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文武百官的心思
我廢物皇子,會億點化學怎麽了? 作者:抓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上朝,陛下駕到。”
隨著海龍的一聲喊,今天的朝會拉開了序幕。
梁帝挺胸抬頭邁著步伐走進了金鑾殿,文武百官全都看見梁帝,發現今天的兩地與眾不同,今天的兩地腰板特別直,而且走路的步伐十分自信莊嚴,讓人一看就忍不住想要跪拜臣服。
這是因為如今大梁的地盤擴大了許多倍,讓兩地逐漸走上了千古一帝的道路,既然是千古一帝,那麽兩地走路有些六親不認的話也很正常。
林凡站在年貴身旁,林凡身後跟著的是這一次跟著自己征戰的兄弟,其餘五官很自覺的站在了他們身後,並沒有人敢說什麽。
不管是年貴還是林凡,他們的功勞都是特別巨大的。
年貴更是被梁帝直言,提前和文武百官商議封王,今天結束之後,年貴將會是大梁第一人,將會是大梁第一個異性王,乃至整個天下曆史上的第一人。
而林凡雖然是皇子,但是功勞同樣不小,若非兩地遲遲下不了決心,估計太子之位就是林凡的,根本沒有林睿什麽事情。
但恰巧就是兩地下不了決心,明明心裏不待見林凡,卻始終叫著林凡和林睿,似乎是在給林凡希望,一個渺茫的希望。
如果林凡不是皇子的話,憑借林凡的功勞,也足以成為武將中的佼佼者。
不過林凡從來沒有想著讓梁帝將太子之位交給自己,林凡永遠都是想要憑借自己的手段,而不是靠別人施舍。
如今朝堂之上形成了兩大派,一派是林睿黨,這些人之中不乏有重臣,而且人數龐大,不管是文官還是武將,大部分人都是支持林睿的。
另一派則是林凡黨,這一派裏麵重臣居多,雖然人數比較少,但是個個都是身居要職,分量不小。
比如說林凡的舅舅年貴以及丞相王承恩和兩位閣老,這些人都是林凡黨的核心成員,隻要他們支持林凡,那林凡足以憑借這一點跟林睿抗衡。
剩下的一小部分則是中立人員,這些人官職都特別小,就算獲得他們的支持也是沒有什麽用的,所以根本沒有人想著去拉攏他們,他們也將自己的身份擺的很正,隻做自己的事情,從不去參與兩黨之間的鬥爭。
按照目前的形勢分析的話,林凡黨比較占優勢,因為如今林凡手握重兵,同時連年貴也手握重兵,再加上王承恩等人的支持,可以說林凡黨全是實力派。
林睿的雖然手中權力沒有那麽大,但也僅限於兵權之上,在其他方麵權利還是比較大的,就比如說六位尚書之中,其中絕大部分人都偏向於林睿。
隻不過這些人都是老油條子,精通官場之道,根本不會自己出麵支持林睿,隻會派幾個替死鬼出麵,自己從來不會公開支持林睿。
而林睿黨最大的支持者其實是兩地,雖然兩地從來不會承認自己支持的是林睿,但是從種種跡象上來看,兩地支持的就是林睿,這一點林凡和林睿以及文武百官全都看的很清楚,所以太子之爭,沒有人看好林凡,除了林凡黨的一些人。
雖然林凡立下的戰功不小,但是想要憑借戰功去爭取太子之位,這一點著實有些難。
不過林凡也不著急,他現在要的就是發展自己的實力。
此刻文武百官看著龍椅上的兩地,十分整齊的跪拜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今天的兩地十分高興,同時派頭也十分足,麵對文武百官的朝拜,兩地隻是揮了揮自己的袍袖,並沒有說話。
一旁的海龍立馬會意,對著文武百官喊道:“陛下有旨,諸位愛卿平身。”
“謝陛下!”
