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父親遠道而來,是為何事?孩兒必當竭力而為!”見王羲之如此說起,王獻之連忙應承下來,雖然他們琅琊王氏是修道之眾,然身為名門望族,儒家精髓“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也是必修之課。
“武帝病危,隨時有可能駕崩,司馬哀已被立為太子。”
“什麽!武帝病危!司馬哀為人癡傻,如何能當此大任。”
“哎,這個大家都知道,武帝下令,讓司馬哀娶太尉賈充的女兒賈南風為太子妃,由此得到賈充的支持,又以太子年幼為名,命太傅楊駿和汝南王司馬亮共同輔政。”
王獻之聞言,不由蹙眉,他一心專研書法,對晉文帝國的朝政並不了解,於是開口問道:“父親,孩兒對朝廷之事,並不熟悉,有什麽需要用到孩兒的,孩兒必當以為己任。”
王羲之擺了擺手,“你不必多言,為父先將局勢與你分析完畢,在與你說明,此事對我王氏十分重要,不可有絲毫怠慢。”
王羲之見王獻之點頭答應後,便繼續開口道:“武帝前些年,做了太多的錯誤決定,致使巫蠱之禍,太多的忠臣冤死,如今朝廷已經是外戚、佞臣當道,這些天來,楊駿在朝中利用職權,鏟除異己,扶持心腹,朝中一片烏煙瘴氣,汝南王司馬亮倒是還算忠心,可是年事已高,能力不夠,膽子還小,被楊駿脅迫的龜守領地,不敢入朝任職。”
王獻之聽到這裏,不由皺眉道:“堂祖父身為丞相,就沒有出麵製止麽?”
王羲之聽見自己的兒子如此疑問,不由有些失望,連家族的事情都不清楚,看來,他在千羽國出任財政部尚書,也是因為千羽王看中他的琅琊王氏的身份罷了。
“你可知道鎮東大將軍王敦!”
“王敦是堂祖父的堂兄,孩兒自然知道,其統領晉文帝國經濟中心的荊州軍事,對朝廷向來是聽調不聽宣,武帝為此,一直有些排斥我琅琊王氏,一邊培養江南士族來遏製我們,一邊訓練精兵,以圖消滅王敦。”
“那子敬可知,既是如此,武帝為何不動我琅琊王氏!”
“因為我王氏在晉文帝國根深蒂固,門徒故吏遍及天下,一旦武帝對我們動手,那將引起一場大動亂,而且堂祖父也公開表示與王敦斷絕關係,將其移除家族譜,從此與我琅琊王氏無關。”
王羲之見他還知道這些事情,臉色終於好了些許,他笑道:“堂祖父那隻是迫不得已才如此這般,來保存我琅琊王氏罷了,其實暗中都是一直往來的,如果沒有我琅琊王氏的暗中支持,隻控製一州之地的王敦又豈能支持到現在。”
王獻之聞言,不由大驚,“我琅琊王氏準備……”
還不待王獻之說完,王羲之便揮手製止了,“堂祖父確實有這個想法,不過這件事情,決定了我琅琊王氏以後的興衰,不能有絲毫的差池,堂祖父的意思是先退出朝廷政治,看局勢發展;同時派人前往其他各國,聯係我王氏族人,如果楊隋帝國的太原王氏願意支持我們的話,那我王氏成功的幾率就能有5成!”
“聽說楊隋帝國,如今也是叛軍四起,孩兒以為他們太原王氏會過來支持我們,父親大人此次過來,並不像是召我迴家族,不知父親大人有何差遣。”
“此次看你堂祖父的意思,應該是準備支持王敦起義了,不過他想留條後路,如果奪位失敗了,也能留些子弟,繼續延續我王氏的香火,前幾天,父親找我,說他兩兄弟商議的結果是,讓你在這邊操持我王氏勢力。”
“孩兒愚笨,恐不能當此大任,還請父親大人重新安排人過來吧。”
王羲之聞言,把眼一瞪,“這是你祖父和堂祖父的意思,你同意就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繼而又道:“你也不需要有太多壓力,讓你來管理,是因為你是我王氏主脈子嗣,會有其他人才過來幫助你的,你隻需要將他們安插道各個職位上即可。”
“父親,千羽王對孩兒一直禮遇有加,孩兒讀聖賢之書,絕不做不忠之事!”
