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昌縣
暴黃仙路:實力不詳,遇藥則強 作者:深空大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算上從高陵王那裏訛的一年五萬斤靈草,拚拚湊湊勉強夠一年修煉的開銷,但練兵頂多兩三年,不是長久之計。
而且大宗靈草,不是有錢就買得到的。
丹鼎派修行比其他任何道派都依賴靈草,而靈草又是世俗之物,需要大麵積種植,必須有錢有勢,才能保證資源穩定。
所以這個官還真得當。
正王朝很多修行者都不當官。
如果他們想當官,會比其他人都有優勢,比如王道夔,朝廷也會優先任用,但是當官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在與修行無關的事情上麵,同時,官場也是大染缸各利場,對修身養性不利。
但是袁黃不同。
丹鼎派無需長久打坐煉氣,隻要有靈草,就可以煉丹服氣。
而當官又是獲取資源最有效的手段。
起來後,袁黃換上官服,走馬上任。
郡司馬有自己的官廨,是一個三進的院子,就挨著衙門不遠,名義上的領導是楚都尉,但餘太守官癮很大,不舍得放權,楚都尉和他一直都不對付,在高陵就是個擺設,袁黃的實際領導就是餘太守,餘太守又啥都抓著。
袁黃落得個事少、錢多、離家近。
簡直是夢中情職。
玉成器從朝廷請來的匠作正在為袁黃修建新侯府,前些時候與叛軍交戰,袁家莊已經被拆的不像樣子了,現在借機整體重修。
匠作是朝廷的,但是國庫緊張,工錢得袁黃自己出。
侯府有固定的規製,不能建大不能建小,所以得花一大筆錢。
玉成器粗略算了一下,得兩百個大錢以上。
袁黃聽了一陣頭大。
剛想著成為縣侯,加上從高陵王那裏敲來的靈草,勉強可以撐兩年修行,誰知修個宅子就得花上二百!
這一下,錢又成了大問題。
要不就不修這昌縣侯府了?
這個念頭在袁黃腦海中僅僅閃現了一秒鍾,就被否決了。
這該死的虛榮心....
朝廷的匠作不是什麽時候都能請得到的,侯府有固定的規製,這次不建以後再想建就難了。
砸鍋賣鐵也得上啊!
馬上就秋收完畢,今年昌縣的田稅有六十個大錢,至少能頂一段時間,先修了再說!
最高興的就是鄭氏。
丈夫和小兒子馬上就迴來了,大兒子成了侯爺,正在修新家,以後也算是高門大戶鍾鳴鼎食之家,遠離貧苦生活了。
這一天,餘太守帶著高陵諸將前往彭城,袁黃、楚都尉一道前行。
大司馬、大將軍、大都督、武縣侯周翀,帶著並州大營和青州大營的鍾央軍傾巢而出,與徐州、中州、揚州三路大軍會師於彭城,陳兵十五萬,號稱八十萬。
要與黃雄在江東大決戰。
黃雄的義軍號稱五十萬,實際隻有大概五萬人。
十五萬對五萬。
優勢在我。
如果打贏了,黃雄大軍將再不足為慮。
這也許是最後一場大戰,是搶軍功的絕佳機會,袁黃斬殺檀擒虎,就取代檀擒虎,成為新的昌縣侯,天下震動。
如果能打敗黃雄,那該是什麽封賞?
黃雄是誰?
