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立心!
暴黃仙路:實力不詳,遇藥則強 作者:深空大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袁黃沒有動筷子。
不全是因為下不了嘴。
在他眼中又髒又腥的雞肉,卻是這個世界平民百姓做夢都盼不到的東西。
亂世人不如太平犬。
看著兩個老人如狼似虎一般撕扯著尿壺裏的雞肉,袁黃站起身來,獨自走到屋外,望著皚皚白雪,突然若有所悟。
黃雄一生所求的,不就是眼前的這一幕嗎?
這個世界有太多的仙人、貴人、富人,高堂之上,史書筆下,講述著他們的豐功偉績,訴說著他們的爭鬥權謀,世界一片光鮮亮麗,仙氣盎然。
可是,這個世界更多的卻是眼前這樣的平民、賤民、蟻民,天下太平時,他們尚且圖不到一日兩餐的溫飽,現在天下大亂,更是連活都活不下去了。
黃雄隻不過是看到了這個世界的仙人、貴人、富人,所看不到的底層世界。
而且,他起了心,動了念。
在袁黃心中,黃雄算得上聖人,所謂的聖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袁黃穿越而來,沒有那麽大的覺悟,但是在這一刻,他好像有些懂黃雄了。
在廣陵,小白問他,以後準備走什麽路?
成為鬼仙之後,自然是要走仙路,成為地仙、天仙、陸地神仙,需要無上的氣運,要不要出來當官,想的也隻是自己的氣運。
現在,袁黃心中有一個更清晰的聲音。
要當官。
因為隻有當官,才能調動這個世界更多的資源,才能左右更多人的命運,然後當一個仁者,守牧一方,讓更多的平民,因為自己而活下去。
想明白這一切後,袁黃悄然離開,走入大雪深處。
草屋之內,老夫妻抱著尿壺望著門外,顫抖著聲音高唿道:“仙人呐!仙人顯靈了!”
袁黃踩在雪中,深一腳淺一腳,時不時能踩到人的骸骨,能夠禦風飛行後,走路就覺得十分緩慢,雖然相比於前世,這個世界的鬼仙禦風速度也並不快。
第二天,袁黃在一處破敗的山神廟裏歇了會腳,然後往縣城走去,想去城中買匹馬。因為他發現禦風並不是一個好主意。
一天隻能飛一個時辰,剩下的時候全要靠走,平均算下來,還不如騎馬實在。
正是因為受此限製,仙人在對抗軍隊時,才顯得那般無力。
來到縣城,袁黃發現這裏又是一座空城,別說買馬了,就是連條狗都看不到,整個縣城光禿禿的,隻有一些荒草,連樹木都被砍伐一空。
千裏無雞鳴,
路有凍死骨。
袁黃無比的孤寂,心中升起一股強烈的厭世之感,以往談起打仗,他都是眉飛色舞,想的都是行軍打仗,運籌帷幄,各種兵法陣法。
可是現在,他心中的驕傲蕩然無存。
一將功成萬骨枯,會打仗又能怎麽樣,自己是封侯拜相了,可是代價卻是無數的路邊骸骨。
“把周芙接過來,把自己的小家經營好,再盡自己的努力,讓這個世界對普通人更溫柔一些。”
袁黃心中拿定了主意。
當晚,禦風的技能cd卡完,袁黃精力恢複,再次禦風而去,進入南陽郡,南陽郡上一次來過,是荊州的大郡,現在是洛廣的勢力範圍。
南陽郡人丁興旺,大冬天的還有集市,說明此地經營得不錯。
袁黃易地而處,換位想,荊州的百姓肯定是更喜歡洛廣的,因為洛廣是天子,現在又給了他們太平生活,而南邊江夏郡的廣陵大軍,就是妥妥的敵人。
袁黃想在城中買馬,可是南陽的駿馬都被軍隊管控起來了,平民百姓想出行,都隻能用牛車,或者騎驢子、騾子。
馬是剛需,袁黃必須弄到一匹,便往城中心而去,想來一般的集市買不到馬,但黑市肯定有。
在南陽城轉了一圈,袁黃發現南陽的百姓也並不像看上去的那麽好,青壯男子也幾乎全都被征到軍中去了,南陽的稅多達三十多種,有的稅已經提前征到了十五年之後,那可是提前征了一代人的稅!