“胡鬧,子敬你無需多想,父親的意思,隻是讓我琅琊王氏能在千羽國繼續輝煌,沒有讓你奪位的想法,你若還有疑心,可以告訴千羽王此間之事,想必他也不會拒絕我琅琊王氏的扶持。”
王獻之聞言才大鬆了口氣,繼而興奮道:“父親大人,不知家族會派那些人過來協助於我。”
“上麵的意思是讓仲產帶隊,將我琅琊王氏一些沒有什麽才能的普通子弟帶到千羽國任職,當然,也會從其他的旁支或門客中挑選一些有才能的過來。”
“好的,以孩兒對千羽王的了解,他應該會任用我琅琊王氏之人,,不過太多人入朝為官的可能性不大。”
“這個你不用當心,家族自有安排,朝廷隻是我們的勢力仰仗,我們的子弟主要是在千羽國從事各行各業。”
“孩兒明白,那個……道茂她……”
“好了,為父知你心意,等仲產過來,我會讓她跟著一起過來。”
“多謝父親大人!”
“嗯,我在路上聽說,千羽國如今正處於戰備狀態,千羽王已經禦駕親征,為何國內到處張燈結彩,準備慶祝節日。”王羲之見正事談的差不多了,不由問出了心中的疑惑。
當下王獻之將事情的經過說了出來,王羲之這才知道原因,他笑道:“原來如此,此次為父過來,主要是給你通告一聲,也無他事,既然千羽國有此節目,我就在你府上多呆一天吧。”
“父親大人能多留幾日就更好了,孩兒這就安排仆從,為父親整理房間。”
“好了好了,此事不急,為父聽說原宋月皇朝的文壇領袖之一的詞聖蘇軾在千羽國任職,希望能與他共同探討探討學問,你可代為引薦否?”
“父親有命,孩兒自然遵命,隻是蘇大人現在是科教部尚書,這次節日的宣傳和主持都是由他總領,這幾天他一般都在各縣各鎮鼓動民眾,在府邸的時間很少,或許需要到他府邸等上很久。”
“無妨,前麵帶路吧,這次為父帶了一套黃金級的文具,本來是準備給你的,這次就作為拜禮了。”
“多謝父親大人掛念,孩兒的那副還在家中,想必道茂過來的時候,會為我帶來。”
父子兩人說著,朝蘇府而去。
(本章完)
“父親遠道而來,是為何事?孩兒必當竭力而為!”見王羲之如此說起,王獻之連忙應承下來,雖然他們琅琊王氏是修道之眾,然身為名門望族,儒家精髓“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也是必修之課。
“武帝病危,隨時有可能駕崩,司馬哀已被立為太子。”
“什麽!武帝病危!司馬哀為人癡傻,如何能當此大任。”
“哎,這個大家都知道,武帝下令,讓司馬哀娶太尉賈充的女兒賈南風為太子妃,由此得到賈充的支持,又以太子年幼為名,命太傅楊駿和汝南王司馬亮共同輔政。”
王獻之聞言,不由蹙眉,他一心專研書法,對晉文帝國的朝政並不了解,於是開口問道:“父親,孩兒對朝廷之事,並不熟悉,有什麽需要用到孩兒的,孩兒必當以為己任。”
王羲之擺了擺手,“你不必多言,為父先將局勢與你分析完畢,在與你說明,此事對我王氏十分重要,不可有絲毫怠慢。”
王羲之見王獻之點頭答應後,便繼續開口道:“武帝前些年,做了太多的錯誤決定,致使巫蠱之禍,太多的忠臣冤死,如今朝廷已經是外戚、佞臣當道,這些天來,楊駿在朝中利用職權,鏟除異己,扶持心腹,朝中一片烏煙瘴氣,汝南王司馬亮倒是還算忠心,可是年事已高,能力不夠,膽子還小,被楊駿脅迫的龜守領地,不敢入朝任職。”
王獻之聽到這裏,不由皺眉道:“堂祖父身為丞相,就沒有出麵製止麽?”
王羲之聽見自己的兒子如此疑問,不由有些失望,連家族的事情都不清楚,看來,他在千羽國出任財政部尚書,也是因為千羽王看中他的琅琊王氏的身份罷了。
“你可知道鎮東大將軍王敦!”
“王敦是堂祖父的堂兄,孩兒自然知道,其統領晉文帝國經濟中心的荊州軍事,對朝廷向來是聽調不聽宣,武帝為此,一直有些排斥我琅琊王氏,一邊培養江南士族來遏製我們,一邊訓練精兵,以圖消滅王敦。”
“那子敬可知,既是如此,武帝為何不動我琅琊王氏!”
