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劉誌本想將皇帝和文武百官就安置在洛陽的,但是考慮到西涼軍兵強馬壯,而且洛陽這裏也是一片廢墟,所以最終還是決定帶他出關,決定效仿當年曹操的做法,在潁川另建一度,就叫許都,等西涼軍被剿滅了和洛陽城的皇宮和城防恢複了之後,再將皇帝等人送迴來。
劉誌被獻帝拜為當朝丞相,總領軍政要務,劉誌有了這一層身份加上他原本的實力,一下子吸引到了很多人的投奔,原本一些避難到荊襄的文人寒士,這個時候見汝南和潁川的安全有了保障,於是紛紛離開襄陽,北上來到許昌。
一時之間,劉誌的實力和威望大為提高。
這一日,在朝堂之上,劉誌向獻帝啟奏道:“陛下,如今西涼軍占據西京長安,戰火綿延、民不聊生,上不尊朝廷號令,下不顧黎民生計,臣請奏出兵討伐,聯合關東和天下諸侯,一起興兵滅賊,請陛下恩準!”
漢獻帝隻有十幾歲,平時一向對劉誌言聽計從,劉誌向他稟報不過是走個過場,他之前身邊的大臣,如董承、王允等人都被疏遠了,這些人雖然也有愛國之心,但是卻有自己的私心,劉誌肯定是不能讓他們繼續留在幼帝身邊,不過考慮到獻帝年幼,尚處於接受教育的年齡,於是劉誌三次登門,這才將蔡邕請出山,拜他為太傅,專管幼帝的學業,力求為大漢培養出一個優秀的明君出來!
“丞相所言極是,準奏,朕這就令人下旨,傳令天下諸侯,集齊義軍恢複西京!”
·····
在平原縣,張飛急匆匆的走近大帳,人還未進帳,聲音便先傳了進去:“大哥二哥,你們急匆匆的將我喊過來是為了啥事啊,我還沒打過癮呢!”
“三第,你別抱怨了,我這不也是被大哥急著召過來了嗎?走進去看看,看看大哥有啥事情!”
關羽的聲音從後麵傳來過來,張飛迴頭一看,這才發現關羽竟然還在自己的後麵,於是兩人便一起走了進來。
“二弟、三弟你們來了!”
“大哥,你這麽急著召見我們,所為何事啊?”
張飛是個急性子,肚子裏麵有話憋不住,哪還能讓劉備短話長說,直接就發問了。
關羽搖了搖頭,自己三弟的性格還真是改變不了。
劉備瞪了他一眼,說道:“三弟,我平日你跟你怎麽說的?叫你戒驕戒躁,你看你,還是這幅暴脾氣。”
見劉備似乎發怒了,張飛連忙捂住嘴巴,表示自己住嘴不說了。
劉備本來準備營造一種緊張的氛圍,不想被張飛這麽插科打諢,氣氛給他攪得活躍了起來,再嚴肅不起來了。
“兩位賢弟,為兄剛剛接到朝廷聖旨!說是讓我們·····”
“咦,還有人記得給我們發聖旨,該不會又跟上次孔融那個老匹夫一樣,是找我們求救的吧!”
劉備的話剛開口,還沒說完便被張飛打斷了,張飛說完之後,發現二哥臉色不善,似乎比之前更紅了一些,再看自己大哥,咦,怎麽感覺比二哥的臉色還要紅!
“三弟,你就不要再說話了,聽聽大哥要說啥!”
關羽顯然也看到了劉備紅著的臉色,於是出言提醒道,他這一句話看上去像是說給張飛聽得,其實是說給劉備聽的,提醒他還有重要的事情要講。
果然,聽到關羽的提醒之後,劉備也沒有說張飛什麽,而是繼續說道:“聖旨是陛下親自起草的,上麵的內容是陛下親自書寫的,說是號召我們關東諸侯一起討伐西涼軍。”
張飛剛想開口,立刻被關羽瞪了一眼,於是嚇得不敢說話了。
“大哥,關東聯軍討伐西涼軍,這在初平元年就有過一次,但是一點效果也沒有啊,大軍雖然看上去人多勢眾,但是卻連虎牢關都打不進去,好不容易咱們三個戰敗了呂布,殺進了虎牢關,結果眾諸侯卻在洛陽止步不前,白白的放走了董卓那時,這才過了兩年的時間,還來這一招,有用嗎?”
