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各有誌,顧曉曉在聽了對方的解釋後,爽快的在辭呈上簽字。對方還是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在做出這個決定時,也受了許多煎熬。


    他陳述理由時麵紅耳赤,還向顧曉曉道了歉,顯然良心受到了譴責。


    其實顧曉曉也從公司這幾日氣氛中感受到了異常之處,在大家看來接受了別的公司挖牆角,對於時空來說是一種背叛。


    但顧曉曉不這麽覺得,隻要離開的人能遵守協議,不將公司內部核心技術透露出去,她對於辭職之事充分理解。


    不過,顧曉曉也希望,等將來公司上市的時候,在公司創始狀態下離職的人能夠不後悔。


    她有信心,讓時光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成為國內屬一屬二的公司,但顧曉曉也不會費時間勸對方改變主意。


    一個能被房子和戶口打動的人,將來如果遇到了更大的利益誘惑,又將做出什麽樣的選擇呢。


    盡管如此,在離職前顧曉曉還是跟對方簽訂了保密協定,如果對方在離職之後不泄露公司核心秘密,她會在一年後給他一筆補償金。


    這是商業秘密保護之外,顧曉曉額外給出的承諾,她不會以最大的惡意揣測人,同時也不會太過天真。


    對方為何要費這麽大心力,挖一個才畢業幾個月的年輕人,其目地不言而喻。見年輕人刷刷刷的在紙上簽字,顧曉曉隻希望,他不會辜負自己的承諾。


    在一起奮鬥的同事離職之後,公司氣氛微妙的低落著,尤其和大學生同時招進來的三個人。


    雖然離職的不是他們,但他們總覺得,自己沒能阻止對方離開,辜負了顧曉曉的信賴,以及她一直以來的扶持。


    他們走進時光信息計算有限公司隻是一個偶然,但這個偶然讓他們受益匪淺,從一個初出茅廬處處碰壁的大學生,變成了業界公司爭相挖搶的對象,這其中絕對離不開顧曉曉的精心培養。


    他們在學校所學多數是理論知識,實踐機會少之又少,學校要交的各種作業作品,門檻兒也比市場需求低了許多。


    在加入公司之後,幾個人在顧曉曉的帶領下幾乎堪稱飛速成長。她不僅教了他們許多實用技術,還給他們提供了許多新奇的思維,打開了計算機行業創新的大門,讓他們不再局限於現有的遊戲和技術中去。


    顧曉曉於他們而言,不僅是老板也不近是伯樂,更是一個讓人尊敬的人生導師與技術導師。


    所以,三人在幾經猶豫之後,主動找到顧曉曉要求簽署忠誠協議,保證幾年之類不跳槽。


    他們的做法倒讓顧曉曉有些驚訝,尤其他們局促不安神情滿懷歉疚的樣子,好像辭職那個人是他們一樣。


    顧曉曉笑了笑,臨時決定召開一個會議,馬上公司擴招的人到位,就要開始擴大規模的第一步了,她也該和支持她的人,分享公司以後的發展規劃思路。


    從公司成立到現在,顧曉曉很少開一些與技術無關的會,更很少係統的提及公司以後發展的事兒。


    因為公司剛起步,顧曉曉不想給大家太多的壓力,也怕他們太年輕,對未來抱有太高期望自信心膨脹。


    但現在,顧曉曉覺得是時候和大家討論一下公司未來發展之事了,因為想要讓公司發展起來,需要每一個人的信任和支持。


    這場會議所有人都到場了,包括阿秋的父母,二老一開始推脫著不願參與,還是顧曉曉勸他們,既然要在公司中長久的做下去,總要對公司未來發展有所了解。


    顧曉曉在會上沒有誇大其詞的演講,也沒有給大家打雞血,隻是簡要的將未來一年的擴張計劃,還有主要業務方向說明了一下。


    不過在她說完這些之後,大家不約而同的情緒高亢滿麵紅光,比打了雞血還管用,恨不得當場立下軍令狀,保證自己一定能順利完成任務。


    會議之後,整個公司氣氛煥然一新,大家鬥誌昂揚朝著顧曉曉的“小目標”,他們眼中的******前進。


    在他們看來,想要一年之內推出一個能進銷售榜的端遊,簡直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在boss口中卻是那麽輕描淡寫。


