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副司令和賀部長跟張鵬武有業務上往來,行政級別不相上下,都是軍隊係統,個人交情好。
張鵬武為樟木的事,特意邀請他們來助威。顧副司令考慮自己出麵可能不太合適,又拉上關係很鐵的政治部江主任同行,政治部出麵很多事辦起來方便。
杜副主任剛調到省城負責農業口工作,他急於找到突破口。
昨天張鵬武去市革委會找主任簽字要錢時,杜作為主管領導正好在場,得知今天張鵬武要來高嶺縣,他也要求一起來看看。
黎主任認識幾位領導後,安排辦公室主任把所有人領到大會議室,劉正茂跟著領導往裏走時,聽到有人喊:“劉知青、劉知青!”
劉正茂往喊聲處看,見到羅邁和古大仲被縣革委會門衛攔在大門外不準進來。劉正茂快走兩步,對張鵬武說:“張副主任,我們大隊支書和古隊長被攔在門外。”
張鵬武對領路的辦公室主任說:“主任,門口那兩位是我讓他們來的,請放他們進來。”
辦公室主任跑到門口對門衛說了幾句,羅邁和古大仲就被放進大院,跑上來跟劉正茂匯合。
會議室內,顧副司令坐在主座,長條桌左邊坐著軍區兩位主任、張鵬武、和杜副主任。
右邊依次是縣革委會黎主任、主管農業的秦柒副主任等一眾幹部。樟木大隊羅邁、古大仲、劉正茂坐在顧司令對麵的長條凳子上。
工作人員給所有人端上茶後,關門離開。顧副司令講話:“大家都有事,就直接進入主題,今天會議是應江麓機械廠要求召開,請江麓廠張副主任先做說明。”
張鵬武講,因國防軍工生產需要,江麓廠現在聚集兩萬多職工,給市裏物資供給部門造成很大壓力。
為解決職工後顧之憂,讓職工能全身心投入到軍工生產當中去,經江麓廠革委會討論,向省軍區報告,提請省革委會批示,得到市革委會全力支持,準備在高嶺縣設立一個江麓廠專供基地,希望得到高嶺縣革委會配合。
對於這種從天上掉下來的好事,高嶺縣領導班子當然樂於配合,黎主任當即表態:“高嶺縣革委會一定圓滿完成上級交給的任務,請組織放心。”
顧司令:“黎主任政治覺悟很高,請問黎主任打算怎麽完成這個任務。”
黎主任首先想到把這好事放在自己老婆娘家的公社,說:“司令員同誌,我打算把這任務放在大烏公社。”
這句話讓樟木大隊幾位心裏一驚,自己策劃爭取來的項目,黎主任想截胡?
張鵬武立即阻止黎主任說下去,張說:“黎主任,供給我廠的物資要求很高,關係到國防建設,所以對基地選擇,我廠有嚴格的規定。最起碼在政治上要可靠。”
“經我廠保衛處和後勤處調查,糧山公社樟木大隊離城近,最主要的是大隊長古大仲同誌是參加過江援朝戰爭的老同誌,還有他們的民兵連長,也是經曆過69年與北方大熊寶島戰事的老兵,這兩位同誌政治上絕對可靠,符合我廠要求,所以基地隻能定在樟木大隊。這已經通過省軍區和省、市委認可。”
張鵬武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定下樟木大隊,加上軍宣隊在地方威望很高,軍區在省革委會話語權也很大。
黎主任才知道,今天隻是通知縣裏,要配合好軍供基地工作。
軍區政治部主任也說:“這次軍地之間開創性的合作模式,也是軍愛民、民擁軍的範例,隻能辦好,一定要辦好。”
就在這時,工作開門進來請示,說糧山公社來了人,問要不要放進來?黎主任表示可以讓他們進來。
來的糧山革委會主任楊文斌、副主任宋紅衛、婦女主任敖淌梅。
昨天,馬會計喊喇叭後,何福營覺得是個討好敖淌梅的機會,又跑到公社把這事告訴敖淌梅。
敖認為樟木大隊發生這樣的大事,居然不報告公社,有輕視公社的嫌疑。她馬上找到楊文斌主任,把樟木的事添油加醋講給他聽。
楊主任被敖一鼓惑,也感覺自己的權威受到藐視,這種露臉的機會,自己必須在場。上班就叫上副主任一起騎自行來縣城,到後才知道自己來晚了。
楊文斌進入會場,強擠出笑臉對所有與會人員笑笑,黎主任示意,讓他們坐在劉正茂旁邊。
顧副司令見來人坐定,繼續說:“很好,各方全部到齊,接著剛才的話,黎主任,高嶺縣采取什麽具體措施支持軍供基地建設?”
