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說的宋氏自己都覺得有些犯惡心。
汪太後卻紅了麵頰,明顯是被宋氏的話安慰到了。
“嫂子說的……是這麽迴事。不過你們還是要讓襄王盡快準備,我好不容易才說服皇帝帶我出來,秋獵就這麽幾日,可不能都耽誤了!”
“是,娘娘放心,我們一定告知襄王。”
宋氏麵上應著,心裏更加看不上汪太後。同時也覺得得趕緊想辦法跟汪家脫離關係了。汪家與虎謀皮,不會有好下場,而這場秋獵……總讓她心頭更加不安。
當天,汪太後還沒能見到情郎,宋氏就先自請和離了。
宋氏本來也不是汪遠洋的原配,她是在宣景登基的前一年嫁給汪遠洋做續弦。宋家是做生意的大戶,王府和汪遠洋在朝為官,父子都是朝廷命官,聽著兩家身上是差距不小,但汪家父子都是芝麻小官,給根令箭都隻能當雞毛用的那種。所以汪遠洋和宋氏也算是門當戶對。
而宋氏又是獨女,很得父母疼愛,嫁給汪遠洋做續弦後,宋家給了汪家不少金錢上的支持,但就這樣,汪家依舊覺得是宋家高攀了,對待宋家的態度一直不冷不熱,典型的拿了人好處還要嫌棄人家,當了婊子還要立牌坊。
而這種情況在宣景稱帝之後更加明顯,汪家自詡太後娘家,著實跋扈了一陣子,要不是後來發現宣景不跟他們親近,也不許給他們便利,甚至在他們打著皇親的旗號做些下作事情時還被揪出不少人來嚴刑厲法,他們可能就已經一腳踹開宋家了。
這一迴宋氏很聰明,讓家裏做出了生意接連失敗的假象,又假裝找大師給看了,得了宋家全家“烏雲罩頂、多災多難”的批語,趁著秋獵的時候給送來。宋氏以自身不祥為由,請求和離。忙著跟襄王共謀大事的汪家自然忙不迭同意。
當然汪遠洋本來是想休了宋氏,但到底看在宋氏願意帶走孩子的份上,同意了和離的結果。雖然疼愛兒子,但兒子身上也有一半宋家的血,走近了還是有可能被沾染上黴運的不是?
這件事被一隻平日裏就愛看家長裏短、婆媳矛盾的鳥告訴了謝恆。
謝恆直覺不對勁兒,這天底下哪裏有這麽“舍己為人”的人?一個女人戀愛腦倒是有可能為了顧全愛人而自請和離,但不可能她的家人都陪著她戀愛腦,得了大師不祥的批語不顧這邊正在秋獵也要給送到獵場來,這是什麽娘家人?這分明就是活菩薩,還是對於汪家來說的活菩薩。然後宋氏就跟汪家和離了,還帶著自己的孩子。
宋氏離開獵場那日謝恆還去看了,那女人走得那叫一個神清氣爽,半點不舍也沒有,更看不出絲毫戀愛腦的模樣。
謝恆留了心,特意安排了些幾隻雀鳥好好盯著汪家那邊。
隻能說汪家人做事實在不仔細,加上汪太後那邊整天催著想要見襄王,那都不能稱之為露馬腳,那馬腳就跟泄洪一樣。
謝恆一看這情況就知道宣景肯定曉得,要是宣景連這點本事都沒有,皇位怎麽可能坐得穩當?