很多家庭都開始賣兒賣女、賣田賣地,現在是冬天,有的人家都把自家的房梁、床榻當柴火賣,還有很多人家在流亡,因為地也沒法種了,因為稅實在太多了,就是不吃不喝全部上繳,也是種得越多,欠的就越多。
相比之下,逃亡當流民,反而是最好的選擇。
隻是南陽郡被封控了,這些百姓想逃逃不掉,官府設了連坐製,一人逃亡全家問斬,逃亡三戶,裏正問斬。
袁黃很順利就買到了馬,因為軍隊也腐敗,都在想辦法換錢。
現在南陽戒嚴,賣馬的還包出城,腐敗都成了產業鏈了,主要是送人出去流亡。
難的反而是食宿,因為苛政之下,百業凋零,既無客棧可宿,也無食坊可吃,難怪都說苛政猛於虎。
當晚,袁黃離開南陽城,心中的感受與進城相比,又有不同。
或許,南陽的百姓並不擁護洛廣,隻是沒有辦法,相反的,他們可能更加希望江夏的廣陵大軍能殺進城來。
袁黃心情好多了。
如果荊州的百姓都過得很好,自己來荊州反而是帶來了禍亂,百姓都視他為敵,他這個荊州牧就當得太沒成就感了。
現在南陽是暴政,百姓們翹首以盼王師,他來到荊州討伐洛廣,就代表著正義。
想到這裏,袁黃對打下荊州有了初步的想法,也有了更多信心,軍事是政治延伸,政治又受經濟的影響。
在這個世界,經濟就是老百姓的生計。
離開南陽後,袁黃一路騎馬而行,過中州,此時的中州比荊州更亂,匈奴人把這裏當草場,曾經最繁華的中州,短短幾年,便再也看不到任何繁華的跡象,有城的地方就有佛寺,佛寺外麵壘著高高的京觀。
無數的人頭堆成小山,無聲地訴說著中原的苦困。
在汝南休息一日,袁黃打探到,現在的中原,是匈奴十六部在縱橫,以前的大狼國分裂成了十五個部落,被以前的小狼國趕到了南方,在中原肆意征伐,中原無強權,大正人麵對匈奴狼兵,一點辦法沒有,隻能任人魚肉。
現在的中州,都已經開始摔頭胎了。
因為幾乎所有女子,都受到了匈奴人的玷汙,男人娶迴家的妻子,頭一胎都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種。
袁黃心神大慟,指天立誓,要收複中原!
心中所想,也不再僅僅隻是守牧荊州了。
不全是因為下不了嘴。
在他眼中又髒又腥的雞肉,卻是這個世界平民百姓做夢都盼不到的東西。
亂世人不如太平犬。
看著兩個老人如狼似虎一般撕扯著尿壺裏的雞肉,袁黃站起身來,獨自走到屋外,望著皚皚白雪,突然若有所悟。
黃雄一生所求的,不就是眼前的這一幕嗎?
這個世界有太多的仙人、貴人、富人,高堂之上,史書筆下,講述著他們的豐功偉績,訴說著他們的爭鬥權謀,世界一片光鮮亮麗,仙氣盎然。
可是,這個世界更多的卻是眼前這樣的平民、賤民、蟻民,天下太平時,他們尚且圖不到一日兩餐的溫飽,現在天下大亂,更是連活都活不下去了。
黃雄隻不過是看到了這個世界的仙人、貴人、富人,所看不到的底層世界。
而且,他起了心,動了念。
在袁黃心中,黃雄算得上聖人,所謂的聖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袁黃穿越而來,沒有那麽大的覺悟,但是在這一刻,他好像有些懂黃雄了。
在廣陵,小白問他,以後準備走什麽路?
成為鬼仙之後,自然是要走仙路,成為地仙、天仙、陸地神仙,需要無上的氣運,要不要出來當官,想的也隻是自己的氣運。
現在,袁黃心中有一個更清晰的聲音。
要當官。
因為隻有當官,才能調動這個世界更多的資源,才能左右更多人的命運,然後當一個仁者,守牧一方,讓更多的平民,因為自己而活下去。
想明白這一切後,袁黃悄然離開,走入大雪深處。
草屋之內,老夫妻抱著尿壺望著門外,顫抖著聲音高唿道:“仙人呐!仙人顯靈了!”
