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童年趣事
山丹小的時候草原的草還有半人高,那會兒她和毛蛋兒到鄰村讀小學,路是一條草原裏踩出來的小道,當時機動車幾乎沒有,農活靠的是牛馬和人力。
夏秋季節小路兩旁是沒膝的草和野花,放學時他們會在草地裏玩耍打鬧,直到太陽落山,天摸黑了看到炊煙嫋嫋升起時才戀戀不舍的往家跑。
父母在忙農活,忙著收羊迴圈、做飯,根本顧不上管娃娃們。
那時候夏季中午放學時間長,他們就在草地上玩,平常都會找鳥蛋啊、抓小兔子啊草原鼠什麽的,有時候也抓一種叫做“沙和尚”的小爬行動物。
這種小動物是皮膚粉紅粉紅的小蜥蜴,尤其腦袋特靈活,不咬人,可以把它放在手心裏把玩。
聽老人們講,它可以告訴人是否中午了,每次毛蛋兒都會抓住它的腦袋問:“小孩小孩,晌午了沒?”從沒出現過聽說來的那種點頭翹尾的反應,也未聽到它的隻言片語,雖然不免失望,但還是樂此不疲。
有時,也會抓到壁虎,他們就把它的尾巴切下來,一邊看著尾巴扭來扭去,一邊盯著壁虎看是不是重新長了一條尾巴出來。
然後把壁虎放了,過幾天再到附近看是否有沒尾巴的壁虎,但從來都沒再發現沒尾巴的壁虎。
於是他們確定傳說中壁虎的尾巴是可以再生的是真的。
在草地裏經常會碰到鳥窩,還有沒出窩的小鳥,有的還沒有長毛,粉粉的,老大個腦袋,黑乎乎的眼睛還沒有睜開,黃丫丫的嘴聽到動靜就張得老大,脖子伸得老長,以為鳥媽媽或者鳥爸爸帶吃的迴來了呢,爭著搶食,看上去很醜。
有的長了一些羽毛好看一些,他們從來都不用手去碰小鳥,據說人碰過的小鳥,鳥爸爸和鳥媽媽就不再喂養小鳥,小鳥就會餓死。
他們會經常去看看,看看小鳥一天天長大開始學飛然後飛走,在他們童稚的心裏會默默為小鳥祝福。
有一年的暑假,父母都出地裏忙農活去了。
山丹一個人在家,忽然從開著的窗戶撲棱棱飛進來一個東西,山丹嚇了一跳,仔細一看,原來是一隻鷂鷹。
進來後鷂鷹就慌了,一頭撞向玻璃,山丹爬上炕把它抓住,它的鋒利的爪子就擱在山丹的手上,但並未用力。
眼睛炯炯有神,嘴巴彎曲象一個鐵鉤,山丹有點害怕,本來想用繩子把它拴住,但它的爪子已經抓痛了山丹,她隻好開門把它給放了。
放了鷂鷹山丹才發現炕上有一隻死了的小樹鳥,原來鷂鷹是追小樹鳥才誤闖進家裏的。
本來這種鷂鷹是很少到村裏的,它很靈活,主要生活在小樹林裏,專門抓一些小鳥來吃。沒有幾個人見過它的廬山真麵目。
母親迴家聽說,說山丹當時可以用衣服把它包起來的,可惜他們都沒有看到。
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後,蒙古高原的地毛老值錢了!
廣東人把地毛叫發菜,說很好吃,大量收購。
還說地毛是還能用來生產核武器,所以老值錢了。
於是,大家一窩蜂地開始用鐵絲製成的耙子摟地毛,連草帶地毛一起摟起來,然後用水漂洗,地毛濕水後變重留在下麵,草浮在上麵,等晾幹後再一點點用手揀出來。
大家都知道江岸草原水草豐美,盛產地毛,於是便騎驢趕馬地去搶。
人們拿著各種幹糧,有烙蛋子、炒米、炒麵、焙子、饅頭……一天除了吃飯睡覺就是摟地毛。
人多時,有上千人聚集在草原摟地毛。
沒用幾年,地毛摟光了,草根也被全部摟起來了,牧草全部枯黃死去,昔日婀娜多姿的江岸草原變成了一片沙漠!