    明玉和阿秋也加強了學習,她們壓力相對較大雖然她們學習的速度很快,但非科班出身有很多基礎東西要弄紮實,而其他人基礎紮實可以更側重於技術的學習和應用。


    不過公司的氣氛一直很和諧,她們隻要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隨時請教別人,不管是誰隻要抽出時間都會進行無私講解。


    經曆了收購以及挖角風波後,時光信息計算有限公司沒有像外界所想那樣分崩離析,反而更加團結,以昂揚向上的麵目繼續向前。


    隨著新員工入職,顧曉曉公司也招聘了專門的人事管理人員,畢竟公司人越來越多了,單靠阿秋和明玉兩人兼任人事,已經無法滿足公司需求。


    同時,顧曉曉也租賃了更大的辦公場地,她計劃在年底的時候,趁著帝都的房價還算友好,直接貸款購買一層寫字樓,作為公司辦公地點。


    將手頭所有現金拿出去貸款買房,這在別人看來或許是個瘋狂的行為。但顧曉曉知道,如果她不在帝都房價起來之前,在帝都擁有屬於自己公司的寫字樓,過幾年之後恐怕要追悔莫及。


    (劃重點,這裏有陵子怨氣max,房價漲的太快了。)


    公司發展過程中,顧曉曉和景陽警方那邊兒的聯係沒有斷過,阿秋和家人團聚時,她報過喜,老張和小劉兩位警官都對阿秋表示了祝賀。


    雖然逃離了石頭村,但顧曉曉一直關注著當初拐賣了劉春花,以及拐賣阿秋和明玉等人販子的情況。


    這些人販子雖然有男有女,家鄉也未必在同一個地方,但之間卻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他們會互相介紹客戶,也會將手中賣不掉的“貨”互相轉身,形成了一條罪惡的人口買賣鏈條。


    想要徹底解救那些被困在大山裏的女人,必須要將人販子給抓起來,同時懲治那些買家。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隻有從源頭上製止了村子裏對買賣婦女兒童的需求,才能有效減少人口拐賣之事。


    但這又談何容易,封建愚昧和男尊女卑是滋生貧窮的土壤,這一切合在一起又是罪惡的溫床。


    警方一直在努力,但麵對重重阻撓,解救之路格外艱難漫長。


    即使好不容易解救成功,接下來被解救婦女兒童的人生該走向何方,同樣是一個難題。


    能找到父母家人的孩子,生活能漸漸恢複平靜,但那些找不到家人的孩子,隻能暫時待在福利院中。


    至於被解救的婦女,麵臨的問題就更多了,有的被拐婦女本身也是窮苦地方出身,在被拐賣多年後,迴到家中不僅受盡歧視被視為恥辱,連如何生存都會成為難題。


    再嫁成了難事兒,多數都是嫁給離異帶孩兒或者家鄉娶不到媳婦兒的老光棍兒,之前生的孩子,買家是絕對不會讓帶走的。


    所以有的受害者雖然被解救了,但在迴到家鄉幾個月或者一兩年後,會再次選擇迴到被拐賣的地方。


    千辛萬苦離開大山,最終又被逼迴大山,對她們來說人生的路實在太狹窄。


    盡管如此,隻要有一個能真正逃離大山獲得新生,一切為了解救婦女兒童而做出的努力都有意義。


    連阿秋和明玉這樣受過教育,甚至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重歸社會的時候,都會麵對重重問題。


