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蘇玉竹將這一屋子的人挨個認了一圈。
有二品三品的夫人,也有四品五品的安人,也有那無誥封的太太,再就是各家的小姐,其中還有兩個縣主,有前世認識的,也有前世不認識的。
饒是蘇玉竹品階高,這一個個迴禮完了,腿也差點兒折了,偏偏臉都沒記住幾個,隻是聲音記得最真切。
待認完了人,又是一陣寒暄後,太夫人便招唿了鄭家在屋子裏的幾個小姐,讓她們引著小姑娘們出去玩兒。
鄭太夫人拉著蘇玉竹的手,指著站在自己身側的一個方才沒同自己介紹過的小姑娘,笑道:“這是我就孫女,家人都叫她九娘,別看年紀小,卻很穩妥。”
蘇玉竹看了一眼這位鄭九娘,年紀尚小,形容不足,但眉眼間帶著活潑,一看就是好相處的人。
蘇玉竹知道,這個鄭九娘應該是被鄭太夫人看重,養在其膝下的人。
正想著,鄭九娘已經屈膝施禮:“見過大人。”
蘇玉竹還禮。
鄭太夫人對鄭九娘:“九娘,蘇家這個姐姐喜歡靜,你帶她到伴月樓去坐坐,那兒清靜。”
鄭九娘忙朗聲道:“是。”說著,又對蘇玉竹一笑。
本來方才被鄭太夫人拉住的時候,蘇玉竹還有些憂傷。
她並不很想出去和那些小姐在一處。
不單單是她,巧兒和曲思瑩,也同那些小姐說不到一處去。
巧兒是因為容貌和出身,同那些小姐一起完全說不上話——那些小姐們聽不懂稼檣之事;巧兒也說不來詩詞歌賦,硬湊在一處,隻能是兩相生厭。
而曲思瑩和自己則是同一類的——因為身份。
她們兩個都是作為女子有了官身,這些夫人們雖然都讚她們一句巾幗英雄,但大多並不希望自己的女兒同她們一樣整天拋頭露麵的,沒個小姐的樣子,自然也並不很希望自家女兒同她們來往太多。
可是,蘇玉竹也不想留在屋中。
雖然她前世活到了三十多歲,可如今世人眼中她年紀小,品階高,一屋子的人不熟悉她的品性,說話肯定要有所顧忌。
而且,她還是一個守孝的孤女,就更加尷尬了。
蘇玉竹也知道,若是多聽聽這些夫人小姐們說話,內裏也能打探到一些消息,可是大家這般尷尬,又能說出來什麽呢?
而且她如今最上心的就是科舉的事情,但在這兒想要探聽清楚這個,卻也困難。
既然是無用的事情,又彼此尷尬,還真不如出去清靜一些呢。
是以,蘇玉竹連忙起身,再次與滿屋子的人見禮後,就跟著鄭九娘出去了。
曲思瑩和巧兒跟著蘇玉竹,此時自然也跟著蘇玉竹出去。
待出了門,桃李已經等在了門邊。
鄭九娘挽著蘇玉竹,卻也不忽略了曲思瑩和巧兒,笑道:“今日是好日子,天氣也好,蘇家姐姐和上官姐姐第一次來我們家,正好慢慢走,逛逛院子。”
聲音如銀鈴一般,很是好聽,態度爽利又大方,更不會讓人生厭煩。
蘇玉竹在心中讚歎了一句。
可是轉念再一想前世鄭家的結局,被無端卷入刺殺,舉家流放,太夫人更是死在了流放的路上。
烈火烹油的日子,轉眼間就覆滅,如鄭九娘這樣如花的女孩子,都沒來得及綻放都凋零。
縱然日後再得起複,到底也迴不去了。
而今生,能阻止這樣的一場悲劇,也是好事情。
這時,就聽見一陣輕快的腳步聲傳來,蘇玉桐顯然是撇開了眾人,帶著紅露來到蘇玉竹這兒,挽著蘇玉竹另一邊的胳膊,笑道:“見過忠義公大人。”
蘇玉竹撲哧一笑:“你不同別人一處玩,怎麽迴來了?”
