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 ss="top_book">強烈推薦:</strong>
如前所述,房地產這個東西它之所以會飛快的被炒起來, 是有其曆史背景和原因的, 房地產這個行業之所以在過去十幾年裏那麽火熱,房價一路飛漲, 它最大的曆史背景就是中國曆史上最大的一次城市化浪潮,那麽當這個浪潮開始逐漸接近尾聲的時候, 房價理所當然不會像過去那樣,隻要是房子就會漲價, 而是會進行顯著的分化, 北上廣深,強二線城市,以及之下的地方的房價將會成為冰火兩重天, 一部分繼續上漲,漲到絕大多數人永遠都買不起, 而一些則開始綿綿陰跌之路, 伴隨陰跌的同時是人口的大量外流。之前說過,人類城市化的進程就是人口聚集的進程, 隨著城市化程度的繼續加深, 中國絕大部分人口將居住在十幾個超級大都市裏,而一些農村鄉鎮,或者一些三四線以下的城市, 由於居住在裏麵的人口為了更好的就業謀求發展等原因,大量遷移到更大的城市生活,於是那些小地方將變得越來越荒涼, 最終會因為過於荒蕪而被廢棄,最後行-政單位被取消,村落和小縣城就會這樣從地圖上消失。
本質來說,一個東西的價格是漲還是跌,主要就是跟它的供求關係有直接關係,如果這個東西有無數人追捧,都哭著喊著買,並且供不應求,那麽這個東西的價格一定是居高不下的,相反的,如果一個東西人人都厭惡,避之不及,那麽這個東西的價格一定是一落千丈的,其實這麽來看,一個城市的價格也就是這個城市的土地和房產的價格運行的規律跟一個lv包包,或者菜市場裏的一把青菜是相同的。
一個城市的土地如果供大於求了,也就是造的房子大於打算買的人的數量了,那自然房價就會越來越低,比如東北三省和一些不太發達的三四線至十八線小城市,就是因為本身經濟就不行,所以當地的人口,尤其是大學畢業的年輕人不斷流出,去更好的大城市裏買房定居,而人口規模的不斷減少,反過來更加讓當地企業招不到好的人才,並且消費需求不高,地方經濟更加差,那麽人口就會繼續流出,最終會造成這些地方徹底空心化,變得荒蕪。另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雖然地方經濟是不錯,但是當地政府供應的土地太多了,那麽即使有很多人去買房子,但是政府一造就是幾萬套房,總得來說還是供大於求,所以房價也高不上去,這種情況最典型的城市就是中部的重慶、成都這兩個城市。
不知道你有沒有去過成都,這個城市不但城市地形非常奇妙,整座城市是層層疊疊起來的,並且整個城市的供地麵積非常大,其中就有個在別的城市看不到的奇景,就是它一個新建的小區居然能有幾千上萬套的房子,這是一個什麽概念你知道嗎?在杭州這種城市,新建的小高層樓盤裏,體量比較小的樓盤一般也就十幢十來幢房子,哪怕就算一幢有十多層,那整個小區也就千把來套房子,也就是說成都重慶建一個小區,頂杭州建好幾個小區,就這種政-策,你說房價能漲嗎?尤其是重慶,重慶的房價控製的好,在全國也是有名的,其實它的根本手段就是大量供應土地,人為造成大量庫存,隻要房屋庫存數量大於人口流入數量,那就意味著有些樓盤沒那麽暢銷,肯定就賣不上價了。
而另外一個相反的例子就是北京、上海,北京上海由於全國各地的人都在不斷湧入,人口總數迅速膨脹,已經超過城市運營的負荷極限了,因此上峰三番五次的表示要嚴控人口規模,而控製人口規模最好的辦法就是戶-口政策和房屋限購政策,另外最嚴厲的北京還有一個更狠的絕招,就是不賣地,這也就意味著北京以後不會再出現新樓了,隻會在原有基礎上翻新這是什麽概念你們明白嗎?北京不賣地,和全國各地依然源源不斷湧入北京的人口,這是無比尖銳的一對矛盾,在這種劇烈的供需矛盾下,哪怕全國房價都腰斬,北京房價也依然會蒸蒸日上。
