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長征結束2
敵人!我一般采用炮決! 作者:溫暖WN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國民黨的主力集中在西安至蘭州的公路上,使得這一區域的重要性相對減弱。
原本通渭城由國民黨軍的一個團和地方民團共同駐守,意圖攔截紅軍。
但紅軍的連續勝利和浩大聲勢使他們望風而逃,紅軍幾乎未費吹灰之力便占領了這座城市。
在通渭,紅軍得以休整兩三天,一方麵恢複體力,另一方麵也為接下來的行動做準備。
10月2日,紅軍迎著深秋的寒風,再次踏上征途。
為了迅速穿越西蘭公路,紅軍的三個縱隊分頭並進,平行向界石鋪前進。
陝甘支隊成功突破了敵人的西蘭公路防線,占領了界石鋪東西數十裏的公路沿線。
10月4日夜晚,紅軍從界石鋪及其附近地區出發,一縱隊為右路,二、三兩縱隊為左路,兩路平行向北推進。
在越過平涼、固原間的公路時,兩路紅軍會合,轉而向東。這段時間,敵機頻繁騷擾,敵人也緊隨其後。
有時,敵我雙方相距僅幾裏,可以清晰地聽到對方的口令聲。
為了擺脫緊追不舍的敵人,紅軍不得不派出後衛進行抗擊。
盡管麵臨壓力,紅軍仍然迅速前進。他們選擇了一條小路,成功脫離了平固公路地區。
當一縱隊全部上山時,二、三縱隊尚未完成登山,而追兵已經趕到。
紅軍戰士擅長山地作戰,敏捷地占領了陣地。
敵人被迫停在山下,用火力追擊,但山勢陡峭,火力無法發揮作用,隻好用望遠鏡觀察紅軍的行動,無法繼續追擊。
此時,國民政府得知陝甘支隊突破了蘭西公路,十分憤怒。
他們意識到紅軍將突破六盤山,直向北進。
國民政府不甘心六年來的精心布局落空,急忙命令東北軍在隆德、平涼、固原一線嚴密堵截紅軍。
紅軍戰士們大步流星,飛速前進,雄偉的六盤山已經若隱若現。
10月7日下午,紅軍戰士抓獲了一名敵軍便衣偵探。
獲知前方駐紮著一個敵軍騎兵團,是東北軍騎兵第七師的精銳部隊——騎兵第十九團,擁有五百多匹戰馬和大量軍用物資,他們剛剛進駐了一個村莊。
得知這一消息後,支隊的首長們紛紛到前線觀察。
通過望遠鏡,他們看到村莊裏農戶的煙囪冒著嫋嫋煙霧,敵軍的戰馬已經卸下鞍具,悠閑地在路邊吃草。
散亂的敵軍士兵有的在鍘草,有的在打水,有的則三五成群地閑逛。
顯然,他們正在忙著生火做飯,完全沒有察覺到紅軍已經悄然接近。
四大隊悄悄翻過山隘,正麵接近山隘下的村莊。
與此同時,一大隊也迅速從北邊迂迴插入青石嘴後麵,五大隊則迂迴到南邊,切斷了平固公路。
三麵夾擊之下,敵軍陷入了甕中捉鱉的境地。
隨著一聲令下,紅軍戰士們分路出擊,迅速衝向敵軍。
漫山遍野的喊殺聲和槍炮聲此起彼伏,紅軍戰士們如猛虎下山般衝進了村莊。
正在屋內吃飯的敵軍士兵措手不及,想要抵抗已經來不及了。
一些跑得快的敵軍士兵騎上馬向後山逃竄,但也被迂迴的部隊擊斃。
更多的敵軍士兵還沒來得及解開馬匹的韁繩,紅軍就已經衝到了他們眼前。
麵對絕境,敵軍士兵隻好乖乖投降。
整場戰鬥不到一個小時就結束了,此戰繳獲了三百多匹軍馬和十多馬車的子彈和軍衣。
原來這些物資是“西北剿總”剛剛送來的,敵軍士兵還沒來得及享用就全部成了紅軍的戰利品。
讓戰士們更加高興的是,他們不僅得到了過冬的棉衣,還補充了子彈。
自從巴西北上以來,紅軍的子彈消耗巨大,一直沒有得到補充。
打臘子口一戰就消耗了幾萬多發子彈,現在有了這些補充,紅軍的戰鬥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在繳獲的物資中,槍支都破舊不堪,彈藥也不能使用,但這次終於補充了幾萬發可用的子彈,這無疑是一次重要的補充。
