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娘,這個時不凡是在為前隋昏君張目,是對我大唐不滿啊!”張符馬上說道。


    張符當然不可能放過這個抨擊時不凡的機會,因為這個時不凡居然自己找死,創作出了這首支持征討高句麗詩句,這樣不是在找死嗎?現在天下人人都在罵隋朝征討高句麗,可是時不凡居然支持征討高句麗,這樣絕對是在自己找死。現在天下人也都公認了,如果不是隋煬帝征討高句麗,然後也都不會讓隋朝滅亡。所有人都是對征討高句麗進行抨擊,可是有人居然還想要征討高句麗這個不是在找死是什麽?


    “王妃,這個家夥居然敢如此,那他這個是在害了我大唐啊!”“是啊!這個一定是對我大唐心懷不滿,居然要我大塘區征討高句麗,實乃該死之人!”“王妃,這種人一定是心懷不軌,實乃罪大惡極,請王妃嚴懲!”……


    大家紛紛開始向長孫王妃表忠心,然後顯然是希望通過這個事情來罵時不凡了。而長孫王妃也都是一陣臉色發青,不過最後還是問出聲了。


    “時不凡,你這個是在為隋煬帝說話嗎?難道,你認為隋煬帝攻打高句麗是對了嗎?”長孫皇後問道。


    時不凡肯定的說:“高句麗該打,該滅,隋煬帝沒有做錯!”


    大家聽了這話,臉色都頓時被嚇了一跳,這個時不凡可是公然的在為隋煬帝脫罪啊!如果高句麗該打該滅,那這樣隋朝為什麽會滅亡了?


    “胡說,如果高句麗該打該滅,那大隋為何會滅亡?”張符問道。


    時不凡迴答:“那是因為隋煬帝太過著急了,所以才會如此。不過,高句麗不滅,那我華夏江山危險了。如果不滅亡高句麗,我華夏遲早會被他們蠶食殆盡,最後我會麵臨一次比五胡亂華更嚴重的危機。”


    “危言聳聽!”張符罵道。


    時不凡卻反問:“我危言聳聽嗎?當年高句麗在大漢時期,他們的疆域是在哪裏?而曹操征討高句麗之後,兩晉之後他們再次死灰複燃。然後他們從一個漢江流域,再次複興起來,最後通過我中原南北對峙到時候,逐步花費了數百年來蠶食了我原來屬於大漢的遼東四郡,最後還把疆域擴充到了幽州。接著,他們趁著前隋文帝時期,趁機想要再次蠶食我們的幽州,不過卻被隋文帝所打敗。”


    “他們數百年以來,不斷蠶食我華夏領土,這個是什麽意思?每當我中原亂世,他們都會趁機擴張上勢力,最後逐步蠶食我華夏領土。然後從大漢時期到現在,已經蠶食掉了我們整個遼東。如果我們再不注意他,那他遲早有一天會把我們中原都給蠶食完畢,這樣我們如何應對?那個時候,我們恐怕不是要亡國,而是啊喲亡天下了!我正式危言聳聽嗎?所以,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高句麗不滅,我中原永無寧日。”


    張符馬上怒道:“胡說,一個小國,哪裏有那麽恐怖?何況,那些土地也都是荒蠻之地,根本沒有必要計較的,丟了也就丟了吧!”


    “是啊是啊!一個彈丸小國,如何能夠威脅到我泱泱大國,完全是危言聳聽了!”“胡扯,完全是胡扯!”……


    大家也都不相信時不凡的這個推測,他們認為這個推測不過是在危言聳聽罷了,高句麗目前實力還遠不能夠和中原相比,怎麽可能能蠶食中原呢?他們顯然都是認為這個不可能的,他們對於那些外邊的小國非常輕視。


    不過,時不凡可以肯定,這個高句麗可是在下一盤很大的棋。每當中原亂世到時候,他們也都會趁機蠶食中國的土地,最後從漢江流域一步步蠶食到了整個遼東,可是還是有很多人認為那是窮鄉僻壤,認為不值得重視。


    “長孫王妃,我認為高句麗不斷蠶食我華夏故地,如果不加以重視,那最後一定是要亡我華夏,那個時候必然會完了。而隋文帝和隋煬帝,一定都是看到了這一點,這才討伐高句麗的。而我們不能因為前朝的教訓,就因此放棄征討高句麗。當然,征討高句麗也是要講究方式方法,盡量避免前隋的錯誤,然後再次造成了我大唐根基動搖。不過,最重要都是一定要滅亡高句麗,不然我中華將會永無寧日!至於某些人所說,那些地方都是荒蠻之地,丟了也就丟了?對於這話,我隻有一個說法。我大唐領土雖然廣大,可是沒有一寸多餘的!”