我上麵說了這麽多,就是想告訴你,一座城市的房價是和人口流入流出,還有土地供應多不多有直接關係的,但其中土地供應的問題政府是可以根據情況調整的,唯獨人口問題是無法控製的。可以這麽說,從2000年開始的這場,全國範圍內的曠日持久的房地產暴漲黃金期,它的最大的曆史背景就是因為商品房這個東西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全麵覆蓋到全國的這樣一個城市化的過程,最開始是因為每個地方大家都沒有現在這種洋氣高檔的高層小區房,所以每個地方有錢的人們都會買,後買的人看見先買的人住得好也都買,進而推動房價變得更高,因此過去的十幾年房地產是一個普漲的現象,不管你買哪個城市的房子,隻要買的早,多多少少都會享受到房屋漲價帶來的資產增值,隻是賺多賺少的問題。
然而隨著城市化這個過程的不斷深入,現在不管是北上廣深這樣的國際大都市,還是某個不知名的小縣城,早就已經全部滿滿當當的蓋滿了大房子,甚至還出現了比如鄂爾多斯這種成片成片沒人住的‘鬼城’的現象,其實這就是一個明顯的信號,意味著房地產已經過了普漲的時代,開始了顯著的分化,而造成分化的最根本原因就是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已經過半,大家在本地,該買房的都已經買的差不多了,這種第一次置業的需求已經大幅降低,再也無法支撐本地房價跟過去一樣長期上漲了,但是同時,由於產業的調整,不同城市之間的經濟實力差距的越來越大,那麽就跟民工進城潮一樣,經濟落後城市裏的人開始大規模的在發達城市買房落戶,進行了城際間的遷徙,於是城市之間也開始了兩極分化,發達的越發達,落後的越落後,同理,發達的城市房價還有上漲的空間,而落後的城市將會越來越衰敗,這就是房地產未來的趨勢
可以這麽說,人類要文明,要經濟發展,必然要城市化,城市化的本質就是將人口聚集起來,以提高人的生產效率,經濟發展的本質就是生產效率的提高,而人口總數是有上限的,當人口不斷聚集的時候,必然會有地方變得不斷荒蕪,沒人就沒有經濟活動,也就沒有企業會去辦廠辦公司,那就沒有就業崗位,沒就業就沒有收入,沒收入就沒有消費,第三產業就更加發展不起來,因此沒有人口的地方,不管房子蓋得多大多豪華,始終是荒野,那就談不上房價這個問題了。
現在你總能理解,為什麽那麽多三四線的人,明明手裏有好幾套房,還要賣了去買一二線發達城市的房子吧?這就是因為這些人根據上述邏輯,預見到了未來,預見到如果自己不賣的話,可能隨著時間推移,這些房子的價格會一路陰跌,成交價格會越來越低,那自己辛苦大半輩子賺的資產不就縮水了嗎?但如果賣了這些房子,買入一二線城市的房子,雖然可能三四套變一套,但是一二線的房子還能漲,資產總體是繼續增值的,況且大城市就業機會多,大企業也多,哪怕從為了孩子的發展考慮,也會優先考慮在大城市置業,謀求下一輩更高的起點和更好的發展,因此在我看來,賣出差的資產,買入優質資產,是種很好的投資選擇。
好了,我給你大致說完了房地產的發展曆史和現狀,那麽接下來就要給你講講城市和住在裏麵的人,是如何相互進行選擇的了,其實我認為是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因為像你和我這樣的普通人從學校畢業,踏入社會以後必然會麵對這樣的人生重大選擇問題,我就給你講講城市這個東西是怎麽運作的。
首先,就像之前說的那樣,人類的文明必然產生於人口極度聚集的大城市,而隨著人口不斷聚集,整個城市規模也會變得越來越大,同時相對應的,整個城市的配套基礎設施也會不斷升級翻新擴張,這首先就需要大量的資金,而這個資金的來源就是城市通過兜售土地和依附在土地上的房產來收迴的。城市這個怪物最本能的渴望就是自身的領土擴張,和依附於它之上的所有一切東西的資本增值,而它擴張的方式實際上就是一種滾雪球的方式
首先建好基礎設施(先付出成本),想盡辦法引入大資本大產業,提供很多的就業崗位,編織、承諾別人很好的發展前景,吸引外地人來本地就業,進而安家落戶(賣地,迴收成本),而這個城市人變多了,自然需求也增加了,更會產生無數的第三產業需求,那麽會吸引企業更加看好這個市場,開更多的店,企業規模變得更大,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然後人口越來越多,城市將之前賣地的錢繼續投入翻新擴建和升級基礎設施(繼續付出成本),變得更大更豪華更高端,進而吸引更高檔次的人口(迴收成本),和更高檔次的產業,進而進一步的擴張和升級
