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京師之外,見攝政王如見朕
人間攝政王,橫壓天上仙 作者:威猛二師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祭酒一聲高喝。
太廟之前,頓時鼓樂齊鳴,響徹雲霄。
四周的百姓們,紛紛踮起腳尖,試圖透過一個個人頭看到皇帝和楚南離。
從禁軍、禦林軍、巡城衛之中抽調的精銳神色嚴厲的站在道路兩側,避免一切可能的危險。
人群中,有中年漢子用肩頭扛著虎頭小子觀看登基大典,希望兒子也能沾沾皇家氣運。
坐在漢子肩頭的孩童看著眼前的熱鬧場麵,異常激動。
“爹,爹,我看到了。
真是威風,那衣服上還有龍和蛇呢!
跟真的一樣。
真霸氣!
一會兒迴去了我也要讓娘給我買個黑色衣裳,繡上紅色大龍。
那樣過家家的時候小花肯定會選擇嫁給我!”
瞬間,漢子高興的神色一下子僵住。
他一手把兒子從肩頭提下來,一手捂住兒子的嘴巴。
“我特麽的……你是我爹行不行!
你爹我還沒活夠呢。”
罵完,漢子神色訕訕的悄悄向四周看了一眼。
幸好,四周的人大多都沒注意到這一幕。
就算偶爾有人注意到,看到是個孩子也都隨意笑笑,不甚在意。
在百官和百姓的注視下,姬軒緩緩前行。
身後三步遠,是周太後與楚南離。
走至太廟台階跟前,楚南離與周太後停步。
姬軒獨自向上攀登。
他的步子不大,但很穩。
太廟之內,香煙繚繞,氣氛肅穆。
“祭天!”
隨著大祭酒莊重而威嚴的聲音落下,姬軒停下腳步。
站在了太廟的最高台階之上,背對著下方密密麻麻的人群,麵對著古老的祭壇和天空中似乎更加明亮的日光,緩緩轉身。
點燃手中的通天香,姬軒朗聲高喝:
“今有姬氏子孫,姬軒。
敬告天地神明。
姬軒承先祖之遺誌,繼大統之位,為大商第十九位皇帝。
願天佑大商,國泰民安。”
他的聲音雖不高亢,卻清晰地傳遍了整個太廟,乃至四周的每一個角落。
大祭酒接著高喝:
“祭地!”
姬軒再次恭敬地轉身,麵向大地,將手中的另一炷香深深插入早已備好的香爐之中。
“今,姬軒,願以此香,敬獻後土。
祈願大商五穀豐登,百姓安居樂業,土地肥沃,萬物生長。”
隨著香火的嫋嫋升起,太廟內外,無論是百官還是百姓,皆是一片肅然。
“祭祖!”
大祭酒的聲音再次響起。
姬軒轉身,步入太廟正殿,那裏供奉著大商曆代先皇的牌位。
三跪九叩大禮之後。
姬軒低聲細語:
“列祖列宗在上。
姬軒不肖,今承繼大統,必當勵精圖治,不負先祖遺訓,使我大商再創輝煌。”
言罷,儀式繼續進行。
“奏樂!”
鍾磬之音響徹瓊霄。
“上祭品!”
早已準備好的牛、羊、鹿等祭品擺放好之後。
大祭酒開始高唱頌文。
一刻鍾之後,頌文結束。
禮部尚書上前一步,高聲道:
“拜!”
所有官員,躬身而拜。
高聲齊喝: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周圍的百姓也有學有樣,跟著躬身拜下。
“再拜!”
“三拜!”
拜完之後,禮部尚書推著一本厚厚的禮冊,繼續宣讀。
半個時辰之後,禮部尚書中終於讀完畢。
姬軒抬起頭,望著下方民眾,朗聲開口:
“今日,朕繼位大寶,年號擇一‘武’字,即為商武。
朕在位一日,則大商絕不發生割地、賠款、稱臣、納貢、和親之舉。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即從朕之始。”
姬軒的話一結束,瞬間嘩然一片。
除了左右丞相和六部尚書,其他官員也都一片懵然。
他們事先也不知道此事。
其他受邀觀禮的宗派以及藩國權貴,則更是議論紛紛。
“這……小皇帝姬軒如此強硬?!
要知道,十年之後界域屏障開啟,中域曾經管控大商的天朝上國必然重臨。
屆時,形勢比人強,大商真能不稱臣納貢?”
