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天
東東日記:光陰十二載 作者:西單大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821天(2019年4月2日,星期二)——東東在哪裏
春天來了,學校又組織了一次“實踐活動”——去圓明園接受愛國主義教育,不過爸爸覺得其實就是春遊。
爺爺奶奶都說我小時候去過圓明園,可是我自己一點兒印象都沒有了。
可能我小時候無論去哪兒玩兒都隻是單純地看看風景,根本記不住這叫什麽地方、有什麽典故。
昨晚爸爸一邊幫我整理行囊一邊跟我聊起圓明園,他說其實圓明園的確是有很多“曆史”、“文化”、“藝術”的元素值得探尋的。
這個地方對於中國人來說可並不平常。
我知道,老師帶大家做過“預習”了——
圓明園是古代清朝皇帝的“後花園”,裏麵修建了豪華的宮殿、精美的園林、各種中西風格的壯觀建築,聚集了數不勝數的奇珍異寶。
可惜後來有外敵入侵,可惡的侵略者把寶物都給搶走了,還放火燒毀了圓明園。
現在的圓明園已經是一片廢墟了,大量的文物流失海邊,其中就包括特別著名的“十二生肖獸首”。
爸爸讚許地表示我說得很對,他還給我補充,說圓明園曾經被外國人稱為“summer pce”,也就是“夏宮”,而燒毀圓明園的入侵者是英國和法國。
媽媽在旁邊聽著,覺得我真的是長大了,連這種話題都能跟爸爸聊到一起了。
在爸爸印象裏,跟著學校組織的活動去圓明園,主要是去“受教育”的。
在看過斷壁殘垣的廢墟之後,要“牢記屈辱的曆史”,明白“落後就要挨打”,並且立誌“奮發圖強努力學習”。
不過在今天的“實踐活動”當中同學們好像卻是更多地體驗到了春遊的樂趣。
美好的春光令人陶醉,大家一起分享午餐的環節更是讓人開心。
至於講解員講解的內容,我隻記住了一條——現在保留下來的圓明園僅僅相當於原址麵積的三分之一了。
這倒沒關係,開心就好,隻是有一件事小小地困擾到了爸爸。
遊覽結束之後老師在陪育平台上發布了兩張遊園的集體照,但是爸爸在其中一張照片上卻怎麽也找不到我。
爸爸把照片發到了微信群裏,讓大家一起找找看。
可大家也找不到我,在手機上把照片放到最大也還是找不到,我到底在哪裏呢?
最後還是媽媽“發現”了我,她在照片裏的一個位置畫了個圈兒。
圈兒裏隱約能看到一個低著頭的小孩兒,幾乎完全被前排的同學給擋住了,媽媽說“肯定是這個”。
晚上爸爸向我進行了“求證”,果然,我說那個低著頭被擋住的小孩兒就是我。
當時我正在低頭撿東西呢,於是就這樣“錯過了集體照”。
爸爸無奈地心想——這小孩兒可真行呀……
--------------------
第2822天(2019年4月3日,星期三)——爸爸做的飯
上周奶奶把腳崴了,結果去醫院一檢查還挺厲害,有點兒骨折,必須靜養。
這對在生活上一向依賴奶奶的我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首先奶奶不能帶我睡覺了,我隻能每天跟爸爸媽媽一起睡。
要知道我以前可是一晚都不肯跟爸爸媽媽睡的,但現在也隻能“妥協”。
再者以前都是奶奶無微不至地照顧我,再加上我實在是比較懶,“醋瓶子倒了都不扶”,奶奶隻好一路跟在我屁股後邊兒伺候著。
現在可不行了,奶奶基本上隻能靠在沙發上休息,我隻得自己伺候自己。
偶爾還得幫奶奶遞個東西什麽的,再想偷懶兒可不容易了。
還有個很明顯的變化,就是每天早上我得吃“爸爸做的飯”了。
以前每天早晨奶奶叫我起床、幫我穿衣服、給我梳頭、伺候我洗漱、給我做飯。
