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李行空的神識範圍寬廣,但在這更為廣袤的小行星帶之中,依舊如同魚入大海一般,能夠探索到的隻是一小塊區域。
好在李行空別的不說,撿垃圾的時候是非常有耐心的。
期間有好多奇奇怪怪的小行星李行空都想帶迴地星去的,有的是結構特殊,有的成分奇特,還有一些則就是單純的好看。
古人癡迷於奇石也有一定的道理的,這玩意千奇百怪,總有一款能長到人心窩子裏去。
即使李行空的主要目的是找一顆含水量較多的行星,但他依舊在自己的空間袋裏裝了不少小一點的小行星。
慢慢的探索這整個小行星帶,終於在撿了一個多月的垃圾之後,李行空找到了一顆巨大的小行星。
它通體都是由冰組成的,除了大量的冰之外,其中還裹挾著一些金光閃閃的礦物。
甚至李行空在神識探查時,還在這大塊的冰層之中,發現了一些依舊休眠的微生物。
他對微生物這塊懂得不多,但看這些微生物的結構與細胞組成,和地星上現有的生物同出一源。
要麽就是這玩意是從地星上來的,要麽就是它和地星生命都來自於一個地方,隻不過地星上的這些微生物運氣好,得了一塊天生地養的好環境,而它運氣較差而已。
李行空估算了一下這塊隕石的大小,它的體積確實有夠大的,光看含水量的話,基本上等同於地星現有的所有淡水總量。
要知道,地星上的水雖然很多,但淡水其實是很少的,大部分都是不可飲用的海水。
不過少歸少,有這麽多的水,對於初步改造金星而言,已經是夠用了的。
既然自己要找的東西已經找到了,李行空也沒有再在柯柏伊帶多停留,反正這小行星帶就在這裏,它又跑不了,自己之後有的是時間來這邊撿垃圾。
將神識收迴,全部籠罩在這塊大型小行星上,略微動用法力,李行空便察覺到這小行星晃了幾下,隨後便被他的神識拉動了起來。
原本築基期的神識還是以探查為主,操縱和控製方麵的力度還是有些不夠的,而如今看來,金丹期的神識在力道方麵,同樣有了很大的長進,利用神識推動這麽大一塊隕石,一點兒吃力的感覺都沒有。
甚至就連李行空氣海內的金丹都沒有動靜,一點兒功率沒變。
顯然,這並不是李行空的全力。
拖著巨大的隕石,李行空開始向著金星的方向折返。
帶著這麽大個玩意,李行空也不是沒嚐試過縱地金光,但很可惜,隻有他自己能化成金光,神識帶著的這麽大個玩意卻依舊留在原地。
看來是自己的修為還不夠,這金光隻能覆蓋住自己的身軀,再多一點都不行了。
好在這隕石是個死物,它不需要李行空看著,隻需要按照預定的軌道,給它一個加速的力,讓它能夠按照既定路線向前飛就行了。
李行空完全可以先行一步,到指定的終點位置等待它的到來。
隕石飛的很慢,或者說,在太空這種大尺度的場景之下,任何速度都顯得有些不夠數,即使是光速,在這無邊際的宇宙之中也依舊有些相形見絀。
等待隕石飛抵預定位置的這段時間,李行空也不準備閑著。
來都來了,人都到太空中了,不如就借此等待的機會,先琢磨一下自己金丹期要準備什麽法術的好。
逃命法術已經不需要準備了,金丹期的任何法術,都不如縱地金光來的方便,這玩意跑的又快,消耗又低,還無視各種禁製,簡直沒有再好的了。
剩下的攻防法術倒是可以各來一個。
除了攻防之外,其他輔助性質的法術也可以考慮多整幾個。
原本他覺得這些法術與修行關係不大,作用也比較有限,但是在針對厚土固城術進行了深入的開發之後,李行空覺得,這些法術也是有其可取之處的,在很多時候都可以發揮妙用。
況且,到了金丹期,一些更加實用的輔助性法術也可以開始修行了,諸如身外化身,分身術,傀儡術之類的法術也不再是什麽難事。
金丹期的法術總量比起之前的境界來要少了很多,畢竟總人數擺在那兒,金丹修士的數量比起之前境界來要少很多。
人口基數少了,創造的法術自然也就少了。
但少歸少,每個法術的作用和性能那都是個頂個的強,基本上可以說,隻要是個金丹期的法術,就沒有幾個是廢的。
