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月6日,國軍不顧國共雙方攜手抗日的局麵,發動了皖南事變,以絕對優勢兵力襲擊新四軍,造成新四軍幾乎全軍覆沒,除了2000多人分散突圍外,大部分壯烈犧牲。


    皖南事變徹底改變八路軍中原本一些對國民黨還有期望的派別,從此即使還繼續在抗日戰爭中和國民黨保持合作,但不信任的刻痕已經深深存在,難以磨平。


    漆雕旭聽到這個消息後,命令參謀部開始製作占領山西全省的作戰計劃。


    今年4月份《蘇日中立條約》簽訂後,關東軍勢必會入關加強華北攻勢,中條山戰役後晉南的晉綏軍幾乎全部退到陝西,就可以發動光複山西的初步反攻。


    1940年夏天德國發動閃電戰,成功擊敗英法聯軍,日本想趁機南進,奪取歐洲國家在亞洲的勢力範圍。


    為了實施南進戰略,日本謀求和跟德國聯盟的同時,積極緩和對蘇關係,以便改善東北的處境,促使蘇聯停止支援華國抗日,早日迫使華國屈服。


    1940年7月,在日本的倡議下,蘇日兩國開始展開談判。


    1941年4月24日,日本樞密院通過《蘇日中立條約》,天皇也立即批準。


    1941年4月25日,蘇聯批準《蘇日中立條約》,同日,蘇聯代表在東京和日本交換條約批準書,宣布《蘇日中立條約》正式生效。


    《蘇日中立條約》的簽訂,表明蘇聯由支持華國的立場轉向中立,並開始截斷援助物資流入。


    此條約引起了國民政府對抗戰前途的憂慮,也對於蘇聯逐漸產生惡感,國人也對《蘇日中立條約》表示不滿,因為蘇聯承認了偽滿洲國,這損害了蘇聯在華國的形象。


    國民黨以華國共產黨的後台蘇聯損害華國利益為借口,主張嚴厲限製中共勢力發展。


    國民黨中的親日派則大肆宣揚抗日亡國論,公開投靠日本人。


    自此開始投敵叛國的國民黨高級將領逐漸增多,投敵軍隊高達50 萬之多,占偽軍總數的62% 。


    因此《蘇日中立條約》的簽訂,大大加劇了華國抗戰的艱難局麵,使日本沒有了後顧之憂,開始積極謀求南進,日美矛盾急劇升溫。


    美國在1940年開始譴責日本,並不是因為日本發動了侵略戰爭,而是因為日本欠了美國人很多錢沒有辦法償還。


    在襲珍珠港被日本偷襲之前,美國奉行孤立主義,不管世界大戰多麽激烈和殘酷,隻管大發戰爭財。


    日本49%的機械、60%的鋼、61%的油料、91%的汽車、93%的銅、都是從美國購買的。


    在抗日戰爭全麵爆發之前,日本有1800億美元外匯以及500噸黃金的儲備,開戰兩年時間就將這些錢全部消耗殆盡。


    到了1939年,日本已經無力償還美國賒購的巨額貨款,於是逐漸惡膽漸生,想著把債主打殘廢了賴賬加搶劫一把。


    不料這個債主不僅有錢,而且還是個孔武有力的大流氓,最終反殺老賴,加n倍利息拿迴貨款。


    美國國務卿史汀生說道:“人們都認為日本有德國和意大利兩個盟國,其實美國才是日本最重要的盟友,如果美國停止賣物資給日本人,日本的侵略戰爭很快就支撐不下去。”


    在美國資本家眼裏,根本沒有是非和道義,一切都是向錢看,燒殺搶掠他們不在乎,但是誰妨礙了他們賺錢或者欠了他們的錢不還,這個事情就非常嚴重,必須用戰爭來解決。


    日軍在和蘇聯簽訂《蘇日中立條約》之後,北方的局勢變得不再急迫,開始抽調航空兵力量南下支援作戰。


    日軍方具體分析華國戰場的態勢,認為:


    “山西省由於有共產軍,南麵黃河兩岸有中央軍第一戰區的軍隊活動,治安極為惡劣,河南、山東兩省的治安也不樂觀”。


    “占領區域的治安狀況,按其良好程度順序為蒙疆、三角地帶、武漢地區,華北最差。”


    為了迅速“解決華國事變”,日軍大本營決定集中兵力占領中條山,打算全殲華國在此地守軍。


    為此,日本華國派遣軍從華中抽調第17、第33兩個師團配屬華北方麵軍。


    又從關東軍調派第3、第32、第83飛行戰隊,在運城、新鄉兩個機場駐紮,負責空中支援。


    日軍華北派遣軍編成中條山會戰的序列:第21、第33、第35、第36、第37、第41師團,以及獨立混成第4、第9、第16旅團、騎兵第4旅團及第3飛行集團。


    指揮官由華北方麵軍司令官多田駿擔任,總兵力超過十萬人。


    日軍準備充分,全力決戰,而華國中央軍對雙方實力缺乏清醒的認識。


    戰前,原來是26萬中央軍跟日軍4個師團在中條山對峙,但這次戰役,日軍一舉出動7個師團超過10萬主力部隊參戰,勢在必得。


    而華國軍隊在戰前還被抽調部隊去反共,中條山的主力部隊第4集團軍被調離,使中條山防區的兵力下降到18萬人。


    日軍的戰力遠超中央軍,集中10萬以上兵力可謂是異常重視,這次日軍以10萬對18萬,從戰力上來說是“占據了壓倒性優勢”。


    而華國中央軍在中條山販賣煙土、糧食等物資,中條山成了商家雲集之地,日軍間諜趁虛而入,甚至日軍空降兵空降到華國軍隊的指揮部附近潛伏。


    開戰一個小時就可癱瘓了華國軍隊指揮係統,而華國中央軍渾然不知大難臨頭。


    戰前日軍做了充分的準備,為確保會戰成功,日軍主力部隊都進行了山地戰訓練。


    而華國軍隊竟然連糧食都沒有足夠的儲備,以至出現了華國守軍被包圍後出現“斷糧三天”的驚人怪事!餓了三天,連刺刀都提不起來,作戰部隊一觸即潰。


    華國中央軍始終沒有可行的作戰計劃,要麽不顧現實要部隊反攻,要麽要求死戰不退。


    很快就失去了統一指揮,各部各自為戰,有些部隊正在頑強抵抗,大部分部隊是不顧友軍正在血戰,急忙開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敵人!我一般采用炮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溫暖WN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溫暖WN並收藏敵人!我一般采用炮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