我基本上處於“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狀態,而爸爸媽媽則是自顧自地畫畫兒和練薩克斯。
現在早晨不同了,媽媽叫我起床,我得自己穿衣服,媽媽給我梳個簡單的發式,再稍微協助我洗漱。
爸爸吹號吹到六點四十準時上樓,由他來給我做早飯。
其實早飯也可以由媽媽來點外賣,但是也不能天天吃外賣。
而且我覺得爸爸做飯畢竟是個挺新鮮的事情,嚐試嚐試也是挺有意思的。
前幾天爸爸給我煮過方便麵、煮過餛飩,這都是我喜歡的早餐。
而且我發現爸爸的“廚藝”其實也挺不錯的,雖然方便麵偏鹹、餛飩有點兒煮破了,但是我吃得還是很香。
就連從來不在家裏吃早飯的媽媽也忍不住一起“入夥”,來品嚐爸爸的“手藝”。
也許是爸爸“下廚”太少,所以奶奶總是對爸爸不太放心,總是不停地提醒這個提醒那個。
她一會兒怕爸爸把方便麵煮糟了,一會兒又怕爸爸把餛飩煮成“片兒湯”。
不過我不在乎這些,我唯一擔心的就是爸爸別又開始研究他的“黑暗料理”。
比如用牛奶來煮麵,或者煮餛飩的時候往鍋裏扔兩塊兒巧克力……
幾天下來,我發現吃“爸爸做的飯”其實也挺棒的,不但能吃飽,而且我還挺愛吃。
而爸爸也是“越戰越勇”,不斷地想給他的“早餐菜單”增加“新品種”。
晚上睡覺之前爸爸總問我:“明早想吃什麽?想不想換換花樣兒?蛋炒飯吃不吃?炸饅頭片兒怎麽樣?”
我覺得,就算以後天天早上吃爸爸做的飯也是可以的,跟爸爸一起吃早飯的早晨也是一段非常溫馨的幸福時光呢!
奶奶這次受傷“逼著”我成長了很多,也成熟了很多,好多以前依賴奶奶做的事現在都開始“自力更生”了。
比如我已經養成每天自己收拾書包和準備文具的好習慣了呢!
當然,我最希望的就是奶奶能早日康複!
--------------------
第2823天(2019年4月4日,星期四)——爸爸掉牙了
爸爸掉牙了,這真是個新鮮事兒!
爸爸坐在沙發上吃花生,吃著吃著忽然說“塞牙了”,然後就站起來去漱口,一會兒再出來就說他“牙掉了”。
我十分驚訝,我自己也掉過好幾迴牙了,不過那是因為小孩兒成長本來就要換牙。
爺爺的牙也掉了不少,都開始戴假牙了,不過老年人掉牙也是正常現象,可爸爸為什麽會掉牙呢?!
爸爸說他並沒有掉一整個兒牙,而是剛才吃花生的時候被硌掉了一小塊兒。
他說他那顆牙之前已經硌掉過幾個小塊兒,早就不完整了,爸爸還說像這樣兒不完整的牙在他嘴裏還有好幾顆呢。
我聽完更覺得新鮮了,我經常吃排骨都硌不了牙,而爸爸隻是吃花生就把牙硌掉了,他的牙也太“脆弱”了吧!
爸爸向媽媽展示他剛掉下來的碎牙,我也湊過去看,發現爸爸手裏那一小塊兒碎牙,有一部分已經發黑了。
媽媽一看就說:“你這都黑了,明顯是蛀牙呀!”
這下我明白了,難怪爸爸的牙總是被硌碎呢,原來都是蛀牙呀!
我笑話爸爸,說奶奶滿嘴的牙還都是完整的,可爸爸的牙卻壞了好幾顆了,爸爸還不如奶奶呢!
爸爸並不生氣,反而還進行了一番“自我檢討”。
他說他以前太不注意保護牙齒了,愛喝酒、愛喝甜水、還不好好刷牙。
直到後來天天牙疼才開始做出改變,可那時候已經晚了,蛀牙已經出現了,該壞的牙已經都壞了。
現在爸爸每天非常認真地刷牙,還盡量少吃甜食、少喝甜水,牙倒是不怎麽再疼了,可是已經壞掉的牙卻沒辦法挽救了。
看著爸爸的壞牙,我覺得真是“觸目驚心”。
這就是活生生的“現身說法”呀,這比口頭上跟我強調一百遍“必須好好保護牙齒”都管用。
我決定以後要少吃糖、少喝飲料、好好刷牙,每當控製不住自己或者想偷懶的時候,我就想想爸爸掉的黑牙。
我可不想像爸爸那樣滿嘴都是壞牙!
