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弇雖說是將才無雙,但他的本事在戰場上,像這種決定家族未來的方向性問題一向是耿況拍板,老耿才是耿氏的掌舵人。


    當年老耿差耿弇去洛陽見更始皇帝,說是貢獻方物,打點權貴,其實也是送質子表明態度,那個時候他已經替耿氏站過隊了。


    至於耿弇半路拐了彎,就近投奔劉秀去了,據他自己說是王郎起兵導致道路不通。真相不得而知,但很大的可能是:耿弇和他爹的意見有點偏差,他看中的不是劉玄,而是昆陽英雄劉秀。耿弇不願意在洛陽做質子,而是想追隨偶像爭戰沙場。


    可誰特麽的知道,他投奔的劉秀是個光杆司令,兩個人的會麵其實是兩個光棍的握手,是一個沒有兵的軍區司令員拜見一個沒有兵的全國總司令,最後兵從哪兒來?還得是耿弇這個敗家子迴家掏老爹的家底。


    好在劉秀當時是劉玄的持節特使,倆人表麵上是一夥,老耿和小耿的意見算是一致的。等到劉玄令劉秀罷兵,召他迴去的時候,耿弇的態度就非常明確了。


    他跑到劉秀的床前去勸。劉玄的命令千萬別聽,一定要自己創業,他耿弇願意迴幽州去增發精兵,以成大計。真是崽賣爺田心不疼,最後還是得禍禍老爹。


    如今耿況這個掌門人又要帶著耿氏轉向,想要上劉鈺的大船,多虧這些年他拚命地攔著,沒讓兒子把家底給禍禍光了,才算留了點資本,在麵對長安朝廷的時候還有些底氣。


    在入宮拜見時,皇帝關心了耿況在上穀的生活,態度親切地說道:“邊郡是寒苦之地,不適宜長久居住。雍奴侯寇恂已決定在開春之後將家眷接來長安,朕已賜了他田宅。”


    耿況立即說道:“陛下,您可太偏心了!臣的年紀比寇恂還大,毛病比他還多,一到冬天腰和腿都隱隱作痛,這都是在北方落下的毛病。您可不能厚此薄彼,隻想著您的寇卿,不念著老臣。臣看長安不錯,也想厚著臉皮向陛下求一座宅子,來長安養老呢!”


    劉鈺哈哈大笑,心想這老家夥真特麽的上道,正合朕意!當即就賜了宅第,又賜黃金又賜良田,補償耿氏的搬遷損失,作為其安家費用。


    耿況就算是徹底把耿氏交了出去,死心塌地跟著長安走了。


    這個決定其實在他來長安之前就下了,當時是寇恂來信勸他,說如今之天下必定要在劉鈺和劉秀之間決出了。耿氏已經背棄了劉秀,除了全心全意侍奉長安朝廷,沒有第二條路可走。隻守著上穀一郡,不趁著此時建立大功,打下家族的根基,耿氏的未來堪憂啊!


    耿況深知這封信中肯定有皇帝的授意,劉鈺在試探他,他若再不識趣,惹得皇帝心裏不痛快,萬一跟他來硬的,難道耿氏再去吃劉秀的迴頭草?


    耿況親眼見到劉秀這兩年的艱難處境,此時天下形勢明朗,再不是從前群雄並起,隻靠一郡就能割據觀望的時候了。反正早晚要來長安做順民,晚來不如早來。正好趁著朝正月的時機來表明心跡,然後耿弇這頭憋壞了的猛虎就理所當然可以下山立功了。


    他的表態將整個耿氏綁上了建世皇帝的戰車,皇帝可以大膽地實施自己早就在計劃的幽州戰略了。


    耿況的識趣立即得到了迴報,第二天,皇帝封耿國為駙馬都尉,與他在邯鄲時的官職相同。


    耿弇則被皇帝召進宮去,君臣兩個圍著沙盤討論了半天幽州戰略,耿弇摩拳擦掌地準備再次出征了。


    現在代郡太守閔堪比較被動了,從心底裏說,他是不願意來長安“享清福”的,但是隨著上穀耿氏和寇氏徹底倒向長安,閔堪有了強烈的危機感。


    當年天下大亂,誰也顧不上北部邊郡,他可以安心在代郡做土皇帝,可是如今皇帝明顯要把手伸到邊郡去,讓他直接麵對選擇的十字路口。


    代郡的位置,處在雁門、太原、上穀的包圍之中,在皇帝收了上穀之後,代郡還想保持超然的自立狀態難上加難。


    但是閔堪不想這麽輕易地屈服,他決定繼續裝糊塗,絕不主動提入朝的事兒,萬一皇帝先提,他就再找理由推托。


    好在他覲見之時,皇帝隻問了問代郡的軍政情況,又關心他在代郡的生活,閔堪告辭時皇帝還在囑咐他,一定要把代郡管理好呀!


