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韶:“柚心,送大夫出去。”
送走大夫,楊韶原本要將方子和大夫所說的注意事項告訴白楓廬院裏的下人的,可她這才發現,她們已經來了大半天了,竟然沒有一人出來接待。
整個院裏空空的,像是沒有人住一般。
正想著,房間內傳來白楓廬的聲音:
“咳咳咳……水……喝水……”
因為沒有人,楊韶也顧不得許多,直接走了進去。
映入眼簾的就是赤裸著上身,背朝上趴在床上的白楓廬。
房間內沒有火爐,溫度不比外麵暖和,而白楓廬因為背上的傷,被子隻是虛蓋了一點。
楊韶立馬倒了一杯水,竟然也是涼的,旁的也沒有了,隻能將就一下。
她將水杯放到白楓廬麵前,輕聲喚他:
“三弟,三弟,水來了。”
白楓廬聽到後想要伸手去接,可是一伸手就扯著後背疼。
“嘶……”
楊韶看不下去了,索性開口道:
“三弟,冒犯了。”
隨後一隻手扶著白楓廬的頭,一隻手將茶杯湊到白楓廬的口邊喂給他水。
喝完水後白楓廬恢複了一點力氣。
聲音沙啞,對著楊韶開口:
“有勞二嫂了,我與二嫂終究身份不便,二嫂還是快些離開吧。”
白楓廬這番情形,身邊又沒有人照顧,楊韶哪能放下心來。
楊韶:“是父親讓我來看你的,不會有人多說。
隻是你這院中怎麽都沒有下人,誰來照顧你?”
白楓廬:“嗬,二嫂剛進門不久不了解也是正常。
我這院裏,從來都隻有我自己。
之前還有幾個小廝,後麵被賀牧要走了,便再也沒有迴來過。”
楊韶越聽越皺眉,她實在無法想象白楓廬在白家的日子會這麽難過。
楊韶:“可如今你受傷了,這麽下去也不是辦法。
我一會兒迴院裏安排幾個下人過來照顧你。”
白楓廬苦笑一聲:
“二嫂還是別費力氣了,今日打我的是母親,你又剛進白家。
若讓母親知道你幫我,她會覺得你這是在與她作對,日後免不了要處處苛責於你。
這樣的事、這樣的傷我已經習慣了,便不勞二嫂費心了。
我休息一下,二嫂請自便。”
說完,白楓廬便閉目修養,楊韶還想開口但是話到了嘴邊又沒說出來。
看了一眼床上的白楓廬,隻得出了房門離去。
在楊韶離開後不久,一侍衛從暗處走出來進了屋。
“公子,需要屬下幫你燒火爐嗎?”
床上的白楓廬緩緩睜開眼睛,然後起身坐在床邊,這一串動作行雲流水,絲毫不見剛剛那副虛弱的模樣。
白楓廬:“不必,冷點兒好。
這幾日她會過來,你讓其他人也藏好些,別露餡了。”
侍衛:“是,可若是她不會來呢?公子豈不是白受傷了。”
白楓廬嘴角邪魅笑著:
“不,她會來的。”
——
武德殿上,驚心動魄的殿試終於結束。
此次殿試並非由齊武帝親自擬題,而是由三省合議出題。
隻不過不同的是,今年殿上前來觀摩殿試的人,除了一貫的幾位朝臣,今年還多了清遠先生和蘇泊青。
既由三省合議出題,那麽閱卷人也是以三省為主,三省出題人根據考生答卷得出成績名單,其成績名單最終呈給齊武帝定奪。
此刻名單已呈至陛下處,齊武帝挑選了名列前三的三人答卷看了看,並無異議,隨後落下定印,太監當場宣布結果。
不出所料的:葉承之榮登榜首,狀元及第;方淮和方衍分別斬獲榜眼和探花。
眾人齊齊跪謝聖恩。
齊武帝看著葉承之,想起了自己當初說過的話:
“朕曾允諾你,隻要你考取狀元,你的字朕來替你取。
隻不過這原本該是由葉卿取的,葉卿應該不會怪朕吧?”
齊武帝一臉欣喜,看得出來今日確實開心。
葉承之:“能得聖上取字,是承之之幸,也是葉家之幸,父親自當欣喜萬分。”
齊武帝高聲笑著,而後大手一揮,在紙上寫下“沐鈞”二字。
齊武帝:“其沐意為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 ,朕希望你為人達理且爾雅;
而鈞則是世溷濁而不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凜凜威風、公正嚴明。
你覺得如何?”
