,到時候也給馮寶寶換一個身份,絕對不能曝光馮寶寶的秘密。
“也不知道寶寶這是永葆青春還是長生不老,估計跟她體內那種能量有關係。”
“應該錯不了。但這個世界的天道還在沉睡,不知什麽時候能醒,阿玉也無法從祂那裏獲得相關的信息。”
李家村這些年來了不少知青,知青點擴建了三次,總共二十七個人,十一個男知青,十六個女知青。
這些知青有些還是第一批五個知青迴城探親後吸引來的,是他們的同學、朋友、親戚。在知青沒有強製要求下鄉的時候,主動報名的知青走點關係下鄉的地點還是有很大的操作空間的。
都是高中畢業的學生,李蓮花也不嫌棄,了解他們所擅長的技能後,就把他們妥善安排了。
村裏人其實並不理解李蓮花的行為,村裏的孩子們學認字學算術就算了,怎麽還要學畫畫,學外文,學武術,學各地的方言……
那真是零零碎碎的,啥都在學。
還有村裏的廣播,每天雷打不動的讀報時間,知青們輪著來,把本地的報紙以及他們家裏給他們寄過來的報紙通過廣播讀給村裏人聽。
村裏每逢元旦、春節、端午、國慶、建軍等節日,還會讓知青們和村裏人一起排練節目,在村裏曬糧的大場壩那裏表演。每次表演都能把十裏八鄉的老鄉們都給吸引來觀看,最後就連鎮上、縣上當官的人都來了,他們村還因此上了本地的報紙。
村民們雖然不懂,但好就好在他們聽話。當然,這個聽話是麵對他們信服的人,換個人來那絕對就是一群刁民。
在李家村出名後,大家去到外麵,外麵的人聽說他們是李家村的人,都紛紛投來羨慕的眼神。村裏的小夥子和小姑娘們的婚嫁行情也好了,這些年李家村人口暴漲,多了不少新生兒。
在國家恢複高考的那一年,李家村的二十七個知青,村裏的三十二個青少年,總共五十九人全部考上了大學,收到了錄取通知書。
這件事在當時,對當地人來說不亞於一場八級地震。
因為一直在給村裏人上課,知青們從未落下自己的學習,當高考來臨的時候,他們甚至都不用臨時抱佛腳拚命的看書學習。
當這群大學生走出村子,去到全國各地後,他們才明白,李蓮花讓他們啥都學的政策給他們帶來了多少好處。
李蓮花急流勇退,趁著這個時候辭去了身上的職位,帶著溫寧和馮寶寶離開了家鄉,說要去外麵闖一闖。
實際上主要是為了掩藏馮寶寶的異樣。
“大鍋,二鍋,我們這是要去哪兒?”火車上,馮寶寶躺在下鋪萎靡不振的問。
這車都開了一天了,怎麽還沒到啊?
“寶寶別著急,還有一天半的時間我們就到了。”
“那這個肚皮呢?”她伸手從腹部掏出來一個小枕頭,“我要一直戴著麽?”
溫寧讓她趕緊放迴去,不能讓外人看到。“你至少得戴半年。半年後我們找家醫院,然後你就可以出生了。”
李蓮花強行壓抑著笑意,說道:“寶寶,你的名字我們都給你取好了,就叫馮寶兒。”
溫寧找寸心買了不同型號大小的機器人,照著馮寶寶的臉來捏,保證馮寶兒長大後跟馮寶寶長一個樣。到時候馮寶寶就可以病逝了,然後以馮寶兒的身份光明正大的生活。等她又想當馮寶寶的時候,那就再讓馮寶兒“生”一個孩子,取一個跟外婆馮寶寶一樣的名字就行。
馮寶寶唉聲歎氣,又把小枕頭給塞迴肚子上綁好。
新海市。
三人先租了套房子住下。
這個年代街道來了新麵孔,街坊鄰居都會來看一看,瞧一瞧。
馮寶寶這些年成長了不少,她不僅不傻,還十分聰明。隻不過有些天然呆,總給人感覺呆呆的。她裝傻充愣也是一把好手。
“咦?這個姑娘咋看起來不太聰明的樣子?”一個大嬸兒跟身邊另一個大嬸兒這麽說。
另一個大嬸兒也點點頭:“確實,看起來有些傻乎乎的。”
馮寶寶再朝她們露出一個傻笑。
兩個大嬸兒齊齊退了一步。
這姑娘長得人模人樣的,可惜了,竟然是個傻的。
這時,李蓮花出來了。他充分的發揮了他影帝級別的演技,在街坊鄰居麵前演了一出戲。
他叫李蓮花,還有個兄弟叫溫寧,這是表妹馮寶寶。
他們三個是姨表兄妹。
那年家鄉鬧災,幾家人一起逃荒。路上餓死病死了不少,最後就剩下他們仨。
三兄妹就抱團取暖,成了一家人。