這就是一個建基礎設施(花錢)→引入產業→吸引人口落戶(迴收錢)→繼續建基礎設施(升級版,花錢plus)→引入產業(升級版)→吸引人口(升級版,花錢plus)的過程。你可以清楚的看到,在這個過程中,其實隨著城市基礎設施的不斷變化升級,相對應的產業也是在不斷升級的,同時相對應的人口檔次也在不斷的升級,而這就是城市化的精髓
城市和在它裏麵的人口的產能其實是相配套的,也就是說,越是發達的城市,在其中居住的行業,以及其相對應的人口的賺錢效率就越是高,否則是無法承受城市的高昂成本的,遲早都會被城市榨幹青春和勞動力,最後落得一身傷病,還是兩手空空,從哪裏來,迴哪裏去。
舉個最典型的例子,賺錢效率最高的行業是政-治,因為政-治和權-利可以直接分配資源,而無需通過其他中間環節,因此政-治中心往往也是一個國家的中心,也是房價最高的地方,比如北-京。賺錢效率第二高的就是金融,金融行業的本質正常來說是‘信用’和‘杠杆’,但就我來看,其實是籌碼傳遞的類似龐氏效應的遊戲,最典型的就是p2p
意思就是我先低價買入一個東西,然後給它畫大餅,編織美好的未來,讓群眾認為這個東西以後會有非常大的發展,因此也就跟風買入,把這個東西價格越炒越高,然後我就趁高價賣掉這個東西,至於它以後會不會實現我當初畫大餅時承諾的目標,那我就無法保證了,需要時間來驗證,如果事實證明我當初隻是在忽悠,那麽這個東西就立刻崩盤了,變得一文不值,後麵買入的人實際上就用大價錢買了個垃圾,但如果這個東西後麵一段時間的發展,確實跟我當初承諾的一樣好,那說明我畫的大餅還有效果,那麽就能繼續忽悠再後來者繼續買入,那這個東西就能繼續漲價,直到有一天它終於漲不動了,畫大餅失敗,於是崩盤。
其實不管是安利這樣的直銷,還是股票二級市場,或者股權買賣一級市場,或者是期貨,外匯,房地產等等其他的金融項目,本質都是這種‘先來者編織美好願景,後來者給情懷買單’的模型,因為這種盈利模式是按照指數級別增加的,越到後麵漲的越瘋狂,因此最開始的那個人往往是幾千萬幾個億的暴利,這就是金融賺錢的本質。當然,金融行業本身不產生利潤,無非是從別人口袋裏掏錢,所以有人爆賺,自然就有人巨虧,搞金融的人,本質跟賭徒沒什麽兩樣,每次交易都要承擔巨大的風險,因此看著風光,日入黃金萬兩,其實下一秒他們可能就破產了。
除了政-治和金-融之外,第三個賺錢的行業是正處於風口上的產業。首先我要給你解釋一下什麽叫風口,風口這個詞是個投資屆的術語,意思就是指這個產業在大的時間周期裏,正處於高速發展到顛覆的階段,而一個行業高速發展就導致了兩個結果:一、社會需求量非常大,二、社會上的投資資本都投向了這個產業,因此這個產業的整體估值就形成了泡沫,遠遠高於它實際創造的價值,這就是所謂的泡沫繁榮。
這方麵我可以給你舉兩個例子,一個是煤老板,記得08年-10年這段時間經常聽人提起煤老板,那時候山西的煤老板是最牛逼的,一個開個私人小礦的煤老板一年能賺幾個億,住豪宅,開豪車,錢多的都不知道怎麽花了,但是你發現沒有,這幾年卻沒人提起煤老板了,反而時不時傳來煤企破產倒閉的新聞。另外比如過去浙江溫州這個地方是很牛逼的,溫州炒房團的大名傳遍大江南北,溫州的房價曾經一度比肩北上廣,但是這幾年沒人提溫州人了,不但江南皮革廠倒閉了,溫州的房價也早已腰斬了。
這樣風水輪流轉的情況,可能對不知情的人來說是屬於世事無常,但是對於知曉曆史時代背景的人來說,這樣的結果幾乎是必然的。就拿煤老板來說,10年以前的時代背景,是中國基礎建設□□的年代,全國都成了大工地,那你想,建築這個東西最基礎的物料就是燒煤產生的能源,以及鋼鐵水泥,其中鋼鐵又是鐵礦石燒煤煉成的,因此煤炭這個東西在當時的需求是非常大的,隻要你開煤礦,哪怕你躺在家裏,也會有天量的大訂單自己找上門,因此那些小學文化的煤老板就一夜暴富。同樣那些溫州做劣質小商品的老板,當時的時代背景是伴隨著改-革開放,和全球市場的打開,中國成了全世界最有名的血汗工廠,和廉價勞動力中心,中國做的低端產品因為便宜,迅速占領了全球市場,有了巨大的需求,那些小商品市場的老板們也都發財了。