然而。
姬軒不給他們思索的機會,繼續說道:
“朕年幼,識淺才疏,於治國之道,尚有許多未明之處。
但朕之亞父,一字王楚南離,文治武功皆為頂尖之列。
因此,朕今日拜請亞父攝政,加封攝政王。
京師之內,朕自決斷。
京師之外,見攝政王如見朕。
攝政王將代朕巡視四方,保我大商江山穩固,百姓安居。”
此言一出,人群再次嘩然。
比先前更為激烈。
幾乎所有人都麵麵相覷,眼中滿是震驚與疑惑。
姬軒此舉,可以說從法理上讓楚南離無論做任何事情都變得更加合理。
權力之大,幾乎等同於皇帝。
這……如果楚南離要造反,那後果……
然而,
對於眾人的疑惑,姬軒並未解釋。
在大祭酒宣布禮畢之後,他便乘坐九龍輦返迴皇宮之中。
半個時辰之後。
皇宮,勤政殿。
姬軒、楚南離、何必、雲鶴、孫嘉、姬氏老祖坐於桌案之前。
剛被提拔為大太監的曹騰親自守在門口。
觀曹騰氣息,竟然也到了先天巔峰。
距離法相,僅一步之遙。
略微沉默之後,姬軒率先開口:
“亞父,不可派其他人去青州嗎?”
楚南離輕輕搖了搖頭,緩緩說道:
“陛下,青州的情況比可能比我們想象的還要複雜得多。
時間緊迫,我們不能慢慢等下去。
若繼續等下去,臣怕局勢再也挽迴。”
姬軒聞言,眉頭微蹙,顯然對於楚南離的決定有所顧慮。
雖然他已經登基為帝,背後有周皇後、宗室和姬氏老祖撐腰。
但他內心最信任的無疑還是楚南離。
因此,楚南離遠赴青州,姬軒內心略顯忐忑。
青州局勢不明,他擔心楚南離此行會遭遇不測。
“亞父,青州已然失陷多日,情況不明。
要不你將禁軍全部帶過去?”
姬軒的語氣中帶著幾分擔憂。
楚南離微微一笑,神色略顯凝重道:
“陛下,
根據我、孫先生、龐先生的推斷,此次青州糜爛的根源乃是人禍,並非天災。
有人在青州之地布局,借青州亂局完成儀式,祭煉道果!
若真等他完成,則……後果不堪設想!”
太廟之前,頓時鼓樂齊鳴,響徹雲霄。
四周的百姓們,紛紛踮起腳尖,試圖透過一個個人頭看到皇帝和楚南離。
從禁軍、禦林軍、巡城衛之中抽調的精銳神色嚴厲的站在道路兩側,避免一切可能的危險。
人群中,有中年漢子用肩頭扛著虎頭小子觀看登基大典,希望兒子也能沾沾皇家氣運。
坐在漢子肩頭的孩童看著眼前的熱鬧場麵,異常激動。
“爹,爹,我看到了。
真是威風,那衣服上還有龍和蛇呢!
跟真的一樣。
真霸氣!
一會兒迴去了我也要讓娘給我買個黑色衣裳,繡上紅色大龍。
那樣過家家的時候小花肯定會選擇嫁給我!”
瞬間,漢子高興的神色一下子僵住。
他一手把兒子從肩頭提下來,一手捂住兒子的嘴巴。
“我特麽的……你是我爹行不行!
你爹我還沒活夠呢。”
罵完,漢子神色訕訕的悄悄向四周看了一眼。
幸好,四周的人大多都沒注意到這一幕。
就算偶爾有人注意到,看到是個孩子也都隨意笑笑,不甚在意。
在百官和百姓的注視下,姬軒緩緩前行。
身後三步遠,是周太後與楚南離。
走至太廟台階跟前,楚南離與周太後停步。
姬軒獨自向上攀登。
他的步子不大,但很穩。
太廟之內,香煙繚繞,氣氛肅穆。
“祭天!”
隨著大祭酒莊重而威嚴的聲音落下,姬軒停下腳步。
站在了太廟的最高台階之上,背對著下方密密麻麻的人群,麵對著古老的祭壇和天空中似乎更加明亮的日光,緩緩轉身。
點燃手中的通天香,姬軒朗聲高喝:
“今有姬氏子孫,姬軒。
敬告天地神明。
姬軒承先祖之遺誌,繼大統之位,為大商第十九位皇帝。
願天佑大商,國泰民安。”
他的聲音雖不高亢,卻清晰地傳遍了整個太廟,乃至四周的每一個角落。
大祭酒接著高喝:
“祭地!”