關羽的話或許是有很大的代表性的,劉備敢肯定,這聖旨肯定不止發給了他一個人,他一個小小的平原令,都能接到聖旨,可想而知,天底下稍稍有點實力,有點名望的人隻怕是都接到了這樣的一份聖旨了。
而這一次,情勢和幾年之前大不相同,西涼軍經曆了陽翟大敗,加上董卓被殺,呂布出走,西涼軍的實力大大削弱了,而此時洛陽和虎牢關都在朝廷大軍的掌握之下,可以說這一次出兵討伐西涼軍,勝算遠比上一次要高得多。
但是這裏麵有一件事情讓劉備有些疑惑,劉誌的手中此時已經握有八萬重兵,占領了整個豫州和半個司隸,可謂是兵強馬壯,以他的實力,就算是一戰不能平定西涼軍,那也可以徐徐圖之,又何須號召天下諸侯共同起兵呢?這裏麵一定另有隱情。
“大哥,我看著件事情沒那麽簡單,不如我們先去問一問公孫將軍,看看他準備如何處置此事,再行定奪不遲!”
關羽的話跟劉備的想法差不多,他此時依附於公孫瓚,雖說不是公孫瓚的嫡係人馬,但好歹還是要聽公孫瓚的號令,若是做事之前不跟他商量一下,這顯然是不太好的。
“傳令下去,即刻收兵,將子龍召迴來,三弟你留守平原,等候我們的消息,二弟和子龍隨我前去見公孫大人!”
而在冀州州牧府,新的州牧袁紹正在看朝廷給他發來的聖旨,聖旨上點名要他即刻停止和曹操以及公孫瓚的交戰,立刻帶齊三萬兵馬趕赴虎牢關,準備會盟。
袁紹對此不屑一顧,朝廷的聖旨?哼!朝廷是誰的朝廷?他劉誌的朝廷!皇帝不過是一個傀儡而已,憑借著一個傀儡,就想要對他唿來喝去的,那也太小看他袁紹了,隻可惜,劉岱被公孫瓚那個老匹夫給害死了,不然的話他袁紹手裏麵也會有一個和許昌朝廷相抗衡的皇帝了。
m。
劉誌本想將皇帝和文武百官就安置在洛陽的,但是考慮到西涼軍兵強馬壯,而且洛陽這裏也是一片廢墟,所以最終還是決定帶他出關,決定效仿當年曹操的做法,在潁川另建一度,就叫許都,等西涼軍被剿滅了和洛陽城的皇宮和城防恢複了之後,再將皇帝等人送迴來。
劉誌被獻帝拜為當朝丞相,總領軍政要務,劉誌有了這一層身份加上他原本的實力,一下子吸引到了很多人的投奔,原本一些避難到荊襄的文人寒士,這個時候見汝南和潁川的安全有了保障,於是紛紛離開襄陽,北上來到許昌。
一時之間,劉誌的實力和威望大為提高。
這一日,在朝堂之上,劉誌向獻帝啟奏道:“陛下,如今西涼軍占據西京長安,戰火綿延、民不聊生,上不尊朝廷號令,下不顧黎民生計,臣請奏出兵討伐,聯合關東和天下諸侯,一起興兵滅賊,請陛下恩準!”
漢獻帝隻有十幾歲,平時一向對劉誌言聽計從,劉誌向他稟報不過是走個過場,他之前身邊的大臣,如董承、王允等人都被疏遠了,這些人雖然也有愛國之心,但是卻有自己的私心,劉誌肯定是不能讓他們繼續留在幼帝身邊,不過考慮到獻帝年幼,尚處於接受教育的年齡,於是劉誌三次登門,這才將蔡邕請出山,拜他為太傅,專管幼帝的學業,力求為大漢培養出一個優秀的明君出來!
“丞相所言極是,準奏,朕這就令人下旨,傳令天下諸侯,集齊義軍恢複西京!”
·····
在平原縣,張飛急匆匆的走近大帳,人還未進帳,聲音便先傳了進去:“大哥二哥,你們急匆匆的將我喊過來是為了啥事啊,我還沒打過癮呢!”
“三第,你別抱怨了,我這不也是被大哥急著召過來了嗎?走進去看看,看看大哥有啥事情!”
關羽的聲音從後麵傳來過來,張飛迴頭一看,這才發現關羽竟然還在自己的後麵,於是兩人便一起走了進來。
“二弟、三弟你們來了!”
