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不行,我們的部隊多是步兵,魯南一帶地勢並不平坦,如果我們撤兵,李密的魏軍是不會這麽輕易的就放我們走的!”
秦瓊否定了羅成的建議,“我們的船隻不夠,不然的話走海路將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張須陀的麾下有一支水軍,這是隋軍之前用來攻打遼東的時候剩下的,其中大部分水軍戰船都被來護兒帶去了江都,剩下一小部分被張須陀收攏了起來,而之前秦瓊帶兵從海上營救困守鹽城的公孫上哲的時候,就是出動了這支軍隊。
秦瓊麾下的水軍隻有一百條船,一次性隻能運輸一萬多人,而他們有三萬多人,船隻的缺口還有很大,盡管他在之前就已經征發船工去海邊打造戰船,但是這顯然是沒有這麽快就能夠建成的,眼下西邊的魏軍,北邊的夏軍都對他們虎視眈眈,秦瓊擔心自己能不能撐到戰船打造成功的那時了。
秦瓊的擔心並不是多餘的,竇建德此時已經厲兵秣馬,準備進攻山東了,山東原本還有一個張須陀坐鎮,他還不敢輕易的出手,隻不過張須陀死在了李密的手中,這樣的話他就沒什麽可擔心的了,不過竇建德卻有點莫不清楚魏軍的態度。
按理說張須陀是李密設計殺死的,那麽山東也應該在他殺死張須陀之後,立刻出兵搶占才對,但是他卻因為迴洛倉和洛口倉兩個糧倉的原因,卻並沒有出兵動靜,而是準備向西挺進,這樣一來就等於是自己錯失了一個絕好的機會了。
竇建德在吞並了羅藝的部隊之後,利用涿郡的那一批糧草,大肆的招兵買馬,其部隊的人數已經擴充到了三十萬人,規模甚至比李密的魏軍還要大一些,不過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的這三十萬人就像是發麵團一樣發起來的,能打硬仗的人估計也就他原先的那些老底子,人數還不到十萬人。
此時在北方的隋軍撤出以後,長江以北已經迅速被幾大勢力給搶占了,而他竇建德不是這裏麵最強的一個,所處的位置也不是最好的一個,想要割據稱王,甚至是一統天下,對於他來說都很有難度。
因此,他迫切的需要擴充自己的地盤了,北方契丹人的地盤他不太敢去,東邊是隋煬帝派出了百萬大軍都沒能打下來的高句麗,這也不是他能惹得起的人,向西,唐軍李元吉的部隊已經控製了河東的大部分地區了,就連北方的突厥人都默認了他們占領這裏了。
竇建德對著地圖看來看去,似乎也就隻有那邊的這個山東可以讓他出手了。
竇建德興兵十五萬,於大業八年年末,向山東挺進,河東的李元吉部隊人數不多,加上他隻是個半大孩子,所以竇建德並不懼怕他,因此並沒有在自己的西邊設置防線,但是他卻對李密的魏軍十分擔心,因此在進攻山東的同時,在黃河邊上集結了大批軍隊,以防止李密趁機進軍他的老巢。
竇建德出兵來犯的消息很快傳遍了整個山東,別說是普通的老百姓,就連隋軍自己也感到驚懼不安,老百姓擔心夏軍來了之後會殃及到自己,畢竟竇建德造反出身,手底下的士兵都沒有什麽軍紀,襲民擾民之事經常發生,他們如果繼續留在山東的話,自己的安全將無法保證,而且一旦戰爭爆發,那麽他們肯定會收到牽連,所以在得到竇建德將要出兵的消息之後,整個山東的百姓幾乎都第一時間想到要跑。
很多人選擇向南跑,曆朝曆代每當中原和北方發生戰爭以後,百姓們都會選擇向難逃跑,而這一次他們以不例外。
不過由於山東靠海,所以也有很多人選擇乘船逃到海上去,在他們東邊有一個大島,島上的沒有什麽人煙,也不用擔心爆發戰爭,所以有很多人選擇逃到這座島上去。
秦瓊收到這個消息之後顯得十分擔心,竇建德發兵十五萬前來攻打,他手中隻有三萬餘人,而且這三萬大軍之中隻有一萬多軍隊真正具備戰鬥力,其他的軍隊大多都是新兵,沒什麽戰鬥力,這一仗雙方的實力對比實在是太懸殊了,根本就沒得打。
“阿成,士信,今天把你們叫過來是來商量這一仗要怎麽打的,你們有什麽好主意嗎?”