但是時代的潮水遲早是要退去的,隨著中國城市化的深入,不再像過去那樣□□式的建設了,而且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對環保的要求也越來越加強,煤炭這個東西就沒那麽緊俏了,於是煤老板們一夜之間就發現生意難做了,再加上隨著科技進步,能夠替代煤炭的新能源,比如水電風電核電,還有光伏鋰電池之類的東西,在能源裏的占有率不斷增加,煤炭不但不緊俏,反而過剩了,因此煤老板們最終淪為破產。同理溫州小老板也是,隨著中國製造搶占了低端市場之後,終於需要產業升級了,要增加技術含量了,中國人不希望madechina是假冒偽劣,劣質商品的代名詞,因此很多跟不上步伐的小老板就被淘汰了。
正所謂時勢造英雄,人生發財全靠浪,難道你認為這些幾千萬、幾個億的財富,是因為這些老板們的聰明才智,以及和勤勞勇敢造成的嗎?誠然,致富需要聰明才智和膽魄,但是他們的一夜暴富卻主要不是因為這些,而是因為他們恰好膽子夠大,行動夠快,踏上了時代的風口,成為了產業的弄潮兒,才會有滾滾財源而來。當然,他們後麵的隕落也是因為時代的風停了,新的風口吹向了其他方向,因此他們不能再繼續暴利下去了,有些沒及時找到轉型方向的,甚至就此一蹶不振,直接破產了。
這一切正如那位跟華萊士談笑風生的長者所說的那樣一個人的命運啊,當然要靠自我的不斷奮鬥,但是也要考慮到曆史的進程。而實際上,個人的奮鬥跟曆史進程比起來,是無比渺小的,因此才會有那麽一句話:選擇比努力更重要,你的努力要在正確的方向上才有意義,否則越努力,反而離目標越遠。
那麽話又拉迴到主題上,目前我們這個時代的行業風口是啥呢?顯而易見是互聯網,目前中國企業的霸主就是bat(百度、阿裏、騰訊),it程序員,也就是俗稱的碼農,是中國工薪階層裏收入最高的人群之一,那麽你可以簡單推理一下,大型互聯網公司群集的地方,往往就屬於經濟比較好,收入比較高,同時房價也比較高的城市,這裏首當其衝的就屬於阿裏的老家杭州了,另外北京和深圳也有很大大公司,而上海則是中國的金融中心,其次深圳不光是互聯網公司,深圳,另外還有蘇州,還有另一個特殊發展潛力點是高端精密製造。
正是因為這些風口上的產業,造就了高工資的人群,高工資的人群賺錢了要享受,就促成了大量的第三產業和創意行業的蓬勃發展,同時高工資的人自然要享受最好的基礎設施,那麽地方政-府肯定要投入大量資金,打造最高端洋氣,最時髦的建築物,最炫酷的燈光景觀,最便捷的交通,路上有輕軌,地下有地鐵,另外還有大量免費的公園博物館等等,當然這些也不是免費的,最後自然是要高工資人群付費的,這個付費的表現形式就是房價不斷上漲,你買房就是向城市的服務付費,不買房就是不願意付費,當然城市也不傻,如果你不願意一次性付費的話,那就是租用這一切的服務,城市也會用不斷上漲的物價來向你不斷討要租金,最終你付出了租金,卻沒有得到任何資產,一切都是純消費,等到你哪天年紀大了,在職場上沒有性價比了,你就會被公司和城市無情的拋棄,到時候老家荒蕪了,大城市又無力繼續租住下去,你的未來究竟在哪呢?
先說結論:城市是這樣選擇人,淘汰人的:
能為基礎設施買單的人,也就是買房的人,你就成為了城市的股東,可以分享城市的紅利,如果城市發展的好,也就是城市規模不斷擴大,以後繼續有人口流入城市,那麽你就會享受到房價上漲的紅利,並且由於你一次性繳納了費用,你不需要租房了,生活成本,各項開支就會大幅度下降,才會開始存起錢來。而如果你拒絕為基礎設施買單,或者沒有能力買單,那麽隨著城市規模越來越大,土地的成本也越來越高,相對應的不管是房租也好,各項生活日常開支也好,也會同比增加,雖然你可能工資比較高,但是你的各項硬性開支也會越來越高,導致你永遠存不下錢來。而且你所在的城市如果越高端,那麽物價房租肯定也越高,你記住,頂級的城市一定是最貴的,所有東西都是頂級的價格,在北上深這種頂級城市,哪怕你年入三四十萬,也擋不住路邊三四十一碗麵這樣的價格,一年到頭你還剩下多少呢?