隻不過就是不知道他家陛下打算怎麽利用這件事。
後兩日謝恆又聽雀鳥說有人在暗中監視著汪家和襄王,謝恆就更加確定自己的猜測。
但目前看來沒有他可以發揮的空間,宣景那邊應該早有應對,自己要是貿然采取什麽行動說不定會妨礙了宣景的計劃,還是暫時靜觀其變。
當天晚上,獵宮鬧了刺客,而在搜查此刻的過程中,“意外”發現了太後跟襄王叔嫂通奸。
宣景沒打算替兩人遮醜,於是還不到天亮整個獵宮的世家、勳貴、官員就都知道了太後和襄王的醜聞。
兩人身份敏感,再加上當場被捉奸在床罪證確鑿,沒有審訊的必要,宣景就直接下令,除了太後的鳳冠,削了襄王的爵位,待秋獵結束後將兩人關進宗人府,終身囚禁,現在隻是暫時收押。
作者閑話: 【多謝一起飛升吖送禮物~感謝寶子~】
第四百九十六章 龍屁
天還沒亮,獵宮裏一片燈火通明。
宣景在主位上坐著,朝臣們在下麵站著。
大殿裏這麽多人,卻安靜得落針可聞。
說實在的,發生這種醜事,他們真的寧願自己不在場。
皇家的瓜是那麽好吃的嗎?更何況對象還是太後。
今天但凡跟襄王搞在一起的女人是別人,他們就不至於這麽替別人尷尬。
撞破這樣的場景,眼看著陛下麵色陰沉如冰,他們著實擔心被牽累,換成他們,要是被旁人看到了這麽大的醜聞,那估計連殺人滅口的心思都有了。
一直這麽沉默下去也不是辦法,是死是活得弄個明白。
於是謝恆和閔鎮西就被推了出來,誰讓兩人在一個是文臣之首一個是武將領袖呢!
閔鎮西:“陛下若是無心狩獵,不如早日啟程迴宮。”
雖然這件事就是他們設計的,不過陛下總要做做樣子,表現自己的不知情和震驚以及絕對的失望,沒有心情繼續秋獵也算是合情合理的情況。閔鎮西覺得自己的提議挺好。
宣景沒說話,看向謝恆,“謝相以為如何?”
謝恆看向閔鎮西。
閔鎮西心裏有點不好的預感,總覺得這時候謝恆看向自己不是啥好事。
謝恆:“閔侯覺得太後跟襄王偷情,是陛下的過失嗎?”
閔鎮西眉毛一豎:“怎麽可能!這事怎麽能算陛下的過失,謝相慎言!”
謝恆又看向其他官員。
被他目光掃過的官員都下意識地挺直腰背,且都生出跟剛剛閔鎮西一樣的感覺。
謝恆:“那各位大人,可有誰覺得陛下需要為太後和襄王叔嫂通奸負責?”
眾人忙不迭搖頭,感覺要是這時候誰搖頭慢了一點那就要大禍臨頭了。
然而等搖頭過後,眾人又才發現剛剛謝恆說的居然是“叔嫂通奸”!雖然這是事實,但是誰敢在陛下麵前下真的這麽說出來啊!那可是太後!就說謝相平日裏無法無天也就罷了,在這種檔口上怎麽也能這般口沒遮攔?還是什麽時候陛下和丞相之間的矛盾已經不可調和了,所以丞相直接打算借著這次機會讓陛下下不來台?
就在眾人胡思亂想時,謝恆又開口了:“既然大家都知道這件事並非陛下的過失,那陛下為何要終止好好的秋獵提前迴宮?秋獵的意義所在應該不用本相說大家都清楚,提前中斷秋獵是好事?太後與襄王的事必然不會傳出去,最多也就是今日在大殿上的諸位知道了,皇家醜聞總不可能弄得天下皆知。而不明內情的百姓們隻知道秋獵提前結束,免不了諸多猜測,也一定沒什麽好話,那這份中傷誰來擔著,是我們還是陛下?”
聽到這裏眾人才反應過來,原來丞相不是要對陛下發難,而是站在陛下的角度考慮。
什麽時候丞相如此懂得為陛下考慮了?
可惡,從前在陛下麵前爭相表現的競爭對手就多,能搶到在重要的事情上不好痕跡奉承陛下的機會就很少,現在連本來跟陛下不是很對付的丞相都要跟他們搶馬屁了?
