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到了三月,又到了武科會試的日子,如今天下承平,所以這一科,顧承寧將武科的錄取的人數減少了一部分。


    武科殿試剛結束,顧承寧剛剛返迴太極宮,就有太監來報。


    “稟陛下,劉公公他……”


    顧承寧放下奏折,來到劉大的住所,劉大已經病亡。


    顧承寧下令,讓人將劉大的屍體安葬在了他弟弟劉三的身邊。


    三月二十五日,鄂國公楊玄臣病危,顧承寧帶著顧言信去探望。


    此刻太子妃跪在床榻前,抹著眼淚。


    顧承寧走了進來,眾人趕忙跪了下來,顧承寧大手一揮。


    “都起來吧!”


    楊玄臣掙紮著要起身,顧承寧親自扶著他靠在床榻。


    “楊兄,朕來看你了。”


    “陛下,臣,臣怕是不成了,遙想當年與陛下在西域相遇,就如同昨日一般,臣本打算懶懶散散過一輩子,可沒想到,沒想到因為遇見陛下,改變了一生。”


    “如今臣位極人臣,從一個侯爵,變成,變成了國公,全賴陛下恩寵,如今太子有陛下教導,臣便放心了。”


    顧承寧也頗多感概:“你我相識四十餘載,大梁有今日,你功不可沒。”


    “陛下,陛下推行新政,乃利國利民的大事,太子殿下,日後一定要堅定執行下去。”


    顧言信趕忙說道。


    “鄂國公放心,我記下了。”