--------------------
春天來了,學校又組織了一次“實踐活動”——去圓明園接受愛國主義教育,不過爸爸覺得其實就是春遊。
爺爺奶奶都說我小時候去過圓明園,可是我自己一點兒印象都沒有了。
可能我小時候無論去哪兒玩兒都隻是單純地看看風景,根本記不住這叫什麽地方、有什麽典故。
昨晚爸爸一邊幫我整理行囊一邊跟我聊起圓明園,他說其實圓明園的確是有很多“曆史”、“文化”、“藝術”的元素值得探尋的。
這個地方對於中國人來說可並不平常。
我知道,老師帶大家做過“預習”了——
圓明園是古代清朝皇帝的“後花園”,裏麵修建了豪華的宮殿、精美的園林、各種中西風格的壯觀建築,聚集了數不勝數的奇珍異寶。
可惜後來有外敵入侵,可惡的侵略者把寶物都給搶走了,還放火燒毀了圓明園。
現在的圓明園已經是一片廢墟了,大量的文物流失海邊,其中就包括特別著名的“十二生肖獸首”。
爸爸讚許地表示我說得很對,他還給我補充,說圓明園曾經被外國人稱為“summer pce”,也就是“夏宮”,而燒毀圓明園的入侵者是英國和法國。
媽媽在旁邊聽著,覺得我真的是長大了,連這種話題都能跟爸爸聊到一起了。
在爸爸印象裏,跟著學校組織的活動去圓明園,主要是去“受教育”的。
在看過斷壁殘垣的廢墟之後,要“牢記屈辱的曆史”,明白“落後就要挨打”,並且立誌“奮發圖強努力學習”。
不過在今天的“實踐活動”當中同學們好像卻是更多地體驗到了春遊的樂趣。
美好的春光令人陶醉,大家一起分享午餐的環節更是讓人開心。
至於講解員講解的內容,我隻記住了一條——現在保留下來的圓明園僅僅相當於原址麵積的三分之一了。
這倒沒關係,開心就好,隻是有一件事小小地困擾到了爸爸。
遊覽結束之後老師在陪育平台上發布了兩張遊園的集體照,但是爸爸在其中一張照片上卻怎麽也找不到我。
爸爸把照片發到了微信群裏,讓大家一起找找看。
可大家也找不到我,在手機上把照片放到最大也還是找不到,我到底在哪裏呢?
最後還是媽媽“發現”了我,她在照片裏的一個位置畫了個圈兒。
圈兒裏隱約能看到一個低著頭的小孩兒,幾乎完全被前排的同學給擋住了,媽媽說“肯定是這個”。
晚上爸爸向我進行了“求證”,果然,我說那個低著頭被擋住的小孩兒就是我。
當時我正在低頭撿東西呢,於是就這樣“錯過了集體照”。
爸爸無奈地心想——這小孩兒可真行呀……
--------------------
第2822天(2019年4月3日,星期三)——爸爸做的飯
上周奶奶把腳崴了,結果去醫院一檢查還挺厲害,有點兒骨折,必須靜養。
這對在生活上一向依賴奶奶的我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首先奶奶不能帶我睡覺了,我隻能每天跟爸爸媽媽一起睡。
要知道我以前可是一晚都不肯跟爸爸媽媽睡的,但現在也隻能“妥協”。
再者以前都是奶奶無微不至地照顧我,再加上我實在是比較懶,“醋瓶子倒了都不扶”,奶奶隻好一路跟在我屁股後邊兒伺候著。
現在可不行了,奶奶基本上隻能靠在沙發上休息,我隻得自己伺候自己。
偶爾還得幫奶奶遞個東西什麽的,再想偷懶兒可不容易了。
還有個很明顯的變化,就是每天早上我得吃“爸爸做的飯”了。
以前每天早晨奶奶叫我起床、幫我穿衣服、給我梳頭、伺候我洗漱、給我做飯。
我基本上處於“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狀態,而爸爸媽媽則是自顧自地畫畫兒和練薩克斯。