文武百官齊聲說道,其實除了梁帝之外,文武百官也十分高興,因為現在地盤擴大了,他們手中的權利也就更大了,那麽他們可以背地裏再多撈些錢,這可是一個來錢的好方法,他們自然不想要錯過。
文武百官此時有不少人正在偷眼去看林凡等人,對於林凡等人,他們還是比較羨慕的。
這麽大的功勞,如果放到他們身上的話,不知道他們又能得到什麽更多的好處,不顧這些功勞,卻不是他們獲得的,而是林凡獲得的,哪怕他們再羨慕,也沒有一點辦法。
隻能看著林凡等人站在更高的舞台上,看著他們逐步的成長,其實這讓他們內心很有危機感,他們想著自己必須要做什麽,如果不做什麽的話,等林凡成長起來了,那將會是他們的心頭大患。
因為當林凡真正成長起來之後,肯定會去爭太子之位,然後坐在那個位置上,而當林凡坐在那個位置上之後,他們這些曾經跟林凡對著幹的人,能有好嗎?
按照他們的理解,隻要林凡坐到那個位置上,他們這些人就算不被革職,也會逐漸被棄用,最後淪落到一個無職可用的地步。
因為隻要林凡上台,那麽必定會任用自己心腹之人,而到了那個時候,自己這些人,是真的撈不到一點好處。
所以他們必須要趕著在林凡成長之前動手,現在其實就是一個很好的時間,但此時卻不是一個好的機會。
因為今天是冊封功臣的日子,而林凡也恰巧是功臣之一,如果在這個時候,彈劾林凡的話,那可真的就是作死行為了。
除了這些跟林凡作對的人之外,其餘人倒沒有覺得有什麽,畢竟有功則賞,有過則罰,而且他們也沒有站隊,誰勝誰負,對他們來說都沒有影響。
梁帝眼睛掃過在場的所有,那深邃的眼神似乎在告訴所有人,你們的想法我已經清楚了。
在場之人無不注意到了梁帝的眼神,但是哪怕他們看到了,他們也不會改變自己心中的想法,因為這一點,其實梁帝已經默認了。
帝王最擅長的不是掌握生死大權,說讓誰死就讓誰死,帝王最擅長的是權衡朝臣。
若是看到有人一方獨大,那自然會扶持另一方製衡他,這才是帝王心術的核心。
隨著海龍的一聲喊,今天的朝會拉開了序幕。
梁帝挺胸抬頭邁著步伐走進了金鑾殿,文武百官全都看見梁帝,發現今天的兩地與眾不同,今天的兩地腰板特別直,而且走路的步伐十分自信莊嚴,讓人一看就忍不住想要跪拜臣服。
這是因為如今大梁的地盤擴大了許多倍,讓兩地逐漸走上了千古一帝的道路,既然是千古一帝,那麽兩地走路有些六親不認的話也很正常。
林凡站在年貴身旁,林凡身後跟著的是這一次跟著自己征戰的兄弟,其餘五官很自覺的站在了他們身後,並沒有人敢說什麽。
不管是年貴還是林凡,他們的功勞都是特別巨大的。
年貴更是被梁帝直言,提前和文武百官商議封王,今天結束之後,年貴將會是大梁第一人,將會是大梁第一個異性王,乃至整個天下曆史上的第一人。
而林凡雖然是皇子,但是功勞同樣不小,若非兩地遲遲下不了決心,估計太子之位就是林凡的,根本沒有林睿什麽事情。
但恰巧就是兩地下不了決心,明明心裏不待見林凡,卻始終叫著林凡和林睿,似乎是在給林凡希望,一個渺茫的希望。
如果林凡不是皇子的話,憑借林凡的功勞,也足以成為武將中的佼佼者。
不過林凡從來沒有想著讓梁帝將太子之位交給自己,林凡永遠都是想要憑借自己的手段,而不是靠別人施舍。
如今朝堂之上形成了兩大派,一派是林睿黨,這些人之中不乏有重臣,而且人數龐大,不管是文官還是武將,大部分人都是支持林睿的。
另一派則是林凡黨,這一派裏麵重臣居多,雖然人數比較少,但是個個都是身居要職,分量不小。
比如說林凡的舅舅年貴以及丞相王承恩和兩位閣老,這些人都是林凡黨的核心成員,隻要他們支持林凡,那林凡足以憑借這一點跟林睿抗衡。
