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涼雨,下遍江南,風起於秋毫之末,吹動草莽。
好好的一個統一皇朝,隨著太武皇帝的殯天,各路王爺紛紛立旗,很快形成了地方割據之勢,江湖群豪們也是聞風而動。
在江浙王朱釗迴到大本營金陵的第三天,也宣布了自立,並改稱號為金陵王,一時間附庸者眾,文有“夢溪丈人”沈括沈存中,武有“金剛掌”於潛於萬亭,行軍打仗還有赫赫有名的“江南戰神”李大猷。
西跨院很快住滿,有沈括的學生門徒,也有於萬亭的弟子幫眾,這於萬亭威震江南,自建“紅花會”,結拜兄弟十四個,大多在江湖上赫赫有名,好幾個都是一流高手,相比起來,張三屬籍籍無名之輩。
與此同時,江湖綠林中也有人揭竿而起,自稱義軍,打的也是稱王稱霸的算盤,西北有華山“金蛇王”袁守城,東北有“白發魔女”柳青瑤,西南有“毒手瘋丐”金世遺,東南的是“天王”陳友諒,居中的便是大名鼎鼎的魔教“大魔王”。
這些都是有名有號的,還有些小股義軍,數不勝數,有的占了一州,有的占了一縣,便稱王稱帝,一時間,這神州大地上的帝王竟有幾百個之多。
金陵王府內,朱從之頭幾天還有空照料張三,帶人幫張三在小院裏埋了梅花樁,挖了陷坑,做了練功場地,後來就一點空沒了,除了幫他爹招待各路英雄外,還要去籠絡左近州府的官員。
呂婉也打泰南來了,一看朱從之忙這樣,也沒勞煩,就要了許江樓幫幾天忙,自己帶著兩位兄長在金陵重建“思恭堂”。
張三成了府上的大閑人,每天除了吃飯就是練功,去逛秦淮河的願望也落空了,朱從之沒空,他獨自也沒什麽激情了。
和他一樣並稱“王府二閑”的就是明月,時而跟著朱從之跑兩趟,時而和許江樓一起去看看呂家的藥鋪,更多時間是待在張三這,說和張三學輕功。
行人刁鬥風沙暗,公主練功幽怨多,跳陷坑隻堅持了三天,明月說沒意思,跑梅花樁又把膝蓋磕破皮了,練功的事自然就此擱置。
時間過了一個月左右,落葉飄黃,朱從之滿臉興奮的來找張三,他父王給了他一支軍,要去南山練兵,問張三是否同去。
張三在府裏正無聊,當即同意。
南山距金陵城三百裏,這一行朱少爺領頭,許江樓、張三和明月同行,意外的是呂婉居然也跟來了,正是當日下福建的原班人馬。
到了南山,接管了軍營朱從之才知道,他這一軍就五百人,連別人的一個營人數都不夠,還多是老弱病殘。
朱從之坐在軍帳裏破口大罵,不用問,肯定是有人給他做了手腳,不是大哥就是二哥。
王爺雖然還是王爺,但是稱帝後地位就不一樣了,子嗣之間的明爭暗鬥也越發激烈,張三預感得到,要是有朝一日金陵王真完成了一統,那他死後的江山將會和現在一模一樣。
氣惱歸氣惱,罵歸罵,正事還是要幹的。
五百人雖少,但也夠了編製,而且少也有少的好,上頭無人,朱從之便是這一軍的最高統帥。
第一次軍部會議就在朱從之營帳召開了,與會之人五個,三女二男,一路來的老班子,第一個議題便是軍隊稱號,幾人各抒己見,最後是最最沒學問的張三提出的稱號被采納了。
張三想的簡單,有男有女,那就是龍鳳軍啊,結果一說出來就遭到幾女唾棄,不料朱從之卻是非常欣喜,飽含深情的看了一眼呂婉,呂婉含羞一低頭,朱少帥拍了板,這五百大軍就正式定名為“龍鳳軍”。
接下來就是各營分配,張三責無旁貸的領了“斥候營”,成了一個五十人的小營長,負責打探和傳遞消息。
關於“前鋒營”和“後勤營”,許江樓和呂婉爭到白熱化,都想領前鋒營。
呂婉之所以跟來,就是奔著打仗來的,現在同樣盤踞東南的就是金陵王和天王陳友諒,一山不容二虎,早晚必有一戰,而陳天王和寶生堂一夥,於公於私,呂婉都要戰鬥。
五人投票選舉,呂婉輸了,負責後勤,她狠狠的剜了張三一眼,因為張三把票投給了許江樓。
這一眼張三選擇無視,他一點私心沒有,隻是覺得不管從年紀,還是江湖經驗,許江樓都更適合。
明月不滿十四,擔任不了什麽官職,而且從身份來說,也不合適,於是她自選在張三手下做個副手。