如前所述,房地產這個東西它之所以會飛快的被炒起來, 是有其曆史背景和原因的, 房地產這個行業之所以在過去十幾年裏那麽火熱,房價一路飛漲, 它最大的曆史背景就是中國曆史上最大的一次城市化浪潮,那麽當這個浪潮開始逐漸接近尾聲的時候, 房價理所當然不會像過去那樣,隻要是房子就會漲價, 而是會進行顯著的分化, 北上廣深,強二線城市,以及之下的地方的房價將會成為冰火兩重天, 一部分繼續上漲,漲到絕大多數人永遠都買不起, 而一些則開始綿綿陰跌之路, 伴隨陰跌的同時是人口的大量外流。之前說過,人類城市化的進程就是人口聚集的進程, 隨著城市化程度的繼續加深, 中國絕大部分人口將居住在十幾個超級大都市裏,而一些農村鄉鎮,或者一些三四線以下的城市, 由於居住在裏麵的人口為了更好的就業謀求發展等原因,大量遷移到更大的城市生活,於是那些小地方將變得越來越荒涼, 最終會因為過於荒蕪而被廢棄,最後行-政單位被取消,村落和小縣城就會這樣從地圖上消失。
本質來說,一個東西的價格是漲還是跌,主要就是跟它的供求關係有直接關係,如果這個東西有無數人追捧,都哭著喊著買,並且供不應求,那麽這個東西的價格一定是居高不下的,相反的,如果一個東西人人都厭惡,避之不及,那麽這個東西的價格一定是一落千丈的,其實這麽來看,一個城市的價格也就是這個城市的土地和房產的價格運行的規律跟一個lv包包,或者菜市場裏的一把青菜是相同的。
一個城市的土地如果供大於求了,也就是造的房子大於打算買的人的數量了,那自然房價就會越來越低,比如東北三省和一些不太發達的三四線至十八線小城市,就是因為本身經濟就不行,所以當地的人口,尤其是大學畢業的年輕人不斷流出,去更好的大城市裏買房定居,而人口規模的不斷減少,反過來更加讓當地企業招不到好的人才,並且消費需求不高,地方經濟更加差,那麽人口就會繼續流出,最終會造成這些地方徹底空心化,變得荒蕪。另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雖然地方經濟是不錯,但是當地政府供應的土地太多了,那麽即使有很多人去買房子,但是政府一造就是幾萬套房,總得來說還是供大於求,所以房價也高不上去,這種情況最典型的城市就是中部的重慶、成都這兩個城市。
不知道你有沒有去過成都,這個城市不但城市地形非常奇妙,整座城市是層層疊疊起來的,並且整個城市的供地麵積非常大,其中就有個在別的城市看不到的奇景,就是它一個新建的小區居然能有幾千上萬套的房子,這是一個什麽概念你知道嗎?在杭州這種城市,新建的小高層樓盤裏,體量比較小的樓盤一般也就十幢十來幢房子,哪怕就算一幢有十多層,那整個小區也就千把來套房子,也就是說成都重慶建一個小區,頂杭州建好幾個小區,就這種政-策,你說房價能漲嗎?尤其是重慶,重慶的房價控製的好,在全國也是有名的,其實它的根本手段就是大量供應土地,人為造成大量庫存,隻要房屋庫存數量大於人口流入數量,那就意味著有些樓盤沒那麽暢銷,肯定就賣不上價了。
而另外一個相反的例子就是北京、上海,北京上海由於全國各地的人都在不斷湧入,人口總數迅速膨脹,已經超過城市運營的負荷極限了,因此上峰三番五次的表示要嚴控人口規模,而控製人口規模最好的辦法就是戶-口政策和房屋限購政策,另外最嚴厲的北京還有一個更狠的絕招,就是不賣地,這也就意味著北京以後不會再出現新樓了,隻會在原有基礎上翻新這是什麽概念你們明白嗎?北京不賣地,和全國各地依然源源不斷湧入北京的人口,這是無比尖銳的一對矛盾,在這種劇烈的供需矛盾下,哪怕全國房價都腰斬,北京房價也依然會蒸蒸日上。
我上麵說了這麽多,就是想告訴你,一座城市的房價是和人口流入流出,還有土地供應多不多有直接關係的,但其中土地供應的問題政府是可以根據情況調整的,唯獨人口問題是無法控製的。可以這麽說,從2000年開始的這場,全國範圍內的曠日持久的房地產暴漲黃金期,它的最大的曆史背景就是因為商品房這個東西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全麵覆蓋到全國的這樣一個城市化的過程,最開始是因為每個地方大家都沒有現在這種洋氣高檔的高層小區房,所以每個地方有錢的人們都會買,後買的人看見先買的人住得好也都買,進而推動房價變得更高,因此過去的十幾年房地產是一個普漲的現象,不管你買哪個城市的房子,隻要買的早,多多少少都會享受到房屋漲價帶來的資產增值,隻是賺多賺少的問題。