    閔堪大大地鬆了口氣,覺得之前是他自己想多了,皇帝根本沒有要搶他代郡的意思。


    他暗暗地嘲笑耿況,老耿未免膽子太小,居然請求舉族遷到長安,而且迫不及待地就往家裏寫信,讓他們準備內遷。耿氏在上穀那麽大的勢力,說放棄就放棄了,多少年經營毀於一旦。


    之後的一件事更是印證了閔堪的想法。


    這次諸侯入朝最大的咖,安豐侯、涼州牧竇融人還沒到,奏書已經擺在了皇帝案頭,內容是請求辭去涼州牧的職位。。。他也想搬家到長安。


    皇帝直接迴了兩個字:不準。


    竇融來長安之後受到空前的禮遇,皇帝見到他像是見到自己多年不見的親戚似的,整張黑臉都發著光。


    話說迴來,他和竇融如今還真是親戚。他的二兄劉茂是竇融的女婿,兩個人已成親兩年,育有一子,劉家和竇家有姻親關係。


    竇融當著皇帝的麵再次請求辭職,皇帝還是不準,一力挽留,那個樣子根本就不是裝出來的。竇融這個涼州牧根本就辭不出去。


    竇融有點無奈,閔堪卻徹底放了心,他一邊慶幸自己的英明決定,一邊在心裏忍不住地罵耿況:這個傻老頭。


    正旦大朝的日子終於到了。


    天還沒亮,長樂宮中布滿旗幟,衛士們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廷中排列著一列列的戰車,一排排的騎士,步卒更是陣列森嚴,他們手中持著長長的矛戟,麵容肅穆,兵刃森森地發著寒光。人數雖眾,除了馬的噴鼻和蹄聲,以及來往官員的腳步聲,並沒什麽別的聲響,使整個宮殿充滿莊重的氣氛。


    天剛一亮,有謁者引導著諸侯百官依次入殿,在殿中等侯,眾人沉默肅立等待。


    不知等了多久,忽然治禮的謁者大喊道:“趨!”


    於是諸侯百官都向前小步快走,各入其位,在大殿台階的下麵是低級官員,按次陳列兩旁,台階上麵有數百人之多,全是諸侯和高官,一般功臣列侯、各級別的將軍都在西,麵朝東麵,文職的官員則在東,麵朝西麵。


    殿上設九賓之禮,這是最為隆重的禮節,就是有九個迎賓讚禮的官員司儀施禮,延引上殿,依次傳唿。


    皇帝乘坐輦車出來,禮官舉起旗幟傳唿示意,諸侯百官都低下頭去,等到皇帝就位,謁者高唿:“拜!”諸侯百官依照禮儀五體投地,叩拜行禮,誠惶誠恐。


    之後謁者引導著諸侯王以下至六百石的官員依次上殿,畢恭畢敬地向皇帝行禮、奉獻、道賀,地方郡國的上計吏也上殿拜賀,並呈上過去一年地方上的收支文書。


    一套禮儀下來,自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肅敬。


    閔堪雜在諸侯之中,俯首下去的時候,忽然覺得止不住地害怕,心頭撲通撲通地狂跳,他第一次深刻地覺得,那位高高在上的皇帝能夠主宰自己的命運,皇帝仿佛一伸手,就能將他捏得粉碎。


    這種念頭在大朝中一直縈繞在他心裏,揮之不去,讓他在大冬天出了一身的透汗,直到典禮結束出了宮門,閔堪才恢複了幾分膽氣。


    “真是自己嚇唬自己,離得那麽遠,他管得著嗎?”閔堪搖了搖頭,像是想把心中的恐懼甩掉。


    按照禮儀規定,皇帝在長樂宮大宴群臣。這是最高級別的國宴,十分隆重,有各地歌舞助興,甚至有西域風格的表演。


    宴上珍饈佳肴應有盡有,尤其是麵點,讓人大開眼界。由於皇帝喜歡麵食,甚至為此改造了石磨,大大提高了大漢的麵粉質量。尚食院開發出了各式麵點,燕餅、煮餅、湯餅等已經上不去桌了,餃子也算是尋常的了,食案上擺的還有油酥麵團、水晶包子、小窩頭、燒麥等等。


    宴上當然少不了酒苑出品的高度酒,也是花樣翻新,滋味各異。


    這些酒食就連竇融、耿況等原本豪門出身的諸侯也聞所未聞見所未見,何況那些土包子出身的赤眉將軍。


    虛水侯、琅琊將軍的嘴根本就沒停過,一邊吃還一邊念叨:“還是長安好啊,什麽好吃的好喝的都有,玩的東西也多,在屯田營裏,哪有這些好東西?”


