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寶看著那小子離去的身影,猶豫下,還是沒把話說出來。
他打算教村裏寶寶的時候,也教大人。
教大人識字的目的是為了增加自信心,在大人以後到外麵擴展業務時有底氣,現在是宋,識字和不識字差遠了。
若大人好好學,還能在孩子迴家時輔導下孩子,大人的理解能力比孩子強。
大人識字對於孩子來說是件幸福又苦惱的事情。
前者因為作業不會寫,可以找大人問;後者是作業瞎寫大人會收拾孩子。
不過他沒跟裏正說,他要等村裏錢多到人有更多空閑後再提。
裏正則帶著夢想對徐寶說道:“小寶,你困了就迴去睡吧。”
徐寶搖頭:“還行,跟車走時我可以睡,不如咱們喝點酒吧,車上還帶迴來不少素油,我炒兩個菜,裏正爺爺墊墊肚子?”
他看出來了,裏正一直跟著忙,這麽大的歲數了,為村子發展就緊盯著,先不說能力如何,隻態度就讓人欽佩。
裏正又被嚇一跳:“小寶你會做飯?”
“還行吧,能吃。”徐寶謙虛。
“可聽人說君子遠庖廚的,你……”裏正詫異,他聽別人說的,有學問的人不應該下廚做飯。
“那意思是不忍殺生,不是不能做飯,儒家思想的一種我個人覺得很虛偽的說法,裏正爺爺你就別想其他的,我真能做。”
徐寶解釋,卻見裏正聽著很迷茫,幹脆來點實際的。
裏正確實聽不懂,點頭:“好,小寶你要什麽?”
“先前的兩次幹豆腐沒有印字,我炒個幹豆腐,再炒個肉絲,我去準備。”徐寶迴答一句,跑去找東西。
鍋有,幹豆腐必須有,還有蔥和醬也不缺。
片刻後他端迴來兩木盆的菜,旁邊還有個竹板。
裏正也把酒溫上,然後看兩道菜。
徐寶介紹:“一個是素炒幹豆腐,掛了芡的,一個是醬肉絲,和蔥絲一起用幹豆腐卷的。”
他沒有辣椒,否則就是尖椒幹豆腐和京醬肉絲了。
裏正先嚐嚐了素炒幹豆腐,點頭:“好吃,我以為幹豆腐隻能卷蔥和香菜呢。”
接著又卷了個肉絲和蔥絲,醬肉的香和蔥的刺鼻感覺一下子就征服了他:“這才是幹豆腐的吃法,小寶你早先怎麽不說呢?”
“我等著有錢在京裏盤個店,好專門賣豆製品呢,它的吃法還有很多種,裏正爺爺,咱村子被你打理得不錯,我敬你。”
徐寶解釋了一下,端起碗敬酒。
裏正放下筷子,同樣端起碗,喝一口,說道:“我呀,我沒什麽本事,隻能叫村子裏的人不被餓死,我接這個裏正,遇到了兩次大旱,三次澇災,別的村我不管是什麽樣子,我隻想自己的村裏不出事,還好,挺了過來,沒一個是遭災死的。”
徐寶肅然起敬,五次災害不因災死一人,說時輕飄飄的,做的時候卻是沉甸甸的,這叫本事。
裏正吃口菜,接著說:“村裏前些年還有個外來的讀書人,一家四口,有兩個男娃,在村裏住著,我也找過,讓他教教孩子,他卻說自己也要學習,就沒答應,後來他家的兩個孩子跟著他念書,被有本事的人看上,一家就搬走了。”
“然後呢?”徐寶卷著幹豆腐問。
“後來我一想,求人沒用,還得自己村裏有人才行,就勸著家裏稍稍富裕的人把孩子送到鎮子上學,也就這不到四年的事情。”
裏正一口喝掉碗裏的酒,接著說:“我指望他們學成,迴來教村裏的其他娃娃。老天開眼啊,小寶你來了,知道你識字,我就看著,結果沒看幾天,你就這樣了,我現在是又高興又害怕。”
徐寶給倒酒,知道裏正是擔心自己像以前那個人一樣跑了。
裏正歎口氣,對徐寶問道:“小寶你不考進士?有工夫教娃娃?”
