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不凡跟著離開了裴家,他算是接受了裴矩的衣缽。作為外交家,自然要考慮未來大唐對外的戰略計劃。高句麗是必須要滅的,不然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這樣高句麗不能夠留下來。不過這個高句麗怎麽滅,那也是要講究方式方法的。至於怎麽滅亡高句麗,時不凡心裏麵已經有了大概的策略,無非也就是原先曆史上的唐朝的策略。原先曆史上的唐朝改變了隋文帝隋煬帝唐太宗的方法,最終成功的滅亡了高句麗。而這個方法,重點不是在於軍隊,反而是在於政治和外交。這個方法是最容易可是也是最難的,隻要在政治和外交上打通了關節,那軍隊滅亡高句麗是水到渠成的。所以這個是時不凡要做的了,他要解決外交方麵的事情,選擇好對手,才能夠真正的滅亡高句麗。


    “春耕已經快要結束了,百姓的種子已經開始萌發,如果不出意外,那也就是一個不錯的收成!”時不凡看著這些廣袤的農田想道。


    “師傅,師傅!”


    時不凡身後傳來了聲音,時不凡迴頭一看,這兩個人也就是任雅相和辛茂將,這兩個時不凡的徒兒。不過時不凡和他們的關係不過是互相利用而已,雖然名義上是師徒,可是事實上卻明顯是“狼狽為奸”而已。


    “見過師傅!”任雅相和辛茂將說道。


    “你們有何事情?”時不凡問道。


    任雅相主動說:“師傅,我和辛茂將已經考上了科舉。在唐尚書的幫助之下,考上了尚書省科舉,並且是明經科甲等。按照規矩,應該授予從八品上之職。”


    “哦?不錯啊!比我好多了,我也是一個正八品而已,你們一出來就是從八品了?完全可以和我平起平坐了!”時不凡說道。


    辛茂將趕緊說:“不敢不敢,師傅永遠是師傅,不敢!”


    “哦,我還以為是有人想要尋找真理去了!”時不凡微笑說道。


    任雅相和辛茂將被嚇得寒毛直豎,時不凡這個“尋找真理”顯然是和那個“我愛我師,可我更愛真理”相對應,顯然是讓他們知道時不凡才是他們真正的靠山,要他們識趣一些。可是任雅相和辛茂將打死也都不敢離開時不凡了,因為時不凡這才幾天,又活過來了。本來他們以為被踢去當縣丞,可能沒有前途了。可是這才幾天,居然又再次唿風喚雨起來了。不但搞下來了兩個宰相,並且還煽動所有“縣丞”來進行一起重新劃分地方縣的權力分割。這等唿風喚雨的本事,任雅相和辛茂將打死他們也都不敢輕易離開時不凡了。誰知道時不凡會不會有後手,一旦有後手他們可是要完了。


    “不敢不敢,師傅所說的也就是真理,師傅所言就是天地真理啊!”任雅相趕緊說道。


    時不凡突然冷哼說:“德性,你們找我有什麽事情?我不信你們有這麽好心,你們有什麽事情要求我,說吧!你們的德性我了解,無事不登三寶殿,你們想要我幫你們什麽直接說,不用在這裏繞圈子!”


    任雅相和辛茂將確實尷尬,自己其實剛才也就是在有事請求而已,不過卻被時不凡揭穿了,讓他們有些無語。


    “看看你們,不就是有事相求,怕什麽?你們應該做出一副求我幫忙,反而是我很榮幸的樣子。看你們這個尷尬臉紅的樣子,沒有修練到家啊!你們應該是一副裝逼的樣子,好像請求我幫忙反而是我的榮幸,顯然你們修煉還不夠,還不夠厚顏無恥啊!”時不凡說。


    聽了時不凡這話,這個任雅相和辛茂將臉色更是通紅了,他們雖然有一定潛質,可是距離震中的政客還有一定距離。真正的政客一個個厚顏無恥,一副你幫我是你榮幸的樣子。


    “師傅,按照朝廷的規矩,凡是獲得明經科甲等的,應該都可以獲得從八品的職位。可是很多比我們低的位置的人都獲得了安排,我們卻沒有什麽安排,這個讓我們很著急啊!”任雅相說道。


