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迴到現代後,我成了學神 作者:江雨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但即便如此,當時的駕駛員也花了五分多鍾的時間,才讓飛機與空間站同步飛行。
現在有了停機口與阻攔索,顯然極大的降低了空天飛機靠近停泊的難點。
空天飛機停穩後,幾道身影穿著航空服出現在了無氧接駁口處。這次他們飛來空間站,依然要進行物資的運輸工作。
但更重要的,是要接出差半年的航天員們迴家。
這是空天飛機第一次執行接送航天員的任務,其難度不可謂不大。各方評估過後,依然選擇了經驗最豐富的封照野與他的副駕駛。第三操作台的駕駛員倒是換了一個人。
三人與前來迎接他們的航天員將這一批物資搬運進了空間站,又從空間站裏將各種需要帶迴地麵的采集設備搬迴飛機中放進運輸倉。才領著航天員們進了客艙。
“哇,你們飛機裏原來是這樣子的,感覺好舒服啊。”一位航天員說。
“就是座位少了點,隻夠我們六個一起。”一個阿利鐸操著一口流暢的龍夏語,“但是坐飛機迴去,太酷了吧。”
“我還是第一次坐飛機迴地麵。”龍夏的航天員感慨又喜愛的摸著客艙的蛋艙,“我們待會兒是要在這個蛋艙裏坐好嗎?需要把蛋都包起來嗎?”
“衝入黑障區的時候,你們係好安全帶後可以放下蛋艙的艙蓋。”副駕駛解釋道,“其他時候和你們在空間站差不多。我們飛機的重力係統很好,能完全模擬地麵環境。”
“哇哦,我知道。這是不是你們那個數學家的功勞。”阿利鐸興奮地說,“我知道他特別厲害,特別重要。”
“他隻是個數學家,隻做最純粹的數學問題,”封照野不知什麽時候走進了客艙,“大家落座係好安全帶,我們的飛機要準備起飛了。”
阿利鐸誇張地搖了搖頭,他坐在蛋艙裏,一本正經地大聲糾正:“你錯了,正因為他是一個數學家,他才特別可怕。他們搞數學的什麽都會。我那個做計算生物學的朋友,因為數學不好在我上天之前都每天找我哭。”
想想他那些搞數學的朋友們,一個心情不好就轉計算機,轉物理,轉化學,轉生物……好像沒什麽他們不能轉的。
他們搞數學的,就是可怕得很。
副駕駛揶揄地掃了一眼封照野,配合他轉移話題:“那我想他身體素質應該也沒你好,不然他可以選擇和你一起上天。”
“那確實。”阿利鐸哈哈大笑起來,“就他那個身板,恐怕還沒進入黑障區,就要嚇尿褲子了。”
大家氣氛輕鬆的聊了幾句,副駕駛迴到駕駛座後,空天飛機依照時間準時起飛。
帶航天員迴地麵的意義非同小可,這一次的航行結束,就真的意味著他們擁有了在某個範圍裏自由來去宇宙的能力。以後航天員的選拔與安排,也能更加的靈活自如。
更甚至於空間站的修建工作……或許用不了多久,這座小小的空間站就將變成藍星與月球之間的中繼站。
無數的飛船與研究者將從空間站起飛,經曆十五個小時的漫長航行後抵達月球,開始他們的建設與探索。
當航天員們放下蛋艙的艙蓋,閉眼突入黑障區的時候。王少將也正閉著眼,尋思自己是不是在做夢。
可閉眼再睜眼,那顆四方金屬體依然漂浮在他眼前。
王少將忍不住用力閉眼擠了擠眼睛再睜開,那粒四方金屬體依然如此。
“沒泡液氮?”王少將忍不住問。
“沒有,就是室溫常壓。”景長嘉說,“您要是不信,可以碰碰它。”
王少將咂摸著嘴:“你說我敢信嗎景教授?這不是我信不信的問題,是我敢不敢的問題!”