徐寶笑了,說道:“裏正爺爺,你放心,不會耽誤教孩子的,科舉考進士,要一步步來,每年錄取的人數少,太著急了擠不進去,眼下我年歲還小,先賺錢,我自己的事情不著急,不信到時候你看看,我考啊考的就考上了,何況我戶籍還未改。”
徐寶的話說得很有意思,使人覺得科舉有固定的時間和步驟般。
他確實是如此想的,自己學習能力不差,隻要有錢,先用錢鋪,把名聲宣傳出去,然後去考試便成,錢給足了,文章隻要不是太差,考官好意思不錄取自己麽?
裏正端著酒碗的手一停,接著仔細打量徐寶,用‘那樣’的眼神看徐寶,問:“小寶,你是說你往後要用村子裏的戶籍考?你快些去,到時給我拿個能當大官的。”
“沒錯,我本就是上崗村人。”徐寶迴答:“眼下不行,律法上有所欠缺,萬一考這個裏麵的填空,哦,就是帖經題,我答不上來,一下子就被判下去,還有,還要拜門。”
“是呢,可聽人說要糊名的,你拜門,到時人家又怎能知道?”裏正認為去討好人沒用,把名字一糊,誰還認識你?
“名可以糊,字可以謄,但行文風格不會變。”徐寶的意思是要準備去考試前,先把名聲闖出來,多寫文章,保持同一個風格,然後把禮全送到,考官看到同一個風格的文章時,隻要不是太差,就會選中。
“好,小寶,等你想考的時候告訴我們。”裏正來了信心,也或許是安慰自己,村子若出個進士,可就不一般嘍!
給予了裏正信心,徐寶繼續陪著吃菜喝酒。
或許是吃得太多,也或許是喝得太多,裏正吃著喝著,就伏在桌子上,唿唿睡去。
徐寶知道裏正是心中一直繃著根弦,而且又勞累,所以一旦吃了東西、喝了酒,再一放鬆,人就疲勞起來。
他沒給裏正抱到別的地方去睡,僅僅是把火盆挪到旁邊,讓人收拾桌子,小心點,別把裏正給驚醒了。
然後自己趴到了桌子上,想著事情,想著想著也睡了。
直到雞叫,他才醒來,發現身上多了張毛毯,裏正已經不在。
打著哈氣,他走到那邊做幹豆腐的地方,裏正正指揮著人把幹豆腐往車上擺。
見他到來,裏正說道:“前兩批的幹豆腐上麵沒有字,繡晚了,後麵的三批都有,加在一起兩萬張,最後一批多趕出來了模子,還有不少剩餘,我們自己留著吃,殺口豬,專門做你那個卷著吃的。”
徐寶聽了高興,舍得殺豬吃肉是個好現象,說明大家開始懂得享受了,而不是依舊窮苦著不去吃。
兩萬張幹豆腐,有一萬六千張是有字的,另外四千張沒字,剩餘的還能有近兩千張,大家一分,每家都夠吃上兩頓的。
“先裝著,會木工的過來幾個,按照我畫的東西給我馬上做出來。”徐寶想著怎麽銷售時,管裏正要人手。
村裏剛才做模具的人立即到近前,等著吩咐。
徐寶取來紙筆,畫出一套圖,要求必須嚴格按照圖上的大小來做。
“小寶,你畫的那個圈的一部分,怎麽看著是一樣的,你畫工真好。”有人誇讚起圖來。
“湊合吧,沒有工具,不然還能更好。”徐寶謙虛地笑笑。
有手藝的人就比照著他畫出的東西,先描在木頭上,然後加工,這種活簡單,徒工就可以很快做出來。
等幹豆腐全裝上車,這邊的一整套東西也做出來。
徐寶趁這個工夫又畫了許多,交給裏正,說道:“裏正爺爺,讓有空閑的人按照我畫的多多製作,我幫著賣掉,木頭隨便用,有鐵的也行,按照不同的材料我賣不同的價錢,我現在拿到的一套,少一貫錢不賣,我這個是送人的。”
換成別人說同樣的話,裏正會一巴掌拍過去,告訴對方醒醒,別做夢了,一堆破木頭條子,還想賣一貫錢?想錢想瘋了吧?
