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謙可是知道,是潘閭先去兗州找的曹操。
然後就有了這徐州之危。
世間可沒有這麽巧的事,現在陳珪讓陶謙與潘閭連合,怎麽想都是與虎謀皮啊!太不靠譜了。
陳珪這麽說自然有他的道理,“諸侯之間,都是互相利用,隻要我們讓潘閭覺得兗州有利可圖,他就不會盯住徐州不放了。”
“潘閭和曹操的交情非淺啊!”
“說到交情,從曹嵩那論,主公還是曹操的叔父呢?可到頭來曹操還不是要發兵徐州嗎?
亂世中的交情,不過騙人玩的把戲而已。”
陶謙不明白,“為什麽不拉攏曹操,對抗潘閭呢?”
“因為曹操的弱點太明顯了,隻要攻打他的後方,他必然會把兵力撤迴去,我們與他連合毫無用處。”
“這麽說我們隻能拉攏潘閭了?”
“沒錯,隻有這樣我們才會有一線生機。”
陶謙:“可我們拿什麽拉攏潘閭呢?我有的潘閭都有啊!”
“糜家。”
陶謙不得不用懷疑的目光看著陳珪,眾所周知陳珪的陳家和糜竺的糜家,在私下裏鬧得很不愉快。
陳珪此舉,難道是想借刀殺人。
“這不好吧!子仲這些年幫了我很多。”
“主公認為,糜竺糜子仲還會跟我們一條心嗎?他可是剛從青州迴來。”
“怎麽可能?他不是身體有恙嗎?”
陳珪笑道:“大敵當前,我這把老骨頭,尚能在主公麵前鞠躬盡瘁。
糜竺正當壯年,卻身體有恙。
這些天,連麵都沒露,主公覺得可能嗎?”
陶謙雖老邁,但他依然是一方之主。
有些事他是不能容忍的,尤其是背叛。
“你怎麽不早說?”
“屬下,到是覺得這並不是一件壞事,哪怕沒有曹操,光憑潘閭一人,我們都很難對付。
現在子仲既然跟他有所來往,我們也省了不少事。”
形勢比人強,哪怕陶謙心有不甘,也隻能暫且忍耐。
“來人,把糜大人請過來。”
此時的糜竺,正在跟糜芳交代後事。
夾在潘閭和陶謙之間,糜竺心裏是一點底都沒有。
糜芳:“大哥,我覺得什麽都沒有命重要,管那麽多幹嘛,既然潘閭厲害,那我們就舉家跟著潘閭好了。”
“二弟,你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
“這事本身也不複雜呀!”
“你覺得潘閭是看上你了還是看上我了,都不是,他是看上了我們的家業。
如果失去了這份家業,我們連自保的能力都沒有。
我交待你的事記好了,給我馬上去辦。”
平時的糜竺溫文儒雅,絕對不會對糜芳發火,現在真得顧不了那麽多了。
戰事迫在眉睫,給他們準備的時間少之又少。
糜芳比之糜竺,平庸的多。
但就是因為他平庸,他想要的東西也不多。
他這個人不貪,很知足。
他隻想富貴一生,平安度過。
也就是他現在所擁有的生活,他想一直這麽過下去。
“大哥,我想到了一個辦法,不如我們跟潘閭聯姻吧!
那樣一來,我們就算失去了這份家業,也能在這亂世中好好的活下去。”
“你是說小妹?這絕對不行。”
糜芳:“大哥,我知道你疼小妹,但她早晚要嫁人的。
潘閭怎麽說都是一方之主,配得上小妹。”
“可小妹不喜歡他。”
“大哥,你怎麽就糊塗了呢?這是喜歡不喜歡的問題嗎?
自古以來,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我們的父母早死,那就是大哥說的算。
這天下的女子,哪個不都是盲婚啞嫁,最後不都過日子了嗎?
就說我那個妻子,他原來也不喜歡我,現在還不是給我生了個大兒子。
就憑小妹那個姿色,還怕她得不到潘閭的寵愛嗎?”
糜竺第一次發現糜芳這麽能說,“讓我再想想?”
“這有什麽可想的?再想就晚了。”
“現在已經晚了,潘閭馬上就發兵,這個時候還談什麽婚論什麽嫁?”
此時的糜芳,才逐漸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門房突然來報,州牧的人過來傳召。
糜芳也是擔心糜竺,“大哥,你不能去,還是先告病吧!
