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街上雞飛狗叫,路邊行人急急閃避,閃避不及得,便被飛奔的馬匹撞上踩傷,一時間驚叫慘叫聲四起。
圍觀的百姓見有官兵到來,立時哄然而散。
董伽羅便忙向阿海使個眼色。阿海會意,扶起子矜,便要帶同董雲楚乘亂而走。
董雲楚叫道:“阿影哥哥。”董伽羅急低聲道:“你們先走,我自會帶嶽兄弟迴去。”
董雲楚心想大可是朝中重臣,想來並無大礙,便雜在人群中,向後散去。那驛丞見阿海要逃,急喝一聲:“你,你別逃。”
說著,上前便要阻攔,嶽中影見狀,飛起一腳,將那驛丞踢翻在地。
說話間,眾官兵已奔到了跟前。
為首一名將軍,執槍貫甲,威風凜凜,雙目上翻,殺氣騰騰,即不下馬,亦不理會眾人,隻冷冷喝道:“什麽人,敢在這裏鬧事,給我通通抓起來。”
那驛丞見來了官兵,膽子大了起來,急強忍著痛楚,站起身來,向那將軍報告經過。
那將軍聽居然有人敢當街打傷貴國使者,心中大怒,喝道:“來人,將犯人給我抓迴大牢,照謀逆罪論處。”
那手下那幫兵卒得令,持槍執手,圍了上來。
董伽羅喝道:“住手。”
然後向那將軍道:“楊將軍,太孟浪了吧,莫非本官也是謀逆嗎?”那
將軍聽了“本官”二字,不由得便低下頭來,這才看清是董伽羅,這一下吃驚不小,急急忙忙滾下鞍來,躬身陪笑道:“原來是勸爽大人,末將巡城校尉楊百勝參見大人,適才未看見大人,望大人恕罪。”
董伽羅擺擺手,道:“楊將軍身負巡城安民之職,職責所在,何過之有。不過,楊將軍,方才吐蕃使者橫行不法,強搶民女,有傷朝廷法度,這位壯士路見不平,是以挺身而出,加以製止,望將軍明察。”
那楊百勝拱手道:“大人見諒,皇上有旨,凡吐蕃上使所需,軍民不得抗拒,這個恐怕……”
董伽羅冷聲道:“也包括強搶民女。”楊百勝低頭道“這個……”
那一邊的吐蕃首領聽不懂二人對話,便問驛丞。
驛丞忙低聲翻譯。那吐蕃首領頓時大怒,指著董伽羅大聲喝罵起來。董伽羅皺眉道:“他說什麽?”
那驛丞道:“吐蕃貴使說,他要立時去麵見皇上。吐蕃此次遣使通好,竟然有人從中作梗,他要將此事上凜皇上處置。”
楊百勝聽了,便忙道:“大人,若是皇上怪罪下來,怕非末將能夠擔當得起,求大人切莫為難末將。”
董伽羅仔細想想,亦覺得此事難以善處,當下道:“好,本官這就去麵見皇上。”那楊百勝便道:“多謝大人體察。”
說著,轉身一揮手,道:“來呀,將人犯帶走。”
嶽中影本欲抗拒,隻怕連累了董伽羅,當下任由官兵押走。
董伽羅道:“嶽兄弟放心,愚兄定保你出來。”嶽中影點點頭,隨眾兵而去。
董伽羅也不迴府,當即折身朝宮中走去。
一時到了正陽門外,遞名求見。不一會兒,便有一名太監出來,高聲道:“有旨,著董伽羅見駕。“說著,便帶同董伽羅入宮。
董伽羅見那太監正是勤政殿都太監吳仁,平素嚐受自己許多的好處,當即低聲道:“公公派人來便是了,何敢勞公公大駕。”
那太監亦笑道:“看大人說得,老奴即領這份差使,怎敢叫苦。”
董伽羅笑著自懷中摸出一塊玉石,遞給吳仁,道:“此玉是驃國使者來京時送給本官的禮物,本官留著也無用,就轉贈公公,請公公笑納。”
那吳仁道:“唉喲喂,老奴平常多受大人照看,早已經感激不盡,這個可如何敢當。”口中雖說不敢當,雙手卻已伸出,將那玉抓在手中。董伽羅笑道:“小小心意,公公何必客氣。”
兩人正說間,突然一隊巡視禁軍過來,便忙住了口,待那隊禁軍過後,吳仁方低聲道:“近幾天皇上心情不大好,動不動就大發脾氣,今天早晨還賞了兩個小太監一頓鞭子,差沒要了倆小太監的命。”
董伽羅一愣,不由得止了步。
吳仁迴頭道:“大人怎麽了?”董伽羅微一轉念,笑道:“沒什麽。”
不一時,兩人已到勤政殿前。吳仁便進殿複命。
一名小太監出殿道:“皇上有旨,請大人入殿。”董伽羅忙整衣衫,隨那太監入殿,到殿內隔簾奏道:“臣,勸爽言讚……”話未說完,隻聽裏麵楊幹貞道:“董愛卿不必報名了,進來吧。”便有宮女打開了珠簾,董伽羅道:“謝皇上。”起身進殿。
進得殿來,隻見楊幹貞正在龍椅上批閱奉章。
隻見楊幹貞臉上微凹,氣色臘黃,顯是酒色過度所致,眉間一股陰沉氣色。董伽羅心道:“吳仁所言果真不差。”心想至此,便不肯先說嶽中影之事。
一時賜坐。楊幹貞放下手中奏章,道:“董愛卿急著見朕,有什麽事嗎?”