因為是外鄉人,本地人嫌他們門戶凋零,不願意跟他們結親,加上妹妹的頭腦不聰明,所以兄弟倆就這麽單著了。好在妹妹長得好看,竟然也有人來說親。結果妹妹嫁過去後每天都要挨打挨罵。他們兄弟倆實在不忍心心愛的妹妹過得如此淒慘,就鬧上門去,把妹妹接走了。
結果他們因此遭受到了本地人的排斥,忍無可忍下,他們就離開了村子,想到大城市來謀一條生路。
哪想妹妹的肚子卻一天天大了起來。
他們剛來這裏,人生地不熟,身上僅有的存款也用來租房子了。二弟為了生計去了附近的工地搬磚,掙錢養家。
說到傷心處,李蓮花忍不住流淚,哽咽得話都說不出來。
周圍聽的人一臉的同情,有那感性一些的人更是跟著抹眼淚。
“難怪三兄妹三個姓,原來是姨表親。”
“他們的命也太慘了,怎麽這麽可憐?”
“唉,過去餓死的人不知道有多少,比他們可憐的人也大有人在。好在三兄妹還在一起,這就夠了。”
剛巧溫寧搬了一天的磚,渾身上下都是泥沙的迴來了。
在大家眼裏,更是驗證了李蓮花的說法。
幾個月後,名為馮寶兒的小嬰兒成了家庭的新成員。
她從一開始穿鮮亮顏色的衣服,梳可愛的發型,到後來穿色彩單一暗沉的衣服,梳成熟穩重的發型。
是的,溫寧和李蓮花都發現了馮寶寶的異樣。
她的時間仿佛停滯了。
溫寧隻能從妝扮上下功夫,讓她顯得不那麽另類。
鄉下的生活艱苦,大家普遍顯老,隻有馮寶寶一人年輕靚麗如初,任誰心裏都會犯嘀咕。
馮寶寶本人卻沒心沒肺,依然每天開開心心樂嗬嗬的。
有一天,李蓮花似是不經意的樣子,當著大家的麵笑道:“你們看我家寶寶,每天快快樂樂的沒有煩惱,麵相就顯得年輕。”
大家一想,可不是嗎?沒有煩惱,吃得又好,沒有生活的壓力,可不就顯年輕嗎?
溫寧跟李蓮花商量,等改開後,他們就帶著馮寶寶換一個地方生活,到時候也給馮寶寶換一個身份,絕對不能曝光馮寶寶的秘密。
“也不知道寶寶這是永葆青春還是長生不老,估計跟她體內那種能量有關係。”
“應該錯不了。但這個世界的天道還在沉睡,不知什麽時候能醒,阿玉也無法從祂那裏獲得相關的信息。”
李家村這些年來了不少知青,知青點擴建了三次,總共二十七個人,十一個男知青,十六個女知青。
這些知青有些還是第一批五個知青迴城探親後吸引來的,是他們的同學、朋友、親戚。在知青沒有強製要求下鄉的時候,主動報名的知青走點關係下鄉的地點還是有很大的操作空間的。
都是高中畢業的學生,李蓮花也不嫌棄,了解他們所擅長的技能後,就把他們妥善安排了。
村裏人其實並不理解李蓮花的行為,村裏的孩子們學認字學算術就算了,怎麽還要學畫畫,學外文,學武術,學各地的方言……
那真是零零碎碎的,啥都在學。
還有村裏的廣播,每天雷打不動的讀報時間,知青們輪著來,把本地的報紙以及他們家裏給他們寄過來的報紙通過廣播讀給村裏人聽。
村裏每逢元旦、春節、端午、國慶、建軍等節日,還會讓知青們和村裏人一起排練節目,在村裏曬糧的大場壩那裏表演。每次表演都能把十裏八鄉的老鄉們都給吸引來觀看,最後就連鎮上、縣上當官的人都來了,他們村還因此上了本地的報紙。
村民們雖然不懂,但好就好在他們聽話。當然,這個聽話是麵對他們信服的人,換個人來那絕對就是一群刁民。
在李家村出名後,大家去到外麵,外麵的人聽說他們是李家村的人,都紛紛投來羨慕的眼神。村裏的小夥子和小姑娘們的婚嫁行情也好了,這些年李家村人口暴漲,多了不少新生兒。
在國家恢複高考的那一年,李家村的二十七個知青,村裏的三十二個青少年,總共五十九人全部考上了大學,收到了錄取通知書。
這件事在當時,對當地人來說不亞於一場八級地震。
因為一直在給村裏人上課,知青們從未落下自己的學習,當高考來臨的時候,他們甚至都不用臨時抱佛腳拚命的看書學習。
當這群大學生走出村子,去到全國各地後,他們才明白,李蓮花讓他們啥都學的政策給他們帶來了多少好處。
李蓮花急流勇退,趁著這個時候辭去了身上的職位,帶著溫寧和馮寶寶離開了家鄉,說要去外麵闖一闖。
實際上主要是為了掩藏馮寶寶的異樣。
“大鍋,二鍋,我們這是要去哪兒?”火車上,馮寶寶躺在下鋪萎靡不振的問。
這車都開了一天了,怎麽還沒到啊?