天仙黃雄,大德良師,正王朝的兩代帝師,萬戶侯。
王道夔帶著徐州諸部與大將軍會師,彭城、琅琊、下邳、東海四郡太守也全麵趕到,王道夔還把在軍中的王氏子弟全部調了過來,隻為在這關鍵一戰中搶得戰功。
餘太守人是到了,但王道夔一直沒有理他,安排的軍務調遣也沒有他,最後把楚都尉都派了上去。
餘太守滿懷憧憬等著在大會戰中立功,誰知卻坐了個冷板凳,被安排迴高陵守糧草。
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他餘承壽從來都不是王道夔的人。
餘太守很氣,他該舔的都舔了,可王道夔就是瞧不上他,可能是高門大姓的傲慢,也可能是鬼仙的清高。
餘太守不知道自己哪裏沒有做好。
同樣迴高陵守糧草的還有袁黃。
徐州諸君對袁黃表麵客氣,實則倨傲得很。
他們官場打拚半輩子,袁黃才出道幾天,就直接封了縣侯,真是讓人又嫉妒又不服。
袁黃以鬼神手段斬殺檀擒虎,他們既崇拜又不服。
因為官場的潛規則,認為在戰場上實實在在立軍功封的才是正經侯,像他們這些修行者,用道術法術立功,有些取巧,封的侯就沒那麽正經了。
袁黃剛封了侯,並不想去打仗,與餘太守的垂頭喪氣不同,他反而樂得清閑自在。
當這個高陵司馬整天摸魚,但是在高陵王那裏兼職練兵,卻是不亦樂乎。
現在有了官身,他不方便大搖大擺出現在花狸山大營,好在花狸山大營就在袁家莊後麵,也比較隱蔽,高陵王又是偷偷練兵,方便了袁黃左右逢源。
現在他在花狸山大營的威望更高了。
所有人都知道他已經封侯,前麵袁家莊正在大興土木修侯府,營中的將官用他激勵士兵,把袁黃傳得像天神下凡。
先登、陷陣、斬將、奪旗。
這是普通人一步登天的四大軍功,隻要立了功,就能像袁黃一樣青雲直上!
一句句昌侯、千戶叫著,袁黃聽得都飄了,越發期待新的侯府落成搬進去。
這一天,袁家莊突然來了一個人,說是求見昌侯。
那人大概四十來歲,麵容削瘦,看上去有些落魄,卻穿著縣令的官服,腳下的靴子破了,露個腳趾在外麵。
“在下昌縣縣長蒯角,特來拜會侯爺。”
來人誠惶誠恐。
袁黃見是封地上的縣令,忙請他入座。
蒯角卻不敢坐,隻半弓著身子,從懷裏取出一卷猩紅的白布,雙手展開撲通跪地,慟哭道:“侯爺,昌縣今年顆粒無收,下官懇請您為百姓免除今年的田稅!”
正王朝以道立國,隻跪天地和父母,對皇帝都不用下跪的,蒯角這一跪把袁黃跪蒙了,忙側了一下身子,把他拉起來,皺眉道:“蒯縣令,你這是何意?”
蒯角卻死活不起,把血書塞到袁黃手中,“請侯爺體恤鄉民,昌縣的百姓活不下去了!”
袁黃接過血書瞧了一眼,心中打了個突。
琅琊郡下有十三縣,人口有十七萬戶,算是極為富庶的大郡,但是昌縣靠海,地貧,是邊陲窮縣,人口隻有七千戶,不到五萬人。
萬戶以上的縣,長官稱縣令,
萬戶以下的縣,長官稱縣長。
蒯角就是昌縣這個窮縣的縣長。
“蒯縣令,你起來說。”
蒯角小心站起,道:“今年徐州兵亂,昌縣壯丁抓了三批,男人都快抓完了,誰知又遇到百年一遇的蝗禍,高太守稱蝗禍是上天示警,便將昌縣所有五十以下,車輪以上的男丁全部抓了壯丁,隻剩些婦女孩子老人,實在無力耕種....”
袁黃問道:“大正律三丁抽一,五丁抽二,怎麽可能全抓走?”
蒯角長歎一聲,“昌縣原是檀擒虎的封地,他投了黃雄,成為黃禍,高太守以蝗災為由,又有誰會說什麽!侯爺,昌縣太苦了,實在交不出那麽多糧食!”
袁黃還指望這六十大錢的田稅修侯府,要是昌縣的百姓不交糧,那還修個屁!
說好的昌縣侯,食邑千戶呢?
“有這麽慘?”
蒯角又撲通跪下,以頭搶地:
“侯爺,縣裏的百姓都餓得皮包骨頭了,隻能以魚蝦螃蟹果腹,消瘦不似人形呐!”
與前世不同,魚蝦螃蟹在這個時代都是賤物。
在正王朝,家中款待客人得用肥肉,用瘦肉會顯得主家摳唆失禮,買肉時,肥肉比瘦肉貴一倍不止,因為這個時代太缺油水了。
不止人瘦,養的豬也瘦,其他的羊和鹿肥肉就更少了。
正王朝的人不喜歡像袁黃一樣用鐵鍋炒菜,一是鐵鍋少,二是炒菜太費油。而用鼎煮就不同,幾乎所有油水都能下肚。
不吃油水和五穀,沒有那麽多調料去腥除臭,魚蝦蟹這些水產不止不好吃,也不頂餓,而且會越吃越瘦,最後吃死人。
如果昌縣的百姓真的在吃這些東西,那問題就很嚴重了!