董伽羅忙欠身道:“臣聞皇上朕躬違和,特前來請安。皇上旰宵勞動,勤於國事,自是百姓之福,不過陛下亦當善養龍體才是。”
楊幹貞見他一身便服,顯是急事來奏,便不點破,道:“愛卿所言,朕心甚慰,不過,朕有一事,疑難不決,晝夜難眠啊,今天正好同受卿商議。”董伽羅便忙道:“不知皇上有疑難,臣雖愚鈍,亦願替皇上分憂。”
楊幹貞對董伽羅所答甚是滿意,便問道:“聽聞愛卿同通海節度使段思平私交不錯,不知是否真有此事。”
董伽羅心中一驚,暗道“他問這個是何用意。”
臉上卻不露出聲色,隻陪笑道:“皇上明鑒。臣與段思平相識怕有十餘年了。那時臣年紀尚輕,少不更事。段思平當時在鄭氏手下,任威遠城副將,職位雖低,但武功高強,名頭甚響,臣當時武藝初成,有些不服氣,便跑去找他比武,誰知道一場打下來,微臣技不如人,反被他打成重傷。此後,臣便苦練武藝,以求報這一敗之辱,誰知後來又打了數架,卻終究打他不過。再後來,臣一氣之下,便棄武從文,隨皇上驅使,此後數年,便甚少聯係了。”
楊幹貞聽他說畢,大笑道:“怪不得董愛卿一身武藝,卻是文官,原來如此。”
董伽羅苦笑道:“也時臣也太年輕,與這勝負之念看得甚重,一怒之下也便如此了。不過幸而從文,得以跟隨皇上,才有今日。”
楊幹貞道:“那麽你覺得段思平此人如何?”
董伽羅見他言語中處處透著試探之意,迴答便也漸漸小心起來,道:“段思平才略武功,滿朝文武無一可比,且又是國之柱石,位高權重,在朝中聲望極高。”
楊幹貞道:“朕問他為人如何?”