編製就這麽定下來了,張三斥候營領了五十人,呂婉後勤營領了五十人,剩下四百人歸許江樓的先鋒營,許江樓又調配了二十給朱少帥做親兵,當呂婉迴王府報請獲批之後,一個麻雀雖小五髒俱全的軍隊就成立了。
許江樓練兵有板有眼,學的是李大猷練兵模式,單兵和配合並重,隻是手下多為老弱,樣子是有了,實戰估計堪憂,許江樓知道也沒辦法,隻能盡力而為。
張三那五十人訓練很簡單,他就按照吳良最初訓練自己的方式訓練,早也跑,晚也跑,跑不動拉倒,明月坐在小山坡上吃果子監督,哪個落後就用果核丟哪個。
他們安安心心的在這練兵,外麵的世界卻是風起雲湧,戰火連天。
新上位的琅琊王和他母後也沒料到事情居然演變到如此江河泛濫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痛定思痛,放棄了對朱從標的攻打,大軍退守京畿,北到長城,南據黃河,其餘地方不管了。
除了京城主力,現在神州大陸實力最強的是兩夥,一是西北昆侖王,統領西域五省,擁兵百萬;二是到了雲貴的朱從標,有王陽明和朱七七的輔助,九天奪四省,聲勢同樣浩大。
同時王陽明自創了“心力門”,廣收門徒,傳文又授武,憑著他朝拜會奪魁的名聲,無數少年英豪前去投奔,前途看起來一片光明。
剩下各路人馬中風頭最勁的便是明教,占了中原三省,明教“五行旗”和“十散人”重新走入人們視線,“大魔王”的名聲又掀起了新的高潮。
金陵王朱釗這排不上前五,但也在前十之列,坐擁南直隸,江蘇浙江兩省官員盡皆附庸,手下軍士也將近三十萬。
在這天下的爭奪戰中,武林人士在其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能夠高來高去的各路高手和門派弟子成了各方勢力爭奪的對象,凡是有名有號的都不惜重金。
俗話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何況是能在幾萬大軍中輕易取上將首級的大俠,這些武林高手對上普通士兵,往往都是以一當十,甚至當百,誰手上有個百人的武林團,那都是大殺器。
好好的一個統一皇朝,隨著太武皇帝的殯天,各路王爺紛紛立旗,很快形成了地方割據之勢,江湖群豪們也是聞風而動。
在江浙王朱釗迴到大本營金陵的第三天,也宣布了自立,並改稱號為金陵王,一時間附庸者眾,文有“夢溪丈人”沈括沈存中,武有“金剛掌”於潛於萬亭,行軍打仗還有赫赫有名的“江南戰神”李大猷。
西跨院很快住滿,有沈括的學生門徒,也有於萬亭的弟子幫眾,這於萬亭威震江南,自建“紅花會”,結拜兄弟十四個,大多在江湖上赫赫有名,好幾個都是一流高手,相比起來,張三屬籍籍無名之輩。
與此同時,江湖綠林中也有人揭竿而起,自稱義軍,打的也是稱王稱霸的算盤,西北有華山“金蛇王”袁守城,東北有“白發魔女”柳青瑤,西南有“毒手瘋丐”金世遺,東南的是“天王”陳友諒,居中的便是大名鼎鼎的魔教“大魔王”。
這些都是有名有號的,還有些小股義軍,數不勝數,有的占了一州,有的占了一縣,便稱王稱帝,一時間,這神州大地上的帝王竟有幾百個之多。
金陵王府內,朱從之頭幾天還有空照料張三,帶人幫張三在小院裏埋了梅花樁,挖了陷坑,做了練功場地,後來就一點空沒了,除了幫他爹招待各路英雄外,還要去籠絡左近州府的官員。
呂婉也打泰南來了,一看朱從之忙這樣,也沒勞煩,就要了許江樓幫幾天忙,自己帶著兩位兄長在金陵重建“思恭堂”。
張三成了府上的大閑人,每天除了吃飯就是練功,去逛秦淮河的願望也落空了,朱從之沒空,他獨自也沒什麽激情了。
和他一樣並稱“王府二閑”的就是明月,時而跟著朱從之跑兩趟,時而和許江樓一起去看看呂家的藥鋪,更多時間是待在張三這,說和張三學輕功。
行人刁鬥風沙暗,公主練功幽怨多,跳陷坑隻堅持了三天,明月說沒意思,跑梅花樁又把膝蓋磕破皮了,練功的事自然就此擱置。
時間過了一個月左右,落葉飄黃,朱從之滿臉興奮的來找張三,他父王給了他一支軍,要去南山練兵,問張三是否同去。
張三在府裏正無聊,當即同意。