“這次我必須去,有些事是躲不掉的。”
糜竺去了州牧府,“請主公恕罪。”
陶謙:“子仲,你說什麽呢?你何罪之有?”
“前幾天我告病,其實我根本就沒有生病,而是去了一趟青州。”
糜竺能說實話,陶謙還是很安慰的。
陶謙可是一直把糜竺當成自己的子侄。
“你沒事去青州幹什麽?”
“小妹,被潘閭的人抓走了。”
“什麽?潘閭竟然會對婦孺下手,真是讓人所不恥,子仲你放心,我一定會盡我所能把你的妹妹救出來。”
陶謙越是這麽說,糜竺就越發的肯定,陶謙事先知道了一切。
糜竺,或許不是一個成功的官員。
但他一定是一個成功的商人。
察言觀色,是他最擅長的。
陶謙的臉上,可是一點意外的表情都沒有。
在那說什麽空話呢?
“多謝主公。”糜竺表現的很恭敬,一如既往。
陶謙還在那裏惺惺作態,“說起來也是我的無能啊!如果我這個州牧做得好,潘閭又怎麽敢對你的妹妹下手呢?我不配成為你的主公。”
“主公,你切不可這麽說,能在你的手下做事,子仲三生有幸。”
主屬之間,一片和諧。
可在這和諧之下,全都暗藏私心。
“子仲,你既然從青州迴來,那對青州的一切應該有所見聞吧!”
“屬下不敢欺瞞,青州實力之強超乎了子仲的想象,光濟南一郡,駐紮的兵馬就有三萬之眾。”糜竺,完全就是信口開河。
隻要陶謙心生忌憚,就不會追究他了。
三萬之眾,就相當於徐州一半的兵馬。
陶謙,真是有點害怕了。
人老了,膽子也變小了。
自從陶謙上任以來,主張的就是休養生息以安民心。
根本就沒有招兵買馬,對原有的兵馬也是漠不關心。
陶謙在徐州也許得民心,但絕對不會得軍心。
麵對潘閭的虎狼之軍,陶謙可謂束手無策。
“子仲,你說能不能化幹戈為玉帛?”
(本章完)
然後就有了這徐州之危。
世間可沒有這麽巧的事,現在陳珪讓陶謙與潘閭連合,怎麽想都是與虎謀皮啊!太不靠譜了。
陳珪這麽說自然有他的道理,“諸侯之間,都是互相利用,隻要我們讓潘閭覺得兗州有利可圖,他就不會盯住徐州不放了。”
“潘閭和曹操的交情非淺啊!”
“說到交情,從曹嵩那論,主公還是曹操的叔父呢?可到頭來曹操還不是要發兵徐州嗎?
亂世中的交情,不過騙人玩的把戲而已。”
陶謙不明白,“為什麽不拉攏曹操,對抗潘閭呢?”
“因為曹操的弱點太明顯了,隻要攻打他的後方,他必然會把兵力撤迴去,我們與他連合毫無用處。”
“這麽說我們隻能拉攏潘閭了?”
“沒錯,隻有這樣我們才會有一線生機。”
陶謙:“可我們拿什麽拉攏潘閭呢?我有的潘閭都有啊!”
“糜家。”
陶謙不得不用懷疑的目光看著陳珪,眾所周知陳珪的陳家和糜竺的糜家,在私下裏鬧得很不愉快。
陳珪此舉,難道是想借刀殺人。
“這不好吧!子仲這些年幫了我很多。”
“主公認為,糜竺糜子仲還會跟我們一條心嗎?他可是剛從青州迴來。”
“怎麽可能?他不是身體有恙嗎?”
陳珪笑道:“大敵當前,我這把老骨頭,尚能在主公麵前鞠躬盡瘁。
糜竺正當壯年,卻身體有恙。
這些天,連麵都沒露,主公覺得可能嗎?”
陶謙雖老邁,但他依然是一方之主。
有些事他是不能容忍的,尤其是背叛。
“你怎麽不早說?”
