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接到吳謀的眼神,便主動接過話題道:“主公可曾聽聞商鞅此人?”
“自然聽過。如何又與商鞅扯上關係了?”
李儒笑答:“商君未入秦之前,秦國雖兵力強勁,民風彪悍,但卻遠遠達不到七國之首,更別提一統天下了。商君入秦後,立木取信於民,罰秦王世子以立威,引入法家,依法治國、治軍,這才有秦軍天下之冠的稱號。這也奠定了後來始皇帝一統天下。”
李儒說完後靜靜的看著董卓,他想看看自己效忠了這麽多年的主公究竟有沒有那種野心。若是沒有野心,董卓不必在意是否的民心;若是有,那就必須整頓軍紀,禁止擾民,取信於民。
董卓想了很久,李儒和吳謀看了他很久。以至於帳中的油燈燈芯都快燒沒了,燈光微弱,可吳謀和李儒沒一個人敢去將燈芯挑亮。因為營帳中的氣氛越來越壓抑,董卓身上的氣勢越來越強。
終於,董卓站了起來,看著手底下的兩個謀臣,點了點頭道:“我覺得你們兩個說得對,是該好好整頓一下我西涼軍了。”
董卓沒有很露骨的說出自己的野心,但李儒和吳謀都明白他的意思。
“主公,謀想向您討要一百親衛,以作執法隊。”吳謀說話很直接。
董卓應允,讓吳謀去找典韋要人。
這時李儒站了出來道:“不可,主公。叔德在西涼軍毫無根基,恐怕不能服眾,不如將捉人和行罰的事宜交給儒吧!”
“我……”
李儒見吳謀還要說話,直接打斷他的話:“我身為你的師兄當然不會跟你搶功勞,給犯人定罪一事便交給你吧!”
董卓活了四五十年了,眼睫毛都是空的,對李儒的做法自然是心知肚明,於是點點頭答應了。
吳謀見董卓答應了,也就沒什麽好說了。
當吳謀走出營帳時,已經過了一個時辰了,門口的近衛也換了,典韋不知道去哪睡覺了。
營帳內,董卓看著李儒,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自己知道李儒是為了保護吳謀,而不是爭權奪利。
李儒也喘了口氣道:“以後西涼軍的天下都是年輕人的了!主公和我都老了!”
董卓也是很感慨,李儒沒比董卓小多少,也就小幾歲。“當初我也不知道怎麽地就把女兒嫁給你了!稀裏糊塗就成你嶽丈了!一晃眼我外孫都好幾歲了。”
“主公,我們現在是在軍營中,隻有軍職之分。”李儒提醒道。
“嗯。文優啊,聽說前陣子張濟的侄子拜師學藝迴來了?還學了一身好本事,連張濟都不是他的對手了!”董卓笑著道。
李儒也隨著董卓迴憶往昔。
……
吳謀是被吵醒的,揉了揉惺忪的眼睛,側耳聽到的是‘十七條禁律五十四斬’的具體條例。看來李儒的動作挺快的,一個晚上就準備好了。
起床,洗漱,吃上兩個鍋盔再喝上一碗稀粥,第四天的軍營生活開始了。
軍規頒布的第一天還好,大家都不明事理,沒有敢帶頭的,隻想靜靜觀望。
但軍隊中最不缺的就是不聽話的刺頭。第二天就有人帶頭觸犯軍規,盡管那幾個被處罰過的校尉拚命約束自己手下,但還是被李儒抓到了整整三十餘人,算送到吳謀這裏來了。
三十多個人被反綁這雙手,壓在吳謀帳前,吳謀笑得很燦爛,那些個軍士以為法不責眾,吳謀沒膽量對他們做什麽。
結果吳謀拿出一份竹簡,依次念這他們的名字和所犯的罪名,以及…對他們的處罰。
李儒接到了吳謀的‘判決’,直接交給董卓,董卓大手一揮,讓李儒看著辦。
……
“真大膽!”吳謀坐在帳中,聽著徐晃的講述。
徐晃生怕自己描述的不夠清楚,直接站起來用手比劃:“那個李長史真狠,除了要防備白波軍…賊的一萬人以外,整整四萬士卒,當著整整四萬士卒的麵,一起殺了。再加上前日殺的十二個人的人頭,一起懸掛在轅門上呢!將近五十個人頭,掛滿了整個轅門,現在那人頭還在滴血那!”
