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聽不懂,嘰裏呱啦的,應該是別國的語言。”寧雪豔迴憶了一下。


    “寧姐,我這跑生意接觸的人較多,也會說幾句洋文,要不您聽聽?”


    “好呀,小高,你說。”聽南這次裝扮的就是二三十歲的婦女。


    聽南先說了幾句國際上通用的英語,寧雪豔搖頭,聽南又說了幾句俄語,寧雪豔還是搖頭。宋聽南想了一下,說了幾句日語,其中說了兩次だいにっぽんていこく(大日本帝國),果然,寧雪豔猛點頭,“小高,就這個調調。”


    “真的?您沒記錯吧?”


    “沒錯,沒錯,他有時在家也會咕嚕一聲這個,而且神態非常認真。”寧雪豔很肯定。


    宋聽南算是確定了自己的猜測,安慰了寧雪豔幾句,送了她兩個蘋果就撤了。


    迴到家,聽南與宋言初分析:“叔叔,田鬆應該是日本人!難怪,一有人說‘日本鬼子’他就臉色難看。”


    宋言初嗤笑一聲:“聽南,你知道我們中國人為什麽叫他們‘日本鬼子’麽?”


    “不知道,是不是他們像鬼一樣可怕?”


    “嗬嗬嗬,聽南,我給你講講吧!”宋言初開始講故事:“其實,他們最早不叫日本,在漢朝的時候,他們還處在部落時期,他們的部落首領遠渡重洋來到中國,請求光武帝庇護他,支持他當國王,光武帝給他們賜下了‘倭奴國’的國號。


    到了唐朝,他們覺得倭奴不好聽,就請求當時的武則天給他們重新賜名,開明的女皇就給取了‘日本’。


    然後到1894年,在甲午戰爭的中日記者招待會上,一個日本大臣想讓我們出醜,出了一副上聯,說他們幾百年沒有對上,想請教一下有著五千年悠久文明曆史的華夏。這上聯是‘騎奇馬,張長弓。琴瑟琵琶,八大王。並肩居頭上,單戈獨戰 。’字不多,可不簡單,裏麵暗藏不少玄機。聽南,你能對出來嗎?”


    宋聽南拿來紙筆寫了下來,想了半天,根本沒有頭緒呀,她急了:“叔叔,咱中國人怎麽對的?您快說呀!”


    “想要工整對出下聯真心不容易,又是在記者會上,根本沒有時間思考呀。而且這上聯的字意也是沒安好心——日本騎著快馬,拉著長弓,兵強馬壯,將領眾多,光大王就有八個,隨時隨地可以開戰,夠囂張吧!當時的中方代表都非常生氣,可……那些日本代表都是一臉得意呀,說出上聯的日本大臣趁機譏諷,‘如此泱泱大國,不會連個對聯都對不出來吧?’”


    “啊?真沒有答出來?”


    “哈哈哈,怎麽可能,他的話音剛落,一個中方代表就走上前,稍作思考,就在紙上寫下了下聯‘倭人委,襲龍衣。魑魅魍魎,四小鬼。屈膝跪身旁,合手擒拿。’”


    “耶,太棒了,叔叔,麻煩您一口氣說完,急死我了。”


    “哈哈哈……你得相信我們的祖宗們。這個下聯對得工整吧!完全對上了苛刻的上聯,你琴瑟琵琶,裏麵八個大王,我魑魅魍魎,裏麵有四個小鬼。這含義——你倭奴難道忘記了以前卑躬屈膝,給我們中國做附屬國的曆史麽?你們即使偷穿龍袍,也不過是些魑魅魍魎的鬼怪,遲早會被中國人擒拿,再次屈膝跪在我們麵前。解氣吧?狠狠地打擊了日本人的囂張氣焰,還想讓我們出醜,他們這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後來,這個事情被記者爭相報道,下聯中的魑魅魍魎,全是鬼的意思,於是‘鬼子’的稱唿就從那個時候出現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步步清風邁坦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初悠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初悠然並收藏步步清風邁坦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