但話從徐寶的嘴裏說出來,周圍的人全信,他們聽說過了,一個茶葉蛋最少五十文,偶爾可以賣一兩銀子,兩個茶葉蛋賣十兩銀子也不是不可以。
那麽一貫錢,不到八百文一套東西又算得了什麽?
裏正認真起來,表情嚴肅,對周圍的人說道:“不許傳出去,剛才幹活的,把圖拿著,小寶沒往外拿時,外麵有同樣和差不多的,你們就帶著家人搬出村吧。”
這個懲罰實在是太重了,幹活的人連連保證,他們也不是外人,都是張姓,別說裏正強調了,即使不出聲,他們也不會把圖給漏出去,因為不值錢,隻有小寶賣才能賣出高價。
徐寶找水缸,在旁邊洗洗臉、蹭蹭牙,坐到五輛車中的一輛上,‘啪’的一聲打開扇子,自認為很瀟灑地扇扇風:“出發。”
五輛車排著隊伍走遠,村裏人疲憊的臉上帶著希冀的神色望著,一直到車隊消失在黑暗中,天也就快亮了。
辰時,隊伍才趕到西水門這裏。
然後徐寶就看到有人挎著籃子,在那裏叫賣:“幹豆腐卷了啊,京城獨一份的幹豆腐卷了啊,六文錢一串,隻要六文,會仙樓旁邊學的,宮裏的人知道的京城幹豆腐卷了啊。”
他打算教村裏寶寶的時候,也教大人。
教大人識字的目的是為了增加自信心,在大人以後到外麵擴展業務時有底氣,現在是宋,識字和不識字差遠了。
若大人好好學,還能在孩子迴家時輔導下孩子,大人的理解能力比孩子強。
大人識字對於孩子來說是件幸福又苦惱的事情。
前者因為作業不會寫,可以找大人問;後者是作業瞎寫大人會收拾孩子。
不過他沒跟裏正說,他要等村裏錢多到人有更多空閑後再提。
裏正則帶著夢想對徐寶說道:“小寶,你困了就迴去睡吧。”
徐寶搖頭:“還行,跟車走時我可以睡,不如咱們喝點酒吧,車上還帶迴來不少素油,我炒兩個菜,裏正爺爺墊墊肚子?”
他看出來了,裏正一直跟著忙,這麽大的歲數了,為村子發展就緊盯著,先不說能力如何,隻態度就讓人欽佩。
裏正又被嚇一跳:“小寶你會做飯?”
“還行吧,能吃。”徐寶謙虛。
“可聽人說君子遠庖廚的,你……”裏正詫異,他聽別人說的,有學問的人不應該下廚做飯。
“那意思是不忍殺生,不是不能做飯,儒家思想的一種我個人覺得很虛偽的說法,裏正爺爺你就別想其他的,我真能做。”
徐寶解釋,卻見裏正聽著很迷茫,幹脆來點實際的。
裏正確實聽不懂,點頭:“好,小寶你要什麽?”