現在早晨不同了,媽媽叫我起床,我得自己穿衣服,媽媽給我梳個簡單的發式,再稍微協助我洗漱。
爸爸吹號吹到六點四十準時上樓,由他來給我做早飯。
其實早飯也可以由媽媽來點外賣,但是也不能天天吃外賣。
而且我覺得爸爸做飯畢竟是個挺新鮮的事情,嚐試嚐試也是挺有意思的。
前幾天爸爸給我煮過方便麵、煮過餛飩,這都是我喜歡的早餐。
而且我發現爸爸的“廚藝”其實也挺不錯的,雖然方便麵偏鹹、餛飩有點兒煮破了,但是我吃得還是很香。
就連從來不在家裏吃早飯的媽媽也忍不住一起“入夥”,來品嚐爸爸的“手藝”。
也許是爸爸“下廚”太少,所以奶奶總是對爸爸不太放心,總是不停地提醒這個提醒那個。
她一會兒怕爸爸把方便麵煮糟了,一會兒又怕爸爸把餛飩煮成“片兒湯”。
不過我不在乎這些,我唯一擔心的就是爸爸別又開始研究他的“黑暗料理”。
比如用牛奶來煮麵,或者煮餛飩的時候往鍋裏扔兩塊兒巧克力……
幾天下來,我發現吃“爸爸做的飯”其實也挺棒的,不但能吃飽,而且我還挺愛吃。
而爸爸也是“越戰越勇”,不斷地想給他的“早餐菜單”增加“新品種”。
晚上睡覺之前爸爸總問我:“明早想吃什麽?想不想換換花樣兒?蛋炒飯吃不吃?炸饅頭片兒怎麽樣?”
我覺得,就算以後天天早上吃爸爸做的飯也是可以的,跟爸爸一起吃早飯的早晨也是一段非常溫馨的幸福時光呢!
奶奶這次受傷“逼著”我成長了很多,也成熟了很多,好多以前依賴奶奶做的事現在都開始“自力更生”了。
比如我已經養成每天自己收拾書包和準備文具的好習慣了呢!
當然,我最希望的就是奶奶能早日康複!
--------------------
第2823天(2019年4月4日,星期四)——爸爸掉牙了
爸爸掉牙了,這真是個新鮮事兒!
爸爸坐在沙發上吃花生,吃著吃著忽然說“塞牙了”,然後就站起來去漱口,一會兒再出來就說他“牙掉了”。
我十分驚訝,我自己也掉過好幾迴牙了,不過那是因為小孩兒成長本來就要換牙。
爺爺的牙也掉了不少,都開始戴假牙了,不過老年人掉牙也是正常現象,可爸爸為什麽會掉牙呢?!
爸爸說他並沒有掉一整個兒牙,而是剛才吃花生的時候被硌掉了一小塊兒。
他說他那顆牙之前已經硌掉過幾個小塊兒,早就不完整了,爸爸還說像這樣兒不完整的牙在他嘴裏還有好幾顆呢。
我聽完更覺得新鮮了,我經常吃排骨都硌不了牙,而爸爸隻是吃花生就把牙硌掉了,他的牙也太“脆弱”了吧!
爸爸向媽媽展示他剛掉下來的碎牙,我也湊過去看,發現爸爸手裏那一小塊兒碎牙,有一部分已經發黑了。
媽媽一看就說:“你這都黑了,明顯是蛀牙呀!”
這下我明白了,難怪爸爸的牙總是被硌碎呢,原來都是蛀牙呀!
我笑話爸爸,說奶奶滿嘴的牙還都是完整的,可爸爸的牙卻壞了好幾顆了,爸爸還不如奶奶呢!
爸爸並不生氣,反而還進行了一番“自我檢討”。
他說他以前太不注意保護牙齒了,愛喝酒、愛喝甜水、還不好好刷牙。
直到後來天天牙疼才開始做出改變,可那時候已經晚了,蛀牙已經出現了,該壞的牙已經都壞了。
現在爸爸每天非常認真地刷牙,還盡量少吃甜食、少喝甜水,牙倒是不怎麽再疼了,可是已經壞掉的牙卻沒辦法挽救了。
看著爸爸的壞牙,我覺得真是“觸目驚心”。
這就是活生生的“現身說法”呀,這比口頭上跟我強調一百遍“必須好好保護牙齒”都管用。
我決定以後要少吃糖、少喝飲料、好好刷牙,每當控製不住自己或者想偷懶的時候,我就想想爸爸掉的黑牙。
我可不想像爸爸那樣滿嘴都是壞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