眼前的四方金屬體沉穩地展現著它的邁納斯效應,在王少將眼裏,它簡直美麗得就像是一架空中飛舞的轟炸機。王少將看著它,腦子裏就是接連不斷的武器改良、改良武器。
“這可是正兒八經的完全抗磁性啊,”王少將感慨道,“你看它飄得多穩,多漂亮。”
王少將忍不住又看了景長嘉一眼,這位小教授真是他見過的最沉得住氣的研究者。這麽重要的成果,他居然都不會狂喜一下子。
這個問題如果換做封照野來問,景長嘉一定會誠實地告訴他:在夢裏已經開心過。
他所有成果都已經在模擬實驗室裏做過反複的驗證,第一次做出來的時候,他甚至開心得從夢裏驚醒了過來。
那種連同靈魂都在震顫的狂喜感受過後,景教授就可以在自己的研究員們麵前,表現出非常高深莫測的沉穩了。
畢竟他是大家的景老師麽,他必然不會為了這點小成果沾沾自喜的。
王少將一個外人,看不見小景教授狂搖的虛空尾巴。他隻能轉著圈地看他漂浮著的室溫超導,腦子已經飄去了還沒影子的月球基地:“咱們要是用來做個太空電梯……哎景教授,你說室溫超導可以做太空電梯嗎?”
“不行。”景長嘉一口否決,“當它進入零下四十五度卻又沒有低到液氮溫區裏,會失去超導性。”
王少將失落地歎了口氣。但隨即他又立刻抖擻了精神,嚴厲的自我批評:不行,不能像景教授那樣覺得一個室溫超導平平無奇。這玩意要是能公開出去,明年諾貝爾都能到龍夏來辦了!
想到這裏,王少將忍不住看了景長嘉一眼。
他們這位景教授,好像真的不為眼前的成果歡喜。他正在比對著測試出來的各項數據,情緒穩定得像是他又失敗了一樣。
“景教授啊,你這個成果如果公開了,可能會立刻拿下一個諾貝爾。”王少將斟酌著說,“但是……”
“不公開。”景長嘉笑著搖了搖頭,“我做研究不是為了拿獎的。在咱們自己都沒有熟練掌握這項技術之前,公開它也沒意義。”
現在隻是實驗室誕生,距離量產還有不小的距離。
等他將生產難度降低,那麽第一時間應該做的……就是建立他們自己的人造太陽。
根據托卡馬克磁場越強,裝置越小的特性,景長嘉甚至覺得他們實驗室都不用搬家,直接就能騰空一個大會議室進行安裝。
事實也確實如此。
最終他們按照過往經驗與新模型計算搭建出來的人造太陽,其直徑甚至不超過三米。
實驗室眾人站在這一台小小的人造太陽之前遲疑了很久,才確定自己真的建成了。
這應該是目前最小的一台人造太陽,其內部的兩個磁場係統都用上了最新研發的鎳基室溫超導體。而其他材料上他們並沒有進行更多的改進。
畢竟一千秒穩定點火的成果,已經說明那些材料承受住了考驗。現在唯一的疑惑,就是他們的磁場對於真空室裏的等離子體約束,是不是如同計算中的那樣優秀。
“景老師。”眼鏡研究員檢查完所有設備後,走到景長嘉身邊,“是否現在點火?”
景長嘉挑剔地仔細看著眼前的托卡馬克裝置,好一會兒突然說:“咱們有國旗嗎?”
“有的老師。”門口的一位研究員立刻道,“我去辦公室拿!”
她快步跑迴辦公室,沒兩分鍾就跑了迴來:“景老師,掛那裏?”