    阿秋在深山裏被逼的發瘋,明玉在迴到家之後自殺,一樁樁一件件都是血淋淋的提醒。


    逃離大山不止是身體的逃離,更需要精神的逃離,最好的結果莫過於受害者可以恢複正常的生活,違法者接受法律的製裁。


    但事實上,即使人販子被抓住被製裁,那些被他們毀去的人生卻不能重來。


    隻是當顧曉曉仔細分析之後,發現被拐賣婦女融入社會最大的阻礙,不是在山中與世隔絕,缺乏生存技能,而是鋪天蓋地無處不在的輿論。


    除了個別在被拐賣過程中,因為傷害導致傷殘的受害者,大部分人其實都具有勞動能力。可是她們走出了大山,曾被拐賣的烙印卻刻在她們身上,輿論從未曾放過她們。


    明明被拐賣婦女是受害者,但她們無法得到賠償,也無法得到社會廣泛的理解和援助,她們仿佛是被遺忘的人群。


    有人為被拐婦女的權益奔波,有人唿籲給她們工作機會,用正常的眼光看待她們,但這股力量實在太弱小。輿論被多數人掌控,大家更多的是在相關報道出現後,投之以同情。


    好奇心在某些時候也會成為傷人利器,就像明玉的那些鄰居那些同學,還有那些校友,他們未必就是想要對明玉不利。


    但他們以自己的好意,自己的道德,強行加在了明玉身上,導致她難以為繼。


    尤其在小地方,人們實在是太閑,連捕風捉影的事兒都能鬧成滿城風雨。任何一點小事都能無限放大,何況拐賣這樣的“新聞”。


    當拐賣或者強奸之類的案件發生之後,受害者不再單單是一個人一個女人,她們變成了一個符號,一個讓人抒發同情抒發感慨抒發種種猜測的符號。


    太陽底下無新鮮事兒,這種事兒一直在發生。當一個人獲得什麽成就時,大家要先挖掘他的苦難,仿佛沒有苦難,成就就少了幾分顏色一樣。


    小劉和張警官一直在跟進人口拐賣案,他們多次感謝顧曉曉提供的線索,還會告訴她案情進展。


    多虧有顧曉曉提供的肖像,他們已經找到了人販子的老巢,如今正在不斷收網,抓住他們是早晚的事兒。


    阿秋和明玉在克服了心理陰影之後,也通過電話和網絡,向警方提供了當初拐賣她們的人販子的有效信息,以及她們被拐賣的過程協助破案。


    兩個人已經完全走出陰霾,再提起往事時也不會恐懼,從顧曉曉身上,阿秋和明玉看到了人生的希望。一個人必須足夠堅強,才能應對人生種種磨難,才不會被打倒。


    能力越大責任也越大,顧曉曉想要為弱勢群體發聲,就要擁有更多資本。所以,她在逃出大山之後,第一件事就是賺錢,在公司成立後製定的所有目標,也都是以公司發展為前提。


    在顧曉曉抵達帝都一年之後,當初將劉春花賣到石頭村的人販子連同他們的同夥,終於被緝拿歸案,他們之中有許多人曾因為拐賣人口被拐,這已經是二進宮了。


    由於這樁案子不管是犯罪份子規模,還是橫跨地域,以及被拐賣的婦女兒童數量都非常多,所以成了一樁震驚全國的大案。


    小劉和老張非常高興,他們向顧曉曉報喜,說通過審訊以及各個擊破,從人販子口中,得知了許多被拐賣婦女的下落,成功完成了許多救援任務。


    可以看出,他們對此是非常激動和喜悅的。


    這個案件實在太過轟動,顧曉曉在新聞上也看過許多相關報道,還有關於解救的詳情報道。有的村子甚至出動了武警官兵才順利完成了營救,國家也借這次大型人口拐賣案件,進行了新一輪的普法。


    為了保護受害者隱私,大部分人經曆都做了模糊處理,但那一段段充滿血淚的經曆仍然讓人觸目驚心。


    在此案爆出之後,興起了全民討伐人販子的熱潮,但新聞具有時效性,當有新的新聞出現後,那些犯罪份子,還有受害人都被遺忘在角落。


    至於那些被解救人,如何融入社會,日後生活問題,鮮少有人關注。


    顧曉曉和小劉老張他們聯係,提出如果有被解救婦女如果不願待在家鄉,有願意來帝都的她可以提供工作機會。


    當然,提供的不是時光公司的機會,因為顧曉曉公司有固定的家政,用工需求暫時趨於飽和。


    但帝都家政行業方興未艾,顧曉曉打算替她們聯係家政公司,為她們提供免費培訓的機會,還有兩到三個月的房租與生活費。(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炮灰當自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夷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夷陵並收藏炮灰當自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