姬軒再次恭敬地轉身,麵向大地,將手中的另一炷香深深插入早已備好的香爐之中。
“今,姬軒,願以此香,敬獻後土。
祈願大商五穀豐登,百姓安居樂業,土地肥沃,萬物生長。”
隨著香火的嫋嫋升起,太廟內外,無論是百官還是百姓,皆是一片肅然。
“祭祖!”
大祭酒的聲音再次響起。
姬軒轉身,步入太廟正殿,那裏供奉著大商曆代先皇的牌位。
三跪九叩大禮之後。
姬軒低聲細語:
“列祖列宗在上。
姬軒不肖,今承繼大統,必當勵精圖治,不負先祖遺訓,使我大商再創輝煌。”
言罷,儀式繼續進行。
“奏樂!”
鍾磬之音響徹瓊霄。
“上祭品!”
早已準備好的牛、羊、鹿等祭品擺放好之後。
大祭酒開始高唱頌文。
一刻鍾之後,頌文結束。
禮部尚書上前一步,高聲道:
“拜!”
所有官員,躬身而拜。
高聲齊喝: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周圍的百姓也有學有樣,跟著躬身拜下。
“再拜!”
“三拜!”
拜完之後,禮部尚書推著一本厚厚的禮冊,繼續宣讀。
半個時辰之後,禮部尚書中終於讀完畢。
姬軒抬起頭,望著下方民眾,朗聲開口:
“今日,朕繼位大寶,年號擇一‘武’字,即為商武。
朕在位一日,則大商絕不發生割地、賠款、稱臣、納貢、和親之舉。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即從朕之始。”
姬軒的話一結束,瞬間嘩然一片。
除了左右丞相和六部尚書,其他官員也都一片懵然。
他們事先也不知道此事。
其他受邀觀禮的宗派以及藩國權貴,則更是議論紛紛。
“這……小皇帝姬軒如此強硬?!
要知道,十年之後界域屏障開啟,中域曾經管控大商的天朝上國必然重臨。
屆時,形勢比人強,大商真能不稱臣納貢?”
然而。
姬軒不給他們思索的機會,繼續說道:
“朕年幼,識淺才疏,於治國之道,尚有許多未明之處。
但朕之亞父,一字王楚南離,文治武功皆為頂尖之列。
因此,朕今日拜請亞父攝政,加封攝政王。
京師之內,朕自決斷。
京師之外,見攝政王如見朕。
攝政王將代朕巡視四方,保我大商江山穩固,百姓安居。”
此言一出,人群再次嘩然。
比先前更為激烈。
幾乎所有人都麵麵相覷,眼中滿是震驚與疑惑。
姬軒此舉,可以說從法理上讓楚南離無論做任何事情都變得更加合理。
權力之大,幾乎等同於皇帝。
這……如果楚南離要造反,那後果……
然而,
對於眾人的疑惑,姬軒並未解釋。
在大祭酒宣布禮畢之後,他便乘坐九龍輦返迴皇宮之中。
半個時辰之後。
皇宮,勤政殿。
姬軒、楚南離、何必、雲鶴、孫嘉、姬氏老祖坐於桌案之前。
剛被提拔為大太監的曹騰親自守在門口。
觀曹騰氣息,竟然也到了先天巔峰。
距離法相,僅一步之遙。
略微沉默之後,姬軒率先開口:
“亞父,不可派其他人去青州嗎?”
楚南離輕輕搖了搖頭,緩緩說道:
“陛下,青州的情況比可能比我們想象的還要複雜得多。
時間緊迫,我們不能慢慢等下去。
若繼續等下去,臣怕局勢再也挽迴。”
姬軒聞言,眉頭微蹙,顯然對於楚南離的決定有所顧慮。
雖然他已經登基為帝,背後有周皇後、宗室和姬氏老祖撐腰。
但他內心最信任的無疑還是楚南離。
因此,楚南離遠赴青州,姬軒內心略顯忐忑。
青州局勢不明,他擔心楚南離此行會遭遇不測。
“亞父,青州已然失陷多日,情況不明。
要不你將禁軍全部帶過去?”
姬軒的語氣中帶著幾分擔憂。
楚南離微微一笑,神色略顯凝重道:
“陛下,
根據我、孫先生、龐先生的推斷,此次青州糜爛的根源乃是人禍,並非天災。
有人在青州之地布局,借青州亂局完成儀式,祭煉道果!
若真等他完成,則……後果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