畢竟在金丹期的時候,法術是要和神通打擂台的,太過弱雞的法術,自然沒有流傳的必要。
李行空準備先從攻擊性法術開始。
如今的李行空神識宏厚,根基紮實,對靈氣的依賴也已經擺脫了,此時的他即使放在修行文明之中,也是一名根基卓絕的金丹修士,所以他現在對於法術的考量和之前自然有了很大的不同。
消耗無所謂,攻擊性強,範圍大,最好針對各種手段都有一定的對抗能力。
這才是當下李行空對於法術的需求。
基於李行空的需求,係統從功法庫之中檢索出了幾門攻伐法術出來,當然,除了法術之外,還有幾門可以修行的神通也列了出來。
李行空一眼掃過了係統提供的法術,不得不說,這金丹期的法術隻是從效果描述上來看,就遠不是築基期可比的。
法術不多,也就兩門。
一門是禦劍術的升級版本,萬劍訣。
不僅僅是在劍的數量上有了提升,在法術的攻擊範圍以及速度上也有了極大的提升,甚至對於劍的概念都有了極大的拓展。
在這門法術之中,劍是劍,刀是劍,棍狀物體可以是劍,球狀物體也可以是劍,金屬,岩石,土壤,都可以是劍。
李行空左看右看,從這萬劍訣之中,隻看出了一點。
這裏所謂的劍,涵蓋了萬事萬物,隻要你能馭的起來,那它就可以是劍。
而這本萬劍訣,按照當前人類的理解,那就是一門將動能武器發揮到了極致的法術。
從頭到尾,它講的就是如何利用身邊的萬事萬物,將其轉化為神識可控的超級動量武器,攜帶著法術構成的各種劍風,對對手進行毀滅性的打擊。
所謂的萬劍,也並非一個定數,它取決於個人的神識力以及算力,神識越強,算力越高,能同時掌控的劍也就越多。
而另一門攻擊法術名為斷空斬。
是一門將空間手段應用到攻擊方麵的法術,可以無視物體的物理性質,從空間層麵將它斬斷。
這種攻擊不是物理攻擊,也算不得是法術攻擊,因為他攻擊的從來不是目標本身,而是目標所在的空間。
用法很多,要麽拿來直接攻堅,要麽就利用斬斷空間的特性,向正麵沒法突破的位置投放修士進去,越過各種物理或者能量性質的護盾。
好在李行空別的不說,撿垃圾的時候是非常有耐心的。
期間有好多奇奇怪怪的小行星李行空都想帶迴地星去的,有的是結構特殊,有的成分奇特,還有一些則就是單純的好看。
古人癡迷於奇石也有一定的道理的,這玩意千奇百怪,總有一款能長到人心窩子裏去。
即使李行空的主要目的是找一顆含水量較多的行星,但他依舊在自己的空間袋裏裝了不少小一點的小行星。
慢慢的探索這整個小行星帶,終於在撿了一個多月的垃圾之後,李行空找到了一顆巨大的小行星。
它通體都是由冰組成的,除了大量的冰之外,其中還裹挾著一些金光閃閃的礦物。
甚至李行空在神識探查時,還在這大塊的冰層之中,發現了一些依舊休眠的微生物。
他對微生物這塊懂得不多,但看這些微生物的結構與細胞組成,和地星上現有的生物同出一源。
要麽就是這玩意是從地星上來的,要麽就是它和地星生命都來自於一個地方,隻不過地星上的這些微生物運氣好,得了一塊天生地養的好環境,而它運氣較差而已。
李行空估算了一下這塊隕石的大小,它的體積確實有夠大的,光看含水量的話,基本上等同於地星現有的所有淡水總量。
要知道,地星上的水雖然很多,但淡水其實是很少的,大部分都是不可飲用的海水。
不過少歸少,有這麽多的水,對於初步改造金星而言,已經是夠用了的。
既然自己要找的東西已經找到了,李行空也沒有再在柯柏伊帶多停留,反正這小行星帶就在這裏,它又跑不了,自己之後有的是時間來這邊撿垃圾。
將神識收迴,全部籠罩在這塊大型小行星上,略微動用法力,李行空便察覺到這小行星晃了幾下,隨後便被他的神識拉動了起來。
原本築基期的神識還是以探查為主,操縱和控製方麵的力度還是有些不夠的,而如今看來,金丹期的神識在力道方麵,同樣有了很大的長進,利用神識推動這麽大一塊隕石,一點兒吃力的感覺都沒有。
甚至就連李行空氣海內的金丹都沒有動靜,一點兒功率沒變。