黎主任是造反起家的人,他哪裏知道什麽具體措施,要他鬥人倒還有一套。他也不能暴露自己無能,隻好說:“我堅決執行上級指示,絕對不留餘力。”
顧:“黎主任真是好幹部,江麓廠和市政府,為了支持軍工基地發展,各自拿出兩萬元給樟木大隊作為生產基金,用於購買肥料、種子、牲口和禽類。高嶺縣想必也會學市政府,給予樟木大隊資金扶持。”
聽到江麓和市政府撥了四萬塊錢,羅邁第一反應是大隊有錢花了,古大仲想到的是劉正茂真行,不但給大隊找到保護傘,還要到大筆現錢。
糧山公社幾位想的是,這樣的好事,怎麽我們不知道,問題出哪?
麵對顧副司令的逼問,黎主任心裏很不爽,但是不敢顯露出來。他盤算著市裏給兩萬,縣裏最少給一萬。
錢是這樣給出去很不漂亮,加上縣裏財政很緊張,他就說:“領導,縣裏用其他方式支持可以嗎?”
張鵬武:“黎主任這樣也很實際,看看樟木大隊還需要什麽支持?”
顧副司令員:“那就請樟木大隊副大隊長劉正茂同誌來說說,你們準備用什麽方法建設軍供基地。”
顧這一點名,讓糧山公社領導和羅邁都很吃驚,樟木什麽時候任命副大隊長了?劉正茂自己也沒想到,會讓自己在會上發言。
這一切都是張鵬武設計,請好友顧副司令員配合執行的程序。
已點到自己,自然不能露怯,劉正茂走到條桌前,整理一下思路,向領導們敬一個禮後,說:“我代表樟木大隊所有幹部社員和知青,感謝江麓廠領導對我們的信任,感謝軍區、省、市、縣、公社對樟木大隊的重視!”
“我們樟木大隊打算利用建設軍供基地的契機,把樟木大隊打造成社會主義新農村。在工作中,將以偉大領袖的教導為指南,積極開展農業學大寨運動,跟荒山荒地作鬥爭,擴大種植麵積,努力實現供應江麓廠十萬斤蔬菜、生豬一千頭、禽類三千隻、各種魚一萬斤的任務。”
“同時,還要開展工業學大慶運動,爭取建設副食品作坊,為江麓廠職工提供部分副食品和深加工農副產品。”
“樟木大隊所有幹部社員知青一致認為,支援江麓廠就是支持國防建設,是社會主義新農民的義務。誰反對、阻礙、破壞軍供工作,就是破壞神聖的國防建設。”
杜副主任插話:“副大隊長同誌,你剛提出一個新概念:社會主義新農村,請給出具體解釋。”
根據記憶中的信息,劉正茂想起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定義大概內容,他說:“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指:在偉人思想指導下,農村做到集體生產大發展、社員生活富裕、鄉村風氣友善、村容村貌幹淨整潔、實行社會主義民主集中製管理。”
杜本來就想樹立一個典型,既能為自己的政績添彩,也能為農村找到一條合適發展之路。想不到從一個年輕人這裏得到一種新思維,杜不敢肯定這思維是否符合當前政治形勢,又不想放棄。
把劉正茂講的話記錄好後說:“你可以在樟木試行你講的方法,完成軍供任務。”
政治部主任和縣革委會黎主任見年紀輕輕的劉正茂,能提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這概念。
他們既感到吃驚,也覺得劉正茂是初生牛犢,敢在政治掛帥的年代,提出獨特的想法。
顧副司令員:“副大隊長,我們事情很多,你還有什麽困難需要縣裏支持,說出來,趁今天大家都在,一並解決。”
這話,劉正茂聽進去了,顧的意思,快提條件,趁我們在此,幫你施壓。
劉正茂:“各位領導,都知道要辦一個新事物,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偉人教導我們:世上無難事,隻要肯攀登。建設軍供基地,其他問題我們都能克服解決,唯一的是運輸問題,十萬斤蔬菜要送到江麓廠,單邊就是三十公裏,遇到天氣不好時,一定會在路上造成很大損失。”
“為減少損失,縮短在路上的時間,大隊想請縣裏批給我們五台手扶拖拉機指標,並按每台拖拉機配給兩噸柴油。另外再支援五千塊錢購買這些東西,不夠部分由公社和我們想辦法。”
劉正茂這個條件讓在座縣領導和公社領導腦殼嗡嗡的。
現在工業不發達,每年分到縣裏的手扶拖拉機指標有限,要統籌分到各個公社。話說糧山公社現在才兩台,樟木一開口就朝縣裏要五台,買拖拉機的錢還要縣裏和公社眾籌。
羅邁和古大仲對望一眼,臉上掩飾不住笑容,都在想,這種要求自己絕不敢提,隻有劉正茂這樣的愣頭青,才會不管不顧提出來,現在看縣領導怎麽接?
