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序伢子清早守候自己的行為,劉正茂有一點自責,這段時間很忙,既要為大隊發展打基礎,又要為自己在這個時代找到合適的定位,兩條線交織在一起,忙得顧頭不顧尾,故而跟序伢子交流太少。


    忽略了跟序伢子的思想交流,他個子雖小,但年齡已經達到十六歲,又是靠自己頑強的意誌活下來的人。從一定意義上來講,他比普通人家的孩子要早熟,隨著年齡越來越大,社員也不會像原來那樣寬容他,生活環境逼他必須盡早找到維持生計的手段。


    最近十幾天,劉正茂安排序伢子照顧老王頭生活起居,給老王頭做飯、陪老王頭聊天消磨時間,旁在一起可以吃飽飯,劉正茂不時還能帶點葷菜迴來打牙祭。


    從醫院迴來後,有對症的藥,飲食又有保障,老王頭身體一天比一天好轉,臉上也能看到血色。如果在其他大隊,有這樣的身體,隊上一定會給他派活。樟木大隊給張鵬武和董彪的麵子,兩位領導故意視而不見,每天讓老王頭將養,連原本放牛的工作都沒繼續讓老王頭幹。


    每天跟老王頭一起,序伢子知道老王頭恢複很快,他擔心老王頭身體恢複後,陪護工作終有個頭,難道自己到時又跟原來一樣無所事事四處遊蕩?


    “序伢子,你記住一件事,我們是朋友,我一定有辦法讓你找到合適的事。對了,你讀過幾年書?”


    “恩~~~恩,我在大隊學校上過四年半小學,差一期小學畢業。”說起上學的事,序伢子心裏很虛,不是他不想上學,是他實在沒辦法上學,坐在課堂肚子就餓,越想越餓。


    “你還想迴學校上學嗎?”劉正茂試著問。


    “劉知青,我想做事,能賺到工分養活自己。”序伢子老實說。


    想了一下,劉正茂說:“你先好好養養,等身體長開了,我一定會安排你做事。現在安心陪王叔,有時間把家裏的自留地打理好,種上辣椒、大蒜,這也有一些收入。你還有點錢,去買幾隻雞崽養著,生蛋也是一筆收入。按我講的做,一切會好起來的。你知道嗎?”


    “恩,我知道了。”


    “好,你去忙吧,我要去大隊部開會。”


    大隊部辦公室裏,羅邁等一眾大隊幹部和六個生產隊長,何福營、吳嬸、馮婷等人都到齊,隻有劉正茂姍姍來遲。


    劉正茂一進門,羅邁就開始發言:“人都到齊了,時間很緊,今天的工作安排請古大隊長先講。”


    部隊的作風沒丟,古大仲直切主題:“大隊農業學大寨開荒階段進入尾聲,工作重點即將轉入下一個過程,按大隊製定的願景計劃,接下來工作分為如下幾個部分。”


    按照昨晚酒桌上的安排,古大仲先是成立蔬菜種植組,由第五生產隊長何誌成任組長,是大隊最有經驗的種菜能手。


    蔬菜種植組以何誌成為主,由他在全大隊挑選二十個社員組成常設隊伍,專門負責大隊一百多畝菜地,人手不夠時,由大隊部派人幫忙。古大仲行事風格雷厲風行,要求何誌成在下午上工前,把蔬菜組人員名單交到大隊部,明天開始全組全員到菜地出工。


    接下來,任命郭明雄為基建組長,先與馬會計一起,在大隊範圍內找一個適合建養殖場的位置,以養豬和家禽主。選好址後,就開始基建前期準備工作。


    各生產隊也不能閑著,因大家積極性特高,最初預計開荒三百多畝,實際開荒麵積達到六百三十畝,大隊部準備種植玉米、小麥、黃豆、紅薯各一百畝,土豆和辣椒各五十畝,其餘一百三十畝全部劃歸蔬菜種植組種菜。


    每個生產隊都分到種植任務,古大仲還要求在規定時間種植完工。集體製的時代,古大仲的安排就是命令,誰也不能反對。


    安排好集體的事,古大仲最後強調,各家分到的自留地,三天內都到種上菜,自己會抽空檢查,發現誰家沒在規定時間種菜,就收迴自留地。


    等古大仲講完話,輪到劉正茂安排工作,


    “同誌們,講兩件事,頭一件事,古大隊長忘記提醒大家,按規定社員隻能養兩頭豬和兩隻雞,但本隊是試點單位,每家可以多養五隻家禽,有條件的家庭,我建議還可多養兩頭牲口。裏麵的好處就不多講了,相信同誌們都懂。”


    “距上次送物資到江麓廠有一段時間,社員家裏的菜是否又長起一茬?”劉正茂笑著問。


    上次賣菜後,得到好處的社員家加大種菜投入,春天蔬菜生長很快,就等劉正茂發話。與會生產隊長笑著迴答:“地裏的菜都等不及了,副大隊長什麽時候又收菜,等你一句話。”


    “好,吳嬸,收了多少禽蛋?”