袁黃踩在雪中,深一腳淺一腳,時不時能踩到人的骸骨,能夠禦風飛行後,走路就覺得十分緩慢,雖然相比於前世,這個世界的鬼仙禦風速度也並不快。
第二天,袁黃在一處破敗的山神廟裏歇了會腳,然後往縣城走去,想去城中買匹馬。因為他發現禦風並不是一個好主意。
一天隻能飛一個時辰,剩下的時候全要靠走,平均算下來,還不如騎馬實在。
正是因為受此限製,仙人在對抗軍隊時,才顯得那般無力。
來到縣城,袁黃發現這裏又是一座空城,別說買馬了,就是連條狗都看不到,整個縣城光禿禿的,隻有一些荒草,連樹木都被砍伐一空。
千裏無雞鳴,
路有凍死骨。
袁黃無比的孤寂,心中升起一股強烈的厭世之感,以往談起打仗,他都是眉飛色舞,想的都是行軍打仗,運籌帷幄,各種兵法陣法。
可是現在,他心中的驕傲蕩然無存。
一將功成萬骨枯,會打仗又能怎麽樣,自己是封侯拜相了,可是代價卻是無數的路邊骸骨。
“把周芙接過來,把自己的小家經營好,再盡自己的努力,讓這個世界對普通人更溫柔一些。”
袁黃心中拿定了主意。
當晚,禦風的技能cd卡完,袁黃精力恢複,再次禦風而去,進入南陽郡,南陽郡上一次來過,是荊州的大郡,現在是洛廣的勢力範圍。
南陽郡人丁興旺,大冬天的還有集市,說明此地經營得不錯。
袁黃易地而處,換位想,荊州的百姓肯定是更喜歡洛廣的,因為洛廣是天子,現在又給了他們太平生活,而南邊江夏郡的廣陵大軍,就是妥妥的敵人。
袁黃想在城中買馬,可是南陽的駿馬都被軍隊管控起來了,平民百姓想出行,都隻能用牛車,或者騎驢子、騾子。
馬是剛需,袁黃必須弄到一匹,便往城中心而去,想來一般的集市買不到馬,但黑市肯定有。
在南陽城轉了一圈,袁黃發現南陽的百姓也並不像看上去的那麽好,青壯男子也幾乎全都被征到軍中去了,南陽的稅多達三十多種,有的稅已經提前征到了十五年之後,那可是提前征了一代人的稅!
很多家庭都開始賣兒賣女、賣田賣地,現在是冬天,有的人家都把自家的房梁、床榻當柴火賣,還有很多人家在流亡,因為地也沒法種了,因為稅實在太多了,就是不吃不喝全部上繳,也是種得越多,欠的就越多。
相比之下,逃亡當流民,反而是最好的選擇。
隻是南陽郡被封控了,這些百姓想逃逃不掉,官府設了連坐製,一人逃亡全家問斬,逃亡三戶,裏正問斬。
袁黃很順利就買到了馬,因為軍隊也腐敗,都在想辦法換錢。
現在南陽戒嚴,賣馬的還包出城,腐敗都成了產業鏈了,主要是送人出去流亡。
難的反而是食宿,因為苛政之下,百業凋零,既無客棧可宿,也無食坊可吃,難怪都說苛政猛於虎。
當晚,袁黃離開南陽城,心中的感受與進城相比,又有不同。
或許,南陽的百姓並不擁護洛廣,隻是沒有辦法,相反的,他們可能更加希望江夏的廣陵大軍能殺進城來。
袁黃心情好多了。
如果荊州的百姓都過得很好,自己來荊州反而是帶來了禍亂,百姓都視他為敵,他這個荊州牧就當得太沒成就感了。
現在南陽是暴政,百姓們翹首以盼王師,他來到荊州討伐洛廣,就代表著正義。
想到這裏,袁黃對打下荊州有了初步的想法,也有了更多信心,軍事是政治延伸,政治又受經濟的影響。
在這個世界,經濟就是老百姓的生計。
離開南陽後,袁黃一路騎馬而行,過中州,此時的中州比荊州更亂,匈奴人把這裏當草場,曾經最繁華的中州,短短幾年,便再也看不到任何繁華的跡象,有城的地方就有佛寺,佛寺外麵壘著高高的京觀。
無數的人頭堆成小山,無聲地訴說著中原的苦困。
在汝南休息一日,袁黃打探到,現在的中原,是匈奴十六部在縱橫,以前的大狼國分裂成了十五個部落,被以前的小狼國趕到了南方,在中原肆意征伐,中原無強權,大正人麵對匈奴狼兵,一點辦法沒有,隻能任人魚肉。
現在的中州,都已經開始摔頭胎了。
因為幾乎所有女子,都受到了匈奴人的玷汙,男人娶迴家的妻子,頭一胎都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種。
袁黃心神大慟,指天立誓,要收複中原!
心中所想,也不再僅僅隻是守牧荊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