葉承之俯身拜地:“葉沐鈞叩謝聖上賜字。”
三名之外的人員任職則是由吏部商議安排,榜上前三則是由聖上指定或是由聖上指派人安置。
齊武帝:“關於三位進士任職,諸位有何提議?”
聖上一句話出,其他人還未開口,蘇泊青率先走了出來。
蘇泊青:“啟稟聖上,微臣之前曾上書向陛下要人,如今正是好機會。
微臣底下司諫一職,空缺已久,臣以年邁,諫院之事積少成多,是在應接不暇。
所以老臣鬥膽懇請聖上,擇一人補了這差事,好讓老臣鬆口氣。”
蘇泊青這話一出可不得了,一時殿內立即便出現兩方陣營。
白家人為方淮說話,蘇家人為方衍說話,都想讓自己支的一方進諫院。
那可是諫院!
方淮有些懵,蘇家人支持方衍倒是正常,可白家人為何會向聖上舉薦他?他明明是站太子的,這讓他百思不得其解。
對比之下,葉承之這邊倒是顯得淡定許多。
蘇家這邊是事先知會過的,讓方衍來幫葉承之分流。
利用兩方爭奪將葉承之單獨摘開,蘇泊青拋了個引子,代表進諫院這事不是葉家葉承之主動提出,而是因為諫院確認、蘇泊青確認才將此事提上議程。
那麽接下來就是關鍵的一環——清遠先生。
齊武帝看著下麵爭持不下的兩方朝臣,有些頭疼。
場上三人,兩個陣營。
雖然葉承之這邊靜悄悄的,但是滿朝上下皆知葉家與太子的關係。
此刻讓誰進諫院說白了就是那些人想看看齊武帝偏向哪邊更多一點而已。
齊武帝不想助長太子的氣焰,但又忌憚白家在朝堂上的勢力,一時難以抉擇。
齊武帝:“清遠先生的意見呢?”
清遠先生悠哉喝著茶,這次殿試他本不該參與的,隻是齊武帝盛請,再加上之前給了葉絮之一個小承諾,故而還是來了。
送走大夫,楊韶原本要將方子和大夫所說的注意事項告訴白楓廬院裏的下人的,可她這才發現,她們已經來了大半天了,竟然沒有一人出來接待。
整個院裏空空的,像是沒有人住一般。
正想著,房間內傳來白楓廬的聲音:
“咳咳咳……水……喝水……”
因為沒有人,楊韶也顧不得許多,直接走了進去。
映入眼簾的就是赤裸著上身,背朝上趴在床上的白楓廬。
房間內沒有火爐,溫度不比外麵暖和,而白楓廬因為背上的傷,被子隻是虛蓋了一點。
楊韶立馬倒了一杯水,竟然也是涼的,旁的也沒有了,隻能將就一下。
她將水杯放到白楓廬麵前,輕聲喚他:
“三弟,三弟,水來了。”
白楓廬聽到後想要伸手去接,可是一伸手就扯著後背疼。
“嘶……”
楊韶看不下去了,索性開口道:
“三弟,冒犯了。”
隨後一隻手扶著白楓廬的頭,一隻手將茶杯湊到白楓廬的口邊喂給他水。
喝完水後白楓廬恢複了一點力氣。
聲音沙啞,對著楊韶開口:
“有勞二嫂了,我與二嫂終究身份不便,二嫂還是快些離開吧。”
白楓廬這番情形,身邊又沒有人照顧,楊韶哪能放下心來。
楊韶:“是父親讓我來看你的,不會有人多說。
隻是你這院中怎麽都沒有下人,誰來照顧你?”
白楓廬:“嗬,二嫂剛進門不久不了解也是正常。
我這院裏,從來都隻有我自己。
之前還有幾個小廝,後麵被賀牧要走了,便再也沒有迴來過。”
楊韶越聽越皺眉,她實在無法想象白楓廬在白家的日子會這麽難過。
楊韶:“可如今你受傷了,這麽下去也不是辦法。
我一會兒迴院裏安排幾個下人過來照顧你。”
白楓廬苦笑一聲:
“二嫂還是別費力氣了,今日打我的是母親,你又剛進白家。
若讓母親知道你幫我,她會覺得你這是在與她作對,日後免不了要處處苛責於你。
這樣的事、這樣的傷我已經習慣了,便不勞二嫂費心了。
我休息一下,二嫂請自便。”
說完,白楓廬便閉目修養,楊韶還想開口但是話到了嘴邊又沒說出來。
看了一眼床上的白楓廬,隻得出了房門離去。
在楊韶離開後不久,一侍衛從暗處走出來進了屋。
“公子,需要屬下幫你燒火爐嗎?”
