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如今韓遂所在的位置,他想要另投明主,隻能投靠袁紹。
不管怎樣,他想重新進入中原,就得走北方這條路,要知道這條路完全被袁紹占據著。
如果袁紹阻攔,那韓遂真的是一點機會都沒有,本來成公英是最好的出使人員,可現在成公英身受重傷,能不能活過來都不一定呢?
韓遂隻能選擇其他人,梁興是肯定不行,如果他離開了,韓遂就要落得個無人可用的地步。
在剩下的四員將領中,韓遂隻能選擇李堪,因為李堪是河北人,具體在哪他自己都不知道。
李堪的時候,在河北是吃百家飯長大的,他那一口的河北口音,是完全騙不了饒。
李堪,雖然也有私心,但投靠袁紹,他應該是很讚成的,畢竟他就可以迴到家鄉了。
故土難離,李堪肯定也有思鄉之心,李堪身負重任,連夜離開了。
韓遂經此內亂,勢力實力都大不如從前了,他的軍中開始出現逃兵,韓遂怎麽阻止都阻止不了。
幸好朱元璋沒有殺過來,主要是朱元璋及其手下,適應不了西涼的環境,尤其是敦煌郡一帶。
這裏跟沙漠的氣候,已經很相似了,朱元璋拉攏的人,都被韓遂殺死了,朱元璋也很生氣,但有點無可奈何。
韓遂注定不可能投靠他了,但西涼這個地方,也不適合他占領,一來朱元璋沒有那麽多的兵力,二來西涼這個地方,除了戰馬也沒有朱元璋想要的東西。
朱元璋陷入了猶豫之中,可南方的戰事,卻突然的變化,劉備不甘心在交州蹉跎。
他又一次從交州殺了出來,劉備想攻占濟南,成為自己新的落腳點,不得不劉備這種百折不撓的精神,是真的很煩人啊!
荊南由於江東的關係,已經是人心浮動了,現在到好,讓劉備鑽了空子。
荊南有五虎將,但這五虎將大多都是虛有其表,荊南第一虎將邢道榮,連劉備都打不過。
當然劉備的確不差,但也能看出荊南的實力。
黃忠應對江東軍,已經是有點拙荊見肘了,這又加上一個死而不僵的劉備,黃忠徹底陷入了被動。
未免情況更加糟糕,黃忠向朱元璋求援,這就能看出一個老將的沉穩了。
朱元璋不得不迴軍,他要把南方的局勢穩住,南方是他的,朱元璋不會讓其他人染指。
如果是曹操潘閭之流也就算了,但像劉備孫策之流,朱元璋還真沒有把他們放在眼裏。
一個後起之秀,一個喪家之犬,憑什麽跟他爭南方啊!
朱元璋突然退兵了,這就讓韓遂為難,李堪已經派出去了,已經叫不迴來,已經惹到了朱元璋,朱元璋日後必會報複。
如果再招惹了袁紹,那韓遂就真的沒有什麽好下場了,韓遂年紀雖然大了,但他很惜命的。
還有就是韓遂,有一大家子人要養呢?隻是韓遂又不想這麽快就屈居人下,他有點不甘心。
梁興跑了進來,“主公,成先生不行了。”
“什麽?快帶我去。”
韓遂跑到了病帳,成公英的氣色很好,韓遂想到了一個詞,那就是迴光返照,“公英,我不會讓你死的。”
“主公,人不能跟鬥,我的命就是如此,我這輩子不虧。”
“可吾還有很多事想跟你商量呢?”
“主公是在猶豫吧!”
成公英跟韓遂共事很多年,他知道韓遂在想什麽?
“公英,你有什麽可以教我嗎?”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飲鳩止渴最終也不會有什麽好下場。”如果是以前,成公英不會的這麽直接,隻會稍加引導,讓韓遂自己做出選擇。
但現在成公英要死了,也就沒有那麽多顧忌了,他想一次性把話完。
“我知道了。”其實韓遂心中早已有答案,成公英隻是把他心中的答案出來而已。
“主公,我不會等你的。”
“公英....”
