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趙明亮的先鋒已經抵達南澗,南澗獻城投降,沙裏奇領著先鋒軍直奔開南。
開南無險可守,根本就沒有任何可能擋住騎兵的攻擊,而開南離大理對於騎兵隻有一天的路程。
此時段智祥兵敗的消息傳迴了大理,大理朝野震動,事情來得太過突然。
高泰祥眼前一片漆黑,他不理解為什麽敵軍來得如此快,一點反應的時間都不給。
更不理解段智祥大軍去哪了,怎麽會讓敵軍直接殺穿南澗。
高泰祥第一時間調動所有能調動的士兵前往龍尾關,包括大理百姓也要協助守關。
大理被緊急動員起來,百姓成群結隊的前往龍尾關,運送糧草和物資。
另一頭的趙明亮大軍進駐南澗,因為天色已晚,直接留宿在南澗。
而前鋒沙裏奇抵達開南時,開南除老幼婦孺,其餘人都被官府強行帶到龍尾關守關。
因為時間倉促,龍尾關隻召集到不到5000守軍和數萬百姓。
百姓在城關上忙碌著,搬石頭的、搬木頭的、抬火油的、還有挑金汁的,試圖守住大理城這最後一道關隘。
沙裏奇火速通過開南抵達大理下關—龍尾關。
……
天色已晚,站在龍尾關外,遙望著城牆上數萬百姓舉著火把正在修建防禦工事,沙裏奇一下頭就大了。
沙裏奇太清楚對平民出手到底意味著什麽。
沙裏奇想了想眉頭一皺,一臉晦氣地說道:“殺平民的鍋我實在背不起。
給將軍發電,龍尾關守軍不多,但有十數萬大理百姓參與守城,請求下一步指示。”
杜杲拿著電文第一時間來到了趙明亮的臥室外,大喊道:“將軍!!!前線有急事!!!”
片刻後,屋子裏的燈亮了,隻聽到趙明亮渾厚地聲音:“帶杜將軍去客廳,我隨後就來。”
客廳裏,杜杲把電文遞給趙明亮:“將軍,真不好意思。”
趙明亮擺擺手,輕聲說道:“沒事,我什麽都沒幹,就是今天睡得早些。”
說完接過電文看了起來,看完電報又看了一遍,拿出地圖看了起來,思慮片刻喊道:“蕙蘭,你好了沒有?出來幫我看看。”
話音剛落:“來啦,來啦!”董蕙蘭穿著一身家居服,麵色潮紅,打開臥室的門走了出來。
杜杲笑了笑,輕聲調侃道:“打掃戰場還得你們倆親自來啊?讓那兩個侍妾做就是了。”
董蕙蘭一臉尷尬:“索額找我什麽事?”
趙明亮微微一笑,柔聲說道:“大理去過嗎?”
董蕙蘭點點頭,肯定地說道:“當然,常去!”
趙明亮把電報遞給董蕙蘭:“有沒有別的路進入大理?”
董蕙蘭點點頭:“有啊,我先看看電文。”
看完電報,董蕙蘭一攤手:“這事太簡單了,大理這個城市西麵是點蒼山,東麵是洱海,一山一海把大理夾在中間。
南麵是龍尾關鎮守南關,也就是下關。
北麵是鄧賧,是大理北關,也叫上關。
他們人本身不多,整個大理人口也就四五十萬,也許還能多點,但多不哪去。
而且天還黑了,可派先鋒繞著洱海到北麵拿下鄧賧,大理就徹底失去屏障了。
不戰自破,一個都別想著跑。”
趙明亮一臉得意:“命令沙裏奇立刻繞過洱海取北關鄧賧,封住北部出口。
命令高顯達帶5000騎兵馬上出發,頂到沙裏奇的原駐地,先不要進攻。
其他人馬明日卯時三刻向龍尾關出發。”
……
大理軍民連夜奮戰,不斷向龍尾關運送守關物資,而讓他們想不到的是,沙裏奇已經繞過洱海於第二日辰時來到了鄧賧城關下。
鄧賧城隻有幾百守軍,看到鋪天蓋地的大軍一下弄不會了。
衝鋒號響起,兩支千人句芒騎兵,在城門前橫向相互交叉騎行,用單兵弩直接壓製著城頭上防守的士兵。
士兵蹲在牆垛後根本不敢露頭,守將還沒有來得及投降,大門就被炸開,城破,沙裏奇殺進了鄧賧城。
沒有想象中的屠城,留下少量守軍看守,沙裏奇帶著大部隊直接南下向大理城殺來。
而此時在龍尾關防守的高泰祥,還在指揮布防,城外的高顯達看著忙碌的龍尾關冷笑一聲:“這個小可愛是真的很可愛!”
