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荀府中的子弟目前有兩種情況,一種就是想要出去謀個差事,比如像荀紹這樣的,年紀比較輕,功利心比較重的人,還有一種就是像荀彧這樣的人,他雖然也想出去闖蕩,但是卻並不像荀紹這樣熱切,劉誌知道,荀彧內心一直是忠於大漢朝廷的,這也使得他在晚年的時候和曹操兩人之間的關係出現了裂隙,逐漸被曹操疏遠。


    因此,劉誌也沒有對荀彧動任何的心思,倒是荀家還有一人跟他很聊得來,這人就是荀攸。


    荀攸是荀彧的侄子,但是兩人之前的年齡卻跟他們的輩分正好反了過來,荀攸比荀彧大六歲,他今年已經年過三十,曾出任何進手下的黃門侍郎,不過後來因為在董卓進京時曾因密謀刺殺董卓而入獄,後棄官迴家,直到五年之後,他才會重新出山,在曹操出兵豫州的時候投靠了曹操。


    曆史上這個時候荀攸應該還在西涼軍的監獄裏麵才對,不過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劉誌這個亂穿的小蝴蝶扇動了翅膀,導致曆史的發展出現了偏差,董卓在前往長安的途中並沒有想起荀攸這一號人,所以他才得以從監獄裏麵逃迴來。


    荀攸這個時候跟他的叔父荀彧一樣,因為深受儒家正統教育,所以一心想要報效朝廷,不過荀攸和荀彧不一樣,他更欣賞那些天下梟雄,比如在聯軍討伐董卓的時候有過出色表現的孫堅和曹操。


    荀攸最近一直在猶豫,不知道該去投奔哪一個人,原本他是比較看好曹操的,因此曹操的焦縣本就是中原之地,人口眾多,進取的空間更大,而孫堅的江東在他們看來不過是蠻荒之地,人煙稀少,經濟落後,選擇曹操肯定會更容易成功的。


    不過在曹操遭受了之前的重大失敗之後,他短時間之內肯定是沒辦法發展起來的,而江東軍雖然遭到了劉表的襲擊,但是他們根基猶在,而且這樣一輛江東和荊州之間的戰端就會拉開,曹操身邊已經有了一個足智多謀的戲誌才,而孫堅的身邊並無這樣的謀士,所以荀攸便想要前往江東軍那邊去謀一份差事,對此劉誌自然是十分的歡迎的,要是荀攸能夠前往江東的話,那麽孫堅身邊就不缺他了,他就能夠置身事外了。


    出了荀府,劉誌又接連拜訪了其他幾個大族,他們都將他看作是孫堅的代表,因此一些家族中有想要到江東區謀份差事的人也都對他十分熱絡,江東想要發展,肯定是少不了文人的,因此劉誌也是來者不拒,反正是跟孫堅挑人才,用不用到時候孫堅自己做決定,他可不管。


    劉誌此行最想要見的人既不是荀彧也不是荀攸,而是鬼才郭嘉。


    郭嘉此時還未出山,曆史上記載他此時尚處於隱居的狀態,而且還說他喜歡結交名士。


    為此劉誌還詢問過荀彧和荀攸,兩人都說他現在就在潁川,但是劉誌到郭府去拜訪的時候並沒有見到他,這讓劉誌有些失望。


    在潁川一連逗留了十數日,許褚的傷勢這個時候也好的差不多了,他身上的箭傷雖然很多,但是傷口都不是很深,加上他此時年輕力壯,身體恢複的又快,因此在潁川養了十幾天的傷之後便已經好了。


    許褚的傷勢一好,他便想要向劉誌此行,他從許家寨出來已經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了,這個時候一直在擔心山寨的情況,隻是苦於身上有傷,不能行動,隻好等待了,這個時候他傷勢一好,就再也等不了了。


    許褚要走,劉誌肯定是舍不得的,於是他便啟程和許褚一塊難下,這樣的話路上還有時間去說服許褚跟隨在他的身邊。


    許褚的老家在豫州的譙縣人,譙縣也是豫州刺史的治所,距離潁川還比較遠,一行人緊趕慢趕,用了十天的時間才終於到了譙縣。


    豫州位於中原之地,一直一來都是糧食的重要產地,而且人口也十分眾多,在東漢時期,還沒有後世的計劃生育政策,在這個時代,人口就是實力,而不是包袱,因此豫州自然就成為了兵家必爭之地了。


    豫州此時還沒有州牧,隻有一個豫州刺史,就是之前參加討伐董卓的孔伷,這人劉誌也見過,不過印象不深,他也沒準備去拜訪這人。


    豫州本是中原重鎮,隻是因為初元年間的黃巾起義的影響,導致豫州的兵災十分嚴重,加上之前的黃河大旱,加重了人口的損失,而大量的人口都向南遷移到了荊州和益州這兩個地方去了。


    許褚之前離開家鄉的原因就是因為黃巾軍的汝南葛陂賊兵萬餘人攻打,三國演義中記載許褚打贏了這一仗,但是事實並非如此,黃巾軍再怎麽不堪,那也是正兒八經的一萬人的部隊,他們浩浩蕩蕩的從汝南殺了過來,孔伷尚且不敢掠其鋒芒,許褚帶著一群不到一千人的鄉勇,怎麽可能打得過。


    最後擊敗黃巾軍的還是官軍,隻不過許褚帶人抵擋了黃巾軍很長的時間,為官軍的作戰創造了時機。


    許家寨遭到這一戰的破壞十分嚴重,寨裏麵的男丁大部分都戰死了,許褚迴答家鄉的時候,寨中的百姓們都在準備向南遷移,他們準備前往荊州,荊州刺史劉表剛剛被董卓封為州牧,他瞄準北方****的時機,正在大肆從北方吸納人口,荊州的零陵郡、桂陽郡、武陵郡、長沙郡都是人煙稀少但是土地眾多的大郡,劉表至少需要兩百萬來填補這些地方,因此,青州、徐州和豫州,都成為了他的目標。


    “他大伯,你們去了荊州之後,村裏的田地怎麽辦?那豈不是都荒廢了?”


    許褚想不明白,為什麽大家放著好端端的田地不種,非要跑到人生地不熟的南方去,聽說南方到處都是山,幾乎沒有平原,這麽多人都過去了,難道能夠分到和老家一樣多的田地嗎?


    “大侄子,你是不知道,我們家有三個後生,這都因為天災和人禍,被抓走了兩個了,虎子他兩個大哥都死在了黃巾賊的手中,眼下田裏麵又鬧幹旱又鬧蝗災,人都活不下去了,我們家就剩下虎子這一個獨苗了,再不走就連他也保不住了,不走不行啊!”


    許大伯頗為無奈,臨走的時候還總是迴頭望著自家的老房子,一臉的不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諮詢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霰雪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霰雪鳥並收藏曆史諮詢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