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記住本站網址;書路()


    峽穀中的戰場此時已經打掃的差不多了,經過清點,此戰黃巾軍一共擊斃一千五百餘名敵軍,俘獲六千六百多人,除了少數的士兵逃跑之外,剩下的南陽軍基本上全部被殲滅。


    而這一戰中黃巾軍付出的代價並不是很大,因此可以算作是一場完勝,損失最大的還是周倉和裴元紹的部隊,他們從南陽軍的後軍開始逐步的往前推進,是經過了最長時間作戰的部隊,而且還是以寡敵眾,其中裴元紹還受了一點傷,不過總的來說還是不錯的,畢竟他們成功的完成了劉誌交給他們的任務。


    大軍得勝而歸,劉誌也下令將從敵營之中繳獲的物資犒賞三軍,而此時就等著一人迴來了。


    劉誌並沒有等多久,沒過多久,許褚就迴來了,而他的手中,還提了一個血淋淋的人頭,正是紀靈的人頭。


    原來,劉誌早就料到紀靈會反複無常,因此他按照事先跟紀靈約定的計劃,做出了針對性的部署,來了一個請君入甕然後在甕中捉鱉,他先是讓典韋前去伏擊南陽軍,紀靈當然早有防備,因此他們並沒有取得效果,反而是落入了紀靈的包圍之中,不過紀靈肯定知道對方會在兩側的山坡上布置伏兵,多以他派向兩側的軍隊也沒有太多,不然容易露餡,但是也正因為這樣,所以他們才會很快被黃巾軍給解決掉,劉誌雖然兵力不多,但是搞一些假人來嚇唬對方,這還是很容易的,所以在不明真相的南陽軍看來,他們是被人數多於自己幾倍的敵軍包圍,軍心和士氣都出現了鬆動和下降,而這就是這場戰鬥的關鍵。


    紀靈不知道,在他們的伏兵進入陣地之後,黃巾軍的士兵也緊跟了上來,並且完成了對他們的包圍,劉誌深知自己的兵力不如對付,如果真的打起來拖久了就會對他們很不利,於是便派出了許褚的騎兵前去劫營,南陽軍大軍在外,營中本來就沒有多少人,因此根本就抵擋不住五百騎兵的衝擊,因此在劫完營之後,許褚的一把大火,就成為了壓倒南陽軍的最後一根稻草。


    紀靈吃了上一次的虧,這一次在行軍的過程中一直謹小慎微的,生怕再中圈套,因此裴元紹和周倉的人在事先是不可能提前入場進入山穀的另一側的,但是紀靈卻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在他們的後麵有一條汝水,黃巾軍從上遊的淶水順流而下,在汝水南岸登6,瞬間便切斷了他們的後路,將他們堵在了山穀之中,最後紀靈為了保命,隻好自己一個人逃跑,而他卻被早已靠上來的許褚撞了一個正著,紀靈本就不是許褚的對手,這個時候心裏虛,氣勢上就弱了不少,因此戰不幾合就被許褚一刀斬於馬下。


    “主公,許褚幸不辱命,將紀靈的人頭給您帶迴來了!”


    許褚單膝跪地,向劉誌交令。


    劉誌看了看紀靈的人頭,“紀靈啊紀靈,我本想饒你一命,留你在身邊為我效力的,但是既然你這麽不知趣,自找死路,那也就怪不了別人了。”


    他嘴上雖然這麽說,但是心裏卻在想著:我現在就把紀靈給殺了,那之後的曆史進展會不會跟原先的曆史出現很大的偏差啊,紀靈這家夥一死,等於是斷了袁術的一條手臂,讓他手下一時沒有可堪大用的武將了,想必他會比之前提前滅亡吧!


    眼下已經到了19o年的六月份,曆史上董卓是在兩年之後被呂布殺死的,而在這之後因為李傕郭汜的互相攻伐,導致長安城亂成一片,漢獻帝和文武百官為躲避戰亂,向東逃到了洛陽城來,不過洛陽城這時早已是一片廢墟,所以那時的他們正是最脆弱、最需要幫助的時候,這才有了曹操的趁虛而入,挾天子以令諸侯,將漢獻帝和大漢群臣都擄到了許昌來了,之後的曆史就是曹操的勢力越來越強了。


    劉誌打算改變曆史,迅的結束掉這一場持續了四十多年的戰爭,使得天下黎民少受戰亂之苦,那麽他隻有一個方法可以使用,那就是展自己的勢力,然後將皇帝控製在自己的手中,然後乘著眾諸侯的勢力都還不是很強大,而且大漢朝廷的影響力還在的時候,迅的將他們打垮,早日結束戰爭。


    他不屬於這個時代,因此早晚要迴去,而大漢王朝雖然已然腐敗,但是經過這一次這麽大的****之後,權貴階層和地主階層的勢力勢必會受到很大的削弱,然後利用這時期加強中央集權,或許又能衝向漢武之風,重新讓中原王朝再度強大起來,在秦朝時期,大秦便和羅馬帝國齊名,但是短命的秦朝跟羅馬帝國比起來還是相去甚遠,而東羅馬帝國甚至延續千年,一直到明朝中期才被奧斯曼人給滅了,可見,一個王朝還是能夠堅持很長時間的,並不一定就會過了兩百年就會滅亡。


    大漢王朝是中國曆史上最強盛的時期,它的強盛或許隻有後來的唐朝可以相比,不過相比於唐朝在對外外族之上的軟弱,大漢顯然是更加強硬的,先有漢武大帝的五次北擊匈奴,殲滅這個自商周時期就開始威脅中國北方的遊牧民族數十萬大軍,將他們趕到了漠北苦寒之地,使得他們再沒有能力南下騷擾漢朝,而其中一些逃到了歐洲的匈奴人不僅在歐洲站穩了腳跟,而且還建立起了強大的王朝,將原本占據當地的哥特人和日耳曼人打的大敗,隻能向西逃竄,而西方此時正是強大的羅馬帝國的領土,羅馬人當然不會答應,於是便派出重兵前去攻打哥特人和日耳曼人,其最終的結果大家也就知道了,羅馬帝國在378年,派出了瓦倫斯調集了近五萬大軍欲在阿德裏亞堡一舉消滅反抗的哥特人,但在哥特人的重裝騎兵麵前,羅馬方陣步兵潰不成軍,瓦倫斯和四萬禁衛軍全數戰死。這一戰動搖了羅馬的根基,羅馬帝國處於風雨飄搖之中,並且最終一分為二,西羅馬帝國也很快就被日耳曼人給滅亡了。


    被大漢軍隊擊敗的蠻族,逃到了歐洲居然導致了羅馬帝國的覆滅,侄兒是誰也沒想到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諮詢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霰雪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霰雪鳥並收藏曆史諮詢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