再也看不到青青牧草、嫋嫋花開、渺渺薄霧的情景。
然後,沙塵暴來了。
草原的生活是單調的,但對於孩子們卻是美麗的天堂。
草原的廣闊也給了孩子們童年無限的天地。他們的生活是五彩繽紛、萬分有趣的。
每年的臘八節家家都會做雪人,大人們也會鄭重其事的做雪人,傳說是雪人在臘八早上吃了臘八粥後會迴天庭替天下百姓說上多多的好話,保證來年的風調雨順。
如果那年雪不夠多,大人們就會到河裏去做冰人,那就更好玩,孩子們在旁邊叫啊跳啊,時不時幫忙拿拿工具,似乎心裏也是正兒八經的虔誠地麵對天神——多了一份神秘和神聖感,好像來年的風調雨順也有了自己的奉獻。
冬季裏,每天早上起床後都會發現,窗玻璃上變幻出無數種不同的圖案——冰花!真是千變萬化,每一個玻璃上的圖案都不同,每一天和每一天的圖案就更不同!
有山、河、小樹林、還有人家,那真是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怪不得斯琴高娃說姥姥家窗玻璃的冰花給了她一個多彩的世界、給她提供了想象的空間。
在山丹看來:那是天使們留給人間的仙境。
冬季數九天裏,氣溫是零下二十多度,快傍晚的時候,窗玻璃就開始出現冰花。
山丹每每放學迴家,就會著迷於幹淨的玻璃在一分一秒的時間裏變幻出驚人的圖案,她每天都癡癡地看它的變幻。
然後天快黑時羊群迴來了,父母忙著圈羊,凍了冰花的玻璃是看不到外麵的,她一邊爬在窗台上寫作業一邊用嘴裏的熱氣去融化玻璃上的冰花,隨即出現一個個圓圓的透明的小洞,然後往外麵瞄,看父母忙碌。
小洞很快就會被凍上,冰花也會出現另外一種圖案,在大圖畫裏包含了另外一個圖畫,山丹就會又吹一個個的小洞,每一個小洞又會成為另一個畫麵,另一個天地,——真是奇妙無比!
冬天裏,放寒假後離年關也就不遠了,孩子們就在等待過年的期盼中盡情玩耍。
冬天玩冰也是小時候很開心的一件事。村南的小河年年冬天都會結很厚的冰。
大人們會幫孩子們做各種不同的“冰車”,最多見的是用木板做成一個坐盤,下麵用兩條木頭做底盤,再在兩條木頭上釘上鐵條,然後再做兩個“冰簽”,要把冰簽的頭打的尖尖的。
到了冰上,人先坐在冰車上,一手拿一支冰簽,雙手用力向後劃,屁股下麵的冰車就會向前滑動了。
冰車鐵條是光滑的,手上有力的劃起來真是無比威風。
可惜山丹當時太小了,隻能跟在哥哥鐵蛋兒的屁股後麵跑,等鐵蛋兒玩盡興了,才會給她坐上去滑一會兒。
那時候河裏還有很多魚,冬天整個河麵都結了冰,水下的空氣有限,過一段日子,大人們就把冰砸一個洞,魚兒們會爭先恐後的來水麵透氣,爭不上的就拚命往外跳,“劈裏啪啦”地跳出了水麵落到冰上,往往跳出來的還是大魚,人們就可以隨便撿,因此每年的冬天還會有新鮮的魚吃。
七十年代村西頭在“興修水利”時修得了一個大大的水庫,裏麵有很多魚,每到放水澆地時小魚就會從設網的閘下溜出來。
田間地頭的水溝裏就會有很多小魚,山丹和毛蛋兒就拿了篩子和小盆去撈魚,往往是收獲頗豐。
大都是鯉魚鯽魚還有草魚、鰱魚。當初人們還不認識泥鰍,當地人叫它水蛇仔,沒人敢吃,直到有一支南方的地質勘探隊的隊員們下河抓泥鰍吃人們才知道泥鰍原來也是美味,但還是沒有人吃。在草原人眼裏除了正兒八經的牛羊肉其他都是不值一提的肉。
南方人還吃蛤蟆,人們覺得南方人不是膽大就是餓瘋了。
還有田螺,草原人從來不吃,他們也吃。在草原人眼裏南方人真是奇怪:什麽都敢吃。
