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五、家裏難念的經
打點好托運到導師所在醫院的行李,顧海平搭上開往家鄉的火車,他要迴家看望母親。
一夜的火車到達唿和浩特,然後一小時的大巴就迴到了家門口。他的眼前還是那一棟陳舊的屋舍,幾間紅磚的南房倒是比正房還鮮亮,大門外是父親電話裏曾經提到過新買的麵包車。
記得父親曾經說為了給弟弟找個營生做,買了一輛二手車跑運輸,買車時還問他要錢來著。
他圍著車子看了一下,大約有二十座的麵包車,車體鏽跡斑斑,原來的汽車顏色看上去應該是白色的,這會兒被紅色油漆塗得斑斑駁駁,疙裏疙瘩。一看就是父親自己用油漆刷過了。
車裏除了座椅,還有若幹小板凳,但看起來好像很久沒有用過的模樣,座椅和小凳子上落滿了灰塵。
他輕輕推開大門,有一隻被拴在雞窩邊的哈巴狗上躥下跳地狂吠。他還不知道家裏什麽時候多了一隻狗,髒得看不出毛色,隻是滿臉的泥土下一雙狗眼還算活泛,看起來夠兇猛。看來他真的很久沒有迴家了,很多東西不在他的記憶裏。
母親在屋裏聽到狗叫聲,推門出來,看到兒子已經走到門口,驚喜掛在臉上,熱切地拉了兒子的手往屋裏走。
母親斑白的頭發淩亂地搭在前額,顧海平放下手裏的行李,順手幫母親擼起耷拉著的頭發,心有戚戚。母親老了,還在起早貪黑地為一家人的衣食住行忙碌著。
母親高興地直搓雙手:“兒子,你迴來了?你有空迴來了?”
“哦,我後天到醫院跟導師學習,有兩天時間就迴來看看您。您腿疼好些嗎?”顧海平說著彎腰想看看母親的腿。
母親急忙拉住兒子的手:“不疼了,你起來,媽的腿已經好了,不疼了。”她生怕兒子會為她擔憂。
一家人的早飯還沒有吃,母親拉顧海平站在廚房門口,一眼眼端詳著兒子,一邊再撿起手裏的活兒忙著,她問:“你學習乏不乏?媽媽看著你又瘦了,吃得好不?多吃些東西才有力氣做活兒啊。”
顧海平聽著母親千年不變的叮囑,眼睛有些濕潤,說道:“沒有瘦,我挺好的,您老倒是要注意身體了,如果幹不動就不要幹了,千萬不要累著身體。你們都好好的,我才能安心學習。”
“哦,沒事兒,媽的身體好著呢,前幾天買了兩噸煤,卸在大門外,你爸累了睡覺,三三也不在家,我一個人用簸箕楞是一簸箕一簸箕地端迴來。搬了一天一夜,也沒覺得累,還睡覺更好了呢。”母親似乎對自己的能幹很是得意呢。
但聽到母親說一個人把兩噸煤用一個小鐵簸箕一次次搬迴到柴房,顧海平的心痛了又痛——我可憐辛勞的母親啊!她拖著肥胖的身軀,加上腿疼,是怎樣把兩噸煤搬迴來的?還是一夜沒睡的搬,這對於母親該是一項巨大的工程啊!
