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還好還好,還沒有開打,不然的話就要錯過了。”
望著遠處在聯軍大營外麵叫陣的呂布,劉誌鬆了一口氣,看這樣子劉關張三兄弟還沒有出來應戰,他來的剛剛好,正好能夠看到這一場曠古絕今的大戰。
“伯符,你等會可要瞧好了,等會呂布這廝可是要吃大虧的!”
孫策臉上有些不解,問道:“劉先生,我爹爹說這賊呂布是當今天下最厲害的人了,有誰能夠讓他吃虧啊?”
劉誌折扇輕搖,微微一笑,口中說道:“不可說,不可說!”
這時,隻見呂布騎著赤兔馬,手中拿著方天畫戟,在聯軍陣前大罵不已,聯軍卻偃旗息鼓不派人出來應戰,呂布大怒,令人取來自己的燕翎弓嗖嗖嗖,三箭射斷了十八路諸侯軍的三根旗杆,引得聯軍軍心大動。
盟主袁紹大怒,指著不可一世的呂布說道:“誰敢出戰,替我殺了此人!”
這個時候各路諸侯剛剛聚齊,總有人想要在其他人的麵前顯示一下自己的實力,於是河內郡太守王匡上前一步說道:“我河內軍麾下有一名將方悅,有萬夫不當之勇,可斬呂布。”
袁紹雖然心裏不相信,但是見其他諸侯並沒有要派出將領出戰的意思,隻能讓方悅出戰了。
這方悅在河內軍之中倒也算是一員悍將,但是這也要看他的對手是誰,在呂布的麵前,方悅真的是不算什麽,隻見方悅挺槍出陣,戰不五合,就被呂布一戟刺於馬下,聯軍眾將看的心裏一震,都知道了這呂布的名頭果真不是是吹出來的,因此有些人立馬打消了想要派出手下將領出戰的想法,麵對呂布這樣的對手,派人上去那簡直就是去送死。
袁紹見呂布殺了方悅之後,變得更加囂張,對左右說道:“還有何人能夠戰呂布?”
上黨太守張楊部將穆順出馬挺槍迎戰,卻被呂布手起一戟,刺於馬下,這一下子眾人大驚失色,再也不敢派人出戰了。
而北海太守孔融對袁紹說道:“我北海軍中有一勇士,名叫武安國,使一柄百餘斤重的大鐵錘,有萬夫不當之勇,他若出戰,定能拿下呂布!”
袁紹眯著眼睛,看了一眼武安國,見他身材高大,孔武有力,於是說道:“準戰!”
武安國得令,大喊一聲,催動戰馬前去迎戰呂布。
遠處觀戰的劉誌搖了搖頭,輕聲歎息了一聲,似有可惜之意,一旁的孫策不解,問道:“先生何故歎氣,是以為這人打不過呂布嗎?我看他的鐵錘重量不輕,相比膂力一定驚人,說不定會讓呂布難以抵擋的。”
劉誌折扇遙遙一指,說道:“此人名叫武安國,北海孔融手下的一名悍將,他的武藝本來也算是不錯,雖不如顏良、文醜之流,但是也可比呂布麾下的張遼、高順之輩,隻是你看他的兵器,是一柄重達120斤的鐵錘,而且還很短,隻有不到七尺長,你再看呂布的兵器,他的那杆方天畫戟,長度少說也有一丈二,重量最起碼超過八十斤,所謂一寸長一寸強,論膂力,呂布說不定不如武安國,但是也絕不會相差太多,你看之前的那個穆順,被呂布一戟挑飛,甩出去足足有七八丈遠,這樣驚人的膂力實在是天下少有,而且我觀他的戟法,簡直是渾圓天成、爐火純青,武安國不是對手,看著吧,不出十合,武安國必敗無疑。”
孫策將信將疑,也不反駁,一雙虎目緊緊的盯著戰場。
武安國的膂力驚人,鐵錘帶風,氣勢逼人,呂布剛開始硬接了兩招,結果手臂酸麻,胸口難受,而胯下的赤兔馬也不住嘶鳴,顯然是受不了這樣大的力道,而觀戰的聯軍將領們見到呂布受挫,也一個個帶頭唿和起來,似乎是武安國已經勝券在握,馬上就要將呂布斬殺一般。
呂布很快調整策略,不去硬接,而是借力打力,將武安國的勁道撥開,八招過後,武安國力道不濟,手中的大鐵錘的速度逐漸的慢了下來,而呂布則越發神威起來,武安國隻能轉守為攻。
呂布的戟法非常厲害,武安國隻感覺全身上下全都籠罩在對方的大戟之下,一時間險象環生。
兩人交手十招剛到,呂布大喝一聲,一戟挑飛了武安國的大鐵錘,他手臂轉動,方天畫戟的月牙一轉,瞬間將右手手腕斬為兩截,武安國大叫一聲,拔馬迴逃,還好弓箭手射出的箭擋住了呂布的去路,不然的話武安國也和之前的幾人一樣,被呂布斬殺了。
武安國被呂布斬斷手腕,聯軍剛剛好轉起來的士氣瞬間又迅速的降低了下去,袁紹的臉色陰沉,指著呂布說道:“誰能陣斬此人,本盟主賞黃金千兩,布匹千匹!”
