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午的時間,徐寶賣出去一百份,單獨送出去素雞二十三個。
眼看著到了中午,雨還不停,有人出來要買菜,看到有人在敲門又賣又送的,過來詢問下,再看看天,掏錢買。
被送了素雞的人家中午也得吃飯,一看送的人還在,覺得那素雞好吃,跟著過來買。
有人一聚堆,便吸引了其他人看熱鬧,看著看著就跟著買。
住在東邊的人比西邊的人富裕,六十文錢買一堆東西他們覺得還是很便宜的,尤其是聽說過的上崗村幹豆腐。
加上還有額外贈送的素雞,中午吃什麽不是吃?買。
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購買的隊伍中。
徐寶不管,讓張廣他們賣,他則繼續敲門,有人家買了的,告訴他後他轉身去下一家,沒買的就問人家是否買。
一千六百斤的幹豆腐,十四張多一點就是一斤,三十張能有二斤又一兩多,它比之前的幹豆腐薄。
總共是七百三十四份半,到下午未正三刻,就是快三點時,幹豆腐全部賣掉,七百三十四份,得錢四萬四千零四十文,還剩下半份沒賣。
素雞自然相應給出去七百三十四個,加上徐寶單獨給出去的五十八個,合計七百九十二,還剩下二百一十二個。
徐寶是又餓、又冷、又累,他買了點鹹菜,坐到車上讓人隊伍去西邊的於家店,把鹹菜分分,大家就著鹹菜吃素雞。
一共是七個人六輛車,張廣提前趕了一輛空車去於家店,讓那邊把後來的幹豆腐拿出四百斤,以十文一斤送到西市上賣。
另四百斤乘船到東市賣,估計東市那裏已經賣上了,自己這裏往迴走應該能看到。
啃兩口素雞,徐寶笑著問張勇:“看,是不是能賣出去?”
張勇還想著車上的錢呢,他在吃驚,果然是差不多三十文一斤賣掉的,一斤能淨賺二十來文,錢實在是太好賺了。
他問:“剩下的素雞怎辦?”
“賣給於家店一百個,一個十五文,再給書院的孩子家裏送,還多出來的三十來個給王家,吃不掉他們就送人。”徐寶已經想好素雞的去處。
他賣素雞的價錢不比幹豆腐低,因為素雞有額外的工序。
張勇高興之餘也有擔憂,問徐寶:“寶郎,他們別人會不會也跟著學?”
“來不及,他們原來是賣豆腐的,製作薄的幹豆腐費時費力,損壞得也多,難道同樣跟著學製成素雞?他們的豆腐還賣不賣了?”徐寶笑著給張勇解釋。
而後他又說道:“迴去我再改進下工藝,然後做出來的幹豆腐,我能賣出五十文一斤你信不?”
張勇傻傻地點頭:“信,寶郎你說什麽我都信。”
“嗯!很好。”徐寶滿意,要的就是這個效果,他告訴張勇:“京城的人做豆腐雇人費用高,自己家人手又少,忙不過來,咱們村是大家一起幹,依靠數量我就能衝垮他們。”
“寶郎,那我們可以多做豆腐,一起運來,搶他們的買賣。”張勇順著思路說。
“做豆腐運六十多裏路?你有什麽辦法能不讓它顛碎?要不把村裏人拉到城外,專門做豆腐跟他們拚?”徐寶直接否決這個事情。
兩個人聊著吃著,走了大半個時辰,於家店到了。
一到地方,於戩迎出來抱怨,說徐寶隻給留了二百斤沒有字的幹豆腐,多虧是下雨天,不然不夠賣。
於是徐寶把剩下那半份一斤多的幹豆腐遞過去:“給,送你了,不要錢,三十文一斤的呢,你那二百斤才十文錢一斤,你占便宜了。”
於戩看著那可憐的一點幹豆腐,哭笑不得,問徐寶:“都賣了?三十文一斤,你真敢要,你把西市賣幹豆腐的兩家害苦了,你們十文一斤賣,現在全賣掉,他們十八文一斤的賣不出去,別人寧肯吃不到,也不買他們的,嫌貴。”
“今天準備少,明天我帶兩千斤幹豆腐十文一斤出貨,我讓他們聯合,還想把我擠對出去,給我逼急了,我做他們賣的豆腐幹,我本錢出貨,我看他們在京城還能混下去不?”