他為了自己還不能給母親減輕一點點生活的負擔而自責了起來。
母親看著兒子似乎情緒不好,遂停下手裏的活兒,說:“你好像乏了哇,快去睡一會兒,媽飯好了叫你。”
顧海平的眼睛酸脹,他轉身出門,朝大門外的小山坡走去。父親也起來了,在院子裏的幾畦菜地裏忙碌,看著顧海平走出院門,隻是說了一句:“天涼了,多穿點衣服。”
顧海平衝父親擺擺手,獨自走上他走過無數遍的小路,院門外是一座小土坡,那是他童年的樂園,那時候有一支南方地質隊修了一處磚瓦的院子在小土坡南麵的腳下,院子裏養著雞、鴨、兔子,還種植了各種蔬菜,那是他印象裏一個美麗豐富的處所。小時候的他看著進進出出的地質隊員,知道他們都是有知識的人,他們在做他沒法理解但很聖神的事情。
院落周圍的白楊樹,那是地質隊員來時種下的,現在已經成了一片獨特的風景,他們在初秋的風中風姿卓越,墨綠的葉子沙沙作響,天高雲淡的蒙古高原廣闊遼遠。
院落如今已經破敗了,據說地質隊員無功而返,院子自然也就丟棄了,沒有了任何生機,隻是恍惚間還可以看到昔日的模樣。
顧海平坐在土坡的頂上,他極目遠望,排遣著胸中的鬱悶,他相信自己可以給母親一個幸福的晚年的,他的努力會給妻子、女兒、母親她們一個很好的將來的。所以無論如何都要努力,努力學好專業,努力賺錢。
聽到母親的喊聲“海平,吃飯了——”
這是兒時母親常常喊的號子,他的心裏暖暖的,似乎又迴到了小時候的心境。
顧海平站起來,看到母親正站在大門外朝著小山坡喊。可能是父親告訴她自己上了小山坡。
他快步走下來,衝母親揮揮手。母親的笑容幸福、疼愛地掛在臉上。
挽著母親的胳膊迴家,母親做的黃燦燦的油餅、西紅柿雞蛋湯、涼調黃瓜已經擺在飯桌上。
雞蛋是母親養的雞下的,西紅柿和黃瓜都是院子裏種出來,朝陽照射著院子裏碧綠的菜畦,坐在靠窗曬著太陽的椅子上,顧海平愜意地伸了伸懶腰。母親飯菜熟悉的味道已經讓他的食欲大增,感覺已經是餓得掏心挖水。
遂喊了院子裏的父親一聲:“爸,吃飯了。”
院子裏忙碌著給南瓜配種的父親抬頭露出笑臉:“不忙,你先吃。我一會兒就來。”
弟弟還在西房睡覺沒起來,顧海平和母親坐下了吃飯。他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張油餅狼吞虎咽。
母親含笑端詳著兒子,突然眼裏蓄滿淚水:“海平,你今年多大了?眼皮都垂下來了。”
“嗯?三十七了呀。媽,你連我多大都不記的了?”顧海平看著母親有些悲戚的表情,心中也淒淒。已經很久沒有顧得上和母親安靜地坐下來聊天了。
“記得!哪能不記得?媽是看著你也老了。是不是學習太累了?”這是迴家母親第二次問同樣的問題了。
“沒有,沒有!不累的!隻是離家遠,不迴家想你們想的。”顧海平意欲用輕鬆調皮的語調來化解母親的擔憂。
母親輕輕拍拍顧海平的背:“你呀,從小就是個要強獨立的孩子,從不給媽添麻煩。你走到哪兒媽都放心。”母親抬起粗糙的手抹了一把眼淚。
已經離開家很多年了,日子也一天天好起來,有了自己的家也有了一個看似光明的前程,但是他常常懷念小時候無憂無慮的日子,那種心情開闊、自在的日子已經一去不迴了。
他低頭大肆吃起來,不住地叭咋著嘴說:“香!真香!”
母親看著仍然調皮乖巧的兒子,笑了。
父親忙完院子裏的活兒,迴家。
顧海平就弟弟的出路和父親交談起來。
院子外麵的麵包車已經到了報廢的日期,個個部件都已破爛不堪,6000塊買來,僅僅用了一個月就沒法再用,除了油錢和修理費,一分沒掙,買車錢全部賠了進去。
三三如今又成了無業遊民,整天無所事事。
媳婦是找下一個,但還沒有領證,這樣沒有正經職業的三三,媳婦是否能娶進門還是個未知數。
顧海平知道父親占小便宜的本性又一次令他吃了大虧。那如今怎麽辦?