“屬下,到是覺得這並不是一件壞事,哪怕沒有曹操,光憑潘閭一人,我們都很難對付。
現在子仲既然跟他有所來往,我們也省了不少事。”
形勢比人強,哪怕陶謙心有不甘,也隻能暫且忍耐。
“來人,把糜大人請過來。”
此時的糜竺,正在跟糜芳交代後事。
夾在潘閭和陶謙之間,糜竺心裏是一點底都沒有。
糜芳:“大哥,我覺得什麽都沒有命重要,管那麽多幹嘛,既然潘閭厲害,那我們就舉家跟著潘閭好了。”
“二弟,你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
“這事本身也不複雜呀!”
“你覺得潘閭是看上你了還是看上我了,都不是,他是看上了我們的家業。
如果失去了這份家業,我們連自保的能力都沒有。
我交待你的事記好了,給我馬上去辦。”
平時的糜竺溫文儒雅,絕對不會對糜芳發火,現在真得顧不了那麽多了。
戰事迫在眉睫,給他們準備的時間少之又少。
糜芳比之糜竺,平庸的多。
但就是因為他平庸,他想要的東西也不多。
他這個人不貪,很知足。
他隻想富貴一生,平安度過。
也就是他現在所擁有的生活,他想一直這麽過下去。
“大哥,我想到了一個辦法,不如我們跟潘閭聯姻吧!
那樣一來,我們就算失去了這份家業,也能在這亂世中好好的活下去。”
“你是說小妹?這絕對不行。”
糜芳:“大哥,我知道你疼小妹,但她早晚要嫁人的。
潘閭怎麽說都是一方之主,配得上小妹。”
“可小妹不喜歡他。”
“大哥,你怎麽就糊塗了呢?這是喜歡不喜歡的問題嗎?
自古以來,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我們的父母早死,那就是大哥說的算。
這天下的女子,哪個不都是盲婚啞嫁,最後不都過日子了嗎?
就說我那個妻子,他原來也不喜歡我,現在還不是給我生了個大兒子。
就憑小妹那個姿色,還怕她得不到潘閭的寵愛嗎?”
糜竺第一次發現糜芳這麽能說,“讓我再想想?”
“這有什麽可想的?再想就晚了。”
“現在已經晚了,潘閭馬上就發兵,這個時候還談什麽婚論什麽嫁?”
此時的糜芳,才逐漸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門房突然來報,州牧的人過來傳召。
糜芳也是擔心糜竺,“大哥,你不能去,還是先告病吧!
“這次我必須去,有些事是躲不掉的。”
糜竺去了州牧府,“請主公恕罪。”
陶謙:“子仲,你說什麽呢?你何罪之有?”
“前幾天我告病,其實我根本就沒有生病,而是去了一趟青州。”
糜竺能說實話,陶謙還是很安慰的。
陶謙可是一直把糜竺當成自己的子侄。
“你沒事去青州幹什麽?”
“小妹,被潘閭的人抓走了。”
“什麽?潘閭竟然會對婦孺下手,真是讓人所不恥,子仲你放心,我一定會盡我所能把你的妹妹救出來。”
陶謙越是這麽說,糜竺就越發的肯定,陶謙事先知道了一切。
糜竺,或許不是一個成功的官員。
但他一定是一個成功的商人。
察言觀色,是他最擅長的。
陶謙的臉上,可是一點意外的表情都沒有。
在那說什麽空話呢?
“多謝主公。”糜竺表現的很恭敬,一如既往。
陶謙還在那裏惺惺作態,“說起來也是我的無能啊!如果我這個州牧做得好,潘閭又怎麽敢對你的妹妹下手呢?我不配成為你的主公。”
“主公,你切不可這麽說,能在你的手下做事,子仲三生有幸。”
主屬之間,一片和諧。
可在這和諧之下,全都暗藏私心。
“子仲,你既然從青州迴來,那對青州的一切應該有所見聞吧!”
“屬下不敢欺瞞,青州實力之強超乎了子仲的想象,光濟南一郡,駐紮的兵馬就有三萬之眾。”糜竺,完全就是信口開河。
隻要陶謙心生忌憚,就不會追究他了。
三萬之眾,就相當於徐州一半的兵馬。
陶謙,真是有點害怕了。
人老了,膽子也變小了。
自從陶謙上任以來,主張的就是休養生息以安民心。
根本就沒有招兵買馬,對原有的兵馬也是漠不關心。
陶謙在徐州也許得民心,但絕對不會得軍心。
麵對潘閭的虎狼之軍,陶謙可謂束手無策。
“子仲,你說能不能化幹戈為玉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