蘇玉桐做了個鬼臉:“既然姐姐不願意和我一起玩兒,我就找別人去。”
說罷,作勢轉身就走。
蘇玉竹拉著她,一點她的鼻尖:“幾天不見,倒學會了這些淘氣。這兒還有外人呢,也不知道問好。”
蘇玉桐一笑,又對上官巧兒道:“巧兒姐姐好,恭喜姐姐的兄弟升遷之喜。”
巧兒對蘇家的事情有所了解,本來是深怕蘇衷夫婦的,可是對這個蘇家的三小姐印象極好,是以,她也一禮,笑道:“三小姐好,多謝三小姐。”
蘇玉桐是個怕生的性子,每次獨在熟人麵前活潑,見了生人就要臉紅,而她以前隻是見過曲思瑩,沒說過話,所以待敬到曲思瑩的時候,就紅著臉,規規矩矩地行了禮:“見過曲校尉。”
曲思瑩早知道蘇玉竹不喜歡蘇衷和喬氏了,但是如今看見蘇玉竹對蘇玉桐的態度,便知道這個蘇三小姐不同別人,也迴禮道:“三小姐不用這麽叫我的,在下曲思瑩,叫我姐姐就是。”
蘇玉桐靦腆地點了點頭,複又挽著蘇玉竹的胳膊撒嬌。
倒是鄭九娘站在一邊看著,心中也是有些微的疑惑。
她在鄭太夫人身邊,自然聽過蘇家的那些事情,本也以為蘇玉竹和蘇衷喬氏之間有些尷尬,可是如今看蘇玉竹的這行事,又不確定了。
不過鄭九娘人並不表露情緒,隻是引著她們,緩步向鄭太夫人說的伴月樓去。
蘇玉竹等人跟著鄭九娘踩著這院中小徑的雪路,鄭九娘也琢磨出了蘇玉竹性子好靜,就減少了說話的次數,隻在要緊的地方,給蘇玉竹說著這花園的典故。
蘇玉竹不免感慨笑道:“果真是有來曆的地方,處處都是好的。”
鄭九娘笑道:“是,昔年文帝來此的時候,就給這園子提了不少的字,姐姐一路過來看見的楹聯、匾額,都是當年文帝親提的。”
語氣裏,帶著隱約的得意。
蘇玉竹很能理解這種得意,那是皇帝墨寶,自然值得驕傲,就隨著鄭九娘,也稱讚了幾句。
又走了一陣子,就到了一處湖邊,一橋連著兩邊,湖邊有個二層的小樓。
鄭九娘笑道:“這裏就是伴月樓了,春夏的時候看湖景最好,冬天時候在二樓看紅梅如火,更是好看。”
蘇玉竹看了看周圍的地勢,道:“果然是好地方。”
鄭九娘笑道:“這地方雖然好看,卻算是內園,難得安靜,倒是繞過前麵的亭子,除了迴廊就是外園了,男賓都在那兒呢。不過姐姐也不用擔心衝撞,都有人守著的。”
蘇玉竹卻笑了:“外麵的男賓,要不與我和瑩姐姐同朝為官,要不就是那些的家人,所以不怕他們如何衝撞。”
鄭九娘倒忘了這一出,不免掩嘴,俏皮地笑道:“是了,小女倒忘了這兒有兩個女大人呢。”(未完待續。)。
蘇玉竹將這一屋子的人挨個認了一圈。
有二品三品的夫人,也有四品五品的安人,也有那無誥封的太太,再就是各家的小姐,其中還有兩個縣主,有前世認識的,也有前世不認識的。
饒是蘇玉竹品階高,這一個個迴禮完了,腿也差點兒折了,偏偏臉都沒記住幾個,隻是聲音記得最真切。
待認完了人,又是一陣寒暄後,太夫人便招唿了鄭家在屋子裏的幾個小姐,讓她們引著小姑娘們出去玩兒。
鄭太夫人拉著蘇玉竹的手,指著站在自己身側的一個方才沒同自己介紹過的小姑娘,笑道:“這是我就孫女,家人都叫她九娘,別看年紀小,卻很穩妥。”
蘇玉竹看了一眼這位鄭九娘,年紀尚小,形容不足,但眉眼間帶著活潑,一看就是好相處的人。
蘇玉竹知道,這個鄭九娘應該是被鄭太夫人看重,養在其膝下的人。
正想著,鄭九娘已經屈膝施禮:“見過大人。”
蘇玉竹還禮。
鄭太夫人對鄭九娘:“九娘,蘇家這個姐姐喜歡靜,你帶她到伴月樓去坐坐,那兒清靜。”
鄭九娘忙朗聲道:“是。”說著,又對蘇玉竹一笑。
本來方才被鄭太夫人拉住的時候,蘇玉竹還有些憂傷。
她並不很想出去和那些小姐在一處。
不單單是她,巧兒和曲思瑩,也同那些小姐說不到一處去。
巧兒是因為容貌和出身,同那些小姐一起完全說不上話——那些小姐們聽不懂稼檣之事;巧兒也說不來詩詞歌賦,硬湊在一處,隻能是兩相生厭。
而曲思瑩和自己則是同一類的——因為身份。
她們兩個都是作為女子有了官身,這些夫人們雖然都讚她們一句巾幗英雄,但大多並不希望自己的女兒同她們一樣整天拋頭露麵的,沒個小姐的樣子,自然也並不很希望自家女兒同她們來往太多。
可是,蘇玉竹也不想留在屋中。
雖然她前世活到了三十多歲,可如今世人眼中她年紀小,品階高,一屋子的人不熟悉她的品性,說話肯定要有所顧忌。
而且,她還是一個守孝的孤女,就更加尷尬了。
蘇玉竹也知道,若是多聽聽這些夫人小姐們說話,內裏也能打探到一些消息,可是大家這般尷尬,又能說出來什麽呢?
