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積雪萬年鬆,直上人間第一峰。


    踏著皚皚白雪,方知舟與李尋秋倆人登上了白雲峰之巔。


    朗朗晴天,風和日麗,冰雪中的長白盛景一覽無餘。


    白雲、芝盤、華蓋、紫霞、鐵壁、孤隼等諸峰環立,群巒疊嶂,氣勢磅礴。


    山峰嶙峋峭奇,姿態各異,或如寶劍刺天,或似少女梳妝,又或雄鷹銜物,猛虎垂首。在歲月風雨的天然雕飾下,十六峰千姿百態!


    天池被厚厚的白雪覆蓋,徒留“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龍潭聖水遐思。


    “萬物有靈,靈不隻是靈『性』、靈動、靈魂,而是生命之本!也隻有在這樣的地方,你才能慢慢體味到靈的存在!”李尋秋指了指天池。


    方知舟的精神力已經踏入六級上品,敏銳的感知已經察覺到一些不一樣的地方。


    他二十多天的下鄉,不僅僅是清理農害殘留,更是從內心深處感覺在荒野修行能夠讓內氣更加的靈動,好像從生趣盎然的自然界裏感染了某種生機,但又莫可述之。


    而在這裏,在這人跡罕至的長白群山之巔,這種感覺就更加明顯了。


    當然了,說人跡罕至也是相對的,地球都變成村了,那裏都有遊人的蹤跡。但是相對而言,這個時刻的長白山,如果不是發燒友,很少有人踏足!


    “靈究竟是什麽?難道隻有宗師以上才能體悟?”方知舟虛心的問道。


    “嗬嗬,所以你問我,也是問道於盲!你的精神感知遠超於我,所以你的體會要遠遠強於我的描述,我隻是知道這樣一個結果而已!”


    “所有的神意勾連天地、天人合一、後天返先天,這些關隘都與靈有關!”李尋秋無奈的笑了笑。


    方知舟若有所思的問道:“這就是大多數修行者更加喜歡潛世隱修的原因?就像你說的,名川大山,洞天福地,都有世家宗門隱世修行之地的由來?”


    李尋秋點點頭,說道:“我爺爺說,靈是地氣精華的匯聚,所以大家都希望能尋找到傳說中真正的洞天福地,以加快自己的修行!”


    “但是現在,還沒有人能做到這一點,即便是配合著發達的衛星地圖,踏遍每一寸土地,也是一無所獲。”


    “因此,有人推論,要麽是古人給大家開了一個玩笑,要麽就是靈也會像海『潮』一樣,『潮』起『潮』落,現在已經處在落『潮』之中!”


    “也許是吧!不過,現在我們要去那裏修煉?該不會你的直覺就是這裏吧?”方知舟左右看了看。


    李尋秋聳聳肩,笑道:“直覺隻是個大概,不會告訴你具體的細節,我隻是覺得在長白山這裏潛心修行,可能你好處最大!”


    “至於具體位置,還得你自己找,你感應到什麽地方靈最集中,就是你最好的洞天福地,嗬嗬!”。


    方知舟釋然一笑,說道:“我還以為你隻要跟著感覺走,就一切都搞定了!”


    “嗬,你以為呢?天上不會平白無故掉餡餅的,自助者天助!我這算是弱化版的吉兇禍福、天人感應。”


    “根據傳承記載,到了真人以上也就是超脫於宗師的層次,感應可要敏銳得多!”對於方知舟的想當然,李尋秋翻了翻白眼。


    “哦!”


    方知舟的感知如水銀瀉地一般,不斷擴散出去,延伸出去,穿透著阻礙,沿著扇麵開始慢慢旋轉……


    最近他專心致誌的修行,已經有了明顯成效,精神感知的延展彈『性』由原本的十四公裏延伸到二十公裏,提高了百分之四十二。


    精微感知,也就是可以通過精神念力『操』控的範圍也從七公裏半徑增長到十公裏,始終是感知距離的一半。


    山川,湖泊,完整的地容地貌開始在識海裏呈現……


    靈的存在,對於現在的方知舟來說,看不見,也『摸』不著。隻有深處其中,以內氣運轉的活躍度才能模糊感知。


    所以,尋找最適合的地方,還得需要李尋秋的地脈推算。不過她身為千秋閣的傳人,尋龍點『穴』的風水之學不過是基本功而已。


    通過地脈走向與構造來尋找藏風聚氣,也就是地氣精華匯聚之所並不容易,但是在方知舟這種特殊的感知視角之下,卻是十成難度降低了八成。


    看了一會兒,李尋秋突然喜滋滋地說道:“這個位置不錯,下方有三股溫泉交錯匯聚,應該就是上好的地氣精華匯聚之地!”