“先前的兩次幹豆腐沒有印字,我炒個幹豆腐,再炒個肉絲,我去準備。”徐寶迴答一句,跑去找東西。
鍋有,幹豆腐必須有,還有蔥和醬也不缺。
片刻後他端迴來兩木盆的菜,旁邊還有個竹板。
裏正也把酒溫上,然後看兩道菜。
徐寶介紹:“一個是素炒幹豆腐,掛了芡的,一個是醬肉絲,和蔥絲一起用幹豆腐卷的。”
他沒有辣椒,否則就是尖椒幹豆腐和京醬肉絲了。
裏正先嚐嚐了素炒幹豆腐,點頭:“好吃,我以為幹豆腐隻能卷蔥和香菜呢。”
接著又卷了個肉絲和蔥絲,醬肉的香和蔥的刺鼻感覺一下子就征服了他:“這才是幹豆腐的吃法,小寶你早先怎麽不說呢?”
“我等著有錢在京裏盤個店,好專門賣豆製品呢,它的吃法還有很多種,裏正爺爺,咱村子被你打理得不錯,我敬你。”
徐寶解釋了一下,端起碗敬酒。
裏正放下筷子,同樣端起碗,喝一口,說道:“我呀,我沒什麽本事,隻能叫村子裏的人不被餓死,我接這個裏正,遇到了兩次大旱,三次澇災,別的村我不管是什麽樣子,我隻想自己的村裏不出事,還好,挺了過來,沒一個是遭災死的。”
徐寶肅然起敬,五次災害不因災死一人,說時輕飄飄的,做的時候卻是沉甸甸的,這叫本事。
裏正吃口菜,接著說:“村裏前些年還有個外來的讀書人,一家四口,有兩個男娃,在村裏住著,我也找過,讓他教教孩子,他卻說自己也要學習,就沒答應,後來他家的兩個孩子跟著他念書,被有本事的人看上,一家就搬走了。”
“然後呢?”徐寶卷著幹豆腐問。
“後來我一想,求人沒用,還得自己村裏有人才行,就勸著家裏稍稍富裕的人把孩子送到鎮子上學,也就這不到四年的事情。”
裏正一口喝掉碗裏的酒,接著說:“我指望他們學成,迴來教村裏的其他娃娃。老天開眼啊,小寶你來了,知道你識字,我就看著,結果沒看幾天,你就這樣了,我現在是又高興又害怕。”
徐寶給倒酒,知道裏正是擔心自己像以前那個人一樣跑了。
裏正歎口氣,對徐寶問道:“小寶你不考進士?有工夫教娃娃?”
徐寶笑了,說道:“裏正爺爺,你放心,不會耽誤教孩子的,科舉考進士,要一步步來,每年錄取的人數少,太著急了擠不進去,眼下我年歲還小,先賺錢,我自己的事情不著急,不信到時候你看看,我考啊考的就考上了,何況我戶籍還未改。”
徐寶的話說得很有意思,使人覺得科舉有固定的時間和步驟般。
他確實是如此想的,自己學習能力不差,隻要有錢,先用錢鋪,把名聲宣傳出去,然後去考試便成,錢給足了,文章隻要不是太差,考官好意思不錄取自己麽?
裏正端著酒碗的手一停,接著仔細打量徐寶,用‘那樣’的眼神看徐寶,問:“小寶,你是說你往後要用村子裏的戶籍考?你快些去,到時給我拿個能當大官的。”
“沒錯,我本就是上崗村人。”徐寶迴答:“眼下不行,律法上有所欠缺,萬一考這個裏麵的填空,哦,就是帖經題,我答不上來,一下子就被判下去,還有,還要拜門。”
“是呢,可聽人說要糊名的,你拜門,到時人家又怎能知道?”裏正認為去討好人沒用,把名字一糊,誰還認識你?
“名可以糊,字可以謄,但行文風格不會變。”徐寶的意思是要準備去考試前,先把名聲闖出來,多寫文章,保持同一個風格,然後把禮全送到,考官看到同一個風格的文章時,隻要不是太差,就會選中。
“好,小寶,等你想考的時候告訴我們。”裏正來了信心,也或許是安慰自己,村子若出個進士,可就不一般嘍!