徐寶表情兇狠地說道,其實就是那麽一說而已,他真幹不出來這等事情,那是把人往死裏逼,真死一個兩個的,於心不安。
別看各個豆腐坊占地利之勢,但京城的房價也貴,若是自己的房子還好,如書院的孩子家,別看人家窮,在開封城裏有房子,賣了就是錢,隻是沒人賣祖業。
若是租京城的地方做豆腐、賣豆腐,承受不住外來的低價衝擊。
“徐郎你別唬人,你做不出來這等事。明天我也要那好的幹豆腐。”於戩說著摸摸手上的幹豆腐:“這幹豆腐薄,卷東西吃最好。”
徐寶點點頭:“給你二十五文一斤,你不準拿出去賣,隻能自己做菜。”
說著,他轉身看看四周,問:“有孩子找來嗎?”
“王戈叫人過來,說大雨天不麻煩你,王家的人也是這個意思,孩子們呆在家中,以免受了風寒。”
於戩告訴徐寶消息,又說:“你大哥一早來了,帶著一隻活雞,說你娘怕天潮你身子不好,讓你宰了吃,補補。”
他指指後麵。
徐寶心情又好上不少,問:“大哥呢?”
“幹活去了,雨天,西市上贓,他得帶人去收拾,這大雨一下啊,活才難幹呢。”於戩搖了搖頭,說道。
“我去看看。”徐寶撐著傘往西走。
於家店這裏其實也是西市的一部分,但各家店自己就收拾了,不像那邊,有攤位的,擺攤的人才不管什麽幹淨不幹淨,賣完就走,反正是交稅了。
徐寶到來時看到張檉帶著人收拾呢。
各種菜葉子、綁菜的草繩子、肉攤上扔下來的碎沫子,被雨水衝著混合了泥土四處漂。
張檉推個車,用掃帚把東西掃起來,然後裝進竹簸箕裏,再往車中倒,那鬥笠和蓑衣根本遮擋不住什麽。
最可氣的是,還有人在張檉收拾過去之後,把不要的東西往前麵一扔。
好在張檉隻是收拾個大概的‘麵’,還有他帶領的人在那一行行攤子的裏麵彎腰撿東西,甚至有人要去旁邊的角落收拾別人的排泄物。
整個市場竟然沒有一個廁所,賣東西和買東西的人憋不住了,直接找個角落就解決。
徐寶看著,真是贓、亂、差。
市場上的一條條過道被人給占得七彎八拐的,有推著車,直接在車上搭案子賣東西的,有堆在地上賣的,有人有了痰,啪的一口吐到地上,被人踩著混合了的泥水,怎麽看怎麽惡心。
這就是西市,徐寶不覺得詫異,莫說是北宋,他那時很多外麵的市場也一樣,管理市場的人收了錢根本不管其他的,因為心思沒放在自己的工作上,這樣的人一輩子也不會有什麽出息,連自己的本行都管不好,還能做什麽?
徐寶看著、想著,他知道短時間內不能給大哥換個工作,而且現在這個活,大哥是可以不幹的,指使手下便成。
人家周吏員估計也是這麽個意思,讓你過來管市場清理,你呢就讓手下去做,順便你欺負欺負人,撈點油水。
可是自己的大哥偏偏要親自去做,做得還是那麽認真,工作比他原來的城門外收錢可差遠了,他居然能沉下心。
既然如此,自己再想想辦法,環衛怎麽了?隻要有權力,就能去改變。
沒繼續看,徐寶也不曾與張檉打招唿,轉身迴於家店。
結果到了店裏,一個認識人出現在那,是當初鄭囿鄭行事身邊的那個跟班。
他一見徐寶就笑,然後拿出來個帖子,雙手遞給徐寶,說道:“徐郎,你的好事來了,許吏員邀你去參與初五的家中筵席,恭喜恭喜。”
徐寶看著帖子,又看看對方,沒覺得哪裏喜了,自己不想參與小圈子的遊戲,都抄了兩首詞送過去,怎麽還找自己?哪有工夫應付你們?