    唐朝的科舉可沒有後來明清那麽的複雜,唐朝的科舉隻是一個樣子貨,形式主義嚴重,作弊非常的猖獗。所以這種情況下也都不好搞什麽慶祝,再加上科舉也不是唯一的當官手段,所以科舉並不重要。什麽明清時期的瓊林宴,什麽各種重要流程慶祝,統統沒有。考上了之後,直接準備由吏部安排職位,這樣也算是可以去上任了。所以這兩個沒有被安排職位,這樣顯然是有些著急了。


    “吏部,吏部目前是杜淹這個老癟犢子在負責。我和杜淹這個老癟犢子有些矛盾,他會不會是故意卡著你們?”時不凡問道。


    而任雅相和辛茂將聽了這話,臉色更是蒼白,這個吏部是由杜淹來管理。可是這個杜淹確和時不凡有矛盾,甚至有仇,這樣卡著時不凡的徒弟也不是不可能的。


    “不是不可能,反而是非常可能。多半是杜淹在卡著你們了,看來要想想別的辦法了!”


    時不凡想了想,說:“跟我來吧!”


    時不凡帶著任雅相和辛茂將來到了宮裏麵,然後直接來到了後宮兩儀殿,求見了李世民。


    “見過皇上!”時不凡還有任雅相和辛茂將一起說道。


    “是你,你有什麽事情?”李世民問道。


    時不凡迴答:“皇上,我看皇上久居宮廷,難免對於外麵的民生不太了解。而皇上在深宮之中發號施令,難免會被人所蒙蔽。當然,也未必是蒙蔽,可是人雲亦雲也是常有的事情。所謂以訛傳訛,一句謠言越傳越誇張,這個不但是形容謠言,還是形容普通信息也是如此。”


    “皇上您在做出決策,那麽肯定要了解外界信息,不然很容易做出錯誤決策。隻有了解各地,因地製宜的進行,這樣才是治國之道。可惜皇上您身居宮廷,很難了解外麵。都是依靠臣子一層層的傳遞,可是臣子的奏章經過了一層層的奏報,最後以訛傳訛也是正常的。所以臣以為皇上應該親自排專使前往各地采訪民情,真正的了解地方,迴來直接匯報皇帝。這樣您可以真正的從專使嘴裏聽到真正的重要消息,不然皇上可是要被蒙蔽了!”時不凡說。


    李世民當然知道自己從手下傳來的消息肯定是加水的,作為一個將領出身的皇帝,都知道情報的重要性。而情報這種東西是可以進行欺騙的,必要的時候可以使用反間計或者詐騙等等手段。李世民對於這個非常清楚。當然,如果是戰場上,自己的屬下不會給他假消息。可是在這裏,那民間的消息肯定要假的。這些消息肯定是有很多假的東西在裏麵,這樣是他所知道的。古代臣子為什麽非常忌諱皇帝隨便出去?怕被刺殺,不,他麽是不希望皇帝了解外界的消息。一旦了解了外麵的消息,那也都無法蒙蔽他了。就好比那些文官為什麽如此討厭那些皇帝的情報組織,其實並非是他們你新情報組織製造冤假錯案,而是因為那些情報組織讓他們無法徹底蒙蔽皇帝,讓他們受製於皇帝,這個才是最重要的。


    李世民主動問:“你為什麽這個時候跟朕說這些,朕不認為你沒有自己的想法,說吧!”


    “皇上,臣的兩個學生最近剛剛考上科舉,可是遲遲沒有被吏部安排官職。而臣也認為他們是寒門庶族出身,在進入仕途之前,沒有經曆過太多的傳承,自然無法能夠承擔朝廷重責。所以請皇上任命他們為采訪使,這樣去各道去采訪天下民情,直接跟皇上您匯報。這樣可以讓皇上真正的掌握第一手資料,讓皇上您可以真正的了解底層民情,這樣有助於開通言路。臣以為不隻是要讓朝廷百官開通言路,應該也讓百姓也都有機會主動直接或者間接的跟皇上訴說民情。”


    “並且朝廷下派采訪使,也都有住於增加皇帝在百姓心中的‘存在感’,不然不少百姓都不知道朝廷有皇帝。”