“因為我王氏在晉文帝國根深蒂固,門徒故吏遍及天下,一旦武帝對我們動手,那將引起一場大動亂,而且堂祖父也公開表示與王敦斷絕關係,將其移除家族譜,從此與我琅琊王氏無關。”
王羲之見他還知道這些事情,臉色終於好了些許,他笑道:“堂祖父那隻是迫不得已才如此這般,來保存我琅琊王氏罷了,其實暗中都是一直往來的,如果沒有我琅琊王氏的暗中支持,隻控製一州之地的王敦又豈能支持到現在。”
王獻之聞言,不由大驚,“我琅琊王氏準備……”
還不待王獻之說完,王羲之便揮手製止了,“堂祖父確實有這個想法,不過這件事情,決定了我琅琊王氏以後的興衰,不能有絲毫的差池,堂祖父的意思是先退出朝廷政治,看局勢發展;同時派人前往其他各國,聯係我王氏族人,如果楊隋帝國的太原王氏願意支持我們的話,那我王氏成功的幾率就能有5成!”
“聽說楊隋帝國,如今也是叛軍四起,孩兒以為他們太原王氏會過來支持我們,父親大人此次過來,並不像是召我迴家族,不知父親大人有何差遣。”
“此次看你堂祖父的意思,應該是準備支持王敦起義了,不過他想留條後路,如果奪位失敗了,也能留些子弟,繼續延續我王氏的香火,前幾天,父親找我,說他兩兄弟商議的結果是,讓你在這邊操持我王氏勢力。”
“孩兒愚笨,恐不能當此大任,還請父親大人重新安排人過來吧。”
王羲之聞言,把眼一瞪,“這是你祖父和堂祖父的意思,你同意就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繼而又道:“你也不需要有太多壓力,讓你來管理,是因為你是我王氏主脈子嗣,會有其他人才過來幫助你的,你隻需要將他們安插道各個職位上即可。”
“父親,千羽王對孩兒一直禮遇有加,孩兒讀聖賢之書,絕不做不忠之事!”
“胡鬧,子敬你無需多想,父親的意思,隻是讓我琅琊王氏能在千羽國繼續輝煌,沒有讓你奪位的想法,你若還有疑心,可以告訴千羽王此間之事,想必他也不會拒絕我琅琊王氏的扶持。”
王獻之聞言才大鬆了口氣,繼而興奮道:“父親大人,不知家族會派那些人過來協助於我。”
“上麵的意思是讓仲產帶隊,將我琅琊王氏一些沒有什麽才能的普通子弟帶到千羽國任職,當然,也會從其他的旁支或門客中挑選一些有才能的過來。”
“好的,以孩兒對千羽王的了解,他應該會任用我琅琊王氏之人,,不過太多人入朝為官的可能性不大。”
“這個你不用當心,家族自有安排,朝廷隻是我們的勢力仰仗,我們的子弟主要是在千羽國從事各行各業。”
“孩兒明白,那個……道茂她……”
“好了,為父知你心意,等仲產過來,我會讓她跟著一起過來。”
“多謝父親大人!”
“嗯,我在路上聽說,千羽國如今正處於戰備狀態,千羽王已經禦駕親征,為何國內到處張燈結彩,準備慶祝節日。”王羲之見正事談的差不多了,不由問出了心中的疑惑。
當下王獻之將事情的經過說了出來,王羲之這才知道原因,他笑道:“原來如此,此次為父過來,主要是給你通告一聲,也無他事,既然千羽國有此節目,我就在你府上多呆一天吧。”
“父親大人能多留幾日就更好了,孩兒這就安排仆從,為父親整理房間。”
“好了好了,此事不急,為父聽說原宋月皇朝的文壇領袖之一的詞聖蘇軾在千羽國任職,希望能與他共同探討探討學問,你可代為引薦否?”
“父親有命,孩兒自然遵命,隻是蘇大人現在是科教部尚書,這次節日的宣傳和主持都是由他總領,這幾天他一般都在各縣各鎮鼓動民眾,在府邸的時間很少,或許需要到他府邸等上很久。”
“無妨,前麵帶路吧,這次為父帶了一套黃金級的文具,本來是準備給你的,這次就作為拜禮了。”
“多謝父親大人掛念,孩兒的那副還在家中,想必道茂過來的時候,會為我帶來。”
父子兩人說著,朝蘇府而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