給予了裏正信心,徐寶繼續陪著吃菜喝酒。
或許是吃得太多,也或許是喝得太多,裏正吃著喝著,就伏在桌子上,唿唿睡去。
徐寶知道裏正是心中一直繃著根弦,而且又勞累,所以一旦吃了東西、喝了酒,再一放鬆,人就疲勞起來。
他沒給裏正抱到別的地方去睡,僅僅是把火盆挪到旁邊,讓人收拾桌子,小心點,別把裏正給驚醒了。
然後自己趴到了桌子上,想著事情,想著想著也睡了。
直到雞叫,他才醒來,發現身上多了張毛毯,裏正已經不在。
打著哈氣,他走到那邊做幹豆腐的地方,裏正正指揮著人把幹豆腐往車上擺。
見他到來,裏正說道:“前兩批的幹豆腐上麵沒有字,繡晚了,後麵的三批都有,加在一起兩萬張,最後一批多趕出來了模子,還有不少剩餘,我們自己留著吃,殺口豬,專門做你那個卷著吃的。”
徐寶聽了高興,舍得殺豬吃肉是個好現象,說明大家開始懂得享受了,而不是依舊窮苦著不去吃。
兩萬張幹豆腐,有一萬六千張是有字的,另外四千張沒字,剩餘的還能有近兩千張,大家一分,每家都夠吃上兩頓的。
“先裝著,會木工的過來幾個,按照我畫的東西給我馬上做出來。”徐寶想著怎麽銷售時,管裏正要人手。
村裏剛才做模具的人立即到近前,等著吩咐。
徐寶取來紙筆,畫出一套圖,要求必須嚴格按照圖上的大小來做。
“小寶,你畫的那個圈的一部分,怎麽看著是一樣的,你畫工真好。”有人誇讚起圖來。
“湊合吧,沒有工具,不然還能更好。”徐寶謙虛地笑笑。
有手藝的人就比照著他畫出的東西,先描在木頭上,然後加工,這種活簡單,徒工就可以很快做出來。
等幹豆腐全裝上車,這邊的一整套東西也做出來。
徐寶趁這個工夫又畫了許多,交給裏正,說道:“裏正爺爺,讓有空閑的人按照我畫的多多製作,我幫著賣掉,木頭隨便用,有鐵的也行,按照不同的材料我賣不同的價錢,我現在拿到的一套,少一貫錢不賣,我這個是送人的。”
換成別人說同樣的話,裏正會一巴掌拍過去,告訴對方醒醒,別做夢了,一堆破木頭條子,還想賣一貫錢?想錢想瘋了吧?
但話從徐寶的嘴裏說出來,周圍的人全信,他們聽說過了,一個茶葉蛋最少五十文,偶爾可以賣一兩銀子,兩個茶葉蛋賣十兩銀子也不是不可以。
那麽一貫錢,不到八百文一套東西又算得了什麽?
裏正認真起來,表情嚴肅,對周圍的人說道:“不許傳出去,剛才幹活的,把圖拿著,小寶沒往外拿時,外麵有同樣和差不多的,你們就帶著家人搬出村吧。”
這個懲罰實在是太重了,幹活的人連連保證,他們也不是外人,都是張姓,別說裏正強調了,即使不出聲,他們也不會把圖給漏出去,因為不值錢,隻有小寶賣才能賣出高價。
徐寶找水缸,在旁邊洗洗臉、蹭蹭牙,坐到五輛車中的一輛上,‘啪’的一聲打開扇子,自認為很瀟灑地扇扇風:“出發。”
五輛車排著隊伍走遠,村裏人疲憊的臉上帶著希冀的神色望著,一直到車隊消失在黑暗中,天也就快亮了。
辰時,隊伍才趕到西水門這裏。
然後徐寶就看到有人挎著籃子,在那裏叫賣:“幹豆腐卷了啊,京城獨一份的幹豆腐卷了啊,六文錢一串,隻要六文,會仙樓旁邊學的,宮裏的人知道的京城幹豆腐卷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