而且大宗靈草,不是有錢就買得到的。
丹鼎派修行比其他任何道派都依賴靈草,而靈草又是世俗之物,需要大麵積種植,必須有錢有勢,才能保證資源穩定。
所以這個官還真得當。
正王朝很多修行者都不當官。
如果他們想當官,會比其他人都有優勢,比如王道夔,朝廷也會優先任用,但是當官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在與修行無關的事情上麵,同時,官場也是大染缸各利場,對修身養性不利。
但是袁黃不同。
丹鼎派無需長久打坐煉氣,隻要有靈草,就可以煉丹服氣。
而當官又是獲取資源最有效的手段。
起來後,袁黃換上官服,走馬上任。
郡司馬有自己的官廨,是一個三進的院子,就挨著衙門不遠,名義上的領導是楚都尉,但餘太守官癮很大,不舍得放權,楚都尉和他一直都不對付,在高陵就是個擺設,袁黃的實際領導就是餘太守,餘太守又啥都抓著。
袁黃落得個事少、錢多、離家近。
簡直是夢中情職。
玉成器從朝廷請來的匠作正在為袁黃修建新侯府,前些時候與叛軍交戰,袁家莊已經被拆的不像樣子了,現在借機整體重修。
匠作是朝廷的,但是國庫緊張,工錢得袁黃自己出。
侯府有固定的規製,不能建大不能建小,所以得花一大筆錢。
玉成器粗略算了一下,得兩百個大錢以上。
袁黃聽了一陣頭大。
剛想著成為縣侯,加上從高陵王那裏敲來的靈草,勉強可以撐兩年修行,誰知修個宅子就得花上二百!
這一下,錢又成了大問題。
要不就不修這昌縣侯府了?
這個念頭在袁黃腦海中僅僅閃現了一秒鍾,就被否決了。
這該死的虛榮心....
朝廷的匠作不是什麽時候都能請得到的,侯府有固定的規製,這次不建以後再想建就難了。
砸鍋賣鐵也得上啊!
馬上就秋收完畢,今年昌縣的田稅有六十個大錢,至少能頂一段時間,先修了再說!
最高興的就是鄭氏。
丈夫和小兒子馬上就迴來了,大兒子成了侯爺,正在修新家,以後也算是高門大戶鍾鳴鼎食之家,遠離貧苦生活了。
這一天,餘太守帶著高陵諸將前往彭城,袁黃、楚都尉一道前行。
大司馬、大將軍、大都督、武縣侯周翀,帶著並州大營和青州大營的鍾央軍傾巢而出,與徐州、中州、揚州三路大軍會師於彭城,陳兵十五萬,號稱八十萬。
要與黃雄在江東大決戰。
黃雄的義軍號稱五十萬,實際隻有大概五萬人。
十五萬對五萬。
優勢在我。
如果打贏了,黃雄大軍將再不足為慮。
這也許是最後一場大戰,是搶軍功的絕佳機會,袁黃斬殺檀擒虎,就取代檀擒虎,成為新的昌縣侯,天下震動。
如果能打敗黃雄,那該是什麽封賞?
黃雄是誰?
天仙黃雄,大德良師,正王朝的兩代帝師,萬戶侯。
王道夔帶著徐州諸部與大將軍會師,彭城、琅琊、下邳、東海四郡太守也全麵趕到,王道夔還把在軍中的王氏子弟全部調了過來,隻為在這關鍵一戰中搶得戰功。
餘太守人是到了,但王道夔一直沒有理他,安排的軍務調遣也沒有他,最後把楚都尉都派了上去。
餘太守滿懷憧憬等著在大會戰中立功,誰知卻坐了個冷板凳,被安排迴高陵守糧草。
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他餘承壽從來都不是王道夔的人。
餘太守很氣,他該舔的都舔了,可王道夔就是瞧不上他,可能是高門大姓的傲慢,也可能是鬼仙的清高。
餘太守不知道自己哪裏沒有做好。
同樣迴高陵守糧草的還有袁黃。
徐州諸君對袁黃表麵客氣,實則倨傲得很。
他們官場打拚半輩子,袁黃才出道幾天,就直接封了縣侯,真是讓人又嫉妒又不服。
袁黃以鬼神手段斬殺檀擒虎,他們既崇拜又不服。
因為官場的潛規則,認為在戰場上實實在在立軍功封的才是正經侯,像他們這些修行者,用道術法術立功,有些取巧,封的侯就沒那麽正經了。
袁黃剛封了侯,並不想去打仗,與餘太守的垂頭喪氣不同,他反而樂得清閑自在。
當這個高陵司馬整天摸魚,但是在高陵王那裏兼職練兵,卻是不亦樂乎。
現在有了官身,他不方便大搖大擺出現在花狸山大營,好在花狸山大營就在袁家莊後麵,也比較隱蔽,高陵王又是偷偷練兵,方便了袁黃左右逢源。
現在他在花狸山大營的威望更高了。
所有人都知道他已經封侯,前麵袁家莊正在大興土木修侯府,營中的將官用他激勵士兵,把袁黃傳得像天神下凡。
先登、陷陣、斬將、奪旗。
這是普通人一步登天的四大軍功,隻要立了功,就能像袁黃一樣青雲直上!