    太初十年三月二十九,鄂國公楊玄臣病逝,諡號忠武,配享太廟,鄂國公爵位由他的長子繼承。


    五月,馮勝去世,諡號忠貞,一樣配享太廟。


    短短兩個月,兩位國公去世,讓顧承寧很不適應。


    他雖然是禪讓得到的皇帝位置,可顧承寧心裏總覺得自己得位不正。


    所以,他打算效仿劉莊,李世民,整個開國功臣排名。


    九月,顧承寧下旨,在太和殿偏殿設立淩煙閣,並且評出二十四功臣,後來顧承寧發現,按照他心裏的名單,這功臣上貌似都是武將,隻有馮威和蕭銓是文臣。


    於是他又改了主意,分別設立淩煙閣和雲台閣。


    淩煙閣有十人為文臣,雲台閣二十四人為武將,分別塑像。


    雲台閣這二十四人排第一的便是楊玄臣,第二是馮勝,馮勝完全是因為人家本來就是國公之後,最後跟了自己。


    第三人便是常山,畢竟要君交情,常山和顧承寧是最親近的,而且兩人多少次一起出生入死。


    第四便是鄭鑫,顧承寧西征時,他立下大功,後來又跟隨顧承寧一路從西域打到京城。


    第五是餘姚,第六黃亮,第七周煥之,第八景炎。


    他們四人都是當初隨著顧承寧西征的左右驍衛和左右武衛的大將軍。


    第九便是陳軒,第十是韓況,從顧承寧北拒北狄時,立下大功開始,就跟著顧承寧。


    十一到二十分別是當初西征的各路將軍。


    第二十一到二十四,便是徐疆,韓青,汪振軒,黃炳顏。


    而淩煙閣第一人自然是馮威,按察司成立之時,馮威就是顧承寧的下屬,這麽多年,他身為門下侍中,穩定朝局,也做出不小貢獻。


    第二是蕭銓,作為大乘開國第一功臣,魏國公的蕭羽兒子,蕭銓雖然在顧承寧上位時沒有多少功勞,可畢竟蕭家的威望還在,導致許多人跟著蕭銓倒向顧承寧。


    其餘八人,都是顧承寧鼻子裏麵拔大個拔出來的,這些人要麽為官正直,要麽在顧承寧上位立下功勞。


    其中很大一部分人,都是受到蕭銓影響。


    之所以這樣做,就是為了平衡文武關係。


    而韓頌,管興,曹大卯,章慶等人,因為功勞沒有那麽大,便沒有進入這裏麵。


    眾人的塑像還未完全完工,太初十一年正月初三,魏國公蕭銓去世,諡號文成。


    十一月,餘姚和黃亮又相繼去世,諡號分別是寧武和毅武。


    太初十二年正月,程錦和病倒了。


    瑾瀾殿裏。


    顧承寧焦急的等待著太醫的診斷結果。


    等太醫診斷結束後,顧承寧將他帶到寢宮外。


    “皇後怎麽樣了?”


    “迴陛下,皇後,皇後她隻怕,隻怕撐不了多久了,以臣推斷,皇後隻怕熬不過半年。”


    顧承寧很平靜,生老病死人之常情,程錦和小他一歲,今年六十五,這個年紀,在這個時代,也算好的了,畢竟人活七十古來稀,是這個時代的常態。


    “好了,你下去吧!”


    太初十二年九月,程錦和病入膏肓,實際上顧承寧已經很滿意了,畢竟按照太醫的說法,她都熬不過六月。


    瑾瀾殿裏,顧言信,顧落縈,顧楠還有宮女太監全都跪著。


    此時有太監來報:“啟奏陛下,太仆寺卿溫仲良夫人林氏在宮門外求見。”


    聽聞林言溪來了,程錦和掙紮著起身說道:“陛下,小溪來了,她這是想,想送臣妾最後一程呀,讓,讓她進來吧!”


    顧承寧點了點頭:“宣她來瑾瀾殿。”


    接著顧承寧便讓眾人先退了下去。


    兩刻鍾後,林言溪在太監的帶領下來到瑾瀾殿。


    “臣婦林言溪,叩見陛下,皇後。”


    “起來吧,皇後等你多時了。”


    “謝陛下。”


    林言溪起身後,來到床邊。


    “你們姐妹聊,朕去外麵。”


    “陛下!”


    程錦和用力伸出手。


    “陛下莫要離開。”


    顧承寧隻能留了下來。


    程錦和拉著林言溪的手:“小溪,這些年你在儋州受苦了。”


    林言溪強忍淚水說道:“不苦,本以為這輩子我們沒有機會再見了,幸得陛下榮寵,得以返迴京城。”


    程錦和歎息一聲:“唉,轉眼五十多年了,你我相識時,還都是孩童,不曾想,如今我卻要離開了。”


    “還記得我與你逛街時,第一次遇見陛下,那時陛下在我眼中,就是有名的紈絝子弟。”


    “小溪,陛下當初對你用情至深,你為何屢屢拒絕陛下。”


    顧承寧麵色一緊。


    “皇後,你還提這些往事做甚?”


    程錦和微微一笑:“陛下,你我夫妻四十年多年,臣妾還不了解你嗎?。”


    “臣妾中意的第一個人就是陛下,可臣妾知道,陛下與小溪相識在前,你們二人也曾相互愛慕,這麽多年,陛下多少次在夢裏詢問小溪,為何當初要拒絕你。”


    “今日,我就替陛下問問小溪。”


    “皇後,我,我,當初我兩次三番被退婚,已經成了京城的笑柄,陛下深受高皇帝和皇後寵愛,前途無量,豈能因為我這樣一個人,而遭受京城人非議詬病……”


    程錦和笑著看向顧承寧:“嗬嗬,若非你這般想,我也不會嫁給陛下,記得當初皇後要將我許配給陛下,陛下還各種嫌棄呢!”


    “我這輩子,也算幸福了,嫁了自己喜歡的人,有了兒女,還做了皇後,作為女人,我滿足了。”


    “陛下,你出去吧,臣妾想和小溪說些體己話。”


    “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本想躺平,皇帝非逼我站隊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落雪長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落雪長安並收藏我本想躺平,皇帝非逼我站隊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