矛二在一旁說道:“趙將軍下午就到了,我們要不要先拿下這裏?”
高顯達笑了笑,沉聲說道:“他沙裏奇不敢殺平民,我就敢啊?
我是長了幾個腦袋?活膩味了嗎?
咱們聽令行事,別操別的心了。”
……
太陽西斜,此時的太陽,已經收迴了灼熱、奪目的光芒,麵向大地噴射出萬丈渾厚的餘光。
光照的大地金燦燦的,好像鍍了一層金,又似給大地披上了一層金色的麵紗。
趙明亮的大軍在最後一縷夕陽照在大地上的那一刻,抵達了龍尾關城下。
……
北方,沙裏奇的騎兵也抵達了大理城。
此時此刻,包括禁軍在內的所有武裝都幾乎派到龍尾關,整個大理城所擁有的守軍數量加起來也不過隻有區區兩千多人而已。
麵對這突如其來、猶如神兵天降般的敵人,大理城內的所有人都陷入了極度的恐慌之中。
每個人心中都充滿了不安和恐懼,不知道接下來將會發生什麽事情。
在這種情況下,能夠被調動的人員幾乎都已經前往了龍尾關,甚至連普通的老百姓也不例外。
大家紛紛投身到這場保衛戰之中,希望能夠共同抵禦外敵的入侵。
佛祖沒有保佑得了段智廉,整個大理城都亂了,大量的官員開始收拾細軟。
大量的百姓開始往地窖裏搬運物資,藏匿子女。
段智廉坐在王座上兩眼發呆,自己沒有等來佛祖保佑,等來的卻是天罰。
身側高禾抱拳行禮說道:“陛下,我們撤吧,城破了,大家都可活,唯獨您不可。
趁著大軍還沒有把城圍死,微臣帶著人護送您從水路走,咱們去三賧(麗江)。”
段智廉自嘲一笑:“我誠心向佛,為什麽佛祖要舍棄我?”
高禾急得直跺腳:“陛下,再不走真來不及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我們撤往三賧,集合軍隊再打迴來!”
段智廉兩眼無光:“寡人還有軍隊嗎?沒了,都沒啦!!!”
高禾咬咬牙,給身後禁軍使了一個眼色,禁軍會意,架起段智廉離開了大理國皇宮。
開南無險可守,根本就沒有任何可能擋住騎兵的攻擊,而開南離大理對於騎兵隻有一天的路程。
此時段智祥兵敗的消息傳迴了大理,大理朝野震動,事情來得太過突然。
高泰祥眼前一片漆黑,他不理解為什麽敵軍來得如此快,一點反應的時間都不給。
更不理解段智祥大軍去哪了,怎麽會讓敵軍直接殺穿南澗。
高泰祥第一時間調動所有能調動的士兵前往龍尾關,包括大理百姓也要協助守關。
大理被緊急動員起來,百姓成群結隊的前往龍尾關,運送糧草和物資。
另一頭的趙明亮大軍進駐南澗,因為天色已晚,直接留宿在南澗。
而前鋒沙裏奇抵達開南時,開南除老幼婦孺,其餘人都被官府強行帶到龍尾關守關。
因為時間倉促,龍尾關隻召集到不到5000守軍和數萬百姓。
百姓在城關上忙碌著,搬石頭的、搬木頭的、抬火油的、還有挑金汁的,試圖守住大理城這最後一道關隘。
沙裏奇火速通過開南抵達大理下關—龍尾關。
……
天色已晚,站在龍尾關外,遙望著城牆上數萬百姓舉著火把正在修建防禦工事,沙裏奇一下頭就大了。
沙裏奇太清楚對平民出手到底意味著什麽。
沙裏奇想了想眉頭一皺,一臉晦氣地說道:“殺平民的鍋我實在背不起。
給將軍發電,龍尾關守軍不多,但有十數萬大理百姓參與守城,請求下一步指示。”
杜杲拿著電文第一時間來到了趙明亮的臥室外,大喊道:“將軍!!!前線有急事!!!”
片刻後,屋子裏的燈亮了,隻聽到趙明亮渾厚地聲音:“帶杜將軍去客廳,我隨後就來。”
客廳裏,杜杲把電文遞給趙明亮:“將軍,真不好意思。”
趙明亮擺擺手,輕聲說道:“沒事,我什麽都沒幹,就是今天睡得早些。”
說完接過電文看了起來,看完電報又看了一遍,拿出地圖看了起來,思慮片刻喊道:“蕙蘭,你好了沒有?出來幫我看看。”
話音剛落:“來啦,來啦!”董蕙蘭穿著一身家居服,麵色潮紅,打開臥室的門走了出來。
杜杲笑了笑,輕聲調侃道:“打掃戰場還得你們倆親自來啊?讓那兩個侍妾做就是了。”
董蕙蘭一臉尷尬:“索額找我什麽事?”