董伽陪著笑臉,道:“這個,段思平是朝中重臣,臣豈敢妄加評議。”楊幹貞道:“但說無妨,朕恕你無罪便是。”
董伽羅道:“謝皇上。”假裝沉思半晌,才又字斟句酌道:“段思平本就才略武藝,無人能敵,又兼兵權甚重,平常為官,有些居功自傲是不免的。然又素來輕財尚義,常結交朝廷大臣。”
說到這裏,董伽羅略一遲疑,顯得有些不敢說出口,卻又不得不說的樣子,低聲道:“臣竊以為,藩鎮外臣,不宜同在京官員交往過密,否則,恐生結黨之憂。皇上,臣無意說段思平之非,隻是一片肺腑之言,求皇上明察。”說著,伏在了地上。
楊幹貞卻不立即開口,一時間兩人無話。
董伽羅伏在地上,不敢抬頭看楊幹貞臉色,隻覺心跳加快,急忙凝神靜氣。
許久,楊幹貞才長歎了一口氣,道:“愛卿平身吧,唉。滿朝文武,無一不說段思平的好處,隻有愛卿你才說了幾句實話。”
董伽羅聽了這向話,暗中也籲了一口氣,心道今日果真所猜不錯,便站起身來,道:“朝中大臣,多受段思平之惠,開口說兩句好話,惠而不費,何樂而不為。皇上也不必著惱。不瞞皇上,便是臣,也曾好幾次收受了段思平禮物,雖然不願收,卻也不敢不收,皇上明察,段思平權勢即重,朝中大臣自然不敢得罪,這點私心,也是人之常情。”
楊幹貞點點頭,道:“不錯,這些朕也知道,所以近些日了來,才心有不安。”
董伽羅望著他,不知他此話何意。
楊幹貞笑道:“既然同愛卿推心置腹,朕也不瞞你,前些日子有人密奏段思平賄結朝臣,暗聚兵馬,有不臣之心。”
董伽羅佯驚道:“皇上,果真有些事。”
楊幹貞點點頭。
董伽羅便道:“皇上,段思平雖然權勢頗重,居官不謹,暗有結黨營私之嫌,臣倒是有同感,但若說他有謀逆心,臣,臣乍聽之下,實不敢信。”
楊幹貞道:“是啊,朕當時也有些不相信,便密遣寧王楊明去核查此事,誰知道寧王同段思平素有嫌隙,竟然直接派人拘拿段思平。豈料,段思平早得消息,竟然暗自潛逃。”
董伽羅結舌道:“那,那段思平是畏罪潛,潛逃了。”
楊幹貞道:“是啊,所以朕十分憂心,倘若段思平真有不臣之心,該當如何是好。”
董伽羅佯作憂慮,道:“皇上,恕臣直言。若段思平果有不臣之心,便應將段思平即日下獄治罪,隻是臣擔心,一旦他起兵謀逆,隻怕滿朝文武,沒有一人是他的對手。”
楊幹貞道:“不錯。那依愛卿之言,該當如何?”董伽羅道:“皇上何不學學漢高祖?”
楊幹貞一愣,道:“漢高祖?劉邦?”
董伽羅道:“不錯,臣前些日子,偶讀司馬遷《太史公書》,書中記載,漢高祖時,有人告楚王韓信謀反,文武諸將,皆議出兵擒逆,唯陳平以為,韓信用兵如神,諸將無一是其對手,便出違遊雲夢之計,將韓信捉拿。”
接著,便將陳平之計向楊幹貞細細敘說,然後道:“臣以為皇上亦可依此計,東巡滇東三十七部,召東南諸將,大會昆池。段思平定當前往,便是帶兵,必然不敢多帶。皇上可密派寧王帶劍川精銳大軍十萬人隨後,待段思平到會,便斷其歸路,將其一舉擒獲。段思平雖然武功高強,將略非凡,又豈是十萬大軍的之敵?”
楊幹貞喜道:“此計果然大妙。”來迴踱了幾步,卻又忽然搖搖頭,道:“不行,此計雖妙,段思平才智過人,必然能夠識破。再加上此番楊明擅捕段思平,隻怕已然打草驚蛇,豈能輕易上當,若是段思平拒不到會,卻暗遣大軍,來襲羊苴咩城,那時城中空虛,如何是好。”
董伽羅此計本是想誘楊幹貞遠離羊苴咩城,將計就計,截其歸路,不料楊幹貞卻不上當。
董伽羅雖略感失望,倒也不沮喪,隻自責道:“是,是,皇上明鑒萬裏,深謀遠慮,微臣愚笨,差點誤了皇上大事。”楊幹貞道:“愛卿亦是為朕分憂,何罪之有。”
說著,來迴踱步,喃喃道:“既然無人是其敵手,那便該當如何是好?”