一旁圓睜環眼,倒豎虎須的張飛見袁紹這話說出口,也不等劉備和關羽表態,立刻挺馬出陣,迎戰呂布,他知道自己如果向兄長申請此事,隻怕兄長頭一個不允,所以先斬後奏,先出陣殺了再說,在十八路諸侯這麽多人的麵前,料想劉備也不會在喊他迴來了。
果然,見到張飛出陣,劉備大吃一驚,剛想出手阻止,他已經跑上前去了,而如果出口的話,在這麽多人的麵前也是不合適,於是便對關羽說道:“待會若是三弟有事,你我便立即上前助陣,不能讓三弟折在這裏!”
關羽捋了捋頜下的胡須,點了點頭。
見到出陣的眾人的容貌,劉誌神情一震,這人應該就是猛張飛了,果然跟三國演義中記載的一樣,長著一雙豹眼,頭大如鬥,看上去就氣勢不凡。
他指著張飛對孫策說道:“這人的武力在你之上,不過三年之後,他,不是你的對手!”
孫策吃驚道:“真的嗎?他有這麽厲害?他叫什麽名字?”
劉誌說道:“他叫張飛,字翼德,現在他還不出名,等到這一戰結束,他的名聲將名揚天下!”
“還好還好,還沒有開打,不然的話就要錯過了。”
望著遠處在聯軍大營外麵叫陣的呂布,劉誌鬆了一口氣,看這樣子劉關張三兄弟還沒有出來應戰,他來的剛剛好,正好能夠看到這一場曠古絕今的大戰。
“伯符,你等會可要瞧好了,等會呂布這廝可是要吃大虧的!”
孫策臉上有些不解,問道:“劉先生,我爹爹說這賊呂布是當今天下最厲害的人了,有誰能夠讓他吃虧啊?”
劉誌折扇輕搖,微微一笑,口中說道:“不可說,不可說!”
這時,隻見呂布騎著赤兔馬,手中拿著方天畫戟,在聯軍陣前大罵不已,聯軍卻偃旗息鼓不派人出來應戰,呂布大怒,令人取來自己的燕翎弓嗖嗖嗖,三箭射斷了十八路諸侯軍的三根旗杆,引得聯軍軍心大動。
盟主袁紹大怒,指著不可一世的呂布說道:“誰敢出戰,替我殺了此人!”
這個時候各路諸侯剛剛聚齊,總有人想要在其他人的麵前顯示一下自己的實力,於是河內郡太守王匡上前一步說道:“我河內軍麾下有一名將方悅,有萬夫不當之勇,可斬呂布。”
袁紹雖然心裏不相信,但是見其他諸侯並沒有要派出將領出戰的意思,隻能讓方悅出戰了。
這方悅在河內軍之中倒也算是一員悍將,但是這也要看他的對手是誰,在呂布的麵前,方悅真的是不算什麽,隻見方悅挺槍出陣,戰不五合,就被呂布一戟刺於馬下,聯軍眾將看的心裏一震,都知道了這呂布的名頭果真不是是吹出來的,因此有些人立馬打消了想要派出手下將領出戰的想法,麵對呂布這樣的對手,派人上去那簡直就是去送死。
袁紹見呂布殺了方悅之後,變得更加囂張,對左右說道:“還有何人能夠戰呂布?”