然而隨著城市化這個過程的不斷深入,現在不管是北上廣深這樣的國際大都市,還是某個不知名的小縣城,早就已經全部滿滿當當的蓋滿了大房子,甚至還出現了比如鄂爾多斯這種成片成片沒人住的‘鬼城’的現象,其實這就是一個明顯的信號,意味著房地產已經過了普漲的時代,開始了顯著的分化,而造成分化的最根本原因就是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已經過半,大家在本地,該買房的都已經買的差不多了,這種第一次置業的需求已經大幅降低,再也無法支撐本地房價跟過去一樣長期上漲了,但是同時,由於產業的調整,不同城市之間的經濟實力差距的越來越大,那麽就跟民工進城潮一樣,經濟落後城市裏的人開始大規模的在發達城市買房落戶,進行了城際間的遷徙,於是城市之間也開始了兩極分化,發達的越發達,落後的越落後,同理,發達的城市房價還有上漲的空間,而落後的城市將會越來越衰敗,這就是房地產未來的趨勢
可以這麽說,人類要文明,要經濟發展,必然要城市化,城市化的本質就是將人口聚集起來,以提高人的生產效率,經濟發展的本質就是生產效率的提高,而人口總數是有上限的,當人口不斷聚集的時候,必然會有地方變得不斷荒蕪,沒人就沒有經濟活動,也就沒有企業會去辦廠辦公司,那就沒有就業崗位,沒就業就沒有收入,沒收入就沒有消費,第三產業就更加發展不起來,因此沒有人口的地方,不管房子蓋得多大多豪華,始終是荒野,那就談不上房價這個問題了。
現在你總能理解,為什麽那麽多三四線的人,明明手裏有好幾套房,還要賣了去買一二線發達城市的房子吧?這就是因為這些人根據上述邏輯,預見到了未來,預見到如果自己不賣的話,可能隨著時間推移,這些房子的價格會一路陰跌,成交價格會越來越低,那自己辛苦大半輩子賺的資產不就縮水了嗎?但如果賣了這些房子,買入一二線城市的房子,雖然可能三四套變一套,但是一二線的房子還能漲,資產總體是繼續增值的,況且大城市就業機會多,大企業也多,哪怕從為了孩子的發展考慮,也會優先考慮在大城市置業,謀求下一輩更高的起點和更好的發展,因此在我看來,賣出差的資產,買入優質資產,是種很好的投資選擇。
好了,我給你大致說完了房地產的發展曆史和現狀,那麽接下來就要給你講講城市和住在裏麵的人,是如何相互進行選擇的了,其實我認為是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因為像你和我這樣的普通人從學校畢業,踏入社會以後必然會麵對這樣的人生重大選擇問題,我就給你講講城市這個東西是怎麽運作的。
首先,就像之前說的那樣,人類的文明必然產生於人口極度聚集的大城市,而隨著人口不斷聚集,整個城市規模也會變得越來越大,同時相對應的,整個城市的配套基礎設施也會不斷升級翻新擴張,這首先就需要大量的資金,而這個資金的來源就是城市通過兜售土地和依附在土地上的房產來收迴的。城市這個怪物最本能的渴望就是自身的領土擴張,和依附於它之上的所有一切東西的資本增值,而它擴張的方式實際上就是一種滾雪球的方式
首先建好基礎設施(先付出成本),想盡辦法引入大資本大產業,提供很多的就業崗位,編織、承諾別人很好的發展前景,吸引外地人來本地就業,進而安家落戶(賣地,迴收成本),而這個城市人變多了,自然需求也增加了,更會產生無數的第三產業需求,那麽會吸引企業更加看好這個市場,開更多的店,企業規模變得更大,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然後人口越來越多,城市將之前賣地的錢繼續投入翻新擴建和升級基礎設施(繼續付出成本),變得更大更豪華更高端,進而吸引更高檔次的人口(迴收成本),和更高檔次的產業,進而進一步的擴張和升級