董伽羅安慰道:“皇上也不必過於煩惱,皇上視段思平如股肱之臣,或者段思平感念皇上厚恩,番然悔悟,亦未始不可能。”
“幡然悔悟!”楊幹貞聽到董伽羅之語,突然道“或許可以這樣。”
董伽羅不知他說什麽,卻不敢問。
楊幹貞沉思片刻,道:“董愛卿,相煩你來擬道旨意。”董伽羅道:“臣遵旨。”
說著,忙至書桌前磨墨執筆而候,道;“請皇上下旨。”
楊幹貞沉吟道:“通海節度使段思平,素懷忠義,自從朕以來,連年征戰,屢立戰功。近來又鎮守南強,撫遠鎮邊,勞苦功高至此,雖古之名將不為過也。爵以賞功,此古今之通例也,茲晉封段思平武威郡公、召親大軍將,領通海都督,圖像功臣殿,以嘉其忠,以褒其功。欽此。”
圍觀的百姓見有官兵到來,立時哄然而散。
董伽羅便忙向阿海使個眼色。阿海會意,扶起子矜,便要帶同董雲楚乘亂而走。
董雲楚叫道:“阿影哥哥。”董伽羅急低聲道:“你們先走,我自會帶嶽兄弟迴去。”
董雲楚心想大可是朝中重臣,想來並無大礙,便雜在人群中,向後散去。那驛丞見阿海要逃,急喝一聲:“你,你別逃。”
說著,上前便要阻攔,嶽中影見狀,飛起一腳,將那驛丞踢翻在地。
說話間,眾官兵已奔到了跟前。
為首一名將軍,執槍貫甲,威風凜凜,雙目上翻,殺氣騰騰,即不下馬,亦不理會眾人,隻冷冷喝道:“什麽人,敢在這裏鬧事,給我通通抓起來。”
那驛丞見來了官兵,膽子大了起來,急強忍著痛楚,站起身來,向那將軍報告經過。
那將軍聽居然有人敢當街打傷貴國使者,心中大怒,喝道:“來人,將犯人給我抓迴大牢,照謀逆罪論處。”
那手下那幫兵卒得令,持槍執手,圍了上來。
董伽羅喝道:“住手。”
然後向那將軍道:“楊將軍,太孟浪了吧,莫非本官也是謀逆嗎?”那
將軍聽了“本官”二字,不由得便低下頭來,這才看清是董伽羅,這一下吃驚不小,急急忙忙滾下鞍來,躬身陪笑道:“原來是勸爽大人,末將巡城校尉楊百勝參見大人,適才未看見大人,望大人恕罪。”
董伽羅擺擺手,道:“楊將軍身負巡城安民之職,職責所在,何過之有。不過,楊將軍,方才吐蕃使者橫行不法,強搶民女,有傷朝廷法度,這位壯士路見不平,是以挺身而出,加以製止,望將軍明察。”
那楊百勝拱手道:“大人見諒,皇上有旨,凡吐蕃上使所需,軍民不得抗拒,這個恐怕……”
董伽羅冷聲道:“也包括強搶民女。”楊百勝低頭道“這個……”
那一邊的吐蕃首領聽不懂二人對話,便問驛丞。
驛丞忙低聲翻譯。那吐蕃首領頓時大怒,指著董伽羅大聲喝罵起來。董伽羅皺眉道:“他說什麽?”
那驛丞道:“吐蕃貴使說,他要立時去麵見皇上。吐蕃此次遣使通好,竟然有人從中作梗,他要將此事上凜皇上處置。”
楊百勝聽了,便忙道:“大人,若是皇上怪罪下來,怕非末將能夠擔當得起,求大人切莫為難末將。”
董伽羅仔細想想,亦覺得此事難以善處,當下道:“好,本官這就去麵見皇上。”那楊百勝便道:“多謝大人體察。”
說著,轉身一揮手,道:“來呀,將人犯帶走。”
嶽中影本欲抗拒,隻怕連累了董伽羅,當下任由官兵押走。
董伽羅道:“嶽兄弟放心,愚兄定保你出來。”嶽中影點點頭,隨眾兵而去。
董伽羅也不迴府,當即折身朝宮中走去。
一時到了正陽門外,遞名求見。不一會兒,便有一名太監出來,高聲道:“有旨,著董伽羅見駕。“說著,便帶同董伽羅入宮。
董伽羅見那太監正是勤政殿都太監吳仁,平素嚐受自己許多的好處,當即低聲道:“公公派人來便是了,何敢勞公公大駕。”
那太監亦笑道:“看大人說得,老奴即領這份差使,怎敢叫苦。”
董伽羅笑著自懷中摸出一塊玉石,遞給吳仁,道:“此玉是驃國使者來京時送給本官的禮物,本官留著也無用,就轉贈公公,請公公笑納。”
那吳仁道:“唉喲喂,老奴平常多受大人照看,早已經感激不盡,這個可如何敢當。”口中雖說不敢當,雙手卻已伸出,將那玉抓在手中。董伽羅笑道:“小小心意,公公何必客氣。”
兩人正說間,突然一隊巡視禁軍過來,便忙住了口,待那隊禁軍過後,吳仁方低聲道:“近幾天皇上心情不大好,動不動就大發脾氣,今天早晨還賞了兩個小太監一頓鞭子,差沒要了倆小太監的命。”
董伽羅一愣,不由得止了步。
吳仁迴頭道:“大人怎麽了?”董伽羅微一轉念,笑道:“沒什麽。”
不一時,兩人已到勤政殿前。吳仁便進殿複命。
一名小太監出殿道:“皇上有旨,請大人入殿。”董伽羅忙整衣衫,隨那太監入殿,到殿內隔簾奏道:“臣,勸爽言讚……”話未說完,隻聽裏麵楊幹貞道:“董愛卿不必報名了,進來吧。”便有宮女打開了珠簾,董伽羅道:“謝皇上。”起身進殿。
進得殿來,隻見楊幹貞正在龍椅上批閱奉章。
隻見楊幹貞臉上微凹,氣色臘黃,顯是酒色過度所致,眉間一股陰沉氣色。董伽羅心道:“吳仁所言果真不差。”心想至此,便不肯先說嶽中影之事。
一時賜坐。楊幹貞放下手中奏章,道:“董愛卿急著見朕,有什麽事嗎?”
