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叫醒他才知道。”醫生說,“你們讓讓,先把病人推迴病房。”


    一行人連忙跟著醫生走,嘴裏還不消停七嘴八舌地問:“現在就叫嗎?叫醒會不會有意外啊?”


    “叫不醒才會有意外。”醫生一邊說話,一邊去拍患者的臉,“醒一醒,你能聽見我們說話嗎?”


    患者的眼球似乎動了動,人卻沒醒過來。


    醫生有些著急:“你能聽見我說話嗎?手術完畢了該醒過來了。”


    景長嘉見狀,連忙跟著走了幾步。


    就見跟著過來李安德一起送誌願者過來的戰友們,在他耳邊大喊:“你再不醒過來,老家都要被炸了!”


    下一刻,患者猛地從轉運床上坐了起來!


    他眼睛都還沒睜開,嘴裏就問:“敵人在哪裏!”


    “你先睜眼!”李德安喊。


    患者聽話睜眼,他似乎很不適應這樣的環境,眼睛剛睜開就猛地閉上了。


    好一會兒,他又試探性得睜開了眼,臉上又是不解,又是震驚,還帶著一些麻醉剛醒分不清夢與現實的迷瞪。


    他看了看李安德,又腦袋一仰,往後直直倒了下去。


    戰友們七手八腳的去撈他:“傷口!別壓著傷口!”


    他睜著眼看著戰友們,一時間什麽表情都沒有。


    李安德越看越不安,湊近了問他:“你怎麽了?你看得清不?”


    “我好像在做夢。”受試者說,“李安德,你怎麽變成了機器人。”


    作者有話要說:


    李安德:我也不造啊。就這樣那樣一下子,嘿,我就成了機器人!


    李安德:用義肢帶球撞人老爽了。


    李安德:你以後就能感受一下了。


    第127章


    鄭明輝覺得自己確實在做夢。


    不然他的戰友,怎麽會變成一個機器人?


    他還記得,自己是聽了李安德的勸,來做一個智能義眼的測試誌願者。那個義眼就算再怎麽不靠譜,也不該把他戰友變成一個機器人。


    所以他必然在做夢。


    他還記得,他這雙眼睛是三年前炸沒的。他其實沒後悔去這趟任務,也沒後悔去救人。就是眼睛沒了之後吧,他偶爾會覺得很空虛。


    會覺得自己……像個廢人。


    在家裏什麽也做不了。在連隊……也隻能得到關懷。


    他不怎麽缺乏關懷,他想證明自己還有用。早先傷得太重,隻能養傷。後來好不容易好了,可以下地了,又適應了很久這樣的生活。


    ……但他有些適應不了。


    他一直是家裏最靠得住的,也是連隊裏大家信任的隊長。可他現在想靠自己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都似乎在給別人添麻煩。


    他不想給大家添麻煩。他越來越不敢動,不敢走。


    他變成了一個廢人。


    所以李安德電話一來,他就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下來。


    他不在乎這個實驗結果好不好,也不在乎他有沒有後遺症。他隻是想再多做一點事情,能再奉獻一些什麽,去證明自己是個還有用的人。


    這個機械眼睛可能真的有點問題。是傳輸信號,或者是芯片解析?總之這些東西他也不懂。他希望自己能幫那些研究人員排除這樣的故障。


    他閉著眼睛,躺在床上一動不動。


    耳邊卻突然聽到一個小朋友的聲音:“叔叔,這個叔叔怎麽還沒醒呢?”


    “這個叔叔可能很累了,”他聽到李安德的聲音,“所以要多睡一會兒。”


    “噢!我知道!”那個小姑娘又說,“我眼睛看不見的時候,也總是很累的。”


    眼睛看不見的時候?


    這個小姑娘的眼睛……成功了嗎?


    鄭明輝疑惑地睜開了眼。


    ?


    他能看見?不對,他確實能看見,隻不過會把人看成機器人。


    “叔叔醒了!”一個穿著裙子的小姑娘湊到了他身邊。


    鄭明輝眼珠一轉,發現小姑娘好端端的,眼睛是正常模樣,身體也是正常模樣。


    他忍不住眨了眨眼,又看了看自己的手。他的手也是正常的,沒有變成機械。


    睡了一覺,機械眼睛變正常了嗎?他忍不住伸手摸了摸自己的眼睛。


    手靠近眼珠的視覺是實時的,沒有絲毫的遲滯。摸上去的觸感很奇怪,沒有機械感。


    “鄭大輝,你怎麽一睡醒就摳眼珠子?別嚇著人孩子。”李安德拎著一個熱水壺走到他床邊站定,“感覺怎麽樣,看得清不?看得清一會兒起來了去做個視力檢測。”


    鄭明輝目光一直落在李安德手臂上。


    機械手臂在燈光下發著冰冷的光輝,它取代了他好兄弟的肢體,成為了他好兄弟身體的一部分。


    “鄭大輝?”李安德喊他,“眼睛不舒服啊?”


    鄭明輝眨了眨眼,問他:“你手怎麽了?”


    “沒事兒,出了點意外,現在全好了。”李安德說著,給他比了好幾個誇張的動作。旁邊床的薛鶴小姑娘被逗得哈哈大笑。


    李安德聽得也咧嘴一笑:“帥不?”