這就是一個建基礎設施(花錢)→引入產業→吸引人口落戶(迴收錢)→繼續建基礎設施(升級版,花錢plus)→引入產業(升級版)→吸引人口(升級版,花錢plus)的過程。你可以清楚的看到,在這個過程中,其實隨著城市基礎設施的不斷變化升級,相對應的產業也是在不斷升級的,同時相對應的人口檔次也在不斷的升級,而這就是城市化的精髓
城市和在它裏麵的人口的產能其實是相配套的,也就是說,越是發達的城市,在其中居住的行業,以及其相對應的人口的賺錢效率就越是高,否則是無法承受城市的高昂成本的,遲早都會被城市榨幹青春和勞動力,最後落得一身傷病,還是兩手空空,從哪裏來,迴哪裏去。
舉個最典型的例子,賺錢效率最高的行業是政-治,因為政-治和權-利可以直接分配資源,而無需通過其他中間環節,因此政-治中心往往也是一個國家的中心,也是房價最高的地方,比如北-京。賺錢效率第二高的就是金融,金融行業的本質正常來說是‘信用’和‘杠杆’,但就我來看,其實是籌碼傳遞的類似龐氏效應的遊戲,最典型的就是p2p
意思就是我先低價買入一個東西,然後給它畫大餅,編織美好的未來,讓群眾認為這個東西以後會有非常大的發展,因此也就跟風買入,把這個東西價格越炒越高,然後我就趁高價賣掉這個東西,至於它以後會不會實現我當初畫大餅時承諾的目標,那我就無法保證了,需要時間來驗證,如果事實證明我當初隻是在忽悠,那麽這個東西就立刻崩盤了,變得一文不值,後麵買入的人實際上就用大價錢買了個垃圾,但如果這個東西後麵一段時間的發展,確實跟我當初承諾的一樣好,那說明我畫的大餅還有效果,那麽就能繼續忽悠再後來者繼續買入,那這個東西就能繼續漲價,直到有一天它終於漲不動了,畫大餅失敗,於是崩盤。
其實不管是安利這樣的直銷,還是股票二級市場,或者股權買賣一級市場,或者是期貨,外匯,房地產等等其他的金融項目,本質都是這種‘先來者編織美好願景,後來者給情懷買單’的模型,因為這種盈利模式是按照指數級別增加的,越到後麵漲的越瘋狂,因此最開始的那個人往往是幾千萬幾個億的暴利,這就是金融賺錢的本質。當然,金融行業本身不產生利潤,無非是從別人口袋裏掏錢,所以有人爆賺,自然就有人巨虧,搞金融的人,本質跟賭徒沒什麽兩樣,每次交易都要承擔巨大的風險,因此看著風光,日入黃金萬兩,其實下一秒他們可能就破產了。
除了政-治和金-融之外,第三個賺錢的行業是正處於風口上的產業。首先我要給你解釋一下什麽叫風口,風口這個詞是個投資屆的術語,意思就是指這個產業在大的時間周期裏,正處於高速發展到顛覆的階段,而一個行業高速發展就導致了兩個結果:一、社會需求量非常大,二、社會上的投資資本都投向了這個產業,因此這個產業的整體估值就形成了泡沫,遠遠高於它實際創造的價值,這就是所謂的泡沫繁榮。
這方麵我可以給你舉兩個例子,一個是煤老板,記得08年-10年這段時間經常聽人提起煤老板,那時候山西的煤老板是最牛逼的,一個開個私人小礦的煤老板一年能賺幾個億,住豪宅,開豪車,錢多的都不知道怎麽花了,但是你發現沒有,這幾年卻沒人提起煤老板了,反而時不時傳來煤企破產倒閉的新聞。另外比如過去浙江溫州這個地方是很牛逼的,溫州炒房團的大名傳遍大江南北,溫州的房價曾經一度比肩北上廣,但是這幾年沒人提溫州人了,不但江南皮革廠倒閉了,溫州的房價也早已腰斬了。
這樣風水輪流轉的情況,可能對不知情的人來說是屬於世事無常,但是對於知曉曆史時代背景的人來說,這樣的結果幾乎是必然的。就拿煤老板來說,10年以前的時代背景,是中國基礎建設□□的年代,全國都成了大工地,那你想,建築這個東西最基礎的物料就是燒煤產生的能源,以及鋼鐵水泥,其中鋼鐵又是鐵礦石燒煤煉成的,因此煤炭這個東西在當時的需求是非常大的,隻要你開煤礦,哪怕你躺在家裏,也會有天量的大訂單自己找上門,因此那些小學文化的煤老板就一夜暴富。同樣那些溫州做劣質小商品的老板,當時的時代背景是伴隨著改-革開放,和全球市場的打開,中國成了全世界最有名的血汗工廠,和廉價勞動力中心,中國做的低端產品因為便宜,迅速占領了全球市場,有了巨大的需求,那些小商品市場的老板們也都發財了。