父親說:“再買一輛好點的麵包車,總得給三三找事做啊,要不別說媳婦娶不到,連他都不成器了。整天喝酒耍牌的。”
“那得多少錢?你還有錢買車?”顧海平有點輕蔑的反問。
“那還有錢?你們寄迴來的錢都買了這輛爛車了,要買就得又勞累你們了,你看總不能給三三廢了呀。”父親不敢抬頭直視顧海平的眼睛。
顧海平突然有些惱怒,他對父親的行為處事從來都看不過眼,謹小慎微的父親常常辦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明明看著吃虧的事情,父親會以為占了便宜,如今這虧吃的!三三的頹廢或許也跟父親這樣的行為有關。6000塊買了一堆廢鐵,連200塊估計都賣不了。
“當初你們買這輛爛車時候怎麽想的?這不是白白糟蹋錢嗎?!我也想幫你,但你知道我現在收入也是不高,山丹的收入隻夠平常開銷。在永城的消費花錢可不像咱們家,沒有一樣東西不是用錢買來的。小玉也上小學了,處處要錢啊。我們還想買一套房子,錢連一分都沒攢下。想想我都覺得對不住人家,當初跟人家父母講我會給她好的生活,你看看現在?一個人大老遠帶一孩子,還要上班,沒有一個人幫她一把。每年給你們和她父母寄錢,就用去山丹半年的工資。我的一些錢還在股市,你說怎麽辦?”顧海平憤憤地說道。
父親聽到顧海平的抱怨和指責。臉漲得紫脹。
“你沒錢就算了,我自己想辦法!”他脖子裏的青筋凸顯,一副生氣的樣子。
顧海平丟下生氣的父親和惶惶的母親,走出房門。他感覺自己很無力,麵對這樣的父親、這樣的家庭。按說每年自己寄迴家幾千塊錢加父親的退休金,在鄉下這種不花錢的地方,該是一筆不小的收入,可是父親快七十歲了還買了一輛4800塊的摩托車,平時的亂買亂花錢就更不用說了。
所以他說沒錢也是真的。母親曾經說過:“不要寄錢迴家,錢都被你爸糟蹋了。一分錢都到不了我手上。”
看來以後的孝敬父母該換一種方式了。
打點好托運到導師所在醫院的行李,顧海平搭上開往家鄉的火車,他要迴家看望母親。
一夜的火車到達唿和浩特,然後一小時的大巴就迴到了家門口。他的眼前還是那一棟陳舊的屋舍,幾間紅磚的南房倒是比正房還鮮亮,大門外是父親電話裏曾經提到過新買的麵包車。
記得父親曾經說為了給弟弟找個營生做,買了一輛二手車跑運輸,買車時還問他要錢來著。
他圍著車子看了一下,大約有二十座的麵包車,車體鏽跡斑斑,原來的汽車顏色看上去應該是白色的,這會兒被紅色油漆塗得斑斑駁駁,疙裏疙瘩。一看就是父親自己用油漆刷過了。
車裏除了座椅,還有若幹小板凳,但看起來好像很久沒有用過的模樣,座椅和小凳子上落滿了灰塵。
他輕輕推開大門,有一隻被拴在雞窩邊的哈巴狗上躥下跳地狂吠。他還不知道家裏什麽時候多了一隻狗,髒得看不出毛色,隻是滿臉的泥土下一雙狗眼還算活泛,看起來夠兇猛。看來他真的很久沒有迴家了,很多東西不在他的記憶裏。
母親在屋裏聽到狗叫聲,推門出來,看到兒子已經走到門口,驚喜掛在臉上,熱切地拉了兒子的手往屋裏走。
母親斑白的頭發淩亂地搭在前額,顧海平放下手裏的行李,順手幫母親擼起耷拉著的頭發,心有戚戚。母親老了,還在起早貪黑地為一家人的衣食住行忙碌著。
母親高興地直搓雙手:“兒子,你迴來了?你有空迴來了?”