“寶寶別著急,還有一天半的時間我們就到了。”
“那這個肚皮呢?”她伸手從腹部掏出來一個小枕頭,“我要一直戴著麽?”
溫寧讓她趕緊放迴去,不能讓外人看到。“你至少得戴半年。半年後我們找家醫院,然後你就可以出生了。”
李蓮花強行壓抑著笑意,說道:“寶寶,你的名字我們都給你取好了,就叫馮寶兒。”
溫寧找寸心買了不同型號大小的機器人,照著馮寶寶的臉來捏,保證馮寶兒長大後跟馮寶寶長一個樣。到時候馮寶寶就可以病逝了,然後以馮寶兒的身份光明正大的生活。等她又想當馮寶寶的時候,那就再讓馮寶兒“生”一個孩子,取一個跟外婆馮寶寶一樣的名字就行。
馮寶寶唉聲歎氣,又把小枕頭給塞迴肚子上綁好。
新海市。
三人先租了套房子住下。
這個年代街道來了新麵孔,街坊鄰居都會來看一看,瞧一瞧。
馮寶寶這些年成長了不少,她不僅不傻,還十分聰明。隻不過有些天然呆,總給人感覺呆呆的。她裝傻充愣也是一把好手。
“咦?這個姑娘咋看起來不太聰明的樣子?”一個大嬸兒跟身邊另一個大嬸兒這麽說。
另一個大嬸兒也點點頭:“確實,看起來有些傻乎乎的。”
馮寶寶再朝她們露出一個傻笑。
兩個大嬸兒齊齊退了一步。
這姑娘長得人模人樣的,可惜了,竟然是個傻的。
這時,李蓮花出來了。他充分的發揮了他影帝級別的演技,在街坊鄰居麵前演了一出戲。
他叫李蓮花,還有個兄弟叫溫寧,這是表妹馮寶寶。
他們三個是姨表兄妹。
那年家鄉鬧災,幾家人一起逃荒。路上餓死病死了不少,最後就剩下他們仨。
三兄妹就抱團取暖,成了一家人。
因為是外鄉人,本地人嫌他們門戶凋零,不願意跟他們結親,加上妹妹的頭腦不聰明,所以兄弟倆就這麽單著了。好在妹妹長得好看,竟然也有人來說親。結果妹妹嫁過去後每天都要挨打挨罵。他們兄弟倆實在不忍心心愛的妹妹過得如此淒慘,就鬧上門去,把妹妹接走了。
結果他們因此遭受到了本地人的排斥,忍無可忍下,他們就離開了村子,想到大城市來謀一條生路。
哪想妹妹的肚子卻一天天大了起來。
他們剛來這裏,人生地不熟,身上僅有的存款也用來租房子了。二弟為了生計去了附近的工地搬磚,掙錢養家。
說到傷心處,李蓮花忍不住流淚,哽咽得話都說不出來。
周圍聽的人一臉的同情,有那感性一些的人更是跟著抹眼淚。
“難怪三兄妹三個姓,原來是姨表親。”
“他們的命也太慘了,怎麽這麽可憐?”
“唉,過去餓死的人不知道有多少,比他們可憐的人也大有人在。好在三兄妹還在一起,這就夠了。”
剛巧溫寧搬了一天的磚,渾身上下都是泥沙的迴來了。
在大家眼裏,更是驗證了李蓮花的說法。
幾個月後,名為馮寶兒的小嬰兒成了家庭的新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