    琅琊將軍在右扶風屯田,手下有數千屯田兵,過著大地主的舒心日子,雖然吃喝不愁,可是和長安的生活來說,根本就沒得比。他好不容易來一趟長安,正想著要好好地享樂一番。


    不過他雖然吃得起勁,卻還是惦記著自己的家,長安再好,也不如自己的家好,在屯田營裏,他就是土皇帝,說啥是啥,長安遍地王侯,他什麽也不是。


    耿況向皇帝敬酒,笑道:“陛下的酒飯實在是可口,臣以後不走了!就在長安,臣天天來吃陛下的酒飯。。。陛下不會舍不得吧?”


    皇帝笑道:“怎麽?你還賴上朕了?”


    君臣相對大笑。


    皇帝都笑了,百官豈能不捧場,於是笑聲四起,滿座怡然。


    竇融道:“陛下,臣也想多吃陛下的酒食。。。”


    沒等他說完,皇帝立即說道:“那就多吃點!吃好了趕緊迴河西,替朕安頓好五郡百姓,穩定邊疆,開通絲路,對於國家來說,這可是天大的事。竇卿,你的辛苦,朕都知道,你的功勞,朕都記在心裏呢!”


    竇融隻能暗暗地搖頭歎氣,作為有長遠眼光的明白人,竇融知道,天下大亂時應在邊郡,因為邊郡遠離政治中心,大亂很難波及,可以保身避禍。而天下大定了則應在國都,離權力中心越近,越可能獲得更大的權力和影響力,保障家族長久昌盛。


    他判斷天下將由亂入治,進入又一個繁榮時期,因此急於入朝,分得更多的利益,若是竇氏一直處在偏遠的河西,則很難成為一個全國性的大豪族。


    對於自己總領五郡的涼州牧職位,竇融已當成一個燙手的山芋,內心時時湧起恐懼,因為他知道,這是一個容易惹皇帝猜忌的位子,若有朝中大佬在皇帝麵前吹吹風,很可能引起皇帝對他的懷疑。


    他數次上表求去,但皇帝就是不允許,竇融自覺心中十分不安。


    皇帝突然向著代郡太守閔堪道:“閔卿,這長安的酒食,可合你的胃口?”


    閔堪連忙放下手中的筷子,咽下嘴裏的餃子,起身道:“合,合,太合臣的胃口了!”


    “那就好!”皇帝笑著把話頭茬遠了。


    現代上班族都盼著年底,單位裏會發年終獎,漢代也是一樣,但這個年終獎主要靠皇帝的恩賜。


    國庫有錢有糧,少府之豐饒甚至超過國庫,建世皇帝相當有錢。在這個普天同慶的新年,皇帝毫不吝惜地大賜群臣,尤其對於外地來的諸侯,更是多加賞賜。


    皇帝笑道:“諸卿不必急著迴去,一定要在長安過元宵節,這一次的元宵節,朕會命全長安大放燈火,普天同慶,吃的當然也少不了,到時諸卿嚐嚐尚食院做的湯圓。元宵過後,有一場重量級的球賽,這是年度決賽,諸卿不可不觀,大鴻臚為各位都準備了球票,這球票據說在黑市已賣到數萬錢一張,你們要是不去,那可是替朕省錢了!”


    琅琊將軍心道:“嘿,還給發球票,那可得好好看看,多玩些日子再迴去!”


    閔堪卻想著:“看什麽球賽?還是早早迴家才好。”


    這一場國宴,賓主盡歡而散。


    諸侯們在長安過了個非常熱鬧的新年,一直鬧騰到元宵,長安城燈火通明,萬人空巷,無論高官權貴還是百姓,都盡情享受著新年的快樂。


    過了元宵,琅琊將軍還惦記著看球賽呢,忽然聽到一個消息,大漢新年第一道政令發布:撤銷軍屯。


    他迴不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牛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下九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下九九並收藏牛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