    “更妙的是,此地封閉於山腹之內,除了一些微小的通氣岩縫,別無外泄之口,靈源的存在應該積蓄的足夠渾厚濃鬱,看來我也是沾你的光了,要不然誰能發現這樣隱秘的地方呢?”


    方知舟仔細觀察了一下,這個地方位於將軍峰腹心,比之山巔低了一千多米,有一股蜿蜒的水道連接著天池底,而出口的位置是一處不起眼的『亂』石縫。


    在感知呈現的模型當中,那個位置有著一個近乎棱形的山洞,方圓不超過五十米,高有三十多米。大自然的偉力,使得幾塊巨大的岩壁搭接成這樣一個中空的居所。


    中心的位置是一個溫泉池,就是李尋秋提起的三股溫泉匯聚之地,溢出的溫泉水通過水道排入天池。


    “難道溫泉就是你們判斷的地氣匯聚之地?有溫泉的地方多得是,又何必一定要到這個地方?”方知舟有些不解的問道。


    李尋秋嗤笑一聲,說道:“有那麽簡單嗎?要講地氣先講龍脈,天下之龍脈皆起於昆侖。”


    “龍脈是什麽?風水中借龍的名稱來代表山脈的走向、起伏、轉折、變化。”


    “因為龍善變化,能大能小,能屈能伸,能隱能現,能飛能潛。山勢就象龍一樣變化多端,故以龍稱唿。其實說得天花『亂』墜,歸根結底不過是地氣之走向而已!”


    方知舟也不介意她的嗤笑,點點頭,表現的像個三好學生:“所以,隻有在地氣匯聚的龍脈之上,溫泉才能起到輸送靈源的作用?”


    李尋秋豎起大拇指,調侃道:“真聰明的孩子,就是這個意思!迴到剛才的話題,對於昆侖這座大山,人們隻知道它高大雄偉、世界屋脊,實際上它是我們華國乃至世界龍脈的發源地和鼻祖。”


    “昆侖,自古以來,便被看作為產生源氣之所,黃河由它發祥而出,它是生氣之源,物本之源。其實這個源,就是我們所尋找到的靈!”


    “這樣的靈源氣脈從昆侖山向全天下擴展,根據地脈走向,共形成了五支龍脈,其中三支向東,兩支向西,因而成為天下的主山!”


    方知舟有些明白了,笑道:“難怪我們有那麽多神話傳說,都與昆侖脫不了幹係!”


    “嗬嗬!神話傳說?也未必盡是神話,真實也常常是掩蓋在神話傳說之下!”李尋秋的聲音有些耐人尋味。


    她接著又感慨道:“正是因為昆侖的得天獨厚,定鼎天下。要不然憑什麽曆朝曆代的華國,都以天朝上國自居?這也是靈之造化,是源之養育!”


    “要知道,三支東向的龍脈,就是我們國家的三支主脈,從北向南,分別命名為北幹龍、中幹龍、南幹龍,以群山起伏連綿之形在大地上流動。”


    “北幹龍,經河北走廊、陰山、賀蘭山入西山,再經西京、晉陽、燕京、遼東長白到半島。中幹龍,由岷山入關中,經洛陽、開封,至泰山入海。南幹龍,由雲貴經衡山、廬山、黃山、金陵,轉至蘇杭入海。”


    “三條龍的幹脈生出支脈,支脈又生出支脈,猶如人體血管和經絡一樣,遍布於神州大地。”


    “而地氣也正是沿地勢由西向東流動,由於氣的靈妙,氣聚之地大都出現了許多大人物,所以也就把這種地方稱之為人傑地靈,而所有地氣的源頭便是昆侖山!”


    等李尋秋將這些大致的輪廓勾勒一遍,方知舟頓時對這片神州大地的本質認識又加深了一層。


    他感慨了一句:“日月籠中鳥,乾坤水上萍。沒有衛星地圖的俯瞰視角,也能視天下如掌中觀紋,前人的智慧實在是令人高山仰止!”


    “嗬嗬,道可道,非常道。我們的傳承文明,又何止是高山仰止?”李尋秋悠悠地歎了一聲。


    感謝墨羽魔翳、小小zzg殺神、竹林棄賢、書友等大大們的打賞月票支持,感謝所有書友們的訂閱支持,謝謝大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時代方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枯海清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枯海清泉並收藏時代方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