“大哥,你這麽急著召見我們,所為何事啊?”
張飛是個急性子,肚子裏麵有話憋不住,哪還能讓劉備短話長說,直接就發問了。
關羽搖了搖頭,自己三弟的性格還真是改變不了。
劉備瞪了他一眼,說道:“三弟,我平日你跟你怎麽說的?叫你戒驕戒躁,你看你,還是這幅暴脾氣。”
見劉備似乎發怒了,張飛連忙捂住嘴巴,表示自己住嘴不說了。
劉備本來準備營造一種緊張的氛圍,不想被張飛這麽插科打諢,氣氛給他攪得活躍了起來,再嚴肅不起來了。
“兩位賢弟,為兄剛剛接到朝廷聖旨!說是讓我們·····”
“咦,還有人記得給我們發聖旨,該不會又跟上次孔融那個老匹夫一樣,是找我們求救的吧!”
劉備的話剛開口,還沒說完便被張飛打斷了,張飛說完之後,發現二哥臉色不善,似乎比之前更紅了一些,再看自己大哥,咦,怎麽感覺比二哥的臉色還要紅!
“三弟,你就不要再說話了,聽聽大哥要說啥!”
關羽顯然也看到了劉備紅著的臉色,於是出言提醒道,他這一句話看上去像是說給張飛聽得,其實是說給劉備聽的,提醒他還有重要的事情要講。
果然,聽到關羽的提醒之後,劉備也沒有說張飛什麽,而是繼續說道:“聖旨是陛下親自起草的,上麵的內容是陛下親自書寫的,說是號召我們關東諸侯一起討伐西涼軍。”
張飛剛想開口,立刻被關羽瞪了一眼,於是嚇得不敢說話了。
“大哥,關東聯軍討伐西涼軍,這在初平元年就有過一次,但是一點效果也沒有啊,大軍雖然看上去人多勢眾,但是卻連虎牢關都打不進去,好不容易咱們三個戰敗了呂布,殺進了虎牢關,結果眾諸侯卻在洛陽止步不前,白白的放走了董卓那時,這才過了兩年的時間,還來這一招,有用嗎?”
關羽的話或許是有很大的代表性的,劉備敢肯定,這聖旨肯定不止發給了他一個人,他一個小小的平原令,都能接到聖旨,可想而知,天底下稍稍有點實力,有點名望的人隻怕是都接到了這樣的一份聖旨了。
而這一次,情勢和幾年之前大不相同,西涼軍經曆了陽翟大敗,加上董卓被殺,呂布出走,西涼軍的實力大大削弱了,而此時洛陽和虎牢關都在朝廷大軍的掌握之下,可以說這一次出兵討伐西涼軍,勝算遠比上一次要高得多。
但是這裏麵有一件事情讓劉備有些疑惑,劉誌的手中此時已經握有八萬重兵,占領了整個豫州和半個司隸,可謂是兵強馬壯,以他的實力,就算是一戰不能平定西涼軍,那也可以徐徐圖之,又何須號召天下諸侯共同起兵呢?這裏麵一定另有隱情。
“大哥,我看著件事情沒那麽簡單,不如我們先去問一問公孫將軍,看看他準備如何處置此事,再行定奪不遲!”
關羽的話跟劉備的想法差不多,他此時依附於公孫瓚,雖說不是公孫瓚的嫡係人馬,但好歹還是要聽公孫瓚的號令,若是做事之前不跟他商量一下,這顯然是不太好的。
“傳令下去,即刻收兵,將子龍召迴來,三弟你留守平原,等候我們的消息,二弟和子龍隨我前去見公孫大人!”
而在冀州州牧府,新的州牧袁紹正在看朝廷給他發來的聖旨,聖旨上點名要他即刻停止和曹操以及公孫瓚的交戰,立刻帶齊三萬兵馬趕赴虎牢關,準備會盟。
袁紹對此不屑一顧,朝廷的聖旨?哼!朝廷是誰的朝廷?他劉誌的朝廷!皇帝不過是一個傀儡而已,憑借著一個傀儡,就想要對他唿來喝去的,那也太小看他袁紹了,隻可惜,劉岱被公孫瓚那個老匹夫給害死了,不然的話他袁紹手裏麵也會有一個和許昌朝廷相抗衡的皇帝了。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