董伽羅忙欠身道:“臣聞皇上朕躬違和,特前來請安。皇上旰宵勞動,勤於國事,自是百姓之福,不過陛下亦當善養龍體才是。”
楊幹貞見他一身便服,顯是急事來奏,便不點破,道:“愛卿所言,朕心甚慰,不過,朕有一事,疑難不決,晝夜難眠啊,今天正好同受卿商議。”董伽羅便忙道:“不知皇上有疑難,臣雖愚鈍,亦願替皇上分憂。”
楊幹貞對董伽羅所答甚是滿意,便問道:“聽聞愛卿同通海節度使段思平私交不錯,不知是否真有此事。”
董伽羅心中一驚,暗道“他問這個是何用意。”
臉上卻不露出聲色,隻陪笑道:“皇上明鑒。臣與段思平相識怕有十餘年了。那時臣年紀尚輕,少不更事。段思平當時在鄭氏手下,任威遠城副將,職位雖低,但武功高強,名頭甚響,臣當時武藝初成,有些不服氣,便跑去找他比武,誰知道一場打下來,微臣技不如人,反被他打成重傷。此後,臣便苦練武藝,以求報這一敗之辱,誰知後來又打了數架,卻終究打他不過。再後來,臣一氣之下,便棄武從文,隨皇上驅使,此後數年,便甚少聯係了。”
楊幹貞聽他說畢,大笑道:“怪不得董愛卿一身武藝,卻是文官,原來如此。”
董伽羅苦笑道:“也時臣也太年輕,與這勝負之念看得甚重,一怒之下也便如此了。不過幸而從文,得以跟隨皇上,才有今日。”
楊幹貞道:“那麽你覺得段思平此人如何?”
董伽羅見他言語中處處透著試探之意,迴答便也漸漸小心起來,道:“段思平才略武功,滿朝文武無一可比,且又是國之柱石,位高權重,在朝中聲望極高。”
楊幹貞道:“朕問他為人如何?”
董伽陪著笑臉,道:“這個,段思平是朝中重臣,臣豈敢妄加評議。”楊幹貞道:“但說無妨,朕恕你無罪便是。”
董伽羅道:“謝皇上。”假裝沉思半晌,才又字斟句酌道:“段思平本就才略武藝,無人能敵,又兼兵權甚重,平常為官,有些居功自傲是不免的。然又素來輕財尚義,常結交朝廷大臣。”
說到這裏,董伽羅略一遲疑,顯得有些不敢說出口,卻又不得不說的樣子,低聲道:“臣竊以為,藩鎮外臣,不宜同在京官員交往過密,否則,恐生結黨之憂。皇上,臣無意說段思平之非,隻是一片肺腑之言,求皇上明察。”說著,伏在了地上。
楊幹貞卻不立即開口,一時間兩人無話。
董伽羅伏在地上,不敢抬頭看楊幹貞臉色,隻覺心跳加快,急忙凝神靜氣。
許久,楊幹貞才長歎了一口氣,道:“愛卿平身吧,唉。滿朝文武,無一不說段思平的好處,隻有愛卿你才說了幾句實話。”
董伽羅聽了這向話,暗中也籲了一口氣,心道今日果真所猜不錯,便站起身來,道:“朝中大臣,多受段思平之惠,開口說兩句好話,惠而不費,何樂而不為。皇上也不必著惱。不瞞皇上,便是臣,也曾好幾次收受了段思平禮物,雖然不願收,卻也不敢不收,皇上明察,段思平權勢即重,朝中大臣自然不敢得罪,這點私心,也是人之常情。”
楊幹貞點點頭,道:“不錯,這些朕也知道,所以近些日了來,才心有不安。”
董伽羅望著他,不知他此話何意。
楊幹貞笑道:“既然同愛卿推心置腹,朕也不瞞你,前些日子有人密奏段思平賄結朝臣,暗聚兵馬,有不臣之心。”