而那些被繳獲的軍馬,更是寶貴。
從江西出發時帶來的馬匹已經損失慘重,即便在雲、貴、川補充的馬匹,也所剩無幾,隻有機炮團的畜力充足。
在行軍的路上,大部分的指揮員都是自己背著包袱和糧食,步履艱難。
但現在,有了這一批膘肥體壯的軍馬,那些長期沒有馬騎的指揮員,終於又可以騎馬前行了。
青石嘴戰役,是紅軍進入陝北根據地前的一次重要戰鬥。
在戰鬥勝利的鼓舞下,戰士們一路疾行,當天下午就來到了六盤山腳下。
六盤山位於甘肅、陝西和寧夏的交界地帶,其主峰山路曲折險窄,需要盤旋六道才能到達頂峰,因此得名。
不同於一般的黃土禿山,六盤山長滿了青草,生機勃勃。
紅軍指戰員們互相幫助,一鼓作氣登上了六盤山。
戰士們揮舞著大旗,隨著深秋的勁風來迴飛舞,遠遠望去,密密麻麻的人群就像一股鐵流在湧動,這股鐵流,曆經風雨,始終奮鬥不息,永遠向前。
紅軍離開了六盤山,繼續在高山深溝裏行軍。
雖然道路曲折,但前途光明,國軍仍在緊緊追趕。
過去,國軍隻能用步兵來追擊,但現在他們改用騎兵來追擊,甚至出動飛機進行轟炸。
這使得紅軍的行軍速度不得不減慢,以保護落在後頭的戰士。
機炮團戰士們都體力充沛,行進很迅速。
鑒於當前形勢,漆雕六日利用木頭製作了一款重機槍馬車,將32挺m2重機槍安裝在馬車上,使其既可以對空射擊,又可對地攻擊。
為了給予敵機和追擊的敵軍騎兵深刻的教訓,機炮團有意減緩了行進速度。
敵軍騎兵突然發動襲擊,成功截斷了後衛團的兩個連及收容隊,企圖通過分割包圍的方式消滅他們,形勢異常危急。
這兩個連隊由幹部團的部分學生組成,他們均為營連排級的富有戰鬥經驗的幹部。
麵對險境,他們依托有利地形,利用敵軍騎兵無法逾越的障礙,冷靜應戰,保衛著收容隊,最終,他們成功登上山頭,迫使敵軍騎兵下馬作戰。
原本通渭城由國民黨軍的一個團和地方民團共同駐守,意圖攔截紅軍。
但紅軍的連續勝利和浩大聲勢使他們望風而逃,紅軍幾乎未費吹灰之力便占領了這座城市。
在通渭,紅軍得以休整兩三天,一方麵恢複體力,另一方麵也為接下來的行動做準備。
10月2日,紅軍迎著深秋的寒風,再次踏上征途。
為了迅速穿越西蘭公路,紅軍的三個縱隊分頭並進,平行向界石鋪前進。
陝甘支隊成功突破了敵人的西蘭公路防線,占領了界石鋪東西數十裏的公路沿線。
10月4日夜晚,紅軍從界石鋪及其附近地區出發,一縱隊為右路,二、三兩縱隊為左路,兩路平行向北推進。
在越過平涼、固原間的公路時,兩路紅軍會合,轉而向東。這段時間,敵機頻繁騷擾,敵人也緊隨其後。
有時,敵我雙方相距僅幾裏,可以清晰地聽到對方的口令聲。
為了擺脫緊追不舍的敵人,紅軍不得不派出後衛進行抗擊。
盡管麵臨壓力,紅軍仍然迅速前進。他們選擇了一條小路,成功脫離了平固公路地區。
當一縱隊全部上山時,二、三縱隊尚未完成登山,而追兵已經趕到。
紅軍戰士擅長山地作戰,敏捷地占領了陣地。
敵人被迫停在山下,用火力追擊,但山勢陡峭,火力無法發揮作用,隻好用望遠鏡觀察紅軍的行動,無法繼續追擊。
此時,國民政府得知陝甘支隊突破了蘭西公路,十分憤怒。
他們意識到紅軍將突破六盤山,直向北進。
國民政府不甘心六年來的精心布局落空,急忙命令東北軍在隆德、平涼、固原一線嚴密堵截紅軍。
紅軍戰士們大步流星,飛速前進,雄偉的六盤山已經若隱若現。
10月7日下午,紅軍戰士抓獲了一名敵軍便衣偵探。
獲知前方駐紮著一個敵軍騎兵團,是東北軍騎兵第七師的精銳部隊——騎兵第十九團,擁有五百多匹戰馬和大量軍用物資,他們剛剛進駐了一個村莊。