那時天下大雨時,水庫的水暴漲,人們就不得不開閘放水,魚自然也會放出來,大人們會在水流不太湍急時下河抓魚,由於父親的身體一直羸弱,沒法下河,山丹小時候就很少吃到大魚。
一次鐵蛋兒實在饞得不得了,母親就冒險撲到河裏抓到一條大紅鯉魚,放到臉盆裏兩頭還長出去,一家人美美的吃了一頓。
山丹小的時候草原的草還有半人高,那會兒她和毛蛋兒到鄰村讀小學,路是一條草原裏踩出來的小道,當時機動車幾乎沒有,農活靠的是牛馬和人力。
夏秋季節小路兩旁是沒膝的草和野花,放學時他們會在草地裏玩耍打鬧,直到太陽落山,天摸黑了看到炊煙嫋嫋升起時才戀戀不舍的往家跑。
父母在忙農活,忙著收羊迴圈、做飯,根本顧不上管娃娃們。
那時候夏季中午放學時間長,他們就在草地上玩,平常都會找鳥蛋啊、抓小兔子啊草原鼠什麽的,有時候也抓一種叫做“沙和尚”的小爬行動物。
這種小動物是皮膚粉紅粉紅的小蜥蜴,尤其腦袋特靈活,不咬人,可以把它放在手心裏把玩。
聽老人們講,它可以告訴人是否中午了,每次毛蛋兒都會抓住它的腦袋問:“小孩小孩,晌午了沒?”從沒出現過聽說來的那種點頭翹尾的反應,也未聽到它的隻言片語,雖然不免失望,但還是樂此不疲。
有時,也會抓到壁虎,他們就把它的尾巴切下來,一邊看著尾巴扭來扭去,一邊盯著壁虎看是不是重新長了一條尾巴出來。
然後把壁虎放了,過幾天再到附近看是否有沒尾巴的壁虎,但從來都沒再發現沒尾巴的壁虎。
於是他們確定傳說中壁虎的尾巴是可以再生的是真的。
在草地裏經常會碰到鳥窩,還有沒出窩的小鳥,有的還沒有長毛,粉粉的,老大個腦袋,黑乎乎的眼睛還沒有睜開,黃丫丫的嘴聽到動靜就張得老大,脖子伸得老長,以為鳥媽媽或者鳥爸爸帶吃的迴來了呢,爭著搶食,看上去很醜。
有的長了一些羽毛好看一些,他們從來都不用手去碰小鳥,據說人碰過的小鳥,鳥爸爸和鳥媽媽就不再喂養小鳥,小鳥就會餓死。
他們會經常去看看,看看小鳥一天天長大開始學飛然後飛走,在他們童稚的心裏會默默為小鳥祝福。
有一年的暑假,父母都出地裏忙農活去了。
山丹一個人在家,忽然從開著的窗戶撲棱棱飛進來一個東西,山丹嚇了一跳,仔細一看,原來是一隻鷂鷹。
進來後鷂鷹就慌了,一頭撞向玻璃,山丹爬上炕把它抓住,它的鋒利的爪子就擱在山丹的手上,但並未用力。
眼睛炯炯有神,嘴巴彎曲象一個鐵鉤,山丹有點害怕,本來想用繩子把它拴住,但它的爪子已經抓痛了山丹,她隻好開門把它給放了。
放了鷂鷹山丹才發現炕上有一隻死了的小樹鳥,原來鷂鷹是追小樹鳥才誤闖進家裏的。
本來這種鷂鷹是很少到村裏的,它很靈活,主要生活在小樹林裏,專門抓一些小鳥來吃。沒有幾個人見過它的廬山真麵目。
母親迴家聽說,說山丹當時可以用衣服把它包起來的,可惜他們都沒有看到。
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後,蒙古高原的地毛老值錢了!
廣東人把地毛叫發菜,說很好吃,大量收購。
還說地毛是還能用來生產核武器,所以老值錢了。
於是,大家一窩蜂地開始用鐵絲製成的耙子摟地毛,連草帶地毛一起摟起來,然後用水漂洗,地毛濕水後變重留在下麵,草浮在上麵,等晾幹後再一點點用手揀出來。
大家都知道江岸草原水草豐美,盛產地毛,於是便騎驢趕馬地去搶。
人們拿著各種幹糧,有烙蛋子、炒米、炒麵、焙子、饅頭……一天除了吃飯睡覺就是摟地毛。
人多時,有上千人聚集在草原摟地毛。
沒用幾年,地毛摟光了,草根也被全部摟起來了,牧草全部枯黃死去,昔日婀娜多姿的江岸草原變成了一片沙漠!