見徐寶不動,跟班的似乎明白了什麽,於是接著說:“順便也要恭喜下我家老爺,流官秋考過後,可能要升儒林郎,事外城西城。”
“恭喜恭喜。”徐寶連忙把帖子拿過來,心說你們就坑吧。
他知道儒林郎是什麽,一個散官,就是定上品了,正九品,然後事外城西城,全說應是事外城西城諸雜事,就是管著外城這一塊西邊的一些瑣碎的事情。
自己的大哥張檉可就在這掃大街呢,我說我不去,然後你們就這樣,九品官就了不起啊?還是個散官,你敢不敢不加後麵的‘事外城西城’這五個字?
真愁人,官這麽亂,人家開封府就有人管,你又過來管,好嗎?開封府忙不過來可以加編製嘛。
徐寶腹誹著,不得不答應出席,還得表現得很高興、很開心。
那跟班送出了帖子,笑著離去。
店裏的人全恭喜徐寶,覺得他能去參加官員的筵席是很體麵、很有身份的一件事情。
徐寶決定去見識見識,最好是跟其他官員拉上關係,到時候自己也好辦,大哥張檉也好辦,總比沒有參與的資格強,對方也是一片好心。
對,自己不能孤傲,社會性動物就需要跟人去交流、接觸。
如是一想,徐寶心中舒服了,還有三天,準備準備,禮物是一種,還要想辦法別讓人看輕了,得再買一身好衣服,扇子也得換。
然後……然後等大哥晚上過來,先商量市場的衛生問題。
******
章末說兩句。
以下的話主要目的就是讓大家收藏、投票,讓諸位支持我一下,說一千、道一萬,這是核心思想。
首先說本書的定位。
本書是種田流,輕鬆、愜意,現在生活節奏都很快,無論是上班的、上學的,還是玩遊戲的,平日裏總會有煩惱。
我希望無論遇到什麽苦悶的事情,您看我書,看了之後覺得心態能平和下來,有種愉快的感覺,因為我不會寫虐主的情節。
從我的書裏啊,您看不到特別揪心的事情,我也沒打算寫流傳千古的名著,我希望大家不愉快時看到我的書,能高興起來,然後不用惦記,心情最重要。
其次就是我寫作態度。
我每章都會修改錯別字,大家應該能看到,錯別字很少,因為我再看一遍也會有漏掉的。
田園大宋的點擊少,因為我不控製,我一天更新六千字,我可以拆成兩千字的三章,每七個多小時更一章,這樣點擊就上來了。
但是我看自己的章節,總覺得兩千字太短了,不過癮,所以就還是兩更,我把兩更分開,之間超過六個小時就好了。
最後是情節漏洞問題。
大家可以放心,不會出大的漏洞,一旦需要更改某個曆史人物的出生或死亡時間,我會提前打招唿。
而關於主角的社會閱曆、人際交往,我不是很擅長,別看我早就過了而立之年,眼看就四張的人了,但我一直覺得自己十八,心態好,心態好就會認真寫。
廢話說完,說正事,那個書架呀,地方很多,不差我這一本書,您真說滿了,沒你的地方,我也認,可要是還空缺,就把我書放裏麵,現在可能不想看,某天突然看別的書鬱悶了,可以拿出來掃幾眼,你要是不放進去,保證忘。
您把我的書往書架裏一放,您就是做好事了,好人有好報。
接下來是推薦票,我知道大家不是盯我一本書看,有人還看別人書的,如果您的推薦票已經被預定了,那您投給對方,如果沒有呢,您鼠標點一點,投給我,我這數據就好看了。
數據一好看,我一想都是大家支持,我沒別的報答方法,一個是送上祝福,另一個就是加更。
若是誰有工夫,閑著無聊,就在書評區誇誇我,我跟你們說實話,人家一誇我,我能美上好長時間,整個冬季都會感到溫暖。
就說到這裏,我改本章錯別字,改完發出來。大家捧捧場,給大家鞠躬。