成公英死了,死在韓遂的眼前,他了他想的,他這輩子就沒有什麽遺憾了。
韓遂也沒有時間上心,他做出了決斷了,帶兵離開了西涼,他算計了一輩子的西涼,最後才發現西涼原來不是他想要的。
韓遂想想自己這一生,真是充滿了諷刺啊!韓遂隻想他的大軍,離並州更近一點。
差點還引起了誤會,袁軍還以為韓遂是來攻打他們呢?最近邊疆不太平,不有胡人作亂吧!內部也是人心浮動。
潘閭和曹操的人參雜其中,做了不少損人利己的事。
李堪在路上耽擱了,主要是他那一身的甲胄太引人注目了,他沒進入冀州呢?潘閭就接到了消息。
韓遂麾下八部將,不管怎麽也是薄有名聲,潘閭手下的暗衛可是認得出來的。
李堪的身邊有一些袁軍將士,也就是李堪是來找袁紹的。
潘閭就不明白了,馬騰選擇了曹操,這韓遂又要選擇袁紹,他到底差在哪了?袁紹現在的兵力已經夠多了,再讓他得到了韓遂的兵力,他還不是如虎添翼嗎?
再了,韓遂可是一個老狐狸,他當諸侯的時候,有點不成氣候,但他要做謀士,肯定又是一個難對付的角色。
“不能讓李堪,見到韓遂。”
“臣下,這就去安排。”李林甫迴道。
郭嘉:“這麽做好像沒有意義吧?”
“拖延一時,也是好的。”現在潘閭已經不要求那麽多了,主要是潘閭在馬騰那裏,跌得太慘了。
“那還不如直接去找韓遂呢?”
爭取韓遂,潘閭有想過,“可我們拿什麽可以打動他呢?”
“王上,你別忘了,袁紹占據北方,他不缺騎兵,所以韓遂的優勢,在他那裏一下子變得蕩然無存。
但我們不同了,冀州之戰以後,我們就會跟曹操做出交換,從而得到豫州,我們的重心已經向南方轉移了,韓遂麾下的西涼騎兵,正是我們所需要的。
韓遂就算願意甘居人下,但也不會受製於饒,他在我們這裏有更好的發展。”
“李先生...”
李林甫上前,“臣下明白了。”這跟聰明人話就是省力。
(本章完)
不管怎樣,他想重新進入中原,就得走北方這條路,要知道這條路完全被袁紹占據著。
如果袁紹阻攔,那韓遂真的是一點機會都沒有,本來成公英是最好的出使人員,可現在成公英身受重傷,能不能活過來都不一定呢?
韓遂隻能選擇其他人,梁興是肯定不行,如果他離開了,韓遂就要落得個無人可用的地步。
在剩下的四員將領中,韓遂隻能選擇李堪,因為李堪是河北人,具體在哪他自己都不知道。
李堪的時候,在河北是吃百家飯長大的,他那一口的河北口音,是完全騙不了饒。
李堪,雖然也有私心,但投靠袁紹,他應該是很讚成的,畢竟他就可以迴到家鄉了。
故土難離,李堪肯定也有思鄉之心,李堪身負重任,連夜離開了。
韓遂經此內亂,勢力實力都大不如從前了,他的軍中開始出現逃兵,韓遂怎麽阻止都阻止不了。
幸好朱元璋沒有殺過來,主要是朱元璋及其手下,適應不了西涼的環境,尤其是敦煌郡一帶。
這裏跟沙漠的氣候,已經很相似了,朱元璋拉攏的人,都被韓遂殺死了,朱元璋也很生氣,但有點無可奈何。
韓遂注定不可能投靠他了,但西涼這個地方,也不適合他占領,一來朱元璋沒有那麽多的兵力,二來西涼這個地方,除了戰馬也沒有朱元璋想要的東西。
朱元璋陷入了猶豫之中,可南方的戰事,卻突然的變化,劉備不甘心在交州蹉跎。
他又一次從交州殺了出來,劉備想攻占濟南,成為自己新的落腳點,不得不劉備這種百折不撓的精神,是真的很煩人啊!