楊文斌在打小算盤,樟木如果搞到手扶拖拉機,公社想什麽辦法能搞過來。
張鵬武為樟木的事,特意邀請他們來助威。顧副司令考慮自己出麵可能不太合適,又拉上關係很鐵的政治部江主任同行,政治部出麵很多事辦起來方便。
杜副主任剛調到省城負責農業口工作,他急於找到突破口。
昨天張鵬武去市革委會找主任簽字要錢時,杜作為主管領導正好在場,得知今天張鵬武要來高嶺縣,他也要求一起來看看。
黎主任認識幾位領導後,安排辦公室主任把所有人領到大會議室,劉正茂跟著領導往裏走時,聽到有人喊:“劉知青、劉知青!”
劉正茂往喊聲處看,見到羅邁和古大仲被縣革委會門衛攔在大門外不準進來。劉正茂快走兩步,對張鵬武說:“張副主任,我們大隊支書和古隊長被攔在門外。”
張鵬武對領路的辦公室主任說:“主任,門口那兩位是我讓他們來的,請放他們進來。”
辦公室主任跑到門口對門衛說了幾句,羅邁和古大仲就被放進大院,跑上來跟劉正茂匯合。
會議室內,顧副司令坐在主座,長條桌左邊坐著軍區兩位主任、張鵬武、和杜副主任。
右邊依次是縣革委會黎主任、主管農業的秦柒副主任等一眾幹部。樟木大隊羅邁、古大仲、劉正茂坐在顧司令對麵的長條凳子上。
工作人員給所有人端上茶後,關門離開。顧副司令講話:“大家都有事,就直接進入主題,今天會議是應江麓機械廠要求召開,請江麓廠張副主任先做說明。”
張鵬武講,因國防軍工生產需要,江麓廠現在聚集兩萬多職工,給市裏物資供給部門造成很大壓力。
為解決職工後顧之憂,讓職工能全身心投入到軍工生產當中去,經江麓廠革委會討論,向省軍區報告,提請省革委會批示,得到市革委會全力支持,準備在高嶺縣設立一個江麓廠專供基地,希望得到高嶺縣革委會配合。
對於這種從天上掉下來的好事,高嶺縣領導班子當然樂於配合,黎主任當即表態:“高嶺縣革委會一定圓滿完成上級交給的任務,請組織放心。”
顧司令:“黎主任政治覺悟很高,請問黎主任打算怎麽完成這個任務。”
黎主任首先想到把這好事放在自己老婆娘家的公社,說:“司令員同誌,我打算把這任務放在大烏公社。”
這句話讓樟木大隊幾位心裏一驚,自己策劃爭取來的項目,黎主任想截胡?
張鵬武立即阻止黎主任說下去,張說:“黎主任,供給我廠的物資要求很高,關係到國防建設,所以對基地選擇,我廠有嚴格的規定。最起碼在政治上要可靠。”
“經我廠保衛處和後勤處調查,糧山公社樟木大隊離城近,最主要的是大隊長古大仲同誌是參加過江援朝戰爭的老同誌,還有他們的民兵連長,也是經曆過69年與北方大熊寶島戰事的老兵,這兩位同誌政治上絕對可靠,符合我廠要求,所以基地隻能定在樟木大隊。這已經通過省軍區和省、市委認可。”
張鵬武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定下樟木大隊,加上軍宣隊在地方威望很高,軍區在省革委會話語權也很大。
黎主任才知道,今天隻是通知縣裏,要配合好軍供基地工作。
軍區政治部主任也說:“這次軍地之間開創性的合作模式,也是軍愛民、民擁軍的範例,隻能辦好,一定要辦好。”
就在這時,工作開門進來請示,說糧山公社來了人,問要不要放進來?黎主任表示可以讓他們進來。
來的糧山革委會主任楊文斌、副主任宋紅衛、婦女主任敖淌梅。
昨天,馬會計喊喇叭後,何福營覺得是個討好敖淌梅的機會,又跑到公社把這事告訴敖淌梅。
敖認為樟木大隊發生這樣的大事,居然不報告公社,有輕視公社的嫌疑。她馬上找到楊文斌主任,把樟木的事添油加醋講給他聽。
楊主任被敖一鼓惑,也感覺自己的權威受到藐視,這種露臉的機會,自己必須在場。上班就叫上副主任一起騎自行來縣城,到後才知道自己來晚了。
楊文斌進入會場,強擠出笑臉對所有與會人員笑笑,黎主任示意,讓他們坐在劉正茂旁邊。
顧副司令見來人坐定,繼續說:“很好,各方全部到齊,接著剛才的話,黎主任,高嶺縣采取什麽具體措施支持軍供基地建設?”