    時不凡不相信李世民看不到這一點,李世民後來力排眾議,也要攻打高句麗,那足以說明問題了。哪怕是唐高宗李治時期,也都不斷的思考如何滅亡高句麗。恐怕那是因為那些真正的戰略家也都看出來了高句麗的用心,認為他們是要蠶食中國。隋文帝,隋煬帝,唐太宗,唐高宗每一個人都看到了這一點,他們當然不能夠坐視一隻猛虎隊自己虎視眈眈。所以高句麗必須要滅亡,這個都是為什麽中華隋唐好幾代皇帝一個接著一個的去征討高句麗的原因。因為這個高句麗就居心不良,絕對是非常狡詐的。如果忽視了他,那中華大地遲早有一天會被他蠶食幹淨。


    “長孫王妃,這個人居心不良,實乃罪大惡極!請長孫王妃治罪!”“是啊!長孫王妃,這個家夥該死,他居然為隋煬帝這個昏君暴君解釋,這樣不是在反叛我大唐嗎?”“長孫王妃,這種人絕不能夠輕饒!”……


    大家紛紛好像是找到了宣泄的對象,然後開始對時不凡進行抨擊,不過時不凡卻並不緊張,因為他知道高句麗確實是一個心腹大患。而且從李世民後來的舉動來看,他也是要滅高句麗的,這個是一個國家戰略問題了。不管是誰坐在那個皇位,不管是楊堅楊廣,還是李世民李治,那也多是要滅高句麗。這個是一個沒有辦法選擇的,換做誰真正一屁股坐到皇位上,那也都是要如此。隻要腦子沒有進水,那這個滅高句麗的大業將會永遠持續下去。


    “好了,你們都散了吧!”長孫王妃說道。


    大家很快散去,不過那個張符卻一臉的得意,顯然他認為這次時不凡是在找死,居然為前隋隋煬帝解釋。現在任何人都是在罵隋煬帝三征高句麗是一個錯誤,甚至是隋煬帝的罪名之一,所以他這次認為時不凡是死定了,絕對的死定了。不過時不凡很平靜的離開了,並沒有任何緊張,顯然是他知道接下來自己應該真正都能夠進入了這個李世民的法眼裏麵了。


    長孫王妃拿著這份時不凡的《立馬太白第一峰》的詩拿去給了李世民看,李世民非常驚訝。


    “居然還有人敢這麽寫?”李世民問道。


    而旁邊的長孫無忌看到了這個詩句,也都馬上問:“王妃,這個到底是怎麽迴事?”


    “今天是這樣的……”長孫王妃把今天發生的事情說了。


    而李世民聽了之後,突然哈哈大笑說:“好好好,真是沒有想到,居然還有一個如此大才啊!能夠看到這一點,那絕對是大才啊!”


    長孫無忌也都點頭說;“秦王,居然有人還能夠看到這個高句麗的威脅,那果然是一個大才。天下人都是在罵三征高句麗,可是有誰知道高句麗是我必需要征伐之國呢?高句麗真的不能留啊!”


    “世民,大哥,你們怎麽也都如此認為?難道這個時不凡說對了?”長孫王妃問道。


    李世民點頭說:“他說對了,因為哪怕是我大唐有朝一日,也都要再次征討高句麗。隻要高句麗一天不滅,那我大唐不會停止這個計劃的。”


    “世民,我大唐還要征討高句麗?”長孫王妃心裏麵大為著急,因為這個隋朝三征高句麗已經把國家打破了,現在李世民還要征討高句麗,那這樣可是真的要命了。


    長孫無忌馬上安撫說:“妹妹,秦王的意思並非像是隋帝那麽瘋狂,而秦王會做好準備的。不過,這個高句麗是必須要滅的。因為正如這個時不凡所說的,高句麗是我中原的心腹大患,絕對不能留下來的。一旦留下來,他們會逐步蠶食我大唐的領土,最後說不定把我們中原也都蠶食光了。所以,這個高句麗野心不小,絕對不能留著他們了。”