景長嘉接過國旗,走到托卡馬克裝置旁邊,順著檢查裝置的鐵樓梯架子爬上去,小心翼翼地把那一麵鮮紅的旗幟插在了托卡馬克裝置的頂端。
他深深凝望了一眼,才又順著樓梯下了裝置迴到觀測點:“點火吧。”
第162章
人造太陽轟鳴著燃燒了起來。
它的真空室裏騰起火紅,奔湧的等離子被強大的磁場束縛,隻能在劃定的空間內部拚命旋轉。冷屏將一切熱量牢牢封鎖,不讓它們放肆奔流。
觀測點內的操作台前,研究員們緊張得看著屏幕裏的數據變化。
他們對自己能成功點火這件事充滿了信心。可這火焰……到底能維持多久?它的極限會在哪裏?
這個問題連景長嘉都沒有答案。
他站在觀測點裏,神色是一如既往的平靜,可沒誰知道他們的小景老師緊張得連眼睛都不敢眨一下。
這是龍夏第一台室溫超導托卡馬克,如果連它都無法維持人造太陽的穩定運行,那就說明在可控核聚變上,他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這絕不是一個好消息。這樣的消息景長嘉也不想聽。
人造太陽依然轟鳴。
60秒。
輸入功率依然大於輸出。
100秒。
數據開始出現波動。
500秒。
數據趨於穩定,ai計算在運行42小時後,輸出功率即將大於輸入功率。
預估數據跳出來的一瞬間,研究員猛地站起身。
景長嘉頓時看了過去:“怎麽了?”
“沒事,但是……景老師,”研究員想了想,還是說,“您來看看。”
景長嘉觀察了一下裝置,見它沒有什麽變化,才大步走到研究員身邊,探頭看向屏幕。
他心中翻來覆去算了許久,才說:“是好事。注意觀察輸出電力變化。電解液充能效率怎麽樣?”
“在我們的計算範圍內,非常穩定。”另一個研究員說。
景長嘉點點頭:“好,持續觀察。”
“我們……要試運行42個小時嗎?”
42個小時那是什麽概念啊……四舍五入將近整整兩天,2520分鍾,151200秒。那是沒有人抵達過的太陽的深處。
“如果裝置沒有問題,那就運行42小時。”景長嘉說,“確定輸出大於輸入,對我們來說是非常必要的一件事。”
唯有真正的做到這點,才能宣告人造太陽的成功。
否則即便它能平穩的運行,最終也依然是失敗品。
可控核聚變的誘人之處,就是微小的投入會獲得源源不斷的能源。
那台占據了一個房間卻依然小巧的人造太陽在他們說話間,尖嘯著衝破了1000秒的關隘,並穩定而迅猛地朝著2000秒奔去。
甚至10000秒。
甚至20000秒!
當它成功運行24小時並且充滿了一車的電解液後,王少將丟下手裏的工作簡直飛奔一般的迴到了某核工業所。
他來不及詰問這麽大一件事怎麽沒人通知他,就急匆匆地走到觀測點,看緊了他們的人造太陽,簡直移不開眼。
等他看得夠了,才問一旁盯數據的研究員:“怎麽就沒人通知我?!”
研究員也很詫異:“景老師……沒通知您?”
想到景長嘉那搞出室溫超導都不算成果的性格,王少將頗有些無話可說,隻能急匆匆地出門,去承擔起職責,將這件要事通知給組織。
人造太陽成功運行41小時時,長老會再一次親臨的核工業所,他們集體守在觀測點後的辦公室裏,隻等那最重要的一刻到來。
軍部記者與媒體也都早早抵達了現場,一台攝像機全程盯著人造太陽,另一台攝像機這對準了觀測點內大屏幕,不肯錯過絲毫。
距離ai計算隻剩五分鍾,大屏幕上兩條觀測線已經無比趨近時,長老們齊刷刷地走出了房間,抵達了觀測點。
所有人都緊張得屏住了唿吸,景長嘉反而已經不怎麽緊張了。
整整四十多個小時無差錯的運行,他的人造太陽已經經受住了所有考驗。ai計算出的結果不會出錯,最終他們輸出的電力勢必會遠遠超出輸入的電力!