羅士信撓了撓頭,他一向不善於出謀劃策,讓他帶兵打仗還好,隻要有一股子的氣力,他遇到誰都敢上,雖燃沒有被列入琅琊榜之內,但是他卻自信自己的武功不輸給榜上的那些人。
秦瓊看了羅士信一樣,瞧他這樣子估計他也沒有什麽點子,於是就掠過了他,看了看羅成,想要知道羅成有沒有什麽主意。
“表哥,敵軍勢大,我們不是對手,不如這樣,表哥你帶著軍隊和百姓想南撤退,我帶著一萬人在這裏抵擋竇建德,等到你們走遠了之後,我再從海上乘船,走海路南下,這樣就可以了!”
秦瓊想了一會,羅成的主意如果放在平時,說不定他還會考慮一下,但是眼下的話這並不合適,竇建德有十五萬人,羅成的一萬軍隊是無論如何抵擋不住的,而且對方如果得知他們主力軍隊南下了的話,肯定會繞過羅成的阻擊,向南追擊,竇建德手中有一支三萬餘人的燕山軍,這是一支騎兵,是竇建德手中最重要的一支軍隊,就算是這三萬人隻來了五千人,五千人的騎兵在後麵追擊,他秦瓊依舊是跑不掉,更何況他們還要穿過江淮一帶杜伏威的地盤,杜伏威雖然在四平山一戰之中受到了重創,但是秦瓊的兩萬人馬從他的眼皮子底下經過,他絕對不會坐視不理的。
“不行,竇建德來勢洶洶,你們一旦被拖住,就很難脫身了,夏軍也不會眼睜睜的看著你們溜走而不管的,放你們在這裏實在是太危險了!”
秦瓊說的並不是沒有道理,羅成自己也知道這裏麵的風險,於是北秦瓊一說,便默不作聲了。
“秦將軍,外麵有人說是要見你!”(未完待續。)m。
“不行,我們的部隊多是步兵,魯南一帶地勢並不平坦,如果我們撤兵,李密的魏軍是不會這麽輕易的就放我們走的!”
秦瓊否定了羅成的建議,“我們的船隻不夠,不然的話走海路將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張須陀的麾下有一支水軍,這是隋軍之前用來攻打遼東的時候剩下的,其中大部分水軍戰船都被來護兒帶去了江都,剩下一小部分被張須陀收攏了起來,而之前秦瓊帶兵從海上營救困守鹽城的公孫上哲的時候,就是出動了這支軍隊。
秦瓊麾下的水軍隻有一百條船,一次性隻能運輸一萬多人,而他們有三萬多人,船隻的缺口還有很大,盡管他在之前就已經征發船工去海邊打造戰船,但是這顯然是沒有這麽快就能夠建成的,眼下西邊的魏軍,北邊的夏軍都對他們虎視眈眈,秦瓊擔心自己能不能撐到戰船打造成功的那時了。
秦瓊的擔心並不是多餘的,竇建德此時已經厲兵秣馬,準備進攻山東了,山東原本還有一個張須陀坐鎮,他還不敢輕易的出手,隻不過張須陀死在了李密的手中,這樣的話他就沒什麽可擔心的了,不過竇建德卻有點莫不清楚魏軍的態度。
按理說張須陀是李密設計殺死的,那麽山東也應該在他殺死張須陀之後,立刻出兵搶占才對,但是他卻因為迴洛倉和洛口倉兩個糧倉的原因,卻並沒有出兵動靜,而是準備向西挺進,這樣一來就等於是自己錯失了一個絕好的機會了。
竇建德在吞並了羅藝的部隊之後,利用涿郡的那一批糧草,大肆的招兵買馬,其部隊的人數已經擴充到了三十萬人,規模甚至比李密的魏軍還要大一些,不過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的這三十萬人就像是發麵團一樣發起來的,能打硬仗的人估計也就他原先的那些老底子,人數還不到十萬人。
此時在北方的隋軍撤出以後,長江以北已經迅速被幾大勢力給搶占了,而他竇建德不是這裏麵最強的一個,所處的位置也不是最好的一個,想要割據稱王,甚至是一統天下,對於他來說都很有難度。