再也看不到青青牧草、嫋嫋花開、渺渺薄霧的情景。
然後,沙塵暴來了。
草原的生活是單調的,但對於孩子們卻是美麗的天堂。
草原的廣闊也給了孩子們童年無限的天地。他們的生活是五彩繽紛、萬分有趣的。
每年的臘八節家家都會做雪人,大人們也會鄭重其事的做雪人,傳說是雪人在臘八早上吃了臘八粥後會迴天庭替天下百姓說上多多的好話,保證來年的風調雨順。
如果那年雪不夠多,大人們就會到河裏去做冰人,那就更好玩,孩子們在旁邊叫啊跳啊,時不時幫忙拿拿工具,似乎心裏也是正兒八經的虔誠地麵對天神——多了一份神秘和神聖感,好像來年的風調雨順也有了自己的奉獻。
冬季裏,每天早上起床後都會發現,窗玻璃上變幻出無數種不同的圖案——冰花!真是千變萬化,每一個玻璃上的圖案都不同,每一天和每一天的圖案就更不同!
有山、河、小樹林、還有人家,那真是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怪不得斯琴高娃說姥姥家窗玻璃的冰花給了她一個多彩的世界、給她提供了想象的空間。
在山丹看來:那是天使們留給人間的仙境。
冬季數九天裏,氣溫是零下二十多度,快傍晚的時候,窗玻璃就開始出現冰花。
山丹每每放學迴家,就會著迷於幹淨的玻璃在一分一秒的時間裏變幻出驚人的圖案,她每天都癡癡地看它的變幻。
然後天快黑時羊群迴來了,父母忙著圈羊,凍了冰花的玻璃是看不到外麵的,她一邊爬在窗台上寫作業一邊用嘴裏的熱氣去融化玻璃上的冰花,隨即出現一個個圓圓的透明的小洞,然後往外麵瞄,看父母忙碌。
小洞很快就會被凍上,冰花也會出現另外一種圖案,在大圖畫裏包含了另外一個圖畫,山丹就會又吹一個個的小洞,每一個小洞又會成為另一個畫麵,另一個天地,——真是奇妙無比!
冬天裏,放寒假後離年關也就不遠了,孩子們就在等待過年的期盼中盡情玩耍。
冬天玩冰也是小時候很開心的一件事。村南的小河年年冬天都會結很厚的冰。
大人們會幫孩子們做各種不同的“冰車”,最多見的是用木板做成一個坐盤,下麵用兩條木頭做底盤,再在兩條木頭上釘上鐵條,然後再做兩個“冰簽”,要把冰簽的頭打的尖尖的。
到了冰上,人先坐在冰車上,一手拿一支冰簽,雙手用力向後劃,屁股下麵的冰車就會向前滑動了。
冰車鐵條是光滑的,手上有力的劃起來真是無比威風。
可惜山丹當時太小了,隻能跟在哥哥鐵蛋兒的屁股後麵跑,等鐵蛋兒玩盡興了,才會給她坐上去滑一會兒。
那時候河裏還有很多魚,冬天整個河麵都結了冰,水下的空氣有限,過一段日子,大人們就把冰砸一個洞,魚兒們會爭先恐後的來水麵透氣,爭不上的就拚命往外跳,“劈裏啪啦”地跳出了水麵落到冰上,往往跳出來的還是大魚,人們就可以隨便撿,因此每年的冬天還會有新鮮的魚吃。
七十年代村西頭在“興修水利”時修得了一個大大的水庫,裏麵有很多魚,每到放水澆地時小魚就會從設網的閘下溜出來。
田間地頭的水溝裏就會有很多小魚,山丹和毛蛋兒就拿了篩子和小盆去撈魚,往往是收獲頗豐。
大都是鯉魚鯽魚還有草魚、鰱魚。當初人們還不認識泥鰍,當地人叫它水蛇仔,沒人敢吃,直到有一支南方的地質勘探隊的隊員們下河抓泥鰍吃人們才知道泥鰍原來也是美味,但還是沒有人吃。在草原人眼裏除了正兒八經的牛羊肉其他都是不值一提的肉。
南方人還吃蛤蟆,人們覺得南方人不是膽大就是餓瘋了。
還有田螺,草原人從來不吃,他們也吃。在草原人眼裏南方人真是奇怪:什麽都敢吃。
那時天下大雨時,水庫的水暴漲,人們就不得不開閘放水,魚自然也會放出來,大人們會在水流不太湍急時下河抓魚,由於父親的身體一直羸弱,沒法下河,山丹小時候就很少吃到大魚。
一次鐵蛋兒實在饞得不得了,母親就冒險撲到河裏抓到一條大紅鯉魚,放到臉盆裏兩頭還長出去,一家人美美的吃了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