“哦,我後天到醫院跟導師學習,有兩天時間就迴來看看您。您腿疼好些嗎?”顧海平說著彎腰想看看母親的腿。
母親急忙拉住兒子的手:“不疼了,你起來,媽的腿已經好了,不疼了。”她生怕兒子會為她擔憂。
一家人的早飯還沒有吃,母親拉顧海平站在廚房門口,一眼眼端詳著兒子,一邊再撿起手裏的活兒忙著,她問:“你學習乏不乏?媽媽看著你又瘦了,吃得好不?多吃些東西才有力氣做活兒啊。”
顧海平聽著母親千年不變的叮囑,眼睛有些濕潤,說道:“沒有瘦,我挺好的,您老倒是要注意身體了,如果幹不動就不要幹了,千萬不要累著身體。你們都好好的,我才能安心學習。”
“哦,沒事兒,媽的身體好著呢,前幾天買了兩噸煤,卸在大門外,你爸累了睡覺,三三也不在家,我一個人用簸箕楞是一簸箕一簸箕地端迴來。搬了一天一夜,也沒覺得累,還睡覺更好了呢。”母親似乎對自己的能幹很是得意呢。
但聽到母親說一個人把兩噸煤用一個小鐵簸箕一次次搬迴到柴房,顧海平的心痛了又痛——我可憐辛勞的母親啊!她拖著肥胖的身軀,加上腿疼,是怎樣把兩噸煤搬迴來的?還是一夜沒睡的搬,這對於母親該是一項巨大的工程啊!
他為了自己還不能給母親減輕一點點生活的負擔而自責了起來。
母親看著兒子似乎情緒不好,遂停下手裏的活兒,說:“你好像乏了哇,快去睡一會兒,媽飯好了叫你。”
顧海平的眼睛酸脹,他轉身出門,朝大門外的小山坡走去。父親也起來了,在院子裏的幾畦菜地裏忙碌,看著顧海平走出院門,隻是說了一句:“天涼了,多穿點衣服。”
顧海平衝父親擺擺手,獨自走上他走過無數遍的小路,院門外是一座小土坡,那是他童年的樂園,那時候有一支南方地質隊修了一處磚瓦的院子在小土坡南麵的腳下,院子裏養著雞、鴨、兔子,還種植了各種蔬菜,那是他印象裏一個美麗豐富的處所。小時候的他看著進進出出的地質隊員,知道他們都是有知識的人,他們在做他沒法理解但很聖神的事情。
院落周圍的白楊樹,那是地質隊員來時種下的,現在已經成了一片獨特的風景,他們在初秋的風中風姿卓越,墨綠的葉子沙沙作響,天高雲淡的蒙古高原廣闊遼遠。
院落如今已經破敗了,據說地質隊員無功而返,院子自然也就丟棄了,沒有了任何生機,隻是恍惚間還可以看到昔日的模樣。
顧海平坐在土坡的頂上,他極目遠望,排遣著胸中的鬱悶,他相信自己可以給母親一個幸福的晚年的,他的努力會給妻子、女兒、母親她們一個很好的將來的。所以無論如何都要努力,努力學好專業,努力賺錢。
聽到母親的喊聲“海平,吃飯了——”
這是兒時母親常常喊的號子,他的心裏暖暖的,似乎又迴到了小時候的心境。
顧海平站起來,看到母親正站在大門外朝著小山坡喊。可能是父親告訴她自己上了小山坡。
他快步走下來,衝母親揮揮手。母親的笑容幸福、疼愛地掛在臉上。
挽著母親的胳膊迴家,母親做的黃燦燦的油餅、西紅柿雞蛋湯、涼調黃瓜已經擺在飯桌上。
雞蛋是母親養的雞下的,西紅柿和黃瓜都是院子裏種出來,朝陽照射著院子裏碧綠的菜畦,坐在靠窗曬著太陽的椅子上,顧海平愜意地伸了伸懶腰。母親飯菜熟悉的味道已經讓他的食欲大增,感覺已經是餓得掏心挖水。
遂喊了院子裏的父親一聲:“爸,吃飯了。”
院子裏忙碌著給南瓜配種的父親抬頭露出笑臉:“不忙,你先吃。我一會兒就來。”
弟弟還在西房睡覺沒起來,顧海平和母親坐下了吃飯。他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張油餅狼吞虎咽。
母親含笑端詳著兒子,突然眼裏蓄滿淚水:“海平,你今年多大了?眼皮都垂下來了。”
“嗯?三十七了呀。媽,你連我多大都不記的了?”顧海平看著母親有些悲戚的表情,心中也淒淒。已經很久沒有顧得上和母親安靜地坐下來聊天了。
“記得!哪能不記得?媽是看著你也老了。是不是學習太累了?”這是迴家母親第二次問同樣的問題了。
“沒有,沒有!不累的!隻是離家遠,不迴家想你們想的。”顧海平意欲用輕鬆調皮的語調來化解母親的擔憂。
母親輕輕拍拍顧海平的背:“你呀,從小就是個要強獨立的孩子,從不給媽添麻煩。你走到哪兒媽都放心。”母親抬起粗糙的手抹了一把眼淚。
已經離開家很多年了,日子也一天天好起來,有了自己的家也有了一個看似光明的前程,但是他常常懷念小時候無憂無慮的日子,那種心情開闊、自在的日子已經一去不迴了。
他低頭大肆吃起來,不住地叭咋著嘴說:“香!真香!”