而且隻能說丞相就是丞相,這奉承的水平就是高,一番話連問帶答,不但沒有絲毫刻意奉承的樣子,還頗有點忠貞之臣氣節的體現,他們跟丞相相比那簡直就是高下立見。這官場真是比以前更不好混了。
宣景看向謝恆的目光越發柔和。
他確實沒打算就這麽迴去,不想為太後和襄王的醜事而擔上汙名是一方麵,另一方麵是他知道謝恆也想在獵場多留一段時間,這也是難得放鬆的機會。
“所以微臣提議,狩獵就還按照之前的安排進行,該是多少時日就是多少時日,再說,”謝恆揚起唇角,“微臣還沒怎麽去狩獵呢!”
眾大臣嚴重懷疑最後一句話才是謝恆的真正目的,毫不避諱地說出來這就是謝大佞臣的風格。
宣點頭:“朕同意謝相的提議,還有人有意見?”
……陛下您都說同意了我們還能有意見?大家都高官厚祿的又沒有誰嫌命長。
宣景:“那就將太後和襄王暫時收押,待秋獵結束迴京之後再行處置。”
“吾皇聖明!”
謝恆張嘴就喊了一句。
才反應過來的大臣們做暗恨連最後馬後炮的馬屁都被謝恆搶了先!還得跟著喊“吾皇聖明”。
一堆人一起喊陛下能記著誰?還不是第一個開口的謝恆才能入陛下的心!
失策啊失策!
距離天亮還有一會,宣景便讓所有人迴去休息,今日秋獵晚開始一個時辰。
謝恆走在最後,閔鎮西走到謝恆身邊,神情複雜還欲言又止。
謝恆:“你有話就說,別老這麽看著我,得慌!”
閔鎮西:“……再怎麽也不至於得慌吧!”
謝恆嘖了一聲:“你到底有事兒沒事兒?”
閔鎮西:“沒什麽大事,就是覺得你現在變化挺大的。以前你可從來不會這樣恭維陛下,至少不會主動這麽做。”
謝恆:“你用詞還挺文明,其實你是想說從前的我可不會拍陛下的馬屁是不是?以前我的想法確實有點問題,不過到底還是因為太年輕,有點恃才傲物,總想著自己是憑真才實學成為最年輕的大瑾丞相,有驕傲的資本,不用像別的官員那樣總是鑽營陛下的心思,想著自己怎麽做才能得到認可。但現在我成熟了,也就不會再有這種幼稚的想法。”
閔鎮西嘴角一抽:“幼稚?”
謝恆:“可不就是幼稚!拍別人的馬屁可能會遭到嘲諷,但拍陛下的馬屁得到的就是嫉妒,一般人想要拍陛下馬屁還沒有機會!陛下是這天底下最尊貴的人,就算我拍陛下的馬屁,占便宜的不還是我?況且陛下那也不是馬屁,是龍屁!能拍到龍屁,等於我手上都沾著龍氣兒!不樂意的是傻子!”
閔鎮西被謝恆的話徹底繞進去了,覺得聽著是那麽迴事,但仔細一琢麽好像又不太對。
謝恆走後,閔鎮西就帶著滿腦袋的疑惑去找宣景。
宣景本來都要睡下了,一聽閔鎮西是因為有關謝恆的事來找他,便又起了身。
閔鎮西把謝恆的那番有關“拍龍屁”的言論告訴了宣景,問宣景覺得謝恆的話有多少可信度。
謝恆擰眉,似乎很是意外:“這真是的他親口說的?”
閔鎮西:“除非剛剛在大殿上的謝恆是別人冒充的。而且他一口一個龍屁說得很認真。”
下一刻,閔鎮西就控製不住自己的目光看向宣景的……龍屁。
宣景的臉一下子就黑了:“看什麽!”
閔鎮西趕緊轉頭,從沒有哪一刻像現在這樣覺得謝恆簡直有毒!
宣景很是無奈,閔鎮西與他交情深厚,又忠肝義膽,還是領兵作戰的好手,唯一的缺點大概就是在麵對軍事以外的事情上很多時候像個二傻子!
閔鎮西:“那你覺得謝恆說這些到底是不是真心的?”
宣景:“不管是不是,他對我們沒有壞心就是了。你沒事少往他跟前湊。”
閔鎮西不樂意:“那我不是想跟他發展兄弟情嗎?”