    鄭明輝麵無表情地說:“帥。所以你還能迴連隊嗎?”


    “我現在做新飛行員的培訓工作。”李安德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適應。等你好了,你們隊裏對你肯定也是有安排的。”


    生活的變化早已隨著夏日的水汽悄然無聲的到來。


    在普通人還沒有察覺的時候,走在人群最前方,確保大部隊安全的工兵們,早已感受到了變化的到來。


    突然配置的ai輔助,突然增加的即時性虛擬現實訓練,還有突然給傷殘兵們安排的各類機械義肢與手術。


    這無不彰顯著他們擁有了某種高科技技術,這個技術足以改變他們的生活。


    而到了醫院後,這種感覺則更加明顯。


    機械醫療與人類醫療將來院的病人們平穩地分流向不同的地點。智能采血並大數據分析疾病,極大的縮短了醫療時間與就醫流程。超絕的精準度都讓人覺得,再等一等說不定就能出現家庭醫生機器人了。


    而做出這一切的玉犀研究中心,也沒想到推廣得這樣快。


    至少芮教授原本以為,軍部還要花一點時間來觀察這個機械義肢的狀態。沒想到軍部會那麽果斷的給全軍的傷殘退役兵都安排上。


    現在他的實驗室一邊談著義肢量產化的可能性,一邊與樓上景教授的實驗室在進行人造皮膚的研究。


    人造皮膚是他們做腦機材料的副產物。


    人類的皮膚,是人類與世界接觸的第一個器官。它擁有著觸感,幫助人類識別物體,感受刺激。換成計算機語言,就是要擁有感壓,要在感受到外部刺激時,給予大腦足夠的反饋。


    剛好這些東西,他們實驗室研發出來的副產品都擁有。隻要把材料精細化,按照需求深專材料特性。日後機械義肢極有可能完全模擬人類肢體。


    它會擁有觸覺,能感受冷熱,能夠對大腦作出反饋。


    這是一個非常棒的方向,芮教授與景長嘉合作得非常好,他也非常欣賞這個與他理念一致的年輕人。


    隻是小景看起來非常的忙,項目的接洽與調整都直接讓做材料的萬洛西負責。


    萬洛西跟著他做了兩個大項目,這次評選高校教育代表,不少人提名了萬洛西。他升正教授看起來是鐵板釘釘。


    就是不知道小景有什麽想法?


    他的成果太傑出,可年齡又太年幼。搞得許多人都在舉棋不定。特別是見玉大的路乘川教授一直沒有表態,其他人就更加不知道該不該給景長嘉提名。


    芮教授倒是覺得,有空得話他可以和小景聊一聊,問一問小景自己的想法。他作為工程院的院士,也是說得上話的。


    但小景到底在做什麽?總覺得好些天都沒見到他人了。


    芮教授把疑惑壓在心裏,仔細看過學生們教出來的材料數據,細細記錄在案後,就離開了研究中心。


    人造皮膚離不開腦神經那邊接手開發的腦機,他要去龍大的腦神經研究所和他們細聊一下人造皮膚的需求。


    “芮老師,下班了啊?”


    “下班了。你們也該下班了。這都學期末了你們的論文做到什麽程度了啊?我告訴你們我要開始收論文了啊。”


    芮教授一邊說著話,一邊走出了研究大樓。


    樓外夕陽正好,火紅的鋪滿了半邊長天。他好久沒有這麽早就離開研究中心,駐足看了好一會兒才美滋滋地上了車。


    入夜後,研究中心越發安靜下來,陸陸續續有工作人員離開大樓,也有人似乎拿掉了東西,有些急匆匆地往樓裏走。


    直到淩晨後,加班的人走的走,睡的睡,整棟樓真正的安靜了下來。


    一樓大廳裏,有黑影一閃而逝。


    他先在一樓晃過一圈後,又悄無聲息地上了二樓,走到人體康複工程實驗室外,拿著一支奇怪的筆,就將讓門口的智能鎖自動開了門。


    他完全忽略了擺在實驗室裏的各種實驗肢體,直接奔向試驗計算機,打開手機電筒拆了主機後,就縮在電腦桌下方開始拆機。


    摘除硬盤後,他把硬盤藏在了實驗室的義肢裏,又悄悄離開人體康複工程實驗室,往樓上走去。


    樓上的半導體實驗室,萬洛西剛對比完所有批次的材料數據。


    相比他們之前做過的腦機材料,人造皮膚更重韌性與自我修複性。


    人的肢體是靈活的,尤其是手指。所以材料得擁有非常漂亮的抗撕裂性能,也得具備非常優秀的疏水性。


    他之前就這個問題與景長嘉發消息討論過,景長嘉提出了一種三元結構。利用這種複雜多層結構,使材料特性與離子液體相混合。


    萬洛西覺得這是個非常可行的思路,但景長嘉一直不迴來,沒人與他對著卷實驗,他自己做實驗都有些不得勁兒。


    他歎著氣把這批資料歸位,沒有注意到門外有一個一閃而逝的影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現代後,我成了學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雨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雨聲並收藏迴到現代後,我成了學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