床上的白楓廬緩緩睜開眼睛,然後起身坐在床邊,這一串動作行雲流水,絲毫不見剛剛那副虛弱的模樣。
白楓廬:“不必,冷點兒好。
這幾日她會過來,你讓其他人也藏好些,別露餡了。”
侍衛:“是,可若是她不會來呢?公子豈不是白受傷了。”
白楓廬嘴角邪魅笑著:
“不,她會來的。”
——
武德殿上,驚心動魄的殿試終於結束。
此次殿試並非由齊武帝親自擬題,而是由三省合議出題。
隻不過不同的是,今年殿上前來觀摩殿試的人,除了一貫的幾位朝臣,今年還多了清遠先生和蘇泊青。
既由三省合議出題,那麽閱卷人也是以三省為主,三省出題人根據考生答卷得出成績名單,其成績名單最終呈給齊武帝定奪。
此刻名單已呈至陛下處,齊武帝挑選了名列前三的三人答卷看了看,並無異議,隨後落下定印,太監當場宣布結果。
不出所料的:葉承之榮登榜首,狀元及第;方淮和方衍分別斬獲榜眼和探花。
眾人齊齊跪謝聖恩。
齊武帝看著葉承之,想起了自己當初說過的話:
“朕曾允諾你,隻要你考取狀元,你的字朕來替你取。
隻不過這原本該是由葉卿取的,葉卿應該不會怪朕吧?”
齊武帝一臉欣喜,看得出來今日確實開心。
葉承之:“能得聖上取字,是承之之幸,也是葉家之幸,父親自當欣喜萬分。”
齊武帝高聲笑著,而後大手一揮,在紙上寫下“沐鈞”二字。
齊武帝:“其沐意為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 ,朕希望你為人達理且爾雅;
而鈞則是世溷濁而不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凜凜威風、公正嚴明。
你覺得如何?”
葉承之俯身拜地:“葉沐鈞叩謝聖上賜字。”
三名之外的人員任職則是由吏部商議安排,榜上前三則是由聖上指定或是由聖上指派人安置。
齊武帝:“關於三位進士任職,諸位有何提議?”
聖上一句話出,其他人還未開口,蘇泊青率先走了出來。
蘇泊青:“啟稟聖上,微臣之前曾上書向陛下要人,如今正是好機會。
微臣底下司諫一職,空缺已久,臣以年邁,諫院之事積少成多,是在應接不暇。
所以老臣鬥膽懇請聖上,擇一人補了這差事,好讓老臣鬆口氣。”
蘇泊青這話一出可不得了,一時殿內立即便出現兩方陣營。
白家人為方淮說話,蘇家人為方衍說話,都想讓自己支的一方進諫院。
那可是諫院!
方淮有些懵,蘇家人支持方衍倒是正常,可白家人為何會向聖上舉薦他?他明明是站太子的,這讓他百思不得其解。
對比之下,葉承之這邊倒是顯得淡定許多。
蘇家這邊是事先知會過的,讓方衍來幫葉承之分流。
利用兩方爭奪將葉承之單獨摘開,蘇泊青拋了個引子,代表進諫院這事不是葉家葉承之主動提出,而是因為諫院確認、蘇泊青確認才將此事提上議程。
那麽接下來就是關鍵的一環——清遠先生。
齊武帝看著下麵爭持不下的兩方朝臣,有些頭疼。
場上三人,兩個陣營。
雖然葉承之這邊靜悄悄的,但是滿朝上下皆知葉家與太子的關係。
此刻讓誰進諫院說白了就是那些人想看看齊武帝偏向哪邊更多一點而已。
齊武帝不想助長太子的氣焰,但又忌憚白家在朝堂上的勢力,一時難以抉擇。
齊武帝:“清遠先生的意見呢?”
清遠先生悠哉喝著茶,這次殿試他本不該參與的,隻是齊武帝盛請,再加上之前給了葉絮之一個小承諾,故而還是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