荊南由於江東的關係,已經是人心浮動了,現在到好,讓劉備鑽了空子。
荊南有五虎將,但這五虎將大多都是虛有其表,荊南第一虎將邢道榮,連劉備都打不過。
當然劉備的確不差,但也能看出荊南的實力。
黃忠應對江東軍,已經是有點拙荊見肘了,這又加上一個死而不僵的劉備,黃忠徹底陷入了被動。
未免情況更加糟糕,黃忠向朱元璋求援,這就能看出一個老將的沉穩了。
朱元璋不得不迴軍,他要把南方的局勢穩住,南方是他的,朱元璋不會讓其他人染指。
如果是曹操潘閭之流也就算了,但像劉備孫策之流,朱元璋還真沒有把他們放在眼裏。
一個後起之秀,一個喪家之犬,憑什麽跟他爭南方啊!
朱元璋突然退兵了,這就讓韓遂為難,李堪已經派出去了,已經叫不迴來,已經惹到了朱元璋,朱元璋日後必會報複。
如果再招惹了袁紹,那韓遂就真的沒有什麽好下場了,韓遂年紀雖然大了,但他很惜命的。
還有就是韓遂,有一大家子人要養呢?隻是韓遂又不想這麽快就屈居人下,他有點不甘心。
梁興跑了進來,“主公,成先生不行了。”
“什麽?快帶我去。”
韓遂跑到了病帳,成公英的氣色很好,韓遂想到了一個詞,那就是迴光返照,“公英,我不會讓你死的。”
“主公,人不能跟鬥,我的命就是如此,我這輩子不虧。”
“可吾還有很多事想跟你商量呢?”
“主公是在猶豫吧!”
成公英跟韓遂共事很多年,他知道韓遂在想什麽?
“公英,你有什麽可以教我嗎?”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飲鳩止渴最終也不會有什麽好下場。”如果是以前,成公英不會的這麽直接,隻會稍加引導,讓韓遂自己做出選擇。
但現在成公英要死了,也就沒有那麽多顧忌了,他想一次性把話完。
“我知道了。”其實韓遂心中早已有答案,成公英隻是把他心中的答案出來而已。
“主公,我不會等你的。”
“公英....”
成公英死了,死在韓遂的眼前,他了他想的,他這輩子就沒有什麽遺憾了。
韓遂也沒有時間上心,他做出了決斷了,帶兵離開了西涼,他算計了一輩子的西涼,最後才發現西涼原來不是他想要的。
韓遂想想自己這一生,真是充滿了諷刺啊!韓遂隻想他的大軍,離並州更近一點。
差點還引起了誤會,袁軍還以為韓遂是來攻打他們呢?最近邊疆不太平,不有胡人作亂吧!內部也是人心浮動。
潘閭和曹操的人參雜其中,做了不少損人利己的事。
李堪在路上耽擱了,主要是他那一身的甲胄太引人注目了,他沒進入冀州呢?潘閭就接到了消息。
韓遂麾下八部將,不管怎麽也是薄有名聲,潘閭手下的暗衛可是認得出來的。
李堪的身邊有一些袁軍將士,也就是李堪是來找袁紹的。
潘閭就不明白了,馬騰選擇了曹操,這韓遂又要選擇袁紹,他到底差在哪了?袁紹現在的兵力已經夠多了,再讓他得到了韓遂的兵力,他還不是如虎添翼嗎?
再了,韓遂可是一個老狐狸,他當諸侯的時候,有點不成氣候,但他要做謀士,肯定又是一個難對付的角色。
“不能讓李堪,見到韓遂。”
“臣下,這就去安排。”李林甫迴道。
郭嘉:“這麽做好像沒有意義吧?”
“拖延一時,也是好的。”現在潘閭已經不要求那麽多了,主要是潘閭在馬騰那裏,跌得太慘了。
“那還不如直接去找韓遂呢?”
爭取韓遂,潘閭有想過,“可我們拿什麽可以打動他呢?”
“王上,你別忘了,袁紹占據北方,他不缺騎兵,所以韓遂的優勢,在他那裏一下子變得蕩然無存。
但我們不同了,冀州之戰以後,我們就會跟曹操做出交換,從而得到豫州,我們的重心已經向南方轉移了,韓遂麾下的西涼騎兵,正是我們所需要的。
韓遂就算願意甘居人下,但也不會受製於饒,他在我們這裏有更好的發展。”
“李先生...”
李林甫上前,“臣下明白了。”這跟聰明人話就是省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