因此,他迫切的需要擴充自己的地盤了,北方契丹人的地盤他不太敢去,東邊是隋煬帝派出了百萬大軍都沒能打下來的高句麗,這也不是他能惹得起的人,向西,唐軍李元吉的部隊已經控製了河東的大部分地區了,就連北方的突厥人都默認了他們占領這裏了。
竇建德對著地圖看來看去,似乎也就隻有那邊的這個山東可以讓他出手了。
竇建德興兵十五萬,於大業八年年末,向山東挺進,河東的李元吉部隊人數不多,加上他隻是個半大孩子,所以竇建德並不懼怕他,因此並沒有在自己的西邊設置防線,但是他卻對李密的魏軍十分擔心,因此在進攻山東的同時,在黃河邊上集結了大批軍隊,以防止李密趁機進軍他的老巢。
竇建德出兵來犯的消息很快傳遍了整個山東,別說是普通的老百姓,就連隋軍自己也感到驚懼不安,老百姓擔心夏軍來了之後會殃及到自己,畢竟竇建德造反出身,手底下的士兵都沒有什麽軍紀,襲民擾民之事經常發生,他們如果繼續留在山東的話,自己的安全將無法保證,而且一旦戰爭爆發,那麽他們肯定會收到牽連,所以在得到竇建德將要出兵的消息之後,整個山東的百姓幾乎都第一時間想到要跑。
很多人選擇向南跑,曆朝曆代每當中原和北方發生戰爭以後,百姓們都會選擇向難逃跑,而這一次他們以不例外。
不過由於山東靠海,所以也有很多人選擇乘船逃到海上去,在他們東邊有一個大島,島上的沒有什麽人煙,也不用擔心爆發戰爭,所以有很多人選擇逃到這座島上去。
秦瓊收到這個消息之後顯得十分擔心,竇建德發兵十五萬前來攻打,他手中隻有三萬餘人,而且這三萬大軍之中隻有一萬多軍隊真正具備戰鬥力,其他的軍隊大多都是新兵,沒什麽戰鬥力,這一仗雙方的實力對比實在是太懸殊了,根本就沒得打。
“阿成,士信,今天把你們叫過來是來商量這一仗要怎麽打的,你們有什麽好主意嗎?”
羅士信撓了撓頭,他一向不善於出謀劃策,讓他帶兵打仗還好,隻要有一股子的氣力,他遇到誰都敢上,雖燃沒有被列入琅琊榜之內,但是他卻自信自己的武功不輸給榜上的那些人。
秦瓊看了羅士信一樣,瞧他這樣子估計他也沒有什麽點子,於是就掠過了他,看了看羅成,想要知道羅成有沒有什麽主意。
“表哥,敵軍勢大,我們不是對手,不如這樣,表哥你帶著軍隊和百姓想南撤退,我帶著一萬人在這裏抵擋竇建德,等到你們走遠了之後,我再從海上乘船,走海路南下,這樣就可以了!”
秦瓊想了一會,羅成的主意如果放在平時,說不定他還會考慮一下,但是眼下的話這並不合適,竇建德有十五萬人,羅成的一萬軍隊是無論如何抵擋不住的,而且對方如果得知他們主力軍隊南下了的話,肯定會繞過羅成的阻擊,向南追擊,竇建德手中有一支三萬餘人的燕山軍,這是一支騎兵,是竇建德手中最重要的一支軍隊,就算是這三萬人隻來了五千人,五千人的騎兵在後麵追擊,他秦瓊依舊是跑不掉,更何況他們還要穿過江淮一帶杜伏威的地盤,杜伏威雖然在四平山一戰之中受到了重創,但是秦瓊的兩萬人馬從他的眼皮子底下經過,他絕對不會坐視不理的。
“不行,竇建德來勢洶洶,你們一旦被拖住,就很難脫身了,夏軍也不會眼睜睜的看著你們溜走而不管的,放你們在這裏實在是太危險了!”
秦瓊說的並不是沒有道理,羅成自己也知道這裏麵的風險,於是北秦瓊一說,便默不作聲了。
“秦將軍,外麵有人說是要見你!”(未完待續。)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