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六年十二月末,光祿卿李儒病逝!


    太師董卓悲痛不已,但九卿之位不可空缺。遂下令,拜賈詡為光祿卿!


    原本一直低調做人的賈詡被逼無奈,隻好高調一迴!


    短短數天時間,袁氏的門生舊吏直接被換下來了個七七八八。取而代之的是蔡邕、荀爽等人的門生。


    袁氏想要取迴官職,就必須要和蔡邕、荀氏對上!蔡邕和荀爽為了家族利益,隻能寸步不讓!


    好一手驅狼吞虎!不愧為‘毒士’!


    若是李儒未曾平息輿論,為董卓‘正名’,則董卓名聲敗壞!


    諸侯正好趁勢而起,利用討董為由積聚實力!


    可惜,李儒以雷霆手段為董卓‘正名’,而賈詡則將蔡氏、荀氏拉上了董卓的戰車!使得這些世家的算盤再次打空了!


    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次年,帝取年號為‘初平’,當年即為初平元年(190年)。


    初平元年一月,曹操以董卓有不臣之心,以清君側為名,發矯詔馳報各道,聯盟討董。


    青史留名的‘十八路諸侯討董’,正式拉開序幕!


    袁紹得曹操的矯詔後大喜,千盼萬盼,終於盼來了報仇的機會!現在一想到董卓,他的右肩就有一種若有若無的刺痛!


    於是他迅速召集麾下文武,傾巢而出,引兵三萬,離渤海來與曹操會盟。


    曹操作檄文傳達諸郡。


    檄文曰:


    操等謹以大義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滅國(陳留國)弑君(陳留王),穢亂宮禁,殘害生靈,狼戾不仁,罪惡充積!今奉天子密詔,大集義兵,誓欲掃清華夏,剿戮群兇。望興義師,共泄公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曹操發檄文之後,事實的發展與曆史如出一轍!


    各鎮諸侯皆起兵相應:


    第一鎮,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


    第二鎮,冀州刺史韓馥。


    第三鎮,豫州刺史孔伷。


    第四鎮,兗州刺史劉岱。


    第五鎮,河內郡太守王匡。


    第六鎮,陳留太守張邈。


    第七鎮,東郡太守喬瑁。


    第八鎮,山陽太守袁遺。


    第九鎮,濟北相鮑信。


    第十鎮,北海太守孔融。


    第十一鎮,廣陵太守張超。


    第十二鎮,徐州刺史陶謙。


    第十三鎮,自封西涼太守馬騰。


    第十四鎮,北平太守公孫瓚。


    第十五鎮,上黨太守張楊。


    第十六鎮,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


    第十七鎮,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


    諸路軍馬,多少不等,有三萬者,有一二萬者,各領文官武將,投洛陽來。


    縱觀十八路諸侯名目,有四人是袁氏之人:袁紹、袁術、袁遺以及袁氏門生冀州刺史韓馥!


    袁氏果然是人才輩出!


    消息傳到雒陽,董卓大怒,直接在大朝會上向袁隗發難。


    “爾等好大的膽子,在這食君之祿,暗地裏卻聯係關外逆賊,當真該死”


    隨著董卓發怒後,朝堂文武百官嚇的瑟瑟發抖,膽小的官更是有人嚇的暈厥過去。


    “來人呢給老夫將袁槐拿下老夫要祭旗,將袁氏一族抄家滅族”


    隨著暴怒之下董卓的喝令,身穿鎧甲的士卒轟然而入,直接將年邁的袁槐擒下。


    一時間袁槐更是一臉憤怒的大喝道:“董賊,爾禍國殃民,亂國之賊也,來日定當不得好死”


    一旁的吳謀卻從袁槐那雙渾濁的雙眸中看出了一副決然與欣喜之色,心中猛然一頓,果然袁氏有鬼。


    “主公,袁家乃是四世三公,天下門生故吏遍布天下,不可輕動也。”吳謀在董卓耳邊低聲道:


    “不如將其交給謀,謀自有辦法炮製他們!”