上黨太守張楊部將穆順出馬挺槍迎戰,卻被呂布手起一戟,刺於馬下,這一下子眾人大驚失色,再也不敢派人出戰了。
而北海太守孔融對袁紹說道:“我北海軍中有一勇士,名叫武安國,使一柄百餘斤重的大鐵錘,有萬夫不當之勇,他若出戰,定能拿下呂布!”
袁紹眯著眼睛,看了一眼武安國,見他身材高大,孔武有力,於是說道:“準戰!”
武安國得令,大喊一聲,催動戰馬前去迎戰呂布。
遠處觀戰的劉誌搖了搖頭,輕聲歎息了一聲,似有可惜之意,一旁的孫策不解,問道:“先生何故歎氣,是以為這人打不過呂布嗎?我看他的鐵錘重量不輕,相比膂力一定驚人,說不定會讓呂布難以抵擋的。”
劉誌折扇遙遙一指,說道:“此人名叫武安國,北海孔融手下的一名悍將,他的武藝本來也算是不錯,雖不如顏良、文醜之流,但是也可比呂布麾下的張遼、高順之輩,隻是你看他的兵器,是一柄重達120斤的鐵錘,而且還很短,隻有不到七尺長,你再看呂布的兵器,他的那杆方天畫戟,長度少說也有一丈二,重量最起碼超過八十斤,所謂一寸長一寸強,論膂力,呂布說不定不如武安國,但是也絕不會相差太多,你看之前的那個穆順,被呂布一戟挑飛,甩出去足足有七八丈遠,這樣驚人的膂力實在是天下少有,而且我觀他的戟法,簡直是渾圓天成、爐火純青,武安國不是對手,看著吧,不出十合,武安國必敗無疑。”
孫策將信將疑,也不反駁,一雙虎目緊緊的盯著戰場。
武安國的膂力驚人,鐵錘帶風,氣勢逼人,呂布剛開始硬接了兩招,結果手臂酸麻,胸口難受,而胯下的赤兔馬也不住嘶鳴,顯然是受不了這樣大的力道,而觀戰的聯軍將領們見到呂布受挫,也一個個帶頭唿和起來,似乎是武安國已經勝券在握,馬上就要將呂布斬殺一般。
呂布很快調整策略,不去硬接,而是借力打力,將武安國的勁道撥開,八招過後,武安國力道不濟,手中的大鐵錘的速度逐漸的慢了下來,而呂布則越發神威起來,武安國隻能轉守為攻。
呂布的戟法非常厲害,武安國隻感覺全身上下全都籠罩在對方的大戟之下,一時間險象環生。
兩人交手十招剛到,呂布大喝一聲,一戟挑飛了武安國的大鐵錘,他手臂轉動,方天畫戟的月牙一轉,瞬間將右手手腕斬為兩截,武安國大叫一聲,拔馬迴逃,還好弓箭手射出的箭擋住了呂布的去路,不然的話武安國也和之前的幾人一樣,被呂布斬殺了。
武安國被呂布斬斷手腕,聯軍剛剛好轉起來的士氣瞬間又迅速的降低了下去,袁紹的臉色陰沉,指著呂布說道:“誰能陣斬此人,本盟主賞黃金千兩,布匹千匹!”
一旁圓睜環眼,倒豎虎須的張飛見袁紹這話說出口,也不等劉備和關羽表態,立刻挺馬出陣,迎戰呂布,他知道自己如果向兄長申請此事,隻怕兄長頭一個不允,所以先斬後奏,先出陣殺了再說,在十八路諸侯這麽多人的麵前,料想劉備也不會在喊他迴來了。
果然,見到張飛出陣,劉備大吃一驚,剛想出手阻止,他已經跑上前去了,而如果出口的話,在這麽多人的麵前也是不合適,於是便對關羽說道:“待會若是三弟有事,你我便立即上前助陣,不能讓三弟折在這裏!”
關羽捋了捋頜下的胡須,點了點頭。
見到出陣的眾人的容貌,劉誌神情一震,這人應該就是猛張飛了,果然跟三國演義中記載的一樣,長著一雙豹眼,頭大如鬥,看上去就氣勢不凡。
他指著張飛對孫策說道:“這人的武力在你之上,不過三年之後,他,不是你的對手!”
孫策吃驚道:“真的嗎?他有這麽厲害?他叫什麽名字?”
劉誌說道:“他叫張飛,字翼德,現在他還不出名,等到這一戰結束,他的名聲將名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