董伽羅佯驚道:“皇上,果真有些事。”
楊幹貞點點頭。
董伽羅便道:“皇上,段思平雖然權勢頗重,居官不謹,暗有結黨營私之嫌,臣倒是有同感,但若說他有謀逆心,臣,臣乍聽之下,實不敢信。”
楊幹貞道:“是啊,朕當時也有些不相信,便密遣寧王楊明去核查此事,誰知道寧王同段思平素有嫌隙,竟然直接派人拘拿段思平。豈料,段思平早得消息,竟然暗自潛逃。”
董伽羅結舌道:“那,那段思平是畏罪潛,潛逃了。”
楊幹貞道:“是啊,所以朕十分憂心,倘若段思平真有不臣之心,該當如何是好。”
董伽羅佯作憂慮,道:“皇上,恕臣直言。若段思平果有不臣之心,便應將段思平即日下獄治罪,隻是臣擔心,一旦他起兵謀逆,隻怕滿朝文武,沒有一人是他的對手。”
楊幹貞道:“不錯。那依愛卿之言,該當如何?”董伽羅道:“皇上何不學學漢高祖?”
楊幹貞一愣,道:“漢高祖?劉邦?”
董伽羅道:“不錯,臣前些日子,偶讀司馬遷《太史公書》,書中記載,漢高祖時,有人告楚王韓信謀反,文武諸將,皆議出兵擒逆,唯陳平以為,韓信用兵如神,諸將無一是其對手,便出違遊雲夢之計,將韓信捉拿。”
接著,便將陳平之計向楊幹貞細細敘說,然後道:“臣以為皇上亦可依此計,東巡滇東三十七部,召東南諸將,大會昆池。段思平定當前往,便是帶兵,必然不敢多帶。皇上可密派寧王帶劍川精銳大軍十萬人隨後,待段思平到會,便斷其歸路,將其一舉擒獲。段思平雖然武功高強,將略非凡,又豈是十萬大軍的之敵?”
楊幹貞喜道:“此計果然大妙。”來迴踱了幾步,卻又忽然搖搖頭,道:“不行,此計雖妙,段思平才智過人,必然能夠識破。再加上此番楊明擅捕段思平,隻怕已然打草驚蛇,豈能輕易上當,若是段思平拒不到會,卻暗遣大軍,來襲羊苴咩城,那時城中空虛,如何是好。”
董伽羅此計本是想誘楊幹貞遠離羊苴咩城,將計就計,截其歸路,不料楊幹貞卻不上當。
董伽羅雖略感失望,倒也不沮喪,隻自責道:“是,是,皇上明鑒萬裏,深謀遠慮,微臣愚笨,差點誤了皇上大事。”楊幹貞道:“愛卿亦是為朕分憂,何罪之有。”
說著,來迴踱步,喃喃道:“既然無人是其敵手,那便該當如何是好?”
董伽羅安慰道:“皇上也不必過於煩惱,皇上視段思平如股肱之臣,或者段思平感念皇上厚恩,番然悔悟,亦未始不可能。”
“幡然悔悟!”楊幹貞聽到董伽羅之語,突然道“或許可以這樣。”
董伽羅不知他說什麽,卻不敢問。
楊幹貞沉思片刻,道:“董愛卿,相煩你來擬道旨意。”董伽羅道:“臣遵旨。”
說著,忙至書桌前磨墨執筆而候,道;“請皇上下旨。”
楊幹貞沉吟道:“通海節度使段思平,素懷忠義,自從朕以來,連年征戰,屢立戰功。近來又鎮守南強,撫遠鎮邊,勞苦功高至此,雖古之名將不為過也。爵以賞功,此古今之通例也,茲晉封段思平武威郡公、召親大軍將,領通海都督,圖像功臣殿,以嘉其忠,以褒其功。欽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