母親看著仍然調皮乖巧的兒子,笑了。
父親忙完院子裏的活兒,迴家。
顧海平就弟弟的出路和父親交談起來。
院子外麵的麵包車已經到了報廢的日期,個個部件都已破爛不堪,6000塊買來,僅僅用了一個月就沒法再用,除了油錢和修理費,一分沒掙,買車錢全部賠了進去。
三三如今又成了無業遊民,整天無所事事。
媳婦是找下一個,但還沒有領證,這樣沒有正經職業的三三,媳婦是否能娶進門還是個未知數。
顧海平知道父親占小便宜的本性又一次令他吃了大虧。那如今怎麽辦?
父親說:“再買一輛好點的麵包車,總得給三三找事做啊,要不別說媳婦娶不到,連他都不成器了。整天喝酒耍牌的。”
“那得多少錢?你還有錢買車?”顧海平有點輕蔑的反問。
“那還有錢?你們寄迴來的錢都買了這輛爛車了,要買就得又勞累你們了,你看總不能給三三廢了呀。”父親不敢抬頭直視顧海平的眼睛。
顧海平突然有些惱怒,他對父親的行為處事從來都看不過眼,謹小慎微的父親常常辦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明明看著吃虧的事情,父親會以為占了便宜,如今這虧吃的!三三的頹廢或許也跟父親這樣的行為有關。6000塊買了一堆廢鐵,連200塊估計都賣不了。
“當初你們買這輛爛車時候怎麽想的?這不是白白糟蹋錢嗎?!我也想幫你,但你知道我現在收入也是不高,山丹的收入隻夠平常開銷。在永城的消費花錢可不像咱們家,沒有一樣東西不是用錢買來的。小玉也上小學了,處處要錢啊。我們還想買一套房子,錢連一分都沒攢下。想想我都覺得對不住人家,當初跟人家父母講我會給她好的生活,你看看現在?一個人大老遠帶一孩子,還要上班,沒有一個人幫她一把。每年給你們和她父母寄錢,就用去山丹半年的工資。我的一些錢還在股市,你說怎麽辦?”顧海平憤憤地說道。
父親聽到顧海平的抱怨和指責。臉漲得紫脹。
“你沒錢就算了,我自己想辦法!”他脖子裏的青筋凸顯,一副生氣的樣子。
顧海平丟下生氣的父親和惶惶的母親,走出房門。他感覺自己很無力,麵對這樣的父親、這樣的家庭。按說每年自己寄迴家幾千塊錢加父親的退休金,在鄉下這種不花錢的地方,該是一筆不小的收入,可是父親快七十歲了還買了一輛4800塊的摩托車,平時的亂買亂花錢就更不用說了。
所以他說沒錢也是真的。母親曾經說過:“不要寄錢迴家,錢都被你爸糟蹋了。一分錢都到不了我手上。”
看來以後的孝敬父母該換一種方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