而且她如今最上心的就是科舉的事情,但在這兒想要探聽清楚這個,卻也困難。
既然是無用的事情,又彼此尷尬,還真不如出去清靜一些呢。
是以,蘇玉竹連忙起身,再次與滿屋子的人見禮後,就跟著鄭九娘出去了。
曲思瑩和巧兒跟著蘇玉竹,此時自然也跟著蘇玉竹出去。
待出了門,桃李已經等在了門邊。
鄭九娘挽著蘇玉竹,卻也不忽略了曲思瑩和巧兒,笑道:“今日是好日子,天氣也好,蘇家姐姐和上官姐姐第一次來我們家,正好慢慢走,逛逛院子。”
聲音如銀鈴一般,很是好聽,態度爽利又大方,更不會讓人生厭煩。
蘇玉竹在心中讚歎了一句。
可是轉念再一想前世鄭家的結局,被無端卷入刺殺,舉家流放,太夫人更是死在了流放的路上。
烈火烹油的日子,轉眼間就覆滅,如鄭九娘這樣如花的女孩子,都沒來得及綻放都凋零。
縱然日後再得起複,到底也迴不去了。
而今生,能阻止這樣的一場悲劇,也是好事情。
這時,就聽見一陣輕快的腳步聲傳來,蘇玉桐顯然是撇開了眾人,帶著紅露來到蘇玉竹這兒,挽著蘇玉竹另一邊的胳膊,笑道:“見過忠義公大人。”
蘇玉竹撲哧一笑:“你不同別人一處玩,怎麽迴來了?”
蘇玉桐做了個鬼臉:“既然姐姐不願意和我一起玩兒,我就找別人去。”
說罷,作勢轉身就走。
蘇玉竹拉著她,一點她的鼻尖:“幾天不見,倒學會了這些淘氣。這兒還有外人呢,也不知道問好。”
蘇玉桐一笑,又對上官巧兒道:“巧兒姐姐好,恭喜姐姐的兄弟升遷之喜。”
巧兒對蘇家的事情有所了解,本來是深怕蘇衷夫婦的,可是對這個蘇家的三小姐印象極好,是以,她也一禮,笑道:“三小姐好,多謝三小姐。”
蘇玉桐是個怕生的性子,每次獨在熟人麵前活潑,見了生人就要臉紅,而她以前隻是見過曲思瑩,沒說過話,所以待敬到曲思瑩的時候,就紅著臉,規規矩矩地行了禮:“見過曲校尉。”
曲思瑩早知道蘇玉竹不喜歡蘇衷和喬氏了,但是如今看見蘇玉竹對蘇玉桐的態度,便知道這個蘇三小姐不同別人,也迴禮道:“三小姐不用這麽叫我的,在下曲思瑩,叫我姐姐就是。”
蘇玉桐靦腆地點了點頭,複又挽著蘇玉竹的胳膊撒嬌。
倒是鄭九娘站在一邊看著,心中也是有些微的疑惑。
她在鄭太夫人身邊,自然聽過蘇家的那些事情,本也以為蘇玉竹和蘇衷喬氏之間有些尷尬,可是如今看蘇玉竹的這行事,又不確定了。
不過鄭九娘人並不表露情緒,隻是引著她們,緩步向鄭太夫人說的伴月樓去。
蘇玉竹等人跟著鄭九娘踩著這院中小徑的雪路,鄭九娘也琢磨出了蘇玉竹性子好靜,就減少了說話的次數,隻在要緊的地方,給蘇玉竹說著這花園的典故。
蘇玉竹不免感慨笑道:“果真是有來曆的地方,處處都是好的。”
鄭九娘笑道:“是,昔年文帝來此的時候,就給這園子提了不少的字,姐姐一路過來看見的楹聯、匾額,都是當年文帝親提的。”
語氣裏,帶著隱約的得意。
蘇玉竹很能理解這種得意,那是皇帝墨寶,自然值得驕傲,就隨著鄭九娘,也稱讚了幾句。
又走了一陣子,就到了一處湖邊,一橋連著兩邊,湖邊有個二層的小樓。
鄭九娘笑道:“這裏就是伴月樓了,春夏的時候看湖景最好,冬天時候在二樓看紅梅如火,更是好看。”
蘇玉竹看了看周圍的地勢,道:“果然是好地方。”
鄭九娘笑道:“這地方雖然好看,卻算是內園,難得安靜,倒是繞過前麵的亭子,除了迴廊就是外園了,男賓都在那兒呢。不過姐姐也不用擔心衝撞,都有人守著的。”
蘇玉竹卻笑了:“外麵的男賓,要不與我和瑩姐姐同朝為官,要不就是那些的家人,所以不怕他們如何衝撞。”
鄭九娘倒忘了這一出,不免掩嘴,俏皮地笑道:“是了,小女倒忘了這兒有兩個女大人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