眼看著到了中午,雨還不停,有人出來要買菜,看到有人在敲門又賣又送的,過來詢問下,再看看天,掏錢買。
被送了素雞的人家中午也得吃飯,一看送的人還在,覺得那素雞好吃,跟著過來買。
有人一聚堆,便吸引了其他人看熱鬧,看著看著就跟著買。
住在東邊的人比西邊的人富裕,六十文錢買一堆東西他們覺得還是很便宜的,尤其是聽說過的上崗村幹豆腐。
加上還有額外贈送的素雞,中午吃什麽不是吃?買。
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購買的隊伍中。
徐寶不管,讓張廣他們賣,他則繼續敲門,有人家買了的,告訴他後他轉身去下一家,沒買的就問人家是否買。
一千六百斤的幹豆腐,十四張多一點就是一斤,三十張能有二斤又一兩多,它比之前的幹豆腐薄。
總共是七百三十四份半,到下午未正三刻,就是快三點時,幹豆腐全部賣掉,七百三十四份,得錢四萬四千零四十文,還剩下半份沒賣。
素雞自然相應給出去七百三十四個,加上徐寶單獨給出去的五十八個,合計七百九十二,還剩下二百一十二個。
徐寶是又餓、又冷、又累,他買了點鹹菜,坐到車上讓人隊伍去西邊的於家店,把鹹菜分分,大家就著鹹菜吃素雞。
一共是七個人六輛車,張廣提前趕了一輛空車去於家店,讓那邊把後來的幹豆腐拿出四百斤,以十文一斤送到西市上賣。
另四百斤乘船到東市賣,估計東市那裏已經賣上了,自己這裏往迴走應該能看到。
啃兩口素雞,徐寶笑著問張勇:“看,是不是能賣出去?”
張勇還想著車上的錢呢,他在吃驚,果然是差不多三十文一斤賣掉的,一斤能淨賺二十來文,錢實在是太好賺了。
他問:“剩下的素雞怎辦?”
“賣給於家店一百個,一個十五文,再給書院的孩子家裏送,還多出來的三十來個給王家,吃不掉他們就送人。”徐寶已經想好素雞的去處。
他賣素雞的價錢不比幹豆腐低,因為素雞有額外的工序。
張勇高興之餘也有擔憂,問徐寶:“寶郎,他們別人會不會也跟著學?”
“來不及,他們原來是賣豆腐的,製作薄的幹豆腐費時費力,損壞得也多,難道同樣跟著學製成素雞?他們的豆腐還賣不賣了?”徐寶笑著給張勇解釋。
而後他又說道:“迴去我再改進下工藝,然後做出來的幹豆腐,我能賣出五十文一斤你信不?”
張勇傻傻地點頭:“信,寶郎你說什麽我都信。”
“嗯!很好。”徐寶滿意,要的就是這個效果,他告訴張勇:“京城的人做豆腐雇人費用高,自己家人手又少,忙不過來,咱們村是大家一起幹,依靠數量我就能衝垮他們。”
“寶郎,那我們可以多做豆腐,一起運來,搶他們的買賣。”張勇順著思路說。
“做豆腐運六十多裏路?你有什麽辦法能不讓它顛碎?要不把村裏人拉到城外,專門做豆腐跟他們拚?”徐寶直接否決這個事情。
兩個人聊著吃著,走了大半個時辰,於家店到了。
一到地方,於戩迎出來抱怨,說徐寶隻給留了二百斤沒有字的幹豆腐,多虧是下雨天,不然不夠賣。
於是徐寶把剩下那半份一斤多的幹豆腐遞過去:“給,送你了,不要錢,三十文一斤的呢,你那二百斤才十文錢一斤,你占便宜了。”
於戩看著那可憐的一點幹豆腐,哭笑不得,問徐寶:“都賣了?三十文一斤,你真敢要,你把西市賣幹豆腐的兩家害苦了,你們十文一斤賣,現在全賣掉,他們十八文一斤的賣不出去,別人寧肯吃不到,也不買他們的,嫌貴。”
“今天準備少,明天我帶兩千斤幹豆腐十文一斤出貨,我讓他們聯合,還想把我擠對出去,給我逼急了,我做他們賣的豆腐幹,我本錢出貨,我看他們在京城還能混下去不?”