牆上的機械表秒針滴答,這五分鍾似乎被拖得無比漫長。
現在有了停機口與阻攔索,顯然極大的降低了空天飛機靠近停泊的難點。
空天飛機停穩後,幾道身影穿著航空服出現在了無氧接駁口處。這次他們飛來空間站,依然要進行物資的運輸工作。
但更重要的,是要接出差半年的航天員們迴家。
這是空天飛機第一次執行接送航天員的任務,其難度不可謂不大。各方評估過後,依然選擇了經驗最豐富的封照野與他的副駕駛。第三操作台的駕駛員倒是換了一個人。
三人與前來迎接他們的航天員將這一批物資搬運進了空間站,又從空間站裏將各種需要帶迴地麵的采集設備搬迴飛機中放進運輸倉。才領著航天員們進了客艙。
“哇,你們飛機裏原來是這樣子的,感覺好舒服啊。”一位航天員說。
“就是座位少了點,隻夠我們六個一起。”一個阿利鐸操著一口流暢的龍夏語,“但是坐飛機迴去,太酷了吧。”
“我還是第一次坐飛機迴地麵。”龍夏的航天員感慨又喜愛的摸著客艙的蛋艙,“我們待會兒是要在這個蛋艙裏坐好嗎?需要把蛋都包起來嗎?”
“衝入黑障區的時候,你們係好安全帶後可以放下蛋艙的艙蓋。”副駕駛解釋道,“其他時候和你們在空間站差不多。我們飛機的重力係統很好,能完全模擬地麵環境。”
“哇哦,我知道。這是不是你們那個數學家的功勞。”阿利鐸興奮地說,“我知道他特別厲害,特別重要。”
“他隻是個數學家,隻做最純粹的數學問題,”封照野不知什麽時候走進了客艙,“大家落座係好安全帶,我們的飛機要準備起飛了。”
阿利鐸誇張地搖了搖頭,他坐在蛋艙裏,一本正經地大聲糾正:“你錯了,正因為他是一個數學家,他才特別可怕。他們搞數學的什麽都會。我那個做計算生物學的朋友,因為數學不好在我上天之前都每天找我哭。”
想想他那些搞數學的朋友們,一個心情不好就轉計算機,轉物理,轉化學,轉生物……好像沒什麽他們不能轉的。
他們搞數學的,就是可怕得很。
副駕駛揶揄地掃了一眼封照野,配合他轉移話題:“那我想他身體素質應該也沒你好,不然他可以選擇和你一起上天。”
“那確實。”阿利鐸哈哈大笑起來,“就他那個身板,恐怕還沒進入黑障區,就要嚇尿褲子了。”
大家氣氛輕鬆的聊了幾句,副駕駛迴到駕駛座後,空天飛機依照時間準時起飛。
帶航天員迴地麵的意義非同小可,這一次的航行結束,就真的意味著他們擁有了在某個範圍裏自由來去宇宙的能力。以後航天員的選拔與安排,也能更加的靈活自如。
更甚至於空間站的修建工作……或許用不了多久,這座小小的空間站就將變成藍星與月球之間的中繼站。
無數的飛船與研究者將從空間站起飛,經曆十五個小時的漫長航行後抵達月球,開始他們的建設與探索。
當航天員們放下蛋艙的艙蓋,閉眼突入黑障區的時候。王少將也正閉著眼,尋思自己是不是在做夢。
可閉眼再睜眼,那顆四方金屬體依然漂浮在他眼前。
王少將忍不住用力閉眼擠了擠眼睛再睜開,那粒四方金屬體依然如此。
“沒泡液氮?”王少將忍不住問。
“沒有,就是室溫常壓。”景長嘉說,“您要是不信,可以碰碰它。”
王少將咂摸著嘴:“你說我敢信嗎景教授?這不是我信不信的問題,是我敢不敢的問題!”