但是時代的潮水遲早是要退去的,隨著中國城市化的深入,不再像過去那樣□□式的建設了,而且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對環保的要求也越來越加強,煤炭這個東西就沒那麽緊俏了,於是煤老板們一夜之間就發現生意難做了,再加上隨著科技進步,能夠替代煤炭的新能源,比如水電風電核電,還有光伏鋰電池之類的東西,在能源裏的占有率不斷增加,煤炭不但不緊俏,反而過剩了,因此煤老板們最終淪為破產。同理溫州小老板也是,隨著中國製造搶占了低端市場之後,終於需要產業升級了,要增加技術含量了,中國人不希望madechina是假冒偽劣,劣質商品的代名詞,因此很多跟不上步伐的小老板就被淘汰了。
正所謂時勢造英雄,人生發財全靠浪,難道你認為這些幾千萬、幾個億的財富,是因為這些老板們的聰明才智,以及和勤勞勇敢造成的嗎?誠然,致富需要聰明才智和膽魄,但是他們的一夜暴富卻主要不是因為這些,而是因為他們恰好膽子夠大,行動夠快,踏上了時代的風口,成為了產業的弄潮兒,才會有滾滾財源而來。當然,他們後麵的隕落也是因為時代的風停了,新的風口吹向了其他方向,因此他們不能再繼續暴利下去了,有些沒及時找到轉型方向的,甚至就此一蹶不振,直接破產了。
這一切正如那位跟華萊士談笑風生的長者所說的那樣一個人的命運啊,當然要靠自我的不斷奮鬥,但是也要考慮到曆史的進程。而實際上,個人的奮鬥跟曆史進程比起來,是無比渺小的,因此才會有那麽一句話:選擇比努力更重要,你的努力要在正確的方向上才有意義,否則越努力,反而離目標越遠。
那麽話又拉迴到主題上,目前我們這個時代的行業風口是啥呢?顯而易見是互聯網,目前中國企業的霸主就是bat(百度、阿裏、騰訊),it程序員,也就是俗稱的碼農,是中國工薪階層裏收入最高的人群之一,那麽你可以簡單推理一下,大型互聯網公司群集的地方,往往就屬於經濟比較好,收入比較高,同時房價也比較高的城市,這裏首當其衝的就屬於阿裏的老家杭州了,另外北京和深圳也有很大大公司,而上海則是中國的金融中心,其次深圳不光是互聯網公司,深圳,另外還有蘇州,還有另一個特殊發展潛力點是高端精密製造。
正是因為這些風口上的產業,造就了高工資的人群,高工資的人群賺錢了要享受,就促成了大量的第三產業和創意行業的蓬勃發展,同時高工資的人自然要享受最好的基礎設施,那麽地方政-府肯定要投入大量資金,打造最高端洋氣,最時髦的建築物,最炫酷的燈光景觀,最便捷的交通,路上有輕軌,地下有地鐵,另外還有大量免費的公園博物館等等,當然這些也不是免費的,最後自然是要高工資人群付費的,這個付費的表現形式就是房價不斷上漲,你買房就是向城市的服務付費,不買房就是不願意付費,當然城市也不傻,如果你不願意一次性付費的話,那就是租用這一切的服務,城市也會用不斷上漲的物價來向你不斷討要租金,最終你付出了租金,卻沒有得到任何資產,一切都是純消費,等到你哪天年紀大了,在職場上沒有性價比了,你就會被公司和城市無情的拋棄,到時候老家荒蕪了,大城市又無力繼續租住下去,你的未來究竟在哪呢?
先說結論:城市是這樣選擇人,淘汰人的:
能為基礎設施買單的人,也就是買房的人,你就成為了城市的股東,可以分享城市的紅利,如果城市發展的好,也就是城市規模不斷擴大,以後繼續有人口流入城市,那麽你就會享受到房價上漲的紅利,並且由於你一次性繳納了費用,你不需要租房了,生活成本,各項開支就會大幅度下降,才會開始存起錢來。而如果你拒絕為基礎設施買單,或者沒有能力買單,那麽隨著城市規模越來越大,土地的成本也越來越高,相對應的不管是房租也好,各項生活日常開支也好,也會同比增加,雖然你可能工資比較高,但是你的各項硬性開支也會越來越高,導致你永遠存不下錢來。而且你所在的城市如果越高端,那麽物價房租肯定也越高,你記住,頂級的城市一定是最貴的,所有東西都是頂級的價格,在北上深這種頂級城市,哪怕你年入三四十萬,也擋不住路邊三四十一碗麵這樣的價格,一年到頭你還剩下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