    本來社員家養的雞鴨就不多,經過上次收購後,這幾天吳嬸收到的禽蛋不到一千個,吳嬸不想在劉正茂心裏留下工作不力的印象,事到此,隻能低聲支吾說:“沒有上次多,才收了八、九百個。”


    “這兩天加油,武主任、吳嬸,你們發動大隊所有婦女悄悄迴娘家去收禽蛋,我們也幫鄰近大隊一把。何宣傳委員和馮婷,你們把工作重點放在鼓勵社員養家禽和牲口這方麵來,宣傳重點是保障物資供給,促進軍工建設。”


    “再給所有社員一個福利,後天早上收菜時,同時按2毛一斤收鱔魚,1毛5一斤收泥鰍。江麓廠領導要求我們提供肉食,先用野味替代一下。我要講的就這些。”


    “副大隊長,這次是什麽菜都收嗎?”


    “劉知青,鱔魚真能按2毛收?”


    “~~~~~”


    講集體勞動時,沒反應。講小家收益時,生產隊長們都不能免俗,爭相提問。


    “每種蔬菜單品,數量達到200斤以上,就可以收。前提是按兩斤一把打理好。按2毛一斤收鱔魚,你們沒聽錯。”劉正茂補充解釋。


    “你們隻在乎私人收入,我把醜話講在前麵,你們可以抓鱔魚,但是不準踩踏青苗,不準在水壩水塘邊掏洞,不準找借口不出工去幹私活。如果被我抓到,沒收你們的鱔魚泥鰍充公。”到底是幹過大隊長的人,羅邁提前給生產隊長們打預防針。


    “那個生產隊有人違規,生產隊長同樣受罰。”古大仲再補一刀。


    布置任務後,應劉正茂要求,羅邁和古大仲帶上劉正茂查看開荒成果。自開荒以來,劉正茂除了有天晚上在六隊參加了兩小時勞動,其餘時間都是在外跑。


    通過開會知道新開荒六百多畝,具體位置和環境,劉正茂真不知道詳情。他請羅邁和古大仲同行,一方麵想從大隊主要領導這裏了解情況,另一個目的為了給他們灌輸自己的理念。


    每到一塊新開土地,劉正茂必然會問新開荒的麵積、水源情況、適合種什麽莊稼、預計產量高低。


    在羅邁和古大仲迴答問題時,不知不覺中決定了土地用途。聊天過程中,劉正茂也把自己為什麽要把農校引來大隊,他從政策、產量、技術等方麵解釋,讓羅邁下決心的理由卻是:如果農校把我們定位為實驗基地,國家給他們的實驗資金,必定會撥一部分到我們大隊。


    哎!劉正茂心裏不由暗歎,還是財帛動人心。


    三個人走在劉正茂命名的桃花溪邊,劉正茂正對羅邁、古大仲暢想經過整治後的溪水景象。


    大喇叭傳來郭之豔的聲音:“劉正茂副大隊長!劉正茂副大隊長!剛才市府打來電話,要你給市府迴話!”重複了大約五遍才停。


    市府來電,對於大隊來說是大事。羅邁聽到廣播,心裏有點不是滋味,自己是大隊老大,匯報關係還在公社這一層級,縣級領導都沒搭上。手下的副大隊長,不但市裏有關係,還能攀上省軍區的關係。


    幸好副大隊長從上級搞迴來的錢,名義上歸大隊管理,再加上他並不愛出頭。其他大隊拉關係時還是認自己這個支書為樟木領頭人。


    “小劉,市府那邊的事為重,你迴大隊部去迴電話吧。我和老古繼續看看。”羅邁不爽歸不爽,卻能分清事情輕重。


    市府電話,劉正茂預計是杜副主任有事找自己。沿著泥濘的田埂往大隊部跑,眼看快到大隊部,喇叭裏又響起郭之豔的喊話聲。


    “社員同誌們!社員同誌們!現在播送一個好消息!公社革委會委員敖淌梅!親臨本大隊支援農業學大寨運動!敖淌美同誌的舉動必將激發廣大社員的勞動積極性!”


    之前安排,隻要敖淌梅到大隊來找茬,就有一整套方案迎接。郭之豔的廣播有兩個意思,首先告訴大隊領導,敖淌梅已到大隊領導們請迴避,由婦女主任帶人接待。


    喇叭喊話後,不一會,大隊婦女主任武齊悅就來到大隊部,她上來就用極其燦爛的笑臉迎上敖淌梅:“敖主任,歡迎!歡迎!大隊領導都出外辦事了,由我負責接待您!”


    “都出去了?好吧,你帶我去開荒工地!”上次來樟木,敖吃過一次虧,本來近期不想再來樟木,可是上級領導要求她來查查樟木走資本主義道路的傳言,敖隻能硬著頭皮又來。


    樟木開荒已經進入尾聲,隻剩下一處工地未完工,由杏花大隊支援人員承包。敖淌梅一到工地,還沒來得及開口,婦女主任搶先喊:“大家都停一下,歡迎公社革委會委員敖淌梅同誌!親自來支援樟木農業學大寨運動!”


    社員們停下來,很配合的鼓掌,出來兩位女社員,把一擔箢箕放在敖淌梅肩上,其中一個中年女社員還狡詐地說:“敖主任,我要跟你比賽,看誰在一小時內挑的土多。”


    懵逼的敖淌梅還沒開口,就被一眾社員擁進了滿是泥濘的工地,有人主動往箢箕裏裝土,有兩人用扁擔掛好箢箕放在敖的肩上。


    婦女主任搶點喊道:“社員同誌們,向敖淌梅同誌學習!向敖淌梅同誌致敬!”


    山唿海嘯的口號中,敖淌梅隻能被口號綁架著挑土,她心裏罵了婦女主任一萬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花開春來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吹盡狂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吹盡狂沙並收藏花開春來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