吳謀笑著道:“估計我們以後會輕鬆許多,已經立威,很多士卒已經有了懼意,應該不會在觸犯軍規了。”
徐晃點了點頭,現在的徐晃還不是那個穩重大氣的‘五子良將’,還沒有那種閱曆和經驗,所以他現在特別興奮,翻來覆去的講:“吳主簿,你是不知道,看著那些禍害百姓、壓迫同袍的人我就來氣。這下殺了,我這心裏舒服多了。”
吳謀笑著調侃道:“那你當初為什麽投了白波賊?那些白波賊不也是在禍害百姓嗎?”
徐晃虎背熊腰的一個大漢被臊的臉頰通紅,“我、我在家鄉本來是個小吏的,後來上級為了斂財,把我們這些人壓迫的太狠了,我們才投的白波賊。”
“你們?”吳謀看著他。
“對啊!我們一夥十多個人,投了白波以後,你們的圍剿大軍就到了。再後來的事你也知道了。”徐晃手一攤很無奈的說著。
“嗯……”吳謀像是想要說什麽,卻被一陣鼓聲打斷了。
‘咚~咚~咚~’
吳謀看了一眼徐晃道:“是聚將鼓,你在這好好待著,不要妄想反水。”說完穿好李儒送的內甲,提上劍,大步向中軍大帳走去。
徐晃歎了口氣喃喃道:“還是沒相信我。”
……
董卓跪坐與上首,左邊站著李儒和吳謀,以及一些文士。右邊站著李傕、郭汜和那幾個校尉。
董卓掃視眾人,深吸一口氣道:“諸位,我等要撤兵了。”
下麵一片嘩然,眾將不解。就連吳謀也沒預料到怎麽就突然要撤軍了呢?
董卓拍了拍桌案,示意諸將安靜,隨後很平淡的說道:“匈奴人南下了。”
吳謀很疑惑,“主公,可是南匈奴?”
董卓點了點頭道:“正是南匈奴。”
李儒這時候站出來解釋道:“黃巾之亂時,匈奴恰好內亂,匈奴單於向漢朝求援,那時候誰有時間管匈奴人內亂的事。現在不知道是哪一個叛亂部族的匈奴,直接殺入並州,殺了並州刺史,還號稱有十萬控弦之士,河東與並州接壤……”
董卓也是假惺惺的擠出幾滴眼淚道:“當初我為並州牧時,刺史張懿與我還是同僚,想不到如今……唉!”
……
“自然聽過。如何又與商鞅扯上關係了?”
李儒笑答:“商君未入秦之前,秦國雖兵力強勁,民風彪悍,但卻遠遠達不到七國之首,更別提一統天下了。商君入秦後,立木取信於民,罰秦王世子以立威,引入法家,依法治國、治軍,這才有秦軍天下之冠的稱號。這也奠定了後來始皇帝一統天下。”
李儒說完後靜靜的看著董卓,他想看看自己效忠了這麽多年的主公究竟有沒有那種野心。若是沒有野心,董卓不必在意是否的民心;若是有,那就必須整頓軍紀,禁止擾民,取信於民。
董卓想了很久,李儒和吳謀看了他很久。以至於帳中的油燈燈芯都快燒沒了,燈光微弱,可吳謀和李儒沒一個人敢去將燈芯挑亮。因為營帳中的氣氛越來越壓抑,董卓身上的氣勢越來越強。
終於,董卓站了起來,看著手底下的兩個謀臣,點了點頭道:“我覺得你們兩個說得對,是該好好整頓一下我西涼軍了。”
董卓沒有很露骨的說出自己的野心,但李儒和吳謀都明白他的意思。
“主公,謀想向您討要一百親衛,以作執法隊。”吳謀說話很直接。
董卓應允,讓吳謀去找典韋要人。
這時李儒站了出來道:“不可,主公。叔德在西涼軍毫無根基,恐怕不能服眾,不如將捉人和行罰的事宜交給儒吧!”
“我……”
李儒見吳謀還要說話,直接打斷他的話:“我身為你的師兄當然不會跟你搶功勞,給犯人定罪一事便交給你吧!”
董卓活了四五十年了,眼睫毛都是空的,對李儒的做法自然是心知肚明,於是點點頭答應了。
吳謀見董卓答應了,也就沒什麽好說了。
當吳謀走出營帳時,已經過了一個時辰了,門口的近衛也換了,典韋不知道去哪睡覺了。
營帳內,董卓看著李儒,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自己知道李儒是為了保護吳謀,而不是爭權奪利。
李儒也喘了口氣道:“以後西涼軍的天下都是年輕人的了!主公和我都老了!”