宣景木著一張臉:“謝恆是聰明人,越聰明的人就越喜歡跟同樣的聰明人打交道,我也是,不過我跟你的情況不一樣,咱們倆是打小的朋友,有感情基礎,所以我不嫌棄你。不過你總往他身邊湊會暴露你腦子不太靈泛的事實,他會越來越懶得搭理你。”
閔鎮西一聽這就老實了。
次日秋獵開始,宣景也親身參與了。在不少大臣眼中,這就是陛下心情不好想要好好發泄一番的表現。
謝恆驅馬走在宣景身邊,打算陪宣景一起進入林場。
“謝相不用陪著朕,可以先去狩獵。”
“狩獵才不重要,比起狩獵,微臣更想留在陛下身邊。”
宣景的心漏跳一拍,轉頭定定看著謝恆。
謝恆一臉正色:“襄王不像是會為愛衝昏頭腦的人,所以微臣覺得他與太後勾搭在一起應當是另有目的,可能是襄王想要拉攏太後做些什麽事,那就極有可能對陛下不利。襄王看似已經閑散慣了,但若真如此也不會做出這等大逆不道之事。請陛下恕臣多疑,微臣覺得襄王可能有不臣之心。雖說現在襄王已經被收監,但也不會知道他手下有多少勢力,暗地裏帶了多少人到獵場,所以還是小心為上。微臣粗知武藝,跟在陛下身邊,若是真遇上危險,也能保護陛下一二。”
宣景的眸色微暗:“原來謝相跟在朕身邊是為了保護朕的安全。有這麽多護衛在,謝相不必擔心。”
“保護陛下本來就是身為臣子的職責,且多個人總不是壞事,那些心懷不軌的人使起手段來可是防不勝防,多一個人跟著就是多一分保障,不然微臣也不放心,還請陛下不要拒絕。”
謝恆渾身上下都透著一股忠心耿耿的純臣味兒。
宣景無奈,隻得點點頭:“你說得對。”
謝恆下意識地揚起嘴角,“那在迴宮之前就讓微臣一直陪著陛下吧!”
汪太後卻紅了麵頰,明顯是被宋氏的話安慰到了。
“嫂子說的……是這麽迴事。不過你們還是要讓襄王盡快準備,我好不容易才說服皇帝帶我出來,秋獵就這麽幾日,可不能都耽誤了!”
“是,娘娘放心,我們一定告知襄王。”
宋氏麵上應著,心裏更加看不上汪太後。同時也覺得得趕緊想辦法跟汪家脫離關係了。汪家與虎謀皮,不會有好下場,而這場秋獵……總讓她心頭更加不安。
當天,汪太後還沒能見到情郎,宋氏就先自請和離了。
宋氏本來也不是汪遠洋的原配,她是在宣景登基的前一年嫁給汪遠洋做續弦。宋家是做生意的大戶,王府和汪遠洋在朝為官,父子都是朝廷命官,聽著兩家身上是差距不小,但汪家父子都是芝麻小官,給根令箭都隻能當雞毛用的那種。所以汪遠洋和宋氏也算是門當戶對。
而宋氏又是獨女,很得父母疼愛,嫁給汪遠洋做續弦後,宋家給了汪家不少金錢上的支持,但就這樣,汪家依舊覺得是宋家高攀了,對待宋家的態度一直不冷不熱,典型的拿了人好處還要嫌棄人家,當了婊子還要立牌坊。
而這種情況在宣景稱帝之後更加明顯,汪家自詡太後娘家,著實跋扈了一陣子,要不是後來發現宣景不跟他們親近,也不許給他們便利,甚至在他們打著皇親的旗號做些下作事情時還被揪出不少人來嚴刑厲法,他們可能就已經一腳踹開宋家了。
這一迴宋氏很聰明,讓家裏做出了生意接連失敗的假象,又假裝找大師給看了,得了宋家全家“烏雲罩頂、多災多難”的批語,趁著秋獵的時候給送來。宋氏以自身不祥為由,請求和離。忙著跟襄王共謀大事的汪家自然忙不迭同意。
當然汪遠洋本來是想休了宋氏,但到底看在宋氏願意帶走孩子的份上,同意了和離的結果。雖然疼愛兒子,但兒子身上也有一半宋家的血,走近了還是有可能被沾染上黴運的不是?