剩下的一小部分則是中立人員,這些人官職都特別小,就算獲得他們的支持也是沒有什麽用的,所以根本沒有人想著去拉攏他們,他們也將自己的身份擺的很正,隻做自己的事情,從不去參與兩黨之間的鬥爭。
按照目前的形勢分析的話,林凡黨比較占優勢,因為如今林凡手握重兵,同時連年貴也手握重兵,再加上王承恩等人的支持,可以說林凡黨全是實力派。
林睿的雖然手中權力沒有那麽大,但也僅限於兵權之上,在其他方麵權利還是比較大的,就比如說六位尚書之中,其中絕大部分人都偏向於林睿。
隻不過這些人都是老油條子,精通官場之道,根本不會自己出麵支持林睿,隻會派幾個替死鬼出麵,自己從來不會公開支持林睿。
而林睿黨最大的支持者其實是兩地,雖然兩地從來不會承認自己支持的是林睿,但是從種種跡象上來看,兩地支持的就是林睿,這一點林凡和林睿以及文武百官全都看的很清楚,所以太子之爭,沒有人看好林凡,除了林凡黨的一些人。
雖然林凡立下的戰功不小,但是想要憑借戰功去爭取太子之位,這一點著實有些難。
不過林凡也不著急,他現在要的就是發展自己的實力。
此刻文武百官看著龍椅上的兩地,十分整齊的跪拜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今天的兩地十分高興,同時派頭也十分足,麵對文武百官的朝拜,兩地隻是揮了揮自己的袍袖,並沒有說話。
一旁的海龍立馬會意,對著文武百官喊道:“陛下有旨,諸位愛卿平身。”
“謝陛下!”
文武百官齊聲說道,其實除了梁帝之外,文武百官也十分高興,因為現在地盤擴大了,他們手中的權利也就更大了,那麽他們可以背地裏再多撈些錢,這可是一個來錢的好方法,他們自然不想要錯過。
文武百官此時有不少人正在偷眼去看林凡等人,對於林凡等人,他們還是比較羨慕的。
這麽大的功勞,如果放到他們身上的話,不知道他們又能得到什麽更多的好處,不顧這些功勞,卻不是他們獲得的,而是林凡獲得的,哪怕他們再羨慕,也沒有一點辦法。
隻能看著林凡等人站在更高的舞台上,看著他們逐步的成長,其實這讓他們內心很有危機感,他們想著自己必須要做什麽,如果不做什麽的話,等林凡成長起來了,那將會是他們的心頭大患。
因為當林凡真正成長起來之後,肯定會去爭太子之位,然後坐在那個位置上,而當林凡坐在那個位置上之後,他們這些曾經跟林凡對著幹的人,能有好嗎?
按照他們的理解,隻要林凡坐到那個位置上,他們這些人就算不被革職,也會逐漸被棄用,最後淪落到一個無職可用的地步。
因為隻要林凡上台,那麽必定會任用自己心腹之人,而到了那個時候,自己這些人,是真的撈不到一點好處。
所以他們必須要趕著在林凡成長之前動手,現在其實就是一個很好的時間,但此時卻不是一個好的機會。
因為今天是冊封功臣的日子,而林凡也恰巧是功臣之一,如果在這個時候,彈劾林凡的話,那可真的就是作死行為了。
除了這些跟林凡作對的人之外,其餘人倒沒有覺得有什麽,畢竟有功則賞,有過則罰,而且他們也沒有站隊,誰勝誰負,對他們來說都沒有影響。
梁帝眼睛掃過在場的所有,那深邃的眼神似乎在告訴所有人,你們的想法我已經清楚了。
在場之人無不注意到了梁帝的眼神,但是哪怕他們看到了,他們也不會改變自己心中的想法,因為這一點,其實梁帝已經默認了。
帝王最擅長的不是掌握生死大權,說讓誰死就讓誰死,帝王最擅長的是權衡朝臣。
若是看到有人一方獨大,那自然會扶持另一方製衡他,這才是帝王心術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