一句句昌侯、千戶叫著,袁黃聽得都飄了,越發期待新的侯府落成搬進去。
這一天,袁家莊突然來了一個人,說是求見昌侯。
那人大概四十來歲,麵容削瘦,看上去有些落魄,卻穿著縣令的官服,腳下的靴子破了,露個腳趾在外麵。
“在下昌縣縣長蒯角,特來拜會侯爺。”
來人誠惶誠恐。
袁黃見是封地上的縣令,忙請他入座。
蒯角卻不敢坐,隻半弓著身子,從懷裏取出一卷猩紅的白布,雙手展開撲通跪地,慟哭道:“侯爺,昌縣今年顆粒無收,下官懇請您為百姓免除今年的田稅!”
正王朝以道立國,隻跪天地和父母,對皇帝都不用下跪的,蒯角這一跪把袁黃跪蒙了,忙側了一下身子,把他拉起來,皺眉道:“蒯縣令,你這是何意?”
蒯角卻死活不起,把血書塞到袁黃手中,“請侯爺體恤鄉民,昌縣的百姓活不下去了!”
袁黃接過血書瞧了一眼,心中打了個突。
琅琊郡下有十三縣,人口有十七萬戶,算是極為富庶的大郡,但是昌縣靠海,地貧,是邊陲窮縣,人口隻有七千戶,不到五萬人。
萬戶以上的縣,長官稱縣令,
萬戶以下的縣,長官稱縣長。
蒯角就是昌縣這個窮縣的縣長。
“蒯縣令,你起來說。”
蒯角小心站起,道:“今年徐州兵亂,昌縣壯丁抓了三批,男人都快抓完了,誰知又遇到百年一遇的蝗禍,高太守稱蝗禍是上天示警,便將昌縣所有五十以下,車輪以上的男丁全部抓了壯丁,隻剩些婦女孩子老人,實在無力耕種....”
袁黃問道:“大正律三丁抽一,五丁抽二,怎麽可能全抓走?”
蒯角長歎一聲,“昌縣原是檀擒虎的封地,他投了黃雄,成為黃禍,高太守以蝗災為由,又有誰會說什麽!侯爺,昌縣太苦了,實在交不出那麽多糧食!”
袁黃還指望這六十大錢的田稅修侯府,要是昌縣的百姓不交糧,那還修個屁!
說好的昌縣侯,食邑千戶呢?
“有這麽慘?”
蒯角又撲通跪下,以頭搶地:
“侯爺,縣裏的百姓都餓得皮包骨頭了,隻能以魚蝦螃蟹果腹,消瘦不似人形呐!”
與前世不同,魚蝦螃蟹在這個時代都是賤物。
在正王朝,家中款待客人得用肥肉,用瘦肉會顯得主家摳唆失禮,買肉時,肥肉比瘦肉貴一倍不止,因為這個時代太缺油水了。
不止人瘦,養的豬也瘦,其他的羊和鹿肥肉就更少了。
正王朝的人不喜歡像袁黃一樣用鐵鍋炒菜,一是鐵鍋少,二是炒菜太費油。而用鼎煮就不同,幾乎所有油水都能下肚。
不吃油水和五穀,沒有那麽多調料去腥除臭,魚蝦蟹這些水產不止不好吃,也不頂餓,而且會越吃越瘦,最後吃死人。
如果昌縣的百姓真的在吃這些東西,那問題就很嚴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