    長孫王妃看到了自己丈夫和哥哥也都如此說,馬上意識到了這個時不凡果然是不同。別的人都隻是看到了隋煬帝征討高句麗給百姓帶來的苦難,甚至全盤否定了征討高句麗的正確性。而他們隻是看到了苦難的後果,可是卻沒有注意到這個高句麗也都是必須要滅亡的。如果不滅亡高句麗,那等於是一把懸掛在中原頂上的劍,隨時可能掉下來了。


    可是絕大部分人隻是看到了那個征討高句麗帶來的後果,然後全盤否定了征討高句麗的正確性,所以這樣是不行的。可是時不凡卻看到了這個征討高句麗的正確性,這樣讓李世民和長孫無忌也都頗為驚訝。


    “能夠有如此大局,那果然是不凡啊!”李世民說道。


    旁邊的長孫無忌也都說:“是的,能夠擁有這種眼光的人,實在不多啊!如果不坐在統領一國的位置上,那恐怕很難看到這個局麵。可是他一個普通的書生,也都看到了這個天下大勢,這樣可真的是讓人感覺意外了。他的戰略大局,那是實在是太高了。站得高才看得遠,這個不稀奇。可是如果站得低,卻也都看得遠,那絕對是非常優秀的人才了。”


    “他能看到這些,那絕對是一個厲害的人。他沒有被前隋三征高句麗而滅亡的表象所迷惑,而是真正的看到了高句麗的威脅,看到了隋煬帝征討高句麗是必然的,哪怕換了哪一個帝王也都會如此做的。所以他眼光如此之高,是不錯的人才了,稍加雕琢,絕對是一國宰輔之才了!”李世民也都說道。


    可是,李世民話鋒一轉,馬上說:“不過,我倒是對他一句話感覺非常有意思。我大唐雖然領土廣大,可是沒有一寸多餘。有些人自以為那裏是荒蠻之地,可是卻那也是我華夏祖先留下來的領土,丟了那可是辱沒了祖先。當年哪怕是匈奴人的冒頓都知道,土地是國家的根本,然後因此對東胡開戰。冒頓能夠容許東胡人要了他的良馬,要了他的閼氏,可是卻絕對不允許他們要走土地。這幫家夥,祖先丟失的土地不思考如何收複,甚至開疆拓土,居然認為那裏是荒蠻之地就可以隨便丟棄,真是豈有此理!這個時不凡,說的話非常合乎我的胃口。”


    “不但眼光很高,並且脾性和我非常合胃口,我倒是想要見見他了!真是沒有想到,這次居然有了如此大才,真是難得啊!恐怕,未來也都是一個房玄齡啊!”


    顯然,這個李世民是把時不凡當做了一個眼光很高的戰略家了。中國古代的戰略家可都沒有多少,都是青史留名的人了。能夠有如此的大局觀,能夠看到高句麗的威脅的人,在這個時代沒有幾個啊!很多人都是隻是看到了三征高句麗帶來隋朝滅亡,甚至很多後世人也都是人為三征高句麗是錯的。可是卻沒有能真正的辯證來看,如果真正的一分為二來看,楊廣征討高句麗的目的沒有錯,可是方法卻錯了。楊廣錯的隻是方法,而並非是目的戰略。一個庸才隻是看到了楊廣的方法錯了,所以連目的也都否定了。可是一個真正的高明的戰略家,看到的卻是三征高句麗有他的必然性,所以目的沒有錯。李世民對於時不凡看到了這一點,也都感覺非常難得了,絕對是一個戰略家了。


    長孫王妃想了想,問:“世民,那要不要妾身去通知他,讓他來見您?”


    李世民想了想,然後說:“算了,先不見他!所謂玉不琢不成器,而且我想要看看他是否真的有如此眼光,不被表麵的東西所迷惑,我要考考他。”


    “世民,你打算如何?”長孫王妃問道。


    “讓他去修文館!”李世民說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文科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包大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包大海並收藏文科大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