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都朝歌,帝宮內,鶿喙宮。


    “帝後,帝和眾臣又在大殿上吵起來了,您看,是否要過去勸勸。”


    喬木剛醒沒多久,連一口茶水都還沒喝上,宮殿外就有一女官匆匆而至,微低頭顱,小聲的說道。


    “他們又為什麽而吵?”


    喬木雖然不知道現在的具體情況,但還不至於不知道說什麽話。


    當即就很直接的問道。


    “太尹希望帝位能選賢選長。


    由子啟在未來繼承帝位,不過卿事和太宰都反對,認為子啟殿下雖長非嫡,應該由子受殿下繼承未來帝位最為合適,亦最循祖宗法!


    帝乙正在為難。


    百辟百官也有支持或反對。”


    那女官繼續低頭迴複著。


    喬木一聽就覺得她提到的兩個名字有點熟悉,但一時之間又想不到在哪曾經聽說過,隻覺得熟悉:


    “罷了,我就不去了。


    你等出去讓我歇一會吧。


    也讓我琢磨琢磨迴頭怎麽勸。”


    因為喬木暫時還沒有接收原身的記憶,所以,倒也不好太過插手這事,隻能先找個借口緩緩再說。


    “說來也是,子啟子壽都是您的孩子,不論誰稱帝,對您而言都是無所謂的事,您去插手反倒不好。


    說不定就讓哪位與您生份了。


    我等先行告退。


    有事勞煩您招唿一聲。”


    邊上女官聽了喬木的話,也表示理解,迴應了兩句,便退下了。


    在她看來,兩位爭奪帝位的帝子都是帝後的孩子,帝後要是過去的話,無論偏袒哪個都不好,都會讓另一個心生不滿甚至生出怨恨。


    所以,還不如不管為妙。


    而此時,喬木卻有些摸不著頭腦,既然都是自己的孩子,怎麽還有庶嫡之分,不過,她也沒糾結多久,在周圍女官都退下之後,她就趕緊躺到鋪著幾張熊皮的硬木床榻上,開始裝睡和接收原身的記憶。


    然後,過了半個小時。


    喬木才滿臉震驚的再次睜眼。


    這一次的原身還真是一個史冊不留名,但是十分了不得的人物。


    怎麽形容呢?


    妲己是她兒媳婦。


    帝辛,紂王,是她親兒子。


    微子啟微子衍也是她兒子。


    而之所以微子啟微子衍兩個人是庶子,而子受是嫡子,主要是因為原身生微子啟和微子衍的時候還不是帝後,那時的帝後另有旁人。


    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講。


    子啟和子衍隻能算妾生子。


    而原身生子受的時候,原來的帝後已經死了,原身也被破格升為了帝後,所以子受出生就是嫡子。


    雖然聽起來好像有點不公平。


    明明都是同父同母。


    卻有了庶嫡區別。


    但這卻也證明了宗法的嚴苛。


    在殷商朝,神權和祖宗已經融合為一了,神就是祖宗,祖宗就是神,而宗法也跟神權融合為一,祖宗定下的規矩就是神定下的規矩。


    因此,在殷商朝,宗法是淩駕於其他任何法律之上的,就連帝王想違背宗法,那都得想方設法,甚至於假借祖宗托夢,才可能改變。


    如此一來……


    同父同母分庶嫡也很正常。


    通過原身的記憶,喬木她已經大體了解到了原身的生平和願望。


    原身身份並不高,出生自一個很小的諸侯家,就是八百諸侯的那種小諸侯,與其說是諸侯,不如說是村長,大體統治麵積比後來的一個村也大不到哪去,因為地位比較低,所以連姓都不能有,隻有名。


    名字叫虹。


    這也是這時候的常態,這時一般來講隻有大貴族才有名,有姓。


    小貴族能有名就不錯了。


    普通平民奴隸連名都沒有。


    彼此稱唿隻能以物指稱。


    比如石頭大樹什麽的,這還是平民,奴隸,連以物指稱都沒有。


    諸侯上獻女子是很正常的事。


    有的是想搏一搏。


    有的就是按規矩來。


    原身便是被她父親上獻給帝乙的,因為容貌不錯,所以原身在後宮當中的地位也還算可以,雖然不至於特別的霸道,但也沒什麽人欺負,同時還順利的生了兩個孩子。


    那兩個孩子便是子啟和子衍。


    正好帝後無子病亡,後宮其他嬪妾生下來的孩子都沒有長子子啟來的聰慧,帝乙為了讓子啟繼位的名正言順一些,所以,特地把原身升格為帝後,因此,原身之所以能夠成為帝後,那完全是母憑子貴。


    本來如果隻這樣的話。


    那就沒後麵那些事了。


    可是誰知道,原身在成為帝後之後竟然又懷上了一胎,並且生下了子受,這下子麻煩事就來了,根據祖宗規定的嫡長子繼承製來看。


    後出生的子受。


    才是最符合宗法的繼承人。


    朝堂上的矛盾就因此而來。


    帝乙本身是有點喜歡子啟,並且想讓他繼位的,這一點通過子啟的名字也能看得出來,子啟子啟。


    他名字叫啟啊。


    啟意味著什麽?


    夏朝雖然是大禹創建,但是真正名義上的第一個帝王,是夏啟。


    這本身就是帝王之名。


    帝乙給自己的長子起這樣一個名字意味著什麽,可謂不言而喻。


    但是現在有祖宗宗法在。


    即使他想,那也難以對抗朝堂當中絕大多數的大臣,和貴族們。


    三公大臣隻有太尹跟他站在一起,其他兩個,都是持反對意見。


    朝中其他百辟百官。


    也是站宗法那頭的比較多。


    帝乙的弟弟,太師比幹也站在他的對立麵,支持尊重祖宗宗法。


    現在的僵持就是因為這。


    至於原身的願望。


    原身是死後以商朝殘存國運為祭,請求獲得幫助的,所以原身的願望跟哪個孩子稱帝沒關係,她隻是看到周朝成立之後的禮法越來越嚴苛,對她們女性越來越不公正。


    所以這才以國運為祭。


    希望殷商不要滅亡。


    希望從此之後,女子依舊能夠成為貴族,依舊能夠以婦和女為貴族的稱號,不用成為男性的附庸。


    殷商是很奇特的一個朝代。


    這個時代女性可以當官。


    也可以成為貴族。


    貴族的女兒可以被封為x女。


    這個x可以是官位。


    也可以是封地。


    帝王的妻妾也可以封婦。


    稱婦x,這個x可以是名字,也可以是官位,甚至可以說是封地。


    封婦的女子不僅可以有士兵。


    可以帶軍打仗。


    甚至還可以主持國家祭祀。


    比如婦好,她就是代表人物。


    國家大事,在祀在戎。


    什麽意思?


    國家最重要的事情隻有兩件。


    一個是祭祀。


    還有一個是打仗。


    而封婦的女子可以祭祀可以打仗,這無疑使得她們擁有極崇高的地位,不遜色於真正的帝王多少。


    因此,殷商年間是除上古母氏社會之外,女性地位最為崇高的古代社會時期,女性不但擁有軍事權力,同時還掌握祖宗祭祀和神權。


    很多時候帝後除了是帝後。


    本身還是宗殿神廟大祭司。


    所以原身有這願望也算正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快穿之養老攻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快穿狂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快穿狂魔並收藏快穿之養老攻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