趙明亮微微一笑,柔聲說道:“大理去過嗎?”
董蕙蘭點點頭,肯定地說道:“當然,常去!”
趙明亮把電報遞給董蕙蘭:“有沒有別的路進入大理?”
董蕙蘭點點頭:“有啊,我先看看電文。”
看完電報,董蕙蘭一攤手:“這事太簡單了,大理這個城市西麵是點蒼山,東麵是洱海,一山一海把大理夾在中間。
南麵是龍尾關鎮守南關,也就是下關。
北麵是鄧賧,是大理北關,也叫上關。
他們人本身不多,整個大理人口也就四五十萬,也許還能多點,但多不哪去。
而且天還黑了,可派先鋒繞著洱海到北麵拿下鄧賧,大理就徹底失去屏障了。
不戰自破,一個都別想著跑。”
趙明亮一臉得意:“命令沙裏奇立刻繞過洱海取北關鄧賧,封住北部出口。
命令高顯達帶5000騎兵馬上出發,頂到沙裏奇的原駐地,先不要進攻。
其他人馬明日卯時三刻向龍尾關出發。”
……
大理軍民連夜奮戰,不斷向龍尾關運送守關物資,而讓他們想不到的是,沙裏奇已經繞過洱海於第二日辰時來到了鄧賧城關下。
鄧賧城隻有幾百守軍,看到鋪天蓋地的大軍一下弄不會了。
衝鋒號響起,兩支千人句芒騎兵,在城門前橫向相互交叉騎行,用單兵弩直接壓製著城頭上防守的士兵。
士兵蹲在牆垛後根本不敢露頭,守將還沒有來得及投降,大門就被炸開,城破,沙裏奇殺進了鄧賧城。
沒有想象中的屠城,留下少量守軍看守,沙裏奇帶著大部隊直接南下向大理城殺來。
而此時在龍尾關防守的高泰祥,還在指揮布防,城外的高顯達看著忙碌的龍尾關冷笑一聲:“這個小可愛是真的很可愛!”
矛二在一旁說道:“趙將軍下午就到了,我們要不要先拿下這裏?”
高顯達笑了笑,沉聲說道:“他沙裏奇不敢殺平民,我就敢啊?
我是長了幾個腦袋?活膩味了嗎?
咱們聽令行事,別操別的心了。”
……
太陽西斜,此時的太陽,已經收迴了灼熱、奪目的光芒,麵向大地噴射出萬丈渾厚的餘光。
光照的大地金燦燦的,好像鍍了一層金,又似給大地披上了一層金色的麵紗。
趙明亮的大軍在最後一縷夕陽照在大地上的那一刻,抵達了龍尾關城下。
……
北方,沙裏奇的騎兵也抵達了大理城。
此時此刻,包括禁軍在內的所有武裝都幾乎派到龍尾關,整個大理城所擁有的守軍數量加起來也不過隻有區區兩千多人而已。
麵對這突如其來、猶如神兵天降般的敵人,大理城內的所有人都陷入了極度的恐慌之中。
每個人心中都充滿了不安和恐懼,不知道接下來將會發生什麽事情。
在這種情況下,能夠被調動的人員幾乎都已經前往了龍尾關,甚至連普通的老百姓也不例外。
大家紛紛投身到這場保衛戰之中,希望能夠共同抵禦外敵的入侵。
佛祖沒有保佑得了段智廉,整個大理城都亂了,大量的官員開始收拾細軟。
大量的百姓開始往地窖裏搬運物資,藏匿子女。
段智廉坐在王座上兩眼發呆,自己沒有等來佛祖保佑,等來的卻是天罰。
身側高禾抱拳行禮說道:“陛下,我們撤吧,城破了,大家都可活,唯獨您不可。
趁著大軍還沒有把城圍死,微臣帶著人護送您從水路走,咱們去三賧(麗江)。”
段智廉自嘲一笑:“我誠心向佛,為什麽佛祖要舍棄我?”
高禾急得直跺腳:“陛下,再不走真來不及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我們撤往三賧,集合軍隊再打迴來!”
段智廉兩眼無光:“寡人還有軍隊嗎?沒了,都沒啦!!!”
高禾咬咬牙,給身後禁軍使了一個眼色,禁軍會意,架起段智廉離開了大理國皇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