這件事被一隻平日裏就愛看家長裏短、婆媳矛盾的鳥告訴了謝恆。
謝恆直覺不對勁兒,這天底下哪裏有這麽“舍己為人”的人?一個女人戀愛腦倒是有可能為了顧全愛人而自請和離,但不可能她的家人都陪著她戀愛腦,得了大師不祥的批語不顧這邊正在秋獵也要給送到獵場來,這是什麽娘家人?這分明就是活菩薩,還是對於汪家來說的活菩薩。然後宋氏就跟汪家和離了,還帶著自己的孩子。
宋氏離開獵場那日謝恆還去看了,那女人走得那叫一個神清氣爽,半點不舍也沒有,更看不出絲毫戀愛腦的模樣。
謝恆留了心,特意安排了些幾隻雀鳥好好盯著汪家那邊。
隻能說汪家人做事實在不仔細,加上汪太後那邊整天催著想要見襄王,那都不能稱之為露馬腳,那馬腳就跟泄洪一樣。
謝恆一看這情況就知道宣景肯定曉得,要是宣景連這點本事都沒有,皇位怎麽可能坐得穩當?
隻不過就是不知道他家陛下打算怎麽利用這件事。
後兩日謝恆又聽雀鳥說有人在暗中監視著汪家和襄王,謝恆就更加確定自己的猜測。
但目前看來沒有他可以發揮的空間,宣景那邊應該早有應對,自己要是貿然采取什麽行動說不定會妨礙了宣景的計劃,還是暫時靜觀其變。
當天晚上,獵宮鬧了刺客,而在搜查此刻的過程中,“意外”發現了太後跟襄王叔嫂通奸。
宣景沒打算替兩人遮醜,於是還不到天亮整個獵宮的世家、勳貴、官員就都知道了太後和襄王的醜聞。
兩人身份敏感,再加上當場被捉奸在床罪證確鑿,沒有審訊的必要,宣景就直接下令,除了太後的鳳冠,削了襄王的爵位,待秋獵結束後將兩人關進宗人府,終身囚禁,現在隻是暫時收押。
作者閑話: 【多謝一起飛升吖送禮物~感謝寶子~】
第四百九十六章 龍屁
天還沒亮,獵宮裏一片燈火通明。
宣景在主位上坐著,朝臣們在下麵站著。
大殿裏這麽多人,卻安靜得落針可聞。
說實在的,發生這種醜事,他們真的寧願自己不在場。
皇家的瓜是那麽好吃的嗎?更何況對象還是太後。
今天但凡跟襄王搞在一起的女人是別人,他們就不至於這麽替別人尷尬。
撞破這樣的場景,眼看著陛下麵色陰沉如冰,他們著實擔心被牽累,換成他們,要是被旁人看到了這麽大的醜聞,那估計連殺人滅口的心思都有了。
一直這麽沉默下去也不是辦法,是死是活得弄個明白。
於是謝恆和閔鎮西就被推了出來,誰讓兩人在一個是文臣之首一個是武將領袖呢!
閔鎮西:“陛下若是無心狩獵,不如早日啟程迴宮。”
雖然這件事就是他們設計的,不過陛下總要做做樣子,表現自己的不知情和震驚以及絕對的失望,沒有心情繼續秋獵也算是合情合理的情況。閔鎮西覺得自己的提議挺好。
宣景沒說話,看向謝恆,“謝相以為如何?”
謝恆看向閔鎮西。
閔鎮西心裏有點不好的預感,總覺得這時候謝恆看向自己不是啥好事。
謝恆:“閔侯覺得太後跟襄王偷情,是陛下的過失嗎?”
閔鎮西眉毛一豎:“怎麽可能!這事怎麽能算陛下的過失,謝相慎言!”