顯然,這並不是李行空的全力。
拖著巨大的隕石,李行空開始向著金星的方向折返。
帶著這麽大個玩意,李行空也不是沒嚐試過縱地金光,但很可惜,隻有他自己能化成金光,神識帶著的這麽大個玩意卻依舊留在原地。
看來是自己的修為還不夠,這金光隻能覆蓋住自己的身軀,再多一點都不行了。
好在這隕石是個死物,它不需要李行空看著,隻需要按照預定的軌道,給它一個加速的力,讓它能夠按照既定路線向前飛就行了。
李行空完全可以先行一步,到指定的終點位置等待它的到來。
隕石飛的很慢,或者說,在太空這種大尺度的場景之下,任何速度都顯得有些不夠數,即使是光速,在這無邊際的宇宙之中也依舊有些相形見絀。
等待隕石飛抵預定位置的這段時間,李行空也不準備閑著。
來都來了,人都到太空中了,不如就借此等待的機會,先琢磨一下自己金丹期要準備什麽法術的好。
逃命法術已經不需要準備了,金丹期的任何法術,都不如縱地金光來的方便,這玩意跑的又快,消耗又低,還無視各種禁製,簡直沒有再好的了。
剩下的攻防法術倒是可以各來一個。
除了攻防之外,其他輔助性質的法術也可以考慮多整幾個。
原本他覺得這些法術與修行關係不大,作用也比較有限,但是在針對厚土固城術進行了深入的開發之後,李行空覺得,這些法術也是有其可取之處的,在很多時候都可以發揮妙用。
況且,到了金丹期,一些更加實用的輔助性法術也可以開始修行了,諸如身外化身,分身術,傀儡術之類的法術也不再是什麽難事。
金丹期的法術總量比起之前的境界來要少了很多,畢竟總人數擺在那兒,金丹修士的數量比起之前境界來要少很多。
人口基數少了,創造的法術自然也就少了。
但少歸少,每個法術的作用和性能那都是個頂個的強,基本上可以說,隻要是個金丹期的法術,就沒有幾個是廢的。
畢竟在金丹期的時候,法術是要和神通打擂台的,太過弱雞的法術,自然沒有流傳的必要。
李行空準備先從攻擊性法術開始。
如今的李行空神識宏厚,根基紮實,對靈氣的依賴也已經擺脫了,此時的他即使放在修行文明之中,也是一名根基卓絕的金丹修士,所以他現在對於法術的考量和之前自然有了很大的不同。
消耗無所謂,攻擊性強,範圍大,最好針對各種手段都有一定的對抗能力。
這才是當下李行空對於法術的需求。
基於李行空的需求,係統從功法庫之中檢索出了幾門攻伐法術出來,當然,除了法術之外,還有幾門可以修行的神通也列了出來。
李行空一眼掃過了係統提供的法術,不得不說,這金丹期的法術隻是從效果描述上來看,就遠不是築基期可比的。
法術不多,也就兩門。
一門是禦劍術的升級版本,萬劍訣。
不僅僅是在劍的數量上有了提升,在法術的攻擊範圍以及速度上也有了極大的提升,甚至對於劍的概念都有了極大的拓展。
在這門法術之中,劍是劍,刀是劍,棍狀物體可以是劍,球狀物體也可以是劍,金屬,岩石,土壤,都可以是劍。
李行空左看右看,從這萬劍訣之中,隻看出了一點。
這裏所謂的劍,涵蓋了萬事萬物,隻要你能馭的起來,那它就可以是劍。
而這本萬劍訣,按照當前人類的理解,那就是一門將動能武器發揮到了極致的法術。
從頭到尾,它講的就是如何利用身邊的萬事萬物,將其轉化為神識可控的超級動量武器,攜帶著法術構成的各種劍風,對對手進行毀滅性的打擊。
所謂的萬劍,也並非一個定數,它取決於個人的神識力以及算力,神識越強,算力越高,能同時掌控的劍也就越多。
而另一門攻擊法術名為斷空斬。
是一門將空間手段應用到攻擊方麵的法術,可以無視物體的物理性質,從空間層麵將它斬斷。
這種攻擊不是物理攻擊,也算不得是法術攻擊,因為他攻擊的從來不是目標本身,而是目標所在的空間。
用法很多,要麽拿來直接攻堅,要麽就利用斬斷空間的特性,向正麵沒法突破的位置投放修士進去,越過各種物理或者能量性質的護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