南山距金陵城三百裏,這一行朱少爺領頭,許江樓、張三和明月同行,意外的是呂婉居然也跟來了,正是當日下福建的原班人馬。
到了南山,接管了軍營朱從之才知道,他這一軍就五百人,連別人的一個營人數都不夠,還多是老弱病殘。
朱從之坐在軍帳裏破口大罵,不用問,肯定是有人給他做了手腳,不是大哥就是二哥。
王爺雖然還是王爺,但是稱帝後地位就不一樣了,子嗣之間的明爭暗鬥也越發激烈,張三預感得到,要是有朝一日金陵王真完成了一統,那他死後的江山將會和現在一模一樣。
氣惱歸氣惱,罵歸罵,正事還是要幹的。
五百人雖少,但也夠了編製,而且少也有少的好,上頭無人,朱從之便是這一軍的最高統帥。
第一次軍部會議就在朱從之營帳召開了,與會之人五個,三女二男,一路來的老班子,第一個議題便是軍隊稱號,幾人各抒己見,最後是最最沒學問的張三提出的稱號被采納了。
張三想的簡單,有男有女,那就是龍鳳軍啊,結果一說出來就遭到幾女唾棄,不料朱從之卻是非常欣喜,飽含深情的看了一眼呂婉,呂婉含羞一低頭,朱少帥拍了板,這五百大軍就正式定名為“龍鳳軍”。
接下來就是各營分配,張三責無旁貸的領了“斥候營”,成了一個五十人的小營長,負責打探和傳遞消息。
關於“前鋒營”和“後勤營”,許江樓和呂婉爭到白熱化,都想領前鋒營。
呂婉之所以跟來,就是奔著打仗來的,現在同樣盤踞東南的就是金陵王和天王陳友諒,一山不容二虎,早晚必有一戰,而陳天王和寶生堂一夥,於公於私,呂婉都要戰鬥。
五人投票選舉,呂婉輸了,負責後勤,她狠狠的剜了張三一眼,因為張三把票投給了許江樓。
這一眼張三選擇無視,他一點私心沒有,隻是覺得不管從年紀,還是江湖經驗,許江樓都更適合。
明月不滿十四,擔任不了什麽官職,而且從身份來說,也不合適,於是她自選在張三手下做個副手。
編製就這麽定下來了,張三斥候營領了五十人,呂婉後勤營領了五十人,剩下四百人歸許江樓的先鋒營,許江樓又調配了二十給朱少帥做親兵,當呂婉迴王府報請獲批之後,一個麻雀雖小五髒俱全的軍隊就成立了。
許江樓練兵有板有眼,學的是李大猷練兵模式,單兵和配合並重,隻是手下多為老弱,樣子是有了,實戰估計堪憂,許江樓知道也沒辦法,隻能盡力而為。
張三那五十人訓練很簡單,他就按照吳良最初訓練自己的方式訓練,早也跑,晚也跑,跑不動拉倒,明月坐在小山坡上吃果子監督,哪個落後就用果核丟哪個。
他們安安心心的在這練兵,外麵的世界卻是風起雲湧,戰火連天。
新上位的琅琊王和他母後也沒料到事情居然演變到如此江河泛濫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痛定思痛,放棄了對朱從標的攻打,大軍退守京畿,北到長城,南據黃河,其餘地方不管了。
除了京城主力,現在神州大陸實力最強的是兩夥,一是西北昆侖王,統領西域五省,擁兵百萬;二是到了雲貴的朱從標,有王陽明和朱七七的輔助,九天奪四省,聲勢同樣浩大。
同時王陽明自創了“心力門”,廣收門徒,傳文又授武,憑著他朝拜會奪魁的名聲,無數少年英豪前去投奔,前途看起來一片光明。
剩下各路人馬中風頭最勁的便是明教,占了中原三省,明教“五行旗”和“十散人”重新走入人們視線,“大魔王”的名聲又掀起了新的高潮。
金陵王朱釗這排不上前五,但也在前十之列,坐擁南直隸,江蘇浙江兩省官員盡皆附庸,手下軍士也將近三十萬。
在這天下的爭奪戰中,武林人士在其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能夠高來高去的各路高手和門派弟子成了各方勢力爭奪的對象,凡是有名有號的都不惜重金。
俗話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何況是能在幾萬大軍中輕易取上將首級的大俠,這些武林高手對上普通士兵,往往都是以一當十,甚至當百,誰手上有個百人的武林團,那都是大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