黎主任是造反起家的人,他哪裏知道什麽具體措施,要他鬥人倒還有一套。他也不能暴露自己無能,隻好說:“我堅決執行上級指示,絕對不留餘力。”
顧:“黎主任真是好幹部,江麓廠和市政府,為了支持軍工基地發展,各自拿出兩萬元給樟木大隊作為生產基金,用於購買肥料、種子、牲口和禽類。高嶺縣想必也會學市政府,給予樟木大隊資金扶持。”
聽到江麓和市政府撥了四萬塊錢,羅邁第一反應是大隊有錢花了,古大仲想到的是劉正茂真行,不但給大隊找到保護傘,還要到大筆現錢。
糧山公社幾位想的是,這樣的好事,怎麽我們不知道,問題出哪?
麵對顧副司令的逼問,黎主任心裏很不爽,但是不敢顯露出來。他盤算著市裏給兩萬,縣裏最少給一萬。
錢是這樣給出去很不漂亮,加上縣裏財政很緊張,他就說:“領導,縣裏用其他方式支持可以嗎?”
張鵬武:“黎主任這樣也很實際,看看樟木大隊還需要什麽支持?”
顧副司令員:“那就請樟木大隊副大隊長劉正茂同誌來說說,你們準備用什麽方法建設軍供基地。”
顧這一點名,讓糧山公社領導和羅邁都很吃驚,樟木什麽時候任命副大隊長了?劉正茂自己也沒想到,會讓自己在會上發言。
這一切都是張鵬武設計,請好友顧副司令員配合執行的程序。
已點到自己,自然不能露怯,劉正茂走到條桌前,整理一下思路,向領導們敬一個禮後,說:“我代表樟木大隊所有幹部社員和知青,感謝江麓廠領導對我們的信任,感謝軍區、省、市、縣、公社對樟木大隊的重視!”
“我們樟木大隊打算利用建設軍供基地的契機,把樟木大隊打造成社會主義新農村。在工作中,將以偉大領袖的教導為指南,積極開展農業學大寨運動,跟荒山荒地作鬥爭,擴大種植麵積,努力實現供應江麓廠十萬斤蔬菜、生豬一千頭、禽類三千隻、各種魚一萬斤的任務。”
“同時,還要開展工業學大慶運動,爭取建設副食品作坊,為江麓廠職工提供部分副食品和深加工農副產品。”
“樟木大隊所有幹部社員知青一致認為,支援江麓廠就是支持國防建設,是社會主義新農民的義務。誰反對、阻礙、破壞軍供工作,就是破壞神聖的國防建設。”
杜副主任插話:“副大隊長同誌,你剛提出一個新概念:社會主義新農村,請給出具體解釋。”
根據記憶中的信息,劉正茂想起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定義大概內容,他說:“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指:在偉人思想指導下,農村做到集體生產大發展、社員生活富裕、鄉村風氣友善、村容村貌幹淨整潔、實行社會主義民主集中製管理。”
杜本來就想樹立一個典型,既能為自己的政績添彩,也能為農村找到一條合適發展之路。想不到從一個年輕人這裏得到一種新思維,杜不敢肯定這思維是否符合當前政治形勢,又不想放棄。
把劉正茂講的話記錄好後說:“你可以在樟木試行你講的方法,完成軍供任務。”
政治部主任和縣革委會黎主任見年紀輕輕的劉正茂,能提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這概念。
他們既感到吃驚,也覺得劉正茂是初生牛犢,敢在政治掛帥的年代,提出獨特的想法。
顧副司令員:“副大隊長,我們事情很多,你還有什麽困難需要縣裏支持,說出來,趁今天大家都在,一並解決。”
這話,劉正茂聽進去了,顧的意思,快提條件,趁我們在此,幫你施壓。
劉正茂:“各位領導,都知道要辦一個新事物,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偉人教導我們:世上無難事,隻要肯攀登。建設軍供基地,其他問題我們都能克服解決,唯一的是運輸問題,十萬斤蔬菜要送到江麓廠,單邊就是三十公裏,遇到天氣不好時,一定會在路上造成很大損失。”
“為減少損失,縮短在路上的時間,大隊想請縣裏批給我們五台手扶拖拉機指標,並按每台拖拉機配給兩噸柴油。另外再支援五千塊錢購買這些東西,不夠部分由公社和我們想辦法。”
劉正茂這個條件讓在座縣領導和公社領導腦殼嗡嗡的。
現在工業不發達,每年分到縣裏的手扶拖拉機指標有限,要統籌分到各個公社。話說糧山公社現在才兩台,樟木一開口就朝縣裏要五台,買拖拉機的錢還要縣裏和公社眾籌。
羅邁和古大仲對望一眼,臉上掩飾不住笑容,都在想,這種要求自己絕不敢提,隻有劉正茂這樣的愣頭青,才會不管不顧提出來,現在看縣領導怎麽接?
楊文斌在打小算盤,樟木如果搞到手扶拖拉機,公社想什麽辦法能搞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