謝恆又看向其他官員。
被他目光掃過的官員都下意識地挺直腰背,且都生出跟剛剛閔鎮西一樣的感覺。
謝恆:“那各位大人,可有誰覺得陛下需要為太後和襄王叔嫂通奸負責?”
眾人忙不迭搖頭,感覺要是這時候誰搖頭慢了一點那就要大禍臨頭了。
然而等搖頭過後,眾人又才發現剛剛謝恆說的居然是“叔嫂通奸”!雖然這是事實,但是誰敢在陛下麵前下真的這麽說出來啊!那可是太後!就說謝相平日裏無法無天也就罷了,在這種檔口上怎麽也能這般口沒遮攔?還是什麽時候陛下和丞相之間的矛盾已經不可調和了,所以丞相直接打算借著這次機會讓陛下下不來台?
就在眾人胡思亂想時,謝恆又開口了:“既然大家都知道這件事並非陛下的過失,那陛下為何要終止好好的秋獵提前迴宮?秋獵的意義所在應該不用本相說大家都清楚,提前中斷秋獵是好事?太後與襄王的事必然不會傳出去,最多也就是今日在大殿上的諸位知道了,皇家醜聞總不可能弄得天下皆知。而不明內情的百姓們隻知道秋獵提前結束,免不了諸多猜測,也一定沒什麽好話,那這份中傷誰來擔著,是我們還是陛下?”
聽到這裏眾人才反應過來,原來丞相不是要對陛下發難,而是站在陛下的角度考慮。
什麽時候丞相如此懂得為陛下考慮了?
可惡,從前在陛下麵前爭相表現的競爭對手就多,能搶到在重要的事情上不好痕跡奉承陛下的機會就很少,現在連本來跟陛下不是很對付的丞相都要跟他們搶馬屁了?
而且隻能說丞相就是丞相,這奉承的水平就是高,一番話連問帶答,不但沒有絲毫刻意奉承的樣子,還頗有點忠貞之臣氣節的體現,他們跟丞相相比那簡直就是高下立見。這官場真是比以前更不好混了。
宣景看向謝恆的目光越發柔和。
他確實沒打算就這麽迴去,不想為太後和襄王的醜事而擔上汙名是一方麵,另一方麵是他知道謝恆也想在獵場多留一段時間,這也是難得放鬆的機會。
“所以微臣提議,狩獵就還按照之前的安排進行,該是多少時日就是多少時日,再說,”謝恆揚起唇角,“微臣還沒怎麽去狩獵呢!”
眾大臣嚴重懷疑最後一句話才是謝恆的真正目的,毫不避諱地說出來這就是謝大佞臣的風格。
宣點頭:“朕同意謝相的提議,還有人有意見?”
……陛下您都說同意了我們還能有意見?大家都高官厚祿的又沒有誰嫌命長。
宣景:“那就將太後和襄王暫時收押,待秋獵結束迴京之後再行處置。”
“吾皇聖明!”
謝恆張嘴就喊了一句。
才反應過來的大臣們做暗恨連最後馬後炮的馬屁都被謝恆搶了先!還得跟著喊“吾皇聖明”。
一堆人一起喊陛下能記著誰?還不是第一個開口的謝恆才能入陛下的心!
失策啊失策!
距離天亮還有一會,宣景便讓所有人迴去休息,今日秋獵晚開始一個時辰。
謝恆走在最後,閔鎮西走到謝恆身邊,神情複雜還欲言又止。
謝恆:“你有話就說,別老這麽看著我,得慌!”
閔鎮西:“……再怎麽也不至於得慌吧!”
謝恆嘖了一聲:“你到底有事兒沒事兒?”
閔鎮西:“沒什麽大事,就是覺得你現在變化挺大的。以前你可從來不會這樣恭維陛下,至少不會主動這麽做。”
謝恆:“你用詞還挺文明,其實你是想說從前的我可不會拍陛下的馬屁是不是?以前我的想法確實有點問題,不過到底還是因為太年輕,有點恃才傲物,總想著自己是憑真才實學成為最年輕的大瑾丞相,有驕傲的資本,不用像別的官員那樣總是鑽營陛下的心思,想著自己怎麽做才能得到認可。但現在我成熟了,也就不會再有這種幼稚的想法。”
閔鎮西嘴角一抽:“幼稚?”