得知這一消息後,支隊的首長們紛紛到前線觀察。
通過望遠鏡,他們看到村莊裏農戶的煙囪冒著嫋嫋煙霧,敵軍的戰馬已經卸下鞍具,悠閑地在路邊吃草。
散亂的敵軍士兵有的在鍘草,有的在打水,有的則三五成群地閑逛。
顯然,他們正在忙著生火做飯,完全沒有察覺到紅軍已經悄然接近。
四大隊悄悄翻過山隘,正麵接近山隘下的村莊。
與此同時,一大隊也迅速從北邊迂迴插入青石嘴後麵,五大隊則迂迴到南邊,切斷了平固公路。
三麵夾擊之下,敵軍陷入了甕中捉鱉的境地。
隨著一聲令下,紅軍戰士們分路出擊,迅速衝向敵軍。
漫山遍野的喊殺聲和槍炮聲此起彼伏,紅軍戰士們如猛虎下山般衝進了村莊。
正在屋內吃飯的敵軍士兵措手不及,想要抵抗已經來不及了。
一些跑得快的敵軍士兵騎上馬向後山逃竄,但也被迂迴的部隊擊斃。
更多的敵軍士兵還沒來得及解開馬匹的韁繩,紅軍就已經衝到了他們眼前。
麵對絕境,敵軍士兵隻好乖乖投降。
整場戰鬥不到一個小時就結束了,此戰繳獲了三百多匹軍馬和十多馬車的子彈和軍衣。
原來這些物資是“西北剿總”剛剛送來的,敵軍士兵還沒來得及享用就全部成了紅軍的戰利品。
讓戰士們更加高興的是,他們不僅得到了過冬的棉衣,還補充了子彈。
自從巴西北上以來,紅軍的子彈消耗巨大,一直沒有得到補充。
打臘子口一戰就消耗了幾萬多發子彈,現在有了這些補充,紅軍的戰鬥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在繳獲的物資中,槍支都破舊不堪,彈藥也不能使用,但這次終於補充了幾萬發可用的子彈,這無疑是一次重要的補充。
而那些被繳獲的軍馬,更是寶貴。
從江西出發時帶來的馬匹已經損失慘重,即便在雲、貴、川補充的馬匹,也所剩無幾,隻有機炮團的畜力充足。
在行軍的路上,大部分的指揮員都是自己背著包袱和糧食,步履艱難。
但現在,有了這一批膘肥體壯的軍馬,那些長期沒有馬騎的指揮員,終於又可以騎馬前行了。
青石嘴戰役,是紅軍進入陝北根據地前的一次重要戰鬥。
在戰鬥勝利的鼓舞下,戰士們一路疾行,當天下午就來到了六盤山腳下。
六盤山位於甘肅、陝西和寧夏的交界地帶,其主峰山路曲折險窄,需要盤旋六道才能到達頂峰,因此得名。
不同於一般的黃土禿山,六盤山長滿了青草,生機勃勃。
紅軍指戰員們互相幫助,一鼓作氣登上了六盤山。
戰士們揮舞著大旗,隨著深秋的勁風來迴飛舞,遠遠望去,密密麻麻的人群就像一股鐵流在湧動,這股鐵流,曆經風雨,始終奮鬥不息,永遠向前。
紅軍離開了六盤山,繼續在高山深溝裏行軍。
雖然道路曲折,但前途光明,國軍仍在緊緊追趕。
過去,國軍隻能用步兵來追擊,但現在他們改用騎兵來追擊,甚至出動飛機進行轟炸。
這使得紅軍的行軍速度不得不減慢,以保護落在後頭的戰士。
機炮團戰士們都體力充沛,行進很迅速。
鑒於當前形勢,漆雕六日利用木頭製作了一款重機槍馬車,將32挺m2重機槍安裝在馬車上,使其既可以對空射擊,又可對地攻擊。
為了給予敵機和追擊的敵軍騎兵深刻的教訓,機炮團有意減緩了行進速度。
敵軍騎兵突然發動襲擊,成功截斷了後衛團的兩個連及收容隊,企圖通過分割包圍的方式消滅他們,形勢異常危急。
這兩個連隊由幹部團的部分學生組成,他們均為營連排級的富有戰鬥經驗的幹部。
麵對險境,他們依托有利地形,利用敵軍騎兵無法逾越的障礙,冷靜應戰,保衛著收容隊,最終,他們成功登上山頭,迫使敵軍騎兵下馬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