眼前的四方金屬體沉穩地展現著它的邁納斯效應,在王少將眼裏,它簡直美麗得就像是一架空中飛舞的轟炸機。王少將看著它,腦子裏就是接連不斷的武器改良、改良武器。
“這可是正兒八經的完全抗磁性啊,”王少將感慨道,“你看它飄得多穩,多漂亮。”
王少將忍不住又看了景長嘉一眼,這位小教授真是他見過的最沉得住氣的研究者。這麽重要的成果,他居然都不會狂喜一下子。
這個問題如果換做封照野來問,景長嘉一定會誠實地告訴他:在夢裏已經開心過。
他所有成果都已經在模擬實驗室裏做過反複的驗證,第一次做出來的時候,他甚至開心得從夢裏驚醒了過來。
那種連同靈魂都在震顫的狂喜感受過後,景教授就可以在自己的研究員們麵前,表現出非常高深莫測的沉穩了。
畢竟他是大家的景老師麽,他必然不會為了這點小成果沾沾自喜的。
王少將一個外人,看不見小景教授狂搖的虛空尾巴。他隻能轉著圈地看他漂浮著的室溫超導,腦子已經飄去了還沒影子的月球基地:“咱們要是用來做個太空電梯……哎景教授,你說室溫超導可以做太空電梯嗎?”
“不行。”景長嘉一口否決,“當它進入零下四十五度卻又沒有低到液氮溫區裏,會失去超導性。”
王少將失落地歎了口氣。但隨即他又立刻抖擻了精神,嚴厲的自我批評:不行,不能像景教授那樣覺得一個室溫超導平平無奇。這玩意要是能公開出去,明年諾貝爾都能到龍夏來辦了!
想到這裏,王少將忍不住看了景長嘉一眼。
他們這位景教授,好像真的不為眼前的成果歡喜。他正在比對著測試出來的各項數據,情緒穩定得像是他又失敗了一樣。
“景教授啊,你這個成果如果公開了,可能會立刻拿下一個諾貝爾。”王少將斟酌著說,“但是……”
“不公開。”景長嘉笑著搖了搖頭,“我做研究不是為了拿獎的。在咱們自己都沒有熟練掌握這項技術之前,公開它也沒意義。”
現在隻是實驗室誕生,距離量產還有不小的距離。
等他將生產難度降低,那麽第一時間應該做的……就是建立他們自己的人造太陽。
根據托卡馬克磁場越強,裝置越小的特性,景長嘉甚至覺得他們實驗室都不用搬家,直接就能騰空一個大會議室進行安裝。
事實也確實如此。
最終他們按照過往經驗與新模型計算搭建出來的人造太陽,其直徑甚至不超過三米。
實驗室眾人站在這一台小小的人造太陽之前遲疑了很久,才確定自己真的建成了。
這應該是目前最小的一台人造太陽,其內部的兩個磁場係統都用上了最新研發的鎳基室溫超導體。而其他材料上他們並沒有進行更多的改進。
畢竟一千秒穩定點火的成果,已經說明那些材料承受住了考驗。現在唯一的疑惑,就是他們的磁場對於真空室裏的等離子體約束,是不是如同計算中的那樣優秀。
“景老師。”眼鏡研究員檢查完所有設備後,走到景長嘉身邊,“是否現在點火?”
景長嘉挑剔地仔細看著眼前的托卡馬克裝置,好一會兒突然說:“咱們有國旗嗎?”
“有的老師。”門口的一位研究員立刻道,“我去辦公室拿!”
她快步跑迴辦公室,沒兩分鍾就跑了迴來:“景老師,掛那裏?”