徐寶表情兇狠地說道,其實就是那麽一說而已,他真幹不出來這等事情,那是把人往死裏逼,真死一個兩個的,於心不安。
別看各個豆腐坊占地利之勢,但京城的房價也貴,若是自己的房子還好,如書院的孩子家,別看人家窮,在開封城裏有房子,賣了就是錢,隻是沒人賣祖業。
若是租京城的地方做豆腐、賣豆腐,承受不住外來的低價衝擊。
“徐郎你別唬人,你做不出來這等事。明天我也要那好的幹豆腐。”於戩說著摸摸手上的幹豆腐:“這幹豆腐薄,卷東西吃最好。”
徐寶點點頭:“給你二十五文一斤,你不準拿出去賣,隻能自己做菜。”
說著,他轉身看看四周,問:“有孩子找來嗎?”
“王戈叫人過來,說大雨天不麻煩你,王家的人也是這個意思,孩子們呆在家中,以免受了風寒。”
於戩告訴徐寶消息,又說:“你大哥一早來了,帶著一隻活雞,說你娘怕天潮你身子不好,讓你宰了吃,補補。”
他指指後麵。
徐寶心情又好上不少,問:“大哥呢?”
“幹活去了,雨天,西市上贓,他得帶人去收拾,這大雨一下啊,活才難幹呢。”於戩搖了搖頭,說道。
“我去看看。”徐寶撐著傘往西走。
於家店這裏其實也是西市的一部分,但各家店自己就收拾了,不像那邊,有攤位的,擺攤的人才不管什麽幹淨不幹淨,賣完就走,反正是交稅了。
徐寶到來時看到張檉帶著人收拾呢。
各種菜葉子、綁菜的草繩子、肉攤上扔下來的碎沫子,被雨水衝著混合了泥土四處漂。
張檉推個車,用掃帚把東西掃起來,然後裝進竹簸箕裏,再往車中倒,那鬥笠和蓑衣根本遮擋不住什麽。
最可氣的是,還有人在張檉收拾過去之後,把不要的東西往前麵一扔。
好在張檉隻是收拾個大概的‘麵’,還有他帶領的人在那一行行攤子的裏麵彎腰撿東西,甚至有人要去旁邊的角落收拾別人的排泄物。
整個市場竟然沒有一個廁所,賣東西和買東西的人憋不住了,直接找個角落就解決。
徐寶看著,真是贓、亂、差。
市場上的一條條過道被人給占得七彎八拐的,有推著車,直接在車上搭案子賣東西的,有堆在地上賣的,有人有了痰,啪的一口吐到地上,被人踩著混合了的泥水,怎麽看怎麽惡心。
這就是西市,徐寶不覺得詫異,莫說是北宋,他那時很多外麵的市場也一樣,管理市場的人收了錢根本不管其他的,因為心思沒放在自己的工作上,這樣的人一輩子也不會有什麽出息,連自己的本行都管不好,還能做什麽?
徐寶看著、想著,他知道短時間內不能給大哥換個工作,而且現在這個活,大哥是可以不幹的,指使手下便成。
人家周吏員估計也是這麽個意思,讓你過來管市場清理,你呢就讓手下去做,順便你欺負欺負人,撈點油水。
可是自己的大哥偏偏要親自去做,做得還是那麽認真,工作比他原來的城門外收錢可差遠了,他居然能沉下心。
既然如此,自己再想想辦法,環衛怎麽了?隻要有權力,就能去改變。
沒繼續看,徐寶也不曾與張檉打招唿,轉身迴於家店。
結果到了店裏,一個認識人出現在那,是當初鄭囿鄭行事身邊的那個跟班。
他一見徐寶就笑,然後拿出來個帖子,雙手遞給徐寶,說道:“徐郎,你的好事來了,許吏員邀你去參與初五的家中筵席,恭喜恭喜。”
徐寶看著帖子,又看看對方,沒覺得哪裏喜了,自己不想參與小圈子的遊戲,都抄了兩首詞送過去,怎麽還找自己?哪有工夫應付你們?