謝恆:“可不就是幼稚!拍別人的馬屁可能會遭到嘲諷,但拍陛下的馬屁得到的就是嫉妒,一般人想要拍陛下馬屁還沒有機會!陛下是這天底下最尊貴的人,就算我拍陛下的馬屁,占便宜的不還是我?況且陛下那也不是馬屁,是龍屁!能拍到龍屁,等於我手上都沾著龍氣兒!不樂意的是傻子!”
閔鎮西被謝恆的話徹底繞進去了,覺得聽著是那麽迴事,但仔細一琢麽好像又不太對。
謝恆走後,閔鎮西就帶著滿腦袋的疑惑去找宣景。
宣景本來都要睡下了,一聽閔鎮西是因為有關謝恆的事來找他,便又起了身。
閔鎮西把謝恆的那番有關“拍龍屁”的言論告訴了宣景,問宣景覺得謝恆的話有多少可信度。
謝恆擰眉,似乎很是意外:“這真是的他親口說的?”
閔鎮西:“除非剛剛在大殿上的謝恆是別人冒充的。而且他一口一個龍屁說得很認真。”
下一刻,閔鎮西就控製不住自己的目光看向宣景的……龍屁。
宣景的臉一下子就黑了:“看什麽!”
閔鎮西趕緊轉頭,從沒有哪一刻像現在這樣覺得謝恆簡直有毒!
宣景很是無奈,閔鎮西與他交情深厚,又忠肝義膽,還是領兵作戰的好手,唯一的缺點大概就是在麵對軍事以外的事情上很多時候像個二傻子!
閔鎮西:“那你覺得謝恆說這些到底是不是真心的?”
宣景:“不管是不是,他對我們沒有壞心就是了。你沒事少往他跟前湊。”
閔鎮西不樂意:“那我不是想跟他發展兄弟情嗎?”
宣景木著一張臉:“謝恆是聰明人,越聰明的人就越喜歡跟同樣的聰明人打交道,我也是,不過我跟你的情況不一樣,咱們倆是打小的朋友,有感情基礎,所以我不嫌棄你。不過你總往他身邊湊會暴露你腦子不太靈泛的事實,他會越來越懶得搭理你。”
閔鎮西一聽這就老實了。
次日秋獵開始,宣景也親身參與了。在不少大臣眼中,這就是陛下心情不好想要好好發泄一番的表現。
謝恆驅馬走在宣景身邊,打算陪宣景一起進入林場。
“謝相不用陪著朕,可以先去狩獵。”
“狩獵才不重要,比起狩獵,微臣更想留在陛下身邊。”
宣景的心漏跳一拍,轉頭定定看著謝恆。
謝恆一臉正色:“襄王不像是會為愛衝昏頭腦的人,所以微臣覺得他與太後勾搭在一起應當是另有目的,可能是襄王想要拉攏太後做些什麽事,那就極有可能對陛下不利。襄王看似已經閑散慣了,但若真如此也不會做出這等大逆不道之事。請陛下恕臣多疑,微臣覺得襄王可能有不臣之心。雖說現在襄王已經被收監,但也不會知道他手下有多少勢力,暗地裏帶了多少人到獵場,所以還是小心為上。微臣粗知武藝,跟在陛下身邊,若是真遇上危險,也能保護陛下一二。”
宣景的眸色微暗:“原來謝相跟在朕身邊是為了保護朕的安全。有這麽多護衛在,謝相不必擔心。”
“保護陛下本來就是身為臣子的職責,且多個人總不是壞事,那些心懷不軌的人使起手段來可是防不勝防,多一個人跟著就是多一分保障,不然微臣也不放心,還請陛下不要拒絕。”
謝恆渾身上下都透著一股忠心耿耿的純臣味兒。
宣景無奈,隻得點點頭:“你說得對。”
謝恆下意識地揚起嘴角,“那在迴宮之前就讓微臣一直陪著陛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