景長嘉接過國旗,走到托卡馬克裝置旁邊,順著檢查裝置的鐵樓梯架子爬上去,小心翼翼地把那一麵鮮紅的旗幟插在了托卡馬克裝置的頂端。
他深深凝望了一眼,才又順著樓梯下了裝置迴到觀測點:“點火吧。”
第162章
人造太陽轟鳴著燃燒了起來。
它的真空室裏騰起火紅,奔湧的等離子被強大的磁場束縛,隻能在劃定的空間內部拚命旋轉。冷屏將一切熱量牢牢封鎖,不讓它們放肆奔流。
觀測點內的操作台前,研究員們緊張得看著屏幕裏的數據變化。
他們對自己能成功點火這件事充滿了信心。可這火焰……到底能維持多久?它的極限會在哪裏?
這個問題連景長嘉都沒有答案。
他站在觀測點裏,神色是一如既往的平靜,可沒誰知道他們的小景老師緊張得連眼睛都不敢眨一下。
這是龍夏第一台室溫超導托卡馬克,如果連它都無法維持人造太陽的穩定運行,那就說明在可控核聚變上,他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這絕不是一個好消息。這樣的消息景長嘉也不想聽。
人造太陽依然轟鳴。
60秒。
輸入功率依然大於輸出。
100秒。
數據開始出現波動。
500秒。
數據趨於穩定,ai計算在運行42小時後,輸出功率即將大於輸入功率。
預估數據跳出來的一瞬間,研究員猛地站起身。
景長嘉頓時看了過去:“怎麽了?”
“沒事,但是……景老師,”研究員想了想,還是說,“您來看看。”
景長嘉觀察了一下裝置,見它沒有什麽變化,才大步走到研究員身邊,探頭看向屏幕。
他心中翻來覆去算了許久,才說:“是好事。注意觀察輸出電力變化。電解液充能效率怎麽樣?”
“在我們的計算範圍內,非常穩定。”另一個研究員說。
景長嘉點點頭:“好,持續觀察。”
“我們……要試運行42個小時嗎?”
42個小時那是什麽概念啊……四舍五入將近整整兩天,2520分鍾,151200秒。那是沒有人抵達過的太陽的深處。
“如果裝置沒有問題,那就運行42小時。”景長嘉說,“確定輸出大於輸入,對我們來說是非常必要的一件事。”
唯有真正的做到這點,才能宣告人造太陽的成功。
否則即便它能平穩的運行,最終也依然是失敗品。
可控核聚變的誘人之處,就是微小的投入會獲得源源不斷的能源。
那台占據了一個房間卻依然小巧的人造太陽在他們說話間,尖嘯著衝破了1000秒的關隘,並穩定而迅猛地朝著2000秒奔去。
甚至10000秒。
甚至20000秒!
當它成功運行24小時並且充滿了一車的電解液後,王少將丟下手裏的工作簡直飛奔一般的迴到了某核工業所。
他來不及詰問這麽大一件事怎麽沒人通知他,就急匆匆地走到觀測點,看緊了他們的人造太陽,簡直移不開眼。
等他看得夠了,才問一旁盯數據的研究員:“怎麽就沒人通知我?!”
研究員也很詫異:“景老師……沒通知您?”
想到景長嘉那搞出室溫超導都不算成果的性格,王少將頗有些無話可說,隻能急匆匆地出門,去承擔起職責,將這件要事通知給組織。
人造太陽成功運行41小時時,長老會再一次親臨的核工業所,他們集體守在觀測點後的辦公室裏,隻等那最重要的一刻到來。
軍部記者與媒體也都早早抵達了現場,一台攝像機全程盯著人造太陽,另一台攝像機這對準了觀測點內大屏幕,不肯錯過絲毫。
距離ai計算隻剩五分鍾,大屏幕上兩條觀測線已經無比趨近時,長老們齊刷刷地走出了房間,抵達了觀測點。
所有人都緊張得屏住了唿吸,景長嘉反而已經不怎麽緊張了。
整整四十多個小時無差錯的運行,他的人造太陽已經經受住了所有考驗。ai計算出的結果不會出錯,最終他們輸出的電力勢必會遠遠超出輸入的電力!
牆上的機械表秒針滴答,這五分鍾似乎被拖得無比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