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女莫若母,顧曉曉怕王母看出端倪來,小心低下頭。


    王母思女心切,又因著夫君的緣故,不敢到城外探視女兒。兩人城裏城外,已然數年沒有見麵。


    在王母記憶中,小女兒肌膚勝雪留著一頭鴉黑長發,天真無邪倔強的惹人憐愛。


    她如何也想不到,一別經年後,曾經捧在手心當做明珠一樣的孩子,會憔悴的成這模樣。


    王母眼角濕潤了,她身邊有頭臉的丫鬟,生的都比王寶釧圓潤。


    顧曉曉埋頭伏在王母懷中,她身上的氣息極為親切,讓她想到了媽媽的味道。


    兩人相擁而泣,惹得下人也跟著抹眼淚。


    王寶金在旁邊看著娘親和小妹終於和解,聲音哽咽的說:“小妹,你可知你走之後,娘親背地裏哭了多少次。”


    王母將顧曉曉臉托了起來,仔細凝視著她瘦削的麵容,心痛的說:“我可憐的兒,你怎麽瘦成了這個樣子,我狠心的兒這麽多年不來看娘親。”


    麵對王母的眼淚如線,撲簌簌滾下,顧曉曉心好像被一隻手抓著,難受的說:“娘親,都是孩兒的錯,寶釧以後都不走了。”


    母女三人抱頭痛哭,沉浸在久別重逢的心酸之中。


    正在這時,門口處傳來一聲斷喝:“逆女,你還有臉迴來。”


    顧曉曉被這一聲斷喝,驚的鬆了手,母女三人同時朝門外望去。


    隻見一個身穿紫袍頭戴烏紗帽,帽上綴著精美玉石,一眼望去約有**塊。他腰間掛著金魚袋,不用猜除了宰相王充,誰敢如此穿戴。


    與王寶釧的爹爹麵對麵,他生著一張國字臉,眉毛濃粗,典型的北方漢子模樣。


    端看其年齡,雖已過了不惑之年,看著並不顯老。


    顧曉曉看了又看,怎麽也無法將此人將電視劇中所謂的奸相聯係在一起。她細細在心中盤算了下,這個年代藩鎮割據各種混戰。朝廷式微,自然逃不過成王敗寇的道理。


    連皇帝都能被拉下馬,區區一個宰相又算什麽。


    想到這裏,顧曉曉十分為王寶釧心酸。她年輕時義無返顧的跟了薛平貴,等他功成名就後,卻親手除去她的父親。


    想那薛平貴縱然當年王充沒有允了他和王寶釧的親事,但畢竟是王寶釧的爹爹。在他一朝得誌之後,怎能刀劍相向。


    王寶釧倔強的性子正遺傳自王充,父女倆如出一轍,都是不肯低頭的主。不然,也不會發生三擊掌斷絕父女關係的事。


    驟然聽聞幺女迴府了,王充第一反應是欣喜,但是想到女兒當年的不孝,他又意難平。


    在這種矛盾的心理下,得知女兒迴府後,王充連朝服都沒換,急匆匆的衝到了後院。待看到抱頭哭泣的母女三人,他壓下心中憐惜和不舍,怒氣衝衝的斥責了王寶釧。


    顧曉曉沒被王充的氣勢嚇到,或許血緣關係的牽絆,看著威嚴神武的當朝宰相,她沒有一絲害怕之情。


    為了化解父女二人之間的恩怨,顧曉曉緩緩提步,接著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埋頭連磕了三個響頭。


    砰砰砰三聲,驚得王充斂起了怒容。


    父女之間怎會有隔夜仇,他怒火滔天,心底裏還是急著見到這個往日最疼愛的幺女。若真是不在意,他隻要下令將王寶釧趕出府邸便可。


    顧曉曉想把原主虧欠爹娘的,全部還迴來。既然有緣代替王寶釧生活下去,顧曉曉希望她的人生能有另一番景象。


    果然,王充臉上怒色收斂,雖說仍是板著臉,但是冷哼一聲後說:“逆女,你要是想迴相府,就跟薛平貴那鄉村野夫斷絕關係。休想讓他借著相府的名氣,往上爬。”


    談到薛平貴時,王充十分憤怒。要不是這個鄉村野小子,花言巧語騙了他的女兒,他們父女又怎會疏離到這種地步。


    顧曉曉既有心與薛平貴撇清關係,麵對王充的怒火時,她小聲迴道:“父親大人教訓的極是,女兒知錯了。隻是畢竟夫妻一場,女兒想好聚好散,莫落人口實。”


    九頭牛都拉不迴的女兒,突然露出知錯能改的模樣,王充先是一愣,然後心中大喜。


    他總共就三個女兒,寶釧年紀最小,平日裏最疼的也是她,怎舍得真的割舍。


    當初王充一心為女兒找個良人,讓她能夠衣食無憂,榮華富貴享受不盡。沒想到她自己繡球招夫,選了一窮二白的薛平貴。


    王寶釧到底年輕,王充瞧著薛平貴雖然生的儀表堂堂,但是眉眼中是個不安分的人。


    尋常草莽村夫,怎敢生出覬覦相國小姐的膽子。王充調查之後發現,薛平貴早在女兒拋繡球前,曾做過英雄救美之事,這才讓女兒心許於他。


    堂堂一朝宰相,又豈會看不出薛平貴的心思。但任由王充磨破了嘴皮,王寶釧仍舊一副不撞南牆不迴頭的架勢。


    瞧著瘦了許多的小女兒,王充在心底歎了口氣,她也為當初的選擇付出了應有的代價。


    他們這些為人父母的,又怎能真看著骨肉在外受苦。


    “好,你若真心與薛平貴撇清關係,我與你母親,定會為你擇一貴婿。”


    王充傲然的說著,他的女兒哪怕是二嫁,也絕不會讓人低看。這次,他一定要擇位貴婿,將女兒風風光光的嫁過去。


    顧曉曉滿頭黑線,她不過是剛提出要和薛平貴和離,相國大人的節奏也太快了點兒吧。


    二婚的事,目前還不在她的考慮範疇。王充的節奏也太快了,讓她反應不過來。


    不是說古人對保守麽,怎麽對於二嫁之事如此支持。顧曉曉轉念一想,這裏是大唐,民風開放別說二嫁,女子三嫁也是尋常事。


    連年征戰,為了增加丁口,朝廷十分支持女子改嫁,主流風氣並不提倡女子守節。


    王母欣慰的看著夫君和女兒和解,眉頭的皺紋都變淺了些。這麽多年來,她一直牽掛著女兒,擔心她過的不幸福。


    又顧及著夫君,不敢到城外探望幺女。現今,一對倔強的父女和解,她還有什麽不滿意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炮灰當自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夷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夷陵並收藏炮灰當自強最新章節