    當時不凡說到了這個“存在感”之後,立馬讓李世民眉毛挑了挑,這樣顯然是告訴李世民這個皇帝在偏遠百姓心裏根本沒有什麽“存在感”的。雖然李世民是第一次聽說“存在感”這個詞,可是隻要聯係一下內容都可以明白是什麽意思。古代的政權也就是這樣,皇帝往往在百姓心中沒有什麽存在感,一些邊遠地區山高皇帝遠的,這樣難免會讓百姓隻是認識當地縣官,不認識什麽皇帝。這個派出采訪使,不但有助於皇帝了解這個民間真實情況,並且可以讓他們接見當地百姓。這樣讓百姓知道除了這個頭頂上的縣官之外,還有遠處一個皇帝。而這個皇帝,可以輕而易舉的換掉這個縣官。甚至可以進行民意調查,看看百姓需要什麽,這樣也都是非常重要的。


    “並且皇上,這樣這個采訪使隻是一個差遣,並非是朝廷的官職。所以任命兩個剛剛中舉的人去,那也無可厚非。並且這樣可以避免朝廷大臣的反彈,甚至可以為皇上去采訪各種人才,然後給皇上舉薦啊!這種舉薦人才,這樣加強皇上和人才的交流,避免人才渠道來源單一啊!”時不凡說。


    李世民很快明白了這個時不凡的意思,也就是李世民人為的在正規官製外麵額外的設立一個新的“差遣”體係,這樣這個差遣雖然不是法理的官職,可是卻可以掌握實權,逐步架空那些三省六部體係裏麵的職官。這樣其實在唐朝中後期這一套被唐朝皇帝用得那是屢試不爽,成功的把大量寒門安排到了官場,讓寒門有了和士族競爭的資本。等於是另外開辟了一條路,有助於皇帝掌握權力,繞過士族去統治。


    這種令外之官不過是“差遣”而已,等於是上頭臨時讓你去完成某一個任務,可是以後可以逐步製度化。甚至這種可以讓皇帝一句話也就任命和免去職位,不會輕易受到那些三省六部製度的影響,甚至有助於皇帝掌握權力。這個手段是一個加強皇權的手段,李世民當然不介意使用一下。時不凡如此明擺著挑明了這個新的道路,直接繞開三省六部體係,去處理地方事務,這樣他們士族短時間之內無法發現這個情況。可是當一旦他們發現這個“令外之官”是一個坑,那他們想要阻止也都難了,因為很多寒門子弟可以通過這個令外之官的體係進入仕途,掌握了很多的政治資源,有資本和他們競爭了。再加上皇帝為了排擠打壓士族,肯定會朝著寒門那邊拉偏架,這樣結果可想而知。


    “製曰:’朕久居深宮,心懷天下百姓,不知百姓吃飽否,穿暖否。特著若幹京城官吏,為天下十道采訪使,采訪民情,舉薦人才,安排民間學子進入官學。著任雅相為劍南道采訪使,辛茂將為采訪副使,前往劍南道采訪。任命……“


    李世民很快頒布了製書,任任雅相和辛茂將等等不少低級的寒門官員為天下十道的采訪使和采訪副使,去負責替皇帝采訪民情。而作為掌握中書省和門下省的房玄齡,並沒有意識到這份命令意味著什麽。這份命令開始,以為著一個獨立於三省六部的官僚體係被開辟了出來,將來對於那些士族掌握的三省六部有著巨大的打擊。


    房玄齡不清楚,而李世民也都不會跟房玄齡說,因為李世民知道有些事情可以說,有些事情不能說。房玄齡背後代表的是山東士族,所以李世民自然不會和他多說的。說到底,李世民這種皇帝不會徹底信任某一個人,哪怕是房玄齡也不例外。尤其是房玄齡是山東士族的高層代言人,士族和皇權相愛相殺,李世民當然不會自己腦抽去跟房玄齡說這些。從私人關係他們雖然是朋友,可是在身份立場上他們的關係非常複雜。


    作為政治家,不可能感情用事的。他優待房玄齡和他的後人,並不代表會優待房玄齡身後的利益集團。假如有一天士族倒了,也許李世民會選擇放過房玄齡,甚至繼續給他和他後人富貴,可是房玄齡身後的利益集團,必須要清理。


    “師傅,我們接下來應該怎麽做?”任雅相問道。(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文科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包大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包大海並收藏文科大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