見徐寶不動,跟班的似乎明白了什麽,於是接著說:“順便也要恭喜下我家老爺,流官秋考過後,可能要升儒林郎,事外城西城。”
“恭喜恭喜。”徐寶連忙把帖子拿過來,心說你們就坑吧。
他知道儒林郎是什麽,一個散官,就是定上品了,正九品,然後事外城西城,全說應是事外城西城諸雜事,就是管著外城這一塊西邊的一些瑣碎的事情。
自己的大哥張檉可就在這掃大街呢,我說我不去,然後你們就這樣,九品官就了不起啊?還是個散官,你敢不敢不加後麵的‘事外城西城’這五個字?
真愁人,官這麽亂,人家開封府就有人管,你又過來管,好嗎?開封府忙不過來可以加編製嘛。
徐寶腹誹著,不得不答應出席,還得表現得很高興、很開心。
那跟班送出了帖子,笑著離去。
店裏的人全恭喜徐寶,覺得他能去參加官員的筵席是很體麵、很有身份的一件事情。
徐寶決定去見識見識,最好是跟其他官員拉上關係,到時候自己也好辦,大哥張檉也好辦,總比沒有參與的資格強,對方也是一片好心。
對,自己不能孤傲,社會性動物就需要跟人去交流、接觸。
如是一想,徐寶心中舒服了,還有三天,準備準備,禮物是一種,還要想辦法別讓人看輕了,得再買一身好衣服,扇子也得換。
然後……然後等大哥晚上過來,先商量市場的衛生問題。
******
章末說兩句。
以下的話主要目的就是讓大家收藏、投票,讓諸位支持我一下,說一千、道一萬,這是核心思想。
首先說本書的定位。
本書是種田流,輕鬆、愜意,現在生活節奏都很快,無論是上班的、上學的,還是玩遊戲的,平日裏總會有煩惱。
我希望無論遇到什麽苦悶的事情,您看我書,看了之後覺得心態能平和下來,有種愉快的感覺,因為我不會寫虐主的情節。
從我的書裏啊,您看不到特別揪心的事情,我也沒打算寫流傳千古的名著,我希望大家不愉快時看到我的書,能高興起來,然後不用惦記,心情最重要。
其次就是我寫作態度。
我每章都會修改錯別字,大家應該能看到,錯別字很少,因為我再看一遍也會有漏掉的。
田園大宋的點擊少,因為我不控製,我一天更新六千字,我可以拆成兩千字的三章,每七個多小時更一章,這樣點擊就上來了。
但是我看自己的章節,總覺得兩千字太短了,不過癮,所以就還是兩更,我把兩更分開,之間超過六個小時就好了。
最後是情節漏洞問題。
大家可以放心,不會出大的漏洞,一旦需要更改某個曆史人物的出生或死亡時間,我會提前打招唿。
而關於主角的社會閱曆、人際交往,我不是很擅長,別看我早就過了而立之年,眼看就四張的人了,但我一直覺得自己十八,心態好,心態好就會認真寫。
廢話說完,說正事,那個書架呀,地方很多,不差我這一本書,您真說滿了,沒你的地方,我也認,可要是還空缺,就把我書放裏麵,現在可能不想看,某天突然看別的書鬱悶了,可以拿出來掃幾眼,你要是不放進去,保證忘。
您把我的書往書架裏一放,您就是做好事了,好人有好報。
接下來是推薦票,我知道大家不是盯我一本書看,有人還看別人書的,如果您的推薦票已經被預定了,那您投給對方,如果沒有呢,您鼠標點一點,投給我,我這數據就好看了。
數據一好看,我一想都是大家支持,我沒別的報答方法,一個是送上祝福,另一個就是加更。
若是誰有工夫,閑著無聊,就在書評區誇誇我,我跟你們說實話,人家一誇我,我能美上好長時間,整個冬季都會感到溫暖。
就說到這裏,我改本章錯別字,改完發出來。大家捧捧場,給大家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