董卓也是很感慨,李儒沒比董卓小多少,也就小幾歲。“當初我也不知道怎麽地就把女兒嫁給你了!稀裏糊塗就成你嶽丈了!一晃眼我外孫都好幾歲了。”
“主公,我們現在是在軍營中,隻有軍職之分。”李儒提醒道。
“嗯。文優啊,聽說前陣子張濟的侄子拜師學藝迴來了?還學了一身好本事,連張濟都不是他的對手了!”董卓笑著道。
李儒也隨著董卓迴憶往昔。
……
吳謀是被吵醒的,揉了揉惺忪的眼睛,側耳聽到的是‘十七條禁律五十四斬’的具體條例。看來李儒的動作挺快的,一個晚上就準備好了。
起床,洗漱,吃上兩個鍋盔再喝上一碗稀粥,第四天的軍營生活開始了。
軍規頒布的第一天還好,大家都不明事理,沒有敢帶頭的,隻想靜靜觀望。
但軍隊中最不缺的就是不聽話的刺頭。第二天就有人帶頭觸犯軍規,盡管那幾個被處罰過的校尉拚命約束自己手下,但還是被李儒抓到了整整三十餘人,算送到吳謀這裏來了。
三十多個人被反綁這雙手,壓在吳謀帳前,吳謀笑得很燦爛,那些個軍士以為法不責眾,吳謀沒膽量對他們做什麽。
結果吳謀拿出一份竹簡,依次念這他們的名字和所犯的罪名,以及…對他們的處罰。
李儒接到了吳謀的‘判決’,直接交給董卓,董卓大手一揮,讓李儒看著辦。
……
“真大膽!”吳謀坐在帳中,聽著徐晃的講述。
徐晃生怕自己描述的不夠清楚,直接站起來用手比劃:“那個李長史真狠,除了要防備白波軍…賊的一萬人以外,整整四萬士卒,當著整整四萬士卒的麵,一起殺了。再加上前日殺的十二個人的人頭,一起懸掛在轅門上呢!將近五十個人頭,掛滿了整個轅門,現在那人頭還在滴血那!”
吳謀笑著道:“估計我們以後會輕鬆許多,已經立威,很多士卒已經有了懼意,應該不會在觸犯軍規了。”
徐晃點了點頭,現在的徐晃還不是那個穩重大氣的‘五子良將’,還沒有那種閱曆和經驗,所以他現在特別興奮,翻來覆去的講:“吳主簿,你是不知道,看著那些禍害百姓、壓迫同袍的人我就來氣。這下殺了,我這心裏舒服多了。”
吳謀笑著調侃道:“那你當初為什麽投了白波賊?那些白波賊不也是在禍害百姓嗎?”
徐晃虎背熊腰的一個大漢被臊的臉頰通紅,“我、我在家鄉本來是個小吏的,後來上級為了斂財,把我們這些人壓迫的太狠了,我們才投的白波賊。”
“你們?”吳謀看著他。
“對啊!我們一夥十多個人,投了白波以後,你們的圍剿大軍就到了。再後來的事你也知道了。”徐晃手一攤很無奈的說著。
“嗯……”吳謀像是想要說什麽,卻被一陣鼓聲打斷了。
‘咚~咚~咚~’
吳謀看了一眼徐晃道:“是聚將鼓,你在這好好待著,不要妄想反水。”說完穿好李儒送的內甲,提上劍,大步向中軍大帳走去。
徐晃歎了口氣喃喃道:“還是沒相信我。”
……
董卓跪坐與上首,左邊站著李儒和吳謀,以及一些文士。右邊站著李傕、郭汜和那幾個校尉。
董卓掃視眾人,深吸一口氣道:“諸位,我等要撤兵了。”
下麵一片嘩然,眾將不解。就連吳謀也沒預料到怎麽就突然要撤軍了呢?
董卓拍了拍桌案,示意諸將安靜,隨後很平淡的說道:“匈奴人南下了。”
吳謀很疑惑,“主公,可是南匈奴?”
董卓點了點頭道:“正是南匈奴。”
李儒這時候站出來解釋道:“黃巾之亂時,匈奴恰好內亂,匈奴單於向漢朝求援,那時候誰有時間管匈奴人內亂的事。現在不知道是哪一個叛亂部族的匈奴,直接殺入並州,殺了並州刺史,還號稱有十萬控弦之士,河東與並州接壤……”
董卓也是假惺惺的擠出幾滴眼淚道:“當初我為並州牧時,刺史張懿與我還是同僚,想不到如今……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