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辰剛剛在宅子裏就感應到《太上察命感應妙法經》的運轉氣息。


    這是一門很獨特的功法,它是有被動效果。


    除了能主動算命之外,還有被動的預測功能。


    阿大沉默了一會兒,剛剛見到的情形顯然是女子自己的家事。


    “她會死。”不過他還是告訴了葉辰。


    葉辰一愣,他沒想到會是這樣的一個答案。


    剛剛那個女人不過二十四五,長相說不上有多好看,但是確實討人喜歡。


    而且她的頭發和衣服都很幹淨,散發著一股淡淡的桂花香氣。


    “怎麽死的?”他看向燈火通明的碼頭,語氣隨意的問道。


    “被人殺的。”


    果然,葉辰心中有了猜測,想起阿大觸碰到銀子時的激烈反應,那可能就是這個女人的死因。


    “誰殺的她?為什麽是她?”


    “她的家裏人,一個男的,還有一個老太婆。好像是因為錢,所以才殺了她。”阿大描述了一遍他見到的場景。


    “當時如果我拿走了她的錢,她就會死。”


    “怪不得,你會算出來今天在這裏能拿錢。”葉辰反應過來。


    先前他讓阿大算命,算出來入夜之後來碼頭,可以賺到一筆銀子。


    以目前的情況來看,這筆銀子根本就是這個少婦的苦命錢,要是拿走了,就準備著良心虧欠吧。


    葉辰苦笑著搖了搖頭,果然這世上沒有什麽不勞而獲的事情。


    “那後來呢,你把銀子拋開之後呢。”


    葉辰記得,他幫小少婦撿起銀子的時候,阿大在旁邊好像又有感應,隻不過這次少了一點。


    “她還是死了。”


    葉辰眉頭一皺,“這次因為什麽死?”


    “還是錢,你雖然沒拿她的錢,但她已經決定將這些錢捐給寺廟。”


    “所以再後來,那兩個人把她所有錢財拿走,斷絕了希望,她當晚自殺而死。”


    終究還是逃不過死亡的命運嗎?


    葉辰心裏歎了一口氣,他學會的占卜一道,不單單隻有《太上察命感應妙法經》,還有麻衣相術等等。


    當時見到那個少婦的第一麵,就察覺她死氣縈繞泥丸宮,必然是陽壽將盡,即將橫死。


    自己當時會去勸她上香,也不過是出於這副身體原本承受過的恩惠,一種報恩的心理。


    畢竟他奪舍了小和尚,也應當承接他的因果。


    “喲,小和尚和胖和尚又來了呢。”這是一個聲音響起,原來是一個賣餛飩的擔夫。


    對方明顯也認識葉辰現在這副身體,“小沙彌,是不是寺院裏又窮得開不了鍋了,還是又來看你姐姐。”


    葉辰一聽,對方似乎知道一些內幕,而且性格外向,正好方便套套話。


    於是裝出一副無奈的樣子,“可不是嗎,寺院裏沒米了,又要我來化緣。”


    小攤販哈哈一笑,“你就知道來找你姐姐問糖葫蘆。碼頭這邊都是些苦哈哈,化緣能得到幾個錢,還不如去縣城裏。”


    葉辰跟他有一句沒一句的搭話。


    對方倒是個嘴上把不住門的,旁敲側擊中問出了許多信息,這其中就有葉辰想知道的。


    原來,紹隆寺的僧人因為經常要繳納供奉給阿儺的香火錢,經常窮的寺院大大小小都要餓著肚子。


    加上阿儺對自己的弟子又不怎麽上心,隻要有錢,什麽都收。


    也就導致了寺院裏所有的和尚念經做法的本事特別低,連經書都背不全,自然賺錢的渠道也少了很多。


    所以全寺上下集體化身乞丐,在附近四處厚著臉皮討飯菜,討要錢財。


    平日裏甚至還要來這邊碼頭幹苦力,以賺取足夠的香火錢財。


    也幸虧這個世界普遍信佛,普通人家對於僧侶的施舍還是十分大方的,這個寺院上下才沒被餓死,苟活到葉辰奪舍之前。


    而葉辰這副身體原本的主人,是一個被寺院收養長大的小沙彌,從小跟著師兄弟們四處乞討化緣。


    因為長得粉雕玉琢的,看著一股靈氣,所以大家都對他很和善。


    這其中就包括了那個小少婦。


    小少婦名杜湘琴,乃是一個寡婦。


    聽說對方原本也是小家小戶的黃花大閨女,平日裏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在父母家中也頗受寵愛。


    長到十六歲,父母便幫她張羅著結親,嫁給了一個三十歲出頭的商會管事。


    這個管事姓陳,雖然三十出頭,但是一直未曾娶妻,得到這樣一個嬌嫩嫩的小媳婦兒,自然是萬般寵愛。


    他平日裏便是省吃儉用,為人勤懇老實,又有責任感,結婚之後錢財都交給了婆娘保管。


    所以杜湘琴那段日子也算是過得頗為愉快。


    奈何好景不長,等杜湘琴嫁過來三年,也就是她十九歲的時候,那陳管事出了一場意外而死。


    於是這杜湘琴便成了寡婦,那苦日子便開始了。


    先是惡婆婆陳張氏,平日裏喜好賭花牌, 凡是有錢便拿去賭了,整天問著陳管事拿錢,在家也從來不做家務活。


    其次是小叔子,陳二,此人浪蕩不堪,平日裏什麽偷雞摸狗的事情都做,坑蒙拐騙,逼良為娼。


    而陳管事活著的時候也經常勸他們,但見其屢教不改,便少了來往,隻是偶爾給一些錢讓他們買點吃的,不至於餓死而已。


    現在陳管事一死,他們倒跳出來了。


    先是惡婆婆說杜湘琴往日裏給兒子灌迷湯,讓大兒子對她何等不孝,錢財都不交給她。


    然後是小叔子說嫂嫂放蕩勾人,克死哥哥。


    這二人一紙訴狀將杜湘琴告到了縣衙裏,要求縣衙門主持公道,收迴其房屋田產錢財,並將杜湘琴發賣他人。


    縣衙門當然知道這陳張氏到底是什麽貨色,但是封建社會母親畢竟是貴於妻子的,就判了發還財物,保留宅院的判決。


    這縣衙門當時剛好有個遊方僧人來到此處,聽聞了這惡婆婆的一麵之詞,認定這杜湘琴便是不孝不忠之人。


    就去拜訪縣令,在後麵加上一條要杜湘琴終養陳張氏的要求。


    縣令本是信佛之人,由此便答應了下來。


    可是杜湘琴不過是個十九歲的姑娘,錢財都被判給了婆婆,那還能養得起一個老賭鬼。


    那小叔子便強迫她做起了皮肉生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西遊開書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凡塵難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凡塵難渡並收藏我在西遊開書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