    自從李儒死後,董卓的性子就有所收斂,見吳謀有更好的辦法,自無不許!


    袁氏事了,該討論派何人抵擋諸侯了。


    而吳謀身為司隸校尉,有守衛司隸之責!


    董卓遂令吳謀以司隸校尉之職,加拜征東將軍,節製虎牢關三萬兵馬!


    吳謀去虎牢關前向董卓討要袁氏滿門,並派背嵬軍士卒負責押送,唯一命令就是不許令袁氏之人有死亡!


    這些袁氏之人,吳謀自有大用!


    雒陽距離虎牢關不遠,朝發夕至!


    吳謀到了虎牢關後,隨即下令讓士卒去開采石頭、砍伐滾木!


    並且征召民夫,大肆加固城牆,修建甕城、城牆馬麵!


    一切事情都進行得緊鑼密鼓,吳謀所需要做的就是帶著郝昭在城中轉悠,研究該如何守城。


    吳謀確實不怎麽會守城,但是不要緊,郝昭是這方麵的天才。


    吳謀隻需要說出這方麵的想法,郝昭就能夠立刻實行,一點就通。在他們倆的布置下,虎牢關變得固若金湯!


    接下來就是對士卒進行操練,比如最基本的射箭。


    打起仗來,沒時間給你分什麽弓箭兵的,都是拿起弓箭就必須射。


    射得中射不中不是個問題,到時候萬箭齊發,怎麽樣都能射中幾個!


    但是為了確保守城的穩定,吳謀還是將後世所謂的‘三段射’教給了這些士卒。


    就在吳謀在虎牢關操練士卒時,北平太守公孫瓚,統領精兵一萬五千,路經德州平原縣。


    平原縣有個他的老同學,這時候同學的關係可以參考李儒幾次為吳謀謀利。


    正行走在官道上,遙見桑樹叢中,一麵黃旗出現,上書鬥大一個‘劉’字,數騎在大旗底下出現。


    為首那人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麵如冠玉,唇若塗脂,端是一副好相貌!


    在他身後緊緊地跟著兩個大漢。


    右手一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麵如重棗,唇如塗脂;丹鳳眼,臥蠶眉,手持一柄青龍偃月刀,相貌堂堂,威風凜凜。正是關羽關雲長!


    左手一人身長八尺,麵色漆黑,豹頭環眼,燕頷虎須,手持一柄丈八蛇矛。正是桃源三結義中的張飛張翼德!


    公孫瓚見到為首的正是自已曾經的同窗好友,連忙策馬迎了上去。


    他許久未曾見過這個好友,一時間大喜,問道:“賢弟何故在此?”


    劉備有些不好意思道:“舊日蒙兄保備為平原縣令,今聞大軍過此,特來奉候,就請兄長入城歇馬。”


    公孫瓚指著他身後的兩人問道:“此何人也?”


    劉備略顯驕傲地道:“此關羽、張飛、備結義兄弟也。”


    公孫瓚當初對二人早有耳聞,“乃同破黃巾者乎?”


    劉備道:“皆此二人之力。”


    公孫瓚好奇地打量著兩人,問道:“其二人今居何職?”


    劉備有些難堪地迴答道:“關羽為馬弓手,張飛為步弓手。”


    “如此可謂埋沒英雄!今董卓作亂,天下諸侯共往誅之。賢弟可棄此卑官,一同討賊,力扶漢室,若何?”


    劉備此來正是欲借著舊情一同前往會盟,於是便道:“願往。”


    張飛憤憤不平道:“當時若容我殺了此賊,免有今日之事。”


    劉備就算聽見了,也隻能當做沒聽見。


    諸侯會盟定在一月末,足足一個月的時間用來給吳謀準備,滾石、擂木早已備好,城牆也早已加固完成!


    一切具備,隻欠東風!


    “諸侯聯軍,你們可不要讓我失望啊!”吳謀站立在城牆上眺望遠方。


    ps:這兩章有點不在狀態,見諒!


    甕城和馬麵的樣式我會